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被休,但成为女帝 > 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61节

被休,但成为女帝 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61节

作者:杲杲出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4 17:26:37 来源:免费小说

  郗归已经快要不记得郗和的面孔了,只依稀记得,那年生辰,恰好赶上了大军即将出征的日子,郗岑特意带她返回建康,与郗声一道,送郗和、郗途北征。

  第101章 请战

  那一日, 这位极少谋面的父亲,送给了她一枚难得的暖玉。

  因为久在边境的缘故,郗和的面容比年长两岁的郗声更为沧桑。

  那沧桑的面孔上带着几分拘谨,在与两年未见的女儿对视时, 颇有几分不自在。

  郗归清楚地记得, 郗和当时温和地开口, 语气中带着几分说不出道不明的神往之意。

  “阿回,阿耶要领兵北伐了。这一次, 我们要去夺回高平。你知道高平吗?那是我们的故乡, 是战国时长平之战的遗址。那是一座大河边上的城市, 你们的祖父生于斯长于斯,说那里的风景很是秀丽。”

  他说:“等阿耶夺回了高平,就带着你们一道回去, 好好地看一看高平——我们汉人的高平。”

  那一夜的月轮很圆很亮, 月色之下, 郗岑连连祝酒,与郗和痛饮至夜半时分。

  郗归第二日醒来时, 郗和已率兵出征。

  那是郗归最后一次见到此世的父亲。

  郗和带着满怀壮志出征, 可还没到高平, 便生了重病。

  那时军中因主帅重病而情志动摇,无奈之下,郗和只好暂时退守彭城。

  谢亿闻此消息,误以为是慕容燕兵力太过强盛,以至于逼得郗和所部寸步难进。

  忧惧之下, 谢亿仓皇退兵, 没想到却引发了军中哗变,最终在寿春大败。

  郗和听闻这个消息, 于帐中连连吐血,还没等接到台城的斥责,便在痛悔不甘中丧了性命。

  郗氏满门都在殷切地期盼着北伐胜利的好消息,可最终却只等回了一身缟素的郗途,还有郗和的棺木。

  郗途之所以说自己并非纸上谈兵的书生,便是因为他自十二三岁便跟着郗和在军中生活。

  他通晓行军打仗的基本道理,也深刻地明白得军心得民心的重要性。

  他是高平郗氏这一代仅存的男丁,一刻都不敢忘记振兴家族的重任。

  尽管他内心是那样地渴望北伐,可郗岑败死之后,高平郗氏的地位一落千丈。

  为了家族的名声,为了高平郗氏的未来,他只能深深地把这个冒险的愿望埋在心底,采取一种更加稳妥的方式,借着谢氏与司马氏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洗刷掉郗岑带来的恶名,重新在建康朝堂上竖立起属于高平郗氏的力量。

  可三吴之乱却与北伐完全不同。

  世家们不愿冒险,也不想妨碍自家的门户利益,所以一个个地都不愿意朝廷行北伐之事。

  可吴地却是建康实打实的粮库,三吴之乱,威胁到了建康的切身利益,实在是不可不平。

  郗途都不必开口相劝,上到圣人,下至世家,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块难啃的骨头丢给北府军。

  这一年来,北府军在江北连战连捷,不知招了多少人眼热。

  圣人和琅琊王为了兵权,头昏脑热地做出了征发乐属的愚蠢决断,害得三吴动荡至此。

  眼看局势越来越糟,他们竟又想派高平郗氏去讨伐孙志,期盼着北府军在平叛的同时,削弱自己的力量,最好是打个两败俱伤,好让皇室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里,郗途冷笑一声。

  这些鼠目寸光的草包,根本不配做江左的主人,他们眼里只看得到争权夺利,竟全然忘记了江北虎视眈眈的威胁。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血管里竟然真的流淌着与郗岑相似的血脉。

  “我又何尝不是一个逆臣?”他这样想道。

  “兄长,战场上很危险。”郗归平静地看向郗途,“会稽才刚刚出事,嫂嫂失去了自幼最为亲近的阿姊,阿如亲眼看着表兄表姐们死在乱石、流矢之下,她们都需要你。”

  郗途的睫毛轻轻颤动,他说:“我知道,阿回,我都知道。可我虽是她们的丈夫和父亲,却更是高平郗氏的儿郎。三吴的动荡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也只能向前看。阿回,对郗氏而言,这场动乱纵然来得不是时候,却也未必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握紧了袖中的拳头,语气中带着隐忍的不甘与痛苦:“你不在朝为官,不会知道这两年来,我们家被排挤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永嘉丧乱以来,我高平郗氏为江左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姓名,可如今却被这样排挤打压。阿回,你长居京口,比谁都知道那里住着多少落魄的中朝世家,那些人如今过得连三吴的地主都比不上!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高平郗氏也沦落到那样的地步吗?”

  “若真有这样的一日,还有谁会记得祖父当年抗胡的功绩?还有谁会记得郗氏陵园里累累的白骨?高平郗氏几十条性命,我们那些死在江北的未曾谋面的伯父,我们那仅仅活了四十多岁的父亲,难道都白白牺牲了吗?”

  “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郗途说完这些,彻底转过身去,不再看向内室的方向。

  一阵风吹过,于枝叶间带起窸窣的细响。

  郗归听到郗途问她:“阿回,你迟迟不肯答应,是担心我会夺取兵权,与你相争吗?”

  “相争?”郗归轻声开口,神情间有种意味不明的冷漠讥诮,“不,我并不担心这一点。你不会理解我想要做什么,我们永远不会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不存在夺路的可能。”

  这条路太孤独,甚至连郗归自己都不能十分清楚地说明白那个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但她早已习惯,习惯那种因灵魂的来处不同而产生的格格不入的孤独。

  郗途永远不能夺走属于她的北府军,新式的军队有着旧军队难以企及的生命力。

  她把每个士兵都看作一个平等的人,而这一点,对于江左土生土长的古人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也正因此,尽管针对北府军的改造还没有完全完成,但她有这样的自信——无论是刘坚还是郗途生了异心,都只能以利益撼动一小部分人,而大多数的士兵,会习惯性地选择与她站在一起。

  平等,尊重,组织,纪律:每一项都会帮她牢牢地掌握住北府军。

  郗归明白,自己是一个女子,这个性别难免会为她造成一些障碍,而郗途却是高平郗氏的儿郎。

  他的特殊身份或许会给她造成困难和麻烦,但郗归坚信,这绝非不可预防。

  “我确实担心你会妨碍我的计划,但眼下事情还没有到那样的地步。”郗归看向自己这位仅存的这位兄长,觉得有必要确认他是否真正想清楚了,“不过,兄长,你要明白,一旦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会出现无数的力量,想把你拉到我的对立面去。你要做好准备,与我为敌,或者,对抗那些或明或暗的威逼利诱。”

  郗途脸上出现了些许的不自在,似乎是没想到郗归会把话说得如此明白。

  不过,他自认为问心无愧,所以根本无惧这样尖锐的发问:“阿回,你放心,你将北府后人训练得极好,他们在你手下,发挥出了远超寻常军队的本领。北府军永远属于你。我之所以想要去三吴平叛,并非为了抢夺兵权,我只是想去做些什么,为了家族,也为了我们死去的祖父和父亲。我为高平郗氏而战。”

  郗途的话说得很是诚恳,他向来以振兴家族为念,有如此想法,也并非不可能。

  至于他会不会一直如此,郗归轻轻扯了扯嘴唇,往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他们都只能先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

  “我也为高平郗氏而战。”一年多来,郗归从不怀疑自己为郗岑完成夙愿的决心,不过,这一次,她还发自内心地补充道,“但我也为自己而战。”

  郗途被这最后一句话说得有些怔愣:“为自己?”

  郗途今年二十八岁,他从小便活在高平郗氏的荣耀之下,这么多年来,眼睁睁看着祖父郁郁而终,看着父亲北伐失利,看着郗岑楼起楼塌,不得不接受高平郗氏日渐没落的事实。

  他从小就为了家族而活。

  为了家族,他小小年纪,便跟随父亲上了战场;适婚之龄,娶了姻亲甚众的谢氏女儿;郗岑败死之后,兢兢业业在朝为官,做着谢瑾的拥趸。

  他可以为家族而战,为百姓而战,为这千里江山的安宁而战。

  可却从未想过,为自己而战,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

  郗归并未理会郗途的出神,她只是平静地指出了一个事实:“兄长,你多年未上战场了。”

  无论是对将军还是士卒而言,战争都是最好的历练场。

  战斗的本能,敏锐的嗅觉,还有主帅与部下之间的信任和默契,都需要通过战场来培养。

  无论郗途列举出多少条论据,事实就是,他已离开战场多年,如今的郗家二郎,不过台城之内的一个普通文官。

  郗途听了这话,不由愣在了原地。

  在台城为官的日子是那样的扁平和寻常,每一日都与前日相差无几,以至于不知不觉间,岁月便悄然流逝,一去不回。

  “是啊,我已多年未曾上过战场了。”

  郗途这样想着,轻轻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那是一只因长久地少见日光而显得过分苍白的手,其上带着明显的因握笔而产生的厚茧。

  郗途有些恍惚,一个将军的手上,最为醒目的老茧不该出现在这个位置。

  原来,他已多年没有紧握长刀了。

  谢亿寿春之败,郗和吐血而亡,都已经是八年多前的事情了。

  八年。

  他十二岁上战场,守了八年的边疆,而今又在建康庸庸碌碌地做了八年的文臣。

  他才只有二十八岁,难道往后的许许多多年,竟然都要这样荒废下去吗?

  第102章 纵容

  “不, 我不能这样。”

  郗途缓缓地握紧右手,同时也暗暗下定了决心。

  他坚定地开口,想要为自己搏取一个带兵东征的机会。

  “北府军的作战模式已十分成熟,我不会擅自改动你在军中所做的一切布置。我只是要亲自去往平叛一线, 让那些百姓明白, 当此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之际, 是我高平郗氏,挽狂澜于既倒, 救万民于水火。阿回, 你尽管把我当作一面高平郗氏的旗帜, 一个郗氏出兵的信号,让我去为你、为郗氏,拾取三吴的民心。”

  郗归的目光扫过郗途的面容, 轻轻摇首, 吐出这样一句话来。

  “兄长, 这可真不像你。”

  他们兄妹自幼分离,长大之后, 又因各有立场的缘故, 向来隔阂甚深。

  也许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又或许是天性使然,从前的郗途,尽管爱重她这个妹妹,却从来都不会表达,只会笨拙而生硬地, 说出那一个个恼人的“为她好”的决定。

  郗途听了这话, 自嘲地笑了一声:“阿回,士别三日, 则当刮目相看。我虽无能,却也懂得审时度势的道理。”

  江北的捷报一封封地传来,江左上下,包括郗途在内的每一个官员,都深深地明白,郗氏女郎已非吴下阿蒙。

  就连多有不甘的郗珮和王贻之,也早已不敢轻易在言语间捎带郗归。

  郗途上过战场,所以更明白江北佳绩的难得之处。

  对于如今的郗归,他心服口服。

  “战场上刀枪无眼,兄长,你果真想好了?”

  “想好了。”

  郗途已经蹉跎了太多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么。

  更何况,此次三吴之乱,对北府军而言,将会是一个极其难得的获取民心、获取兵员甚至获取土地和粮米的好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