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78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78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孝!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孝还要大,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阻碍臣子去尽孝,说一个人不孝,基本上就是要毁灭这个人。

  所以对于任何有关于不孝的指控,都将被严肃处理,但现在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手中所握着的是什么,是士族伪造的证据。

  那些逐渐破落的士族,竟然为了荣华富贵,将外人加进族谱里面,在他们的祖宗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多了一些子孙。

  活了这么多年,没听说过这种事,没想过还有这样的操作,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太高了,还没有经历过败落,所以才不会如此。

  洛显之却知道,这种事自古以来就不少见,只不过以前是没有这种用族谱来假冒的,但那些李代桃僵的事情是不少的,就现在的各个家族中,或许就有就换掉血脉的,尤其是那些姬妾众多的,很可能主家养的就是侍卫的孩子,甚至是家奴的孩子,这都是存在的,也就只有洛氏能保证没这种事,毕竟洛氏是唯一能检测血脉的家族。

  不说嫡系的圣痕,就算是旁系,那也是能测出来的,洛氏能查到跟脚,子嗣又少,对这方面一向查的紧。

  “郡公,这会不会假的?”

  有人不甘心的问道,洛显之嗤笑道:“这件事本公知道之后,震惊无比,就担心是虚假的,是有人在构陷,本公亲自派人去查,查了这么久,结果非但不是假的,证据越来越多,本公愤怒到了极点,直接将他们全部抓到建业。

  本公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陛下已经知道了这件事,陛下暴怒到了极点,让本公狠狠地查这件事,所有和这件事有所关系的,全部都要处理,都要死。

  本公上次在筵席时就说过,现在的士族有大问题,现在果真就出现了这样的事,这世上没有人会做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情,发生了这种事,定然是我国朝的士族制度有大问题,定然是氏族志出现了大问题,本公将会严查,绝不能再让我大梁出现这一类事。

  诸位可还有其他事吗?

  若是没有的话,不如先离去,尚书台的事务颇为繁忙,本公还有诸多事务未曾处理,恐怕是没有时间陪着诸位在这里言语。”

  洛显之下了逐客令,这些士族之长互相看了看,也只能悻悻离开,不然还能做些什么呢?

  洛显之盯着这些人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人开始急了,他一直都知道从那一日流觞曲水之后,就一直都有人在密谋反对自己的政策,要搞砸氏族志这件事。

  他们不愿意将士族的评选标准收归官方。

  在江左,上等的士族自然是支持门阀掌权的,但是次等的士族却反对门阀专权,因为这导致他们不能上升,但是他们是反对门阀专权,却不是反对士族掌权,这其中的力度把握,就一件相当有趣的事。

  在这时其实还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萧衍准备用行政命令,不让士族之间互相通婚,尤其是那几家最大的家族,这些士族之所以势力庞大,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绝对是有很大关系的。

  萧衍准备将那些一向自矜高贵的几个门阀全部列入禁婚的行列中,这种想法的出现就是因为洛显之提到自古以来,从邦周时期贵族们就喜欢联姻,几乎所有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团体,都是使用联姻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

  于是萧衍产生了这种想法。

  但是在洛显之看来,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他对萧衍说,“陛下颁发这样的政令,反而是证明了那些家族的强大,反而是证明了那些家族的高贵,这恰恰是在说明,所有人都想要和他们结亲,这不是禁止他们,而是为他们抬高地位。”

  萧衍想了一下的确是这样,于是这种想法就作罢。

  回想着来到建业后所发生的一切,洛显之低声自言自语道:“一切都已经是过去,哪里还需要这么麻烦呢?”

  是的。

  在洛显之看来,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在这一方面,他比他的父亲洛有之和萧衍都要乐观的多。

  长江以北的三个国家不知道,但是在梁国,在洛显之看来,门阀士族已经是日暮西山,真正的门阀士族时代,其实只有楚国的数十年。在萧衍起兵,并且在二十年的战争中,皇族以及皇族的盟友已经总揽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权力,现在的门阀士族只在社会上和文化上还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影响力,萧氏的本质上就是用军事力量在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都在军事的掌控之下,又有洛氏在所谓的士族风流和风雅方面为萧氏站台。

  洛显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因为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在楚国时期,楚国皇帝想要杀死一个大士族的领袖是不可能的,正如当初楚国皇帝说陆逊是奸佞,故意不率领大军前往征讨魏国,结果却被士族大臣针锋相对的说,皇帝没有这么说话的资格。

  楚国的皇权是很低的,说是傀儡自然说不上,毕竟皇帝在很多方面说话还是算数的,但仅仅如此了,若是在更多的方面想要做一些事情,那就不可能了。

  但是梁国不是这样,从萧衍登基开始,梁国皇帝的权力就是正常的,在初期门阀士族们还没有从楚国的现实中过来,于是有一些冲突,但是很快就迎来了洛有之的镇压,张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放逐的,于是各个士族很快就认识到了区别,等到萧衍从草原上回来,又向汉国发动进攻,结果就更不用说了。

  洛显之觉得自己的父亲,最强的一点就在于,竟然能够让梁国没有二世而亡的迹象。

  楚国时期虽然皇帝的权力不大,但是皇位却很稳,楚国末代皇帝那样的皇帝,尚且能够安稳的当几十年皇帝,就是因为各个门阀士族之间,彼此制约,要保留楚氏的皇位。

  后来如果不是有洛有之作为内应,萧衍的起兵不一定能顺利拿下楚国,因为各个门阀士族不会那么快就投降,可能会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直到一方失败。

  但皇帝换掉,排斥门阀士族的政治,皇权恢复的制度却没有那么容易稳定,这是从一个圈跳到另外一个圈,会让所有人都产生无所适从的想法,到底该要怎么走,这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洛有之用他高超的手腕,压制了这个问题,让梁国的国祚正常平稳的过渡到了现在。

  这些老贵族,通常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越是衰落,越是要摆出门庭显赫,以显示自己依旧如同旧日,在当世其实就已经有人说过“衰至便骄”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家族衰败到了极点反而骄傲”。

  洛显之说一切都过去了,就是因为这些士族开始了自我的骄傲,当年在楚国时期,他们可不是现在这样,那个时候的门阀士族,根本就不主动去彰显自己的权力,只是在关键时刻,用一些简单的言语,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的力量。

  而现在呢?

  “发现自己不能再凌驾于皇帝之上,不能再和皇帝平起平坐,于是就只能摆出一副远离皇权的姿态,但是维持家族的富贵,又必须要成为官吏,那就必须要结交皇权才行,于是整个人就显得很是矫揉造作,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不仅仅是门阀士族,在往日的岁月中,几乎所有的贵族都是如此,他们越是开始高傲,就越可以认为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失去权力,这证明整个社会的底层都开始变化,后世子孙可以作为参考。”

  洛显之在旁边的白纸上写下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他的随笔,还处于不能成体系出现的思想,在之后他整理一番后,就会将这些东西,用更加简洁高效的文字,去记录在《士族论》的附页上。

  随着士族论这部书一起传到后世,这些东西就是治政书,是可以让后世子孙从中学习的,洛显之能在刚刚加冠的年纪就有这么多深刻的知识,除了他自己是个天才之外,就是因为这些治政书的存在。

  天才的特征就是举一反三,学习极快,洛显之读完这些东西,就能够在现实中真正的使用出来,祖先所经历过的,他不需要再去自己揣摩这些,而是天生就懂、就会。

  写完这些之后,洛显之向后一躺,直接累的睡着了,这些时日他实在是太累了,不仅仅是尚书省的政务,还有查士族这件事,还要忙他的婚事,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有些扛不住。

  他又不是当初那些有祖宗保佑的嫡系子弟,没有那么强的身体素质,骑马射箭虽然不在话下,但仅此而已,和那些大老粗肯定是比不了的。

  ……

  洛显之在这里呼呼大睡,外间的风波却传得越来越大,渐渐有小道消息开始传播,在政治上,有一个铁律,通常小道消息是最准确的,因为这些消息,通常都是不好直说,但是又必须要让别人知道的事情,于是就会悄悄的光明正大传播。

  现在就是这样,洛显之当然知道这个消息是盖不住的,他本质上也没有想着掩盖,因为没有必要,这件事传播的越广越好,就是要沸沸扬扬,等到各种谣言满天飞,等到其他的士族都扛不住各种越来越奇怪的谣言,求着他来处理的时候,他再开始处理。

  至于洛显之为什么这么确定会有谣言,自然是因为这世上人的八卦之心是永远不会断绝的,这世上永远都不缺少那些会抓住机会的人。

  尤其是那些聪明人,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如果这是一件真事,那这就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定然有极多的人会受到牵连和惩处。

  但危险中蕴含着机会,如果能够在这其中立下功劳,那得到的回报也很多,如果能够在这种混乱中浑水摸鱼,将自己的仇人搞下去,那岂不美哉?

  这种事情古来不罕见,没有任何一次政治风暴能够完全的精准的去处置那些想要处置的人,几乎每一次都会有很多所谓无辜的人受到牵连,清理手段的高超与否,就是牵连的人多与少。

  而且没有谣言,难道洛显之就不会让他有吗?

  洛氏在江左混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在洛氏主脉消失之后,还能够屹立不倒,难道是凭借所谓的运气吗?

  洛氏可不是迂腐先生,虽然有不可动摇的底线,但佛祖也有金刚相,也有霹雳手段,更何况洛氏,权术不是不会,栽桩陷害不是不会,只是一般不用而已。

  不过在对付那些本就无耻的人上,洛显之一向的看法就是,不用和他们讲什么政治道义,送他们去极乐世界才是最关键的。

  在洛显之渐渐少见外客的时候,皇宫中也极度的安静,就仿佛皇帝不知道这件事一般,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而且洛显之已经说过了,在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就已经向皇帝汇报过,那现在皇帝的这种举动,就更加耐人寻味,就更加令人不安。

  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是所有的门阀士族都想要知道的事情。

  但是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了一个可悲的事实,那就是如果皇帝不愿意见到他们的话,他们甚至就连进入皇宫,见到皇帝都做不到。

  他们真的只是大梁装点门面的东西,真正的最核心的权力根本就不在他们的手中,在这种关系的时刻,他们只能徒劳无功的去奔走,然后等待着那个未知的结果。

  城中有关于这件事的喧嚣声越来越大,但那都是在水面之下,在水面之上,这件事却越来越安静,在等待了许久的大朝会被皇帝因为生病取消后,这件事就越来越安静,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是故意不见大臣,甚至不给臣子们见到他的机会,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在官方层面上,现在整座建业城最火的事情,应当是洛显之和谢道韫的婚事,他们两个人的婚姻,主使者是一位皇族的郡王,是萧衍的长辈,是现在皇族中辈分最大的一个人。

  这种程度的重视,这么说吧,当初太子结婚的时候,这位也是主使者,洛氏的聘礼在建业城中沸沸扬扬,基本上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洛显之和谢道韫的婚姻,城中的士人已经开始准备为两人的婚姻去写下诗赋了。

  洛显之和谢道韫的婚事,在他们自己看来,颇有一种,火山已经将要爆发,但是所有人都盯着手艺人在火山口雕刻冰花。

  明明大多数人都知道即将有一场风暴席卷建业,甚至席卷整个梁国,但是现在所有人都期盼着这一桩婚事。

  ……

  谢氏府中,谢道韫静静地等待着婚期的到来,她的兄弟们经常来看她,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阿姐真是美丽,姐夫有福气。”

  谢道韫却问道:“是不是最近又有不少家族来拜访,他们还是没有放弃?”

  现在唯一能够和洛显之联系到的就是谢氏,甚至在很多人看来,现在之所以迟迟不发,就是因为洛显之不想在婚期前搞出血雨腥风,很多和谢氏有所交好的家族,都前来拜访,想要试探一下口风。

  谢玄闻言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而后微微叹道:“他们又怎么知道呢?我们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都会觉得我们知道呢?不过姐夫现在不愿意发动,是不是真的不愿意在婚期前动手?”

  谢道韫闻言垂下了眼睑,她是知道一些事的,毕竟很多事,还是她和洛显之一起出的主意,但这些话自然是不能说的,就算是自己家人,而且那些事本来也和谢氏没有什么关系,还是不要多嘴。

  不过现在引而不发,或许还真的是不愿意在婚期前发动,洛显之虽然是个政治家,但洛氏的人,一向不是那种只知道治政的,这也是天下女子所向往洛氏的东西。

  在无论是焦急等待结果的人,还是隔岸观火看热闹的人的注视下,洛显之和谢道韫的婚事终于如期降临,自太子大婚后,这应当是江左第一盛事,洛氏自己搞出了不小的排场,但并没有太过于煊赫,但是萧衍却主动给洛显之加了无数的东西,于是这场婚事虽然没有逾越制度,但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已经做到了极致。

  建业城中,一片繁华景象,那滔滔的长江之上,波浪涛涛,也仿佛是在为洛显之和谢道韫而庆贺,太多的人聚集在建业的道路两侧,在这种日子,礼制是可以略微被放下的,于是在无数人的簇拥下,洛显之骑着高头大马,前往谢氏的府邸。

  一切都很是顺利,装饰豪华的府邸,貌美的新娘,顺利的婚礼,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这在情理之中,谁这么不长眼,会在这种场合闹事,恐怕是不想在江左存在了。

  在夜色降临后,宾客渐渐离去,带走了满城的繁华,洛显之和谢道韫坐在房中,谢道韫一直很美,今日更美,洛显之仿佛松了一口气,灯熄灭,被翻红浪。

  “夫君要去处理那些事了吗?”

  洛显之伴着清晨的光醒来,然后就见到谢道韫正端坐在琉璃镜前,装饰自己。

  那些事?

  洛显之很快就明白过来谢道韫在说什么,他摇摇头笑着说道:“已经推迟了这么多天,多一两天没有问题,先将我们的事情做完。”

  果然。

  谢道韫转过身去望着镜中如花娇艳的自己,洛显之果然是因为婚期而推迟了这件事。

  ……

  洛显之的休沐结束,重新回到了尚书台,在他出现之后,整个尚书台都为之一震,又因为洛显之刚刚出现就将负责处理刑狱之事的官吏全部叫了过去。

  等到这些人出来之后,一个个都脸色凝重,没人敢上前问,但是刚刚靠近就被摇摇头,示意别问了,就是那件事。

  果然!

  或许是因为早就有了心理预料,现在洛显之真的开始处理这件事,很多人居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世上最残酷的刑罚不是直接处死,而是在不可能改变死亡结果的时候,那个等待死亡的过程。

  这种明明知道有一把刀悬在头上,却不能解决掉,知道这把刀迟早会落下来,却不知道何时落下来的感觉,简直糟糕透顶。

  是死是活,立刻给一个说法,这就是许多人的心理。

  现在洛显之就给了他们这个结果和说法。

  “士人,传承圣贤之道,以作恢宏,士族乃是卓绝士人之后,因为祖先的恩德,得以被世人列为高显,其中所凭借的是祖先的恩德,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君子之泽,泽及后人,这是素王所定下的规矩,一千四百年来,没有人不去遵守它。

  但先祖泽及后人,后人也需要拱卫先祖,立下功劳,使先祖愈发彰显,我朝陛下,进位皇帝,于是使先祖进位王爵,这便是自古以来最大的光宗耀祖。

  但现在有些人在做什么呢?

  先祖的恩泽已经不足以庇佑后人,后人竟然图谋先祖的那一身骨血皮肉,将之披在外人的身上。

  现在有些人在做什么呢?

  先祖不曾有过恩泽,竟然使用一些金银珠玉去加入别族的谱系,背弃自己的祖宗,选择他人的祖宗来祭拜,让自己的祖宗在荒野中不能受到血食的供奉,而去祭拜别人的祖宗。

  本公实在是震撼啊。

  皇帝陛下实在是无言啊。

  这难道不是将圣道践踏在地上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