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被休,但成为女帝 > 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8节

被休,但成为女帝 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8节

作者:杲杲出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4 17:26:37 来源:免费小说

  “叔父,你莫不是还想着那个女人?那女人当初攀附权势,趁着二叔病卒的时候与您分开,转头就嫁去了琅琊王氏,如今被休也是活该,您可千万不能再跟她有牵扯啊!”

  当年荆州别后,谢瑾大病一场,缠绵病榻好几个月。

  正因如此,即便谢瑾多次表示此事并非郗归之错,谢墨还是一直对此感到不平,对郗归很是不喜。

  更何况,他本就深恶郗岑,对郗归难免会有几分恨屋及乌的味道。

  谢瑾听了谢墨孩子气的拒绝之语,蹙眉说道:“她不仅是郗嘉宾的妹妹,也是你姊夫的妹妹。更何况,就算她是嘉宾的妹妹又怎样?嘉宾曾对你倾囊相授,去年你领广陵相一职时,朝中多有异议,嘉宾还为你说过话,难道你都忘了吗?”

  谢墨不敢怼回去,只嘟哝着说道:“如今朝野上下,哪个不是要跟桓家、跟郗岑撇开关系?为此,您还让两个妹妹离婚归家。现在怎么又要去沾惹郗岑的堂妹?谁不知道郗归虽是郗家二房的女郎,却是在郗岑身边长大的?”

  谢瑾咳了一声,冷声说道:“这件事没得商量。你此行要去的,是郗司空当年营建的京口。护送郗氏女郎过去,回头跟郗家旧部说起,好歹有一份香火情在。你下去安排吧,等安顿好后,跟子胤那边说一声,接了郗氏女郎一道出发。”

  “郗氏女郎郗氏女郎,您撇得倒清!有本事在心里也撇清啊!”说到这,谢墨突然脸色一变,“叔父,这么多年来,您一直不肯成亲,不会就是等着郗归离婚的这一天吧?”

  谢瑾听到这句话后,藏在宽袍大袖里的手倏地紧握成拳,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看向谢墨,直盯得他答应下送郗归去京口的事,忙不迭地起身告辞。

  谢墨离开后,屋里静悄悄的,阿辛悄无声息地收走谢墨用过的茶盏。

  谢瑾看着他的动作,半晌,才松开了紧握的拳头。

  是在等郗归吗?谢瑾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打郗归在荆州说出那句“到此为止”后,他就再没了成亲的念头,他不愿意与旁人结为夫妇,永远都不会愿意。

  最痛苦的时候,他也曾想过打败郗岑,用事实证明郗岑的选择是错误的,让郗归为当日的做法感到后悔。

  可即便那时,他也没有想过另娶他人。

  然而,当郗岑真的在权力斗争中落败后,谢瑾松一口气的同时,却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感到大快人心。

  他与郗岑,由于政见不同的缘故,不得不角逐,不得不争斗。

  但扪心自问,他们一丝半点都不想伤害郗归。

  可惜的是,这不仅仅是谢瑾与郗岑两个人的斗争。

  他们身前身后,有太多的人,太多的势力。

  到了图穷匕见的那一刻,无论胜者还是败者,都早已骑虎难下。

  他们还是伤害了她。

  谢瑾不敢再奢望拥有她。

  第17章 底气

  雪化了以后,郗归便随着谢家的队伍一道出发。

  这两年灾害频发,年景不好,因而作乱的流匪也更多些。

  跟谢墨这个小将军一道走,起码安全有保障。

  至于谢墨怎么想,郗归并不在意。

  荆州别后,他们早已相看两厌,无话可说。

  以至于出发的这一日,两人见面都没有见。

  牛车缓缓驶动,在辚辚的声响中,一行人到了渡口,先后登上官船。

  去年闰月发生了一场地动,还没等人们从地动的余波中反应过来,便又有暴风出现,一时毁坏了不少房屋,死伤了无数贫民。

  之后的三个月里,江南又再度接连发生了冰雹、地动、暴风等一系列灾害。

  以至于如今郗归从船上看去,只觉一路所见田宅都破败不堪,不知平民百姓是如何捱过冬天的。

  “民生疾苦”这四个字,第一次在郗归脑海中有了确切的形象。

  二月的风仍然带着丝丝冷意,可那些劳作的平民百姓,却只穿着单薄的短褐。

  一个孩子赤脚在大人身边跑来跑去,即使隔着不短的距离,郗归也能清晰地看到他通红的脸颊。

  那些从北方一路跋涉而来,在江左重建家园的人们,竟然过着这样的生活——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房屋,繁重的劳作,还有单薄的衣衫。

  郗归曾看过家里每年花在京口流民身上的钱,金额可称巨大,然而结果却是,只能让他们过上这样勉强糊口的生活。

  几场不大不小的灾难,就足以摧毁他们的生活。

  因为这些人迢迢南渡,大多已经散尽家财。

  而他们自己,又不愿意卖身为奴,所以只能苦苦支撑。

  他们来得太晚了,江左肥沃的土地,已经全是三吴旧姓与侨姓士族的囊中之物。

  所以他们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一年又一年地播种,然后收获极少的粮食和希望。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类群体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公,往往比天灾本身更加持久,也更加难以撼动。

  距离永嘉南渡,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而高平郗氏,也已在京口经营了四十年。

  四十年间,郗家出资帮助二十余万流民在京口、晋陵一代安家,教他们开垦田地,在此谋生。

  可是,却仍然无法让这些人吃饱穿暖,抵御灾害。

  与贫民们破陋的草棚茅屋相对的,是北固山上世家大族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庄园——包括郗岑自己的。

  北固山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可谓钟造化之神秀,又有东吴甘露寺这一“寺冠山”的名胜古迹。

  因此,世家子弟颇爱于此建造别院。

  这些庄园设计精巧、用料扎实,虽然接连经历了几场地震,却仍旧稳稳地矗立在山间,与山下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宛如人与人的命运,有人生来便在山上,有人却攀爬一生,仍在谷底。

  中朝左思曾作诗感叹,诗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1

  地势使之然,就像山下的平民,也像她此行要找的北府旧将——纵然努力拼搏,练就一身本领,但却只因并非世家出身,便只能受人驱使,晋升无望。

  而在世家之中,也只有男子可以建功立业,如郗归这般的女子,只能安于后宅,任人摆布。

  不过,郗归如今有了郗岑留下的私兵,便有了与那些贵族男子谈判的底气。

  第18章 夙愿

  船终于靠岸。

  这是郗岑过世后,郗归第一次踏上京口的土地。

  与谢墨的人马在渡口分开后,郗归登上了驶往北固山的牛车。

  牛车缓缓驶动,郗归听着车轮声,想到往日郗岑带她走过这段路时,总会讲起祖父的故事。

  郗归、郗岑和郗途三人,是已故大司空郗照的孙辈。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在大江以南建立了江左朝廷。

  郗照却迟迟不肯选择渡江,而是纠集人马,于北徐州一带抗胡。

  五胡乱华,二京沦丧,神州陆沉。

  中原大地变成了人间炼狱,处处都上演着“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的惨剧。

  在耳闻目睹了胡人对汉人的残害后,郗照坚持抗胡,立誓驱除胡虏。

  然而,像他一样的人却越来越少。

  更多的人,只想南渡江左,寻觅一个安身之处。

  打到最后,郗照实在独木难支。江左皇帝又为权臣所逼,发函向郗照求救。

  就这样,郗照也加入了南渡建康的队伍。

  当年高平郗氏携家人乡众抗胡,有子弟数十、乡勇三万。

  到南渡之时,军队虽伤亡惨重,但因有流民的补充,所以不减反增。

  而高平郗氏,却只剩郗照一人。

  其余数十子弟,皆葬身江北,马革裹尸,无一生还。

  永嘉乱前,郗照育有三子,不幸都在江北战死。

  孤身南渡之后,他娶了一房继室,生了两儿一女,却因朝事繁忙而无暇教养。

  那时郗照为了拱卫王室,为了维持江左来之不易的和平,频频往返于建康、京口之间,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能为孩子延请名师。

  等京口之事告一段落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唯二的儿子已被老儒教偏了——老儒把他们教成了两个规规矩矩的儒生,善良、守礼、简默、持重,却不擅机变。

  作为三公之子,京口未来的接班人,他们实在不擅机谋。

  郗照无可奈何,眼看自己日渐衰朽,只好让郗声尽早娶妻,生了长孙郗岑。

  郗岑是郗照一手教养长大的儿郎,郗照死前,将郗家在京口的暗中势力,统统交给了十四岁的郗岑。

  彼时郗照早已年迈,他看淡了生死之事,深感世间无可留恋,惟以无望克复神州为憾。

  于是他为还未正式起名的孙女取名为“归”,小字“阿回”,期盼儿孙们有朝一日能打回北方,收复国土。

  也正因此,郗岑自祖父手中接过的,不仅仅是一支私兵,更是高平郗氏渴望北伐中原、克服神州的夙愿。

  或许是因为来了京口的缘故,当天夜里,郗归就梦到了郗岑。

  梦里是一段往事。

  许多年前,郗岑曾给年幼的郗归讲过封狼居胥的故事。

  讲完之后,郗岑对着郗归问道:“阿回觉得冠军侯如何?”

  郗归抱着兄长的胳膊,奶声奶气地说道:“冠军侯当然很好,可阿兄不要做他。”

  那时郗归虽然年幼,但身体里却是个来自后世的成年灵魂。

  她看出了郗岑毫不遮掩的雄心勃勃,也明白江左朝堂上下不欲北伐的默契,因而想劝郗岑打消念头。

  但郗岑只当她是小孩玩闹,反倒笑着问她:“阿回为何不要阿兄做冠军侯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