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47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47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不必悲伤,在来时,我将家主位传承给羲之,已经想好了死亡,在同胡人战时,我已经想好了要奉献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冲刷胡人的天命。

  我是一定要死在和胡人战争中的,只是没想到刚来便遇到了石闵,后面的道路,要你们自己去走了。

  呈之,为之,我刚才看到了那腾腾而起的草原天命,我看到了苍天之运,我看到了那血腥的未来,避无可避,原来那就是祖父所看到的东西。

  洛氏富贵了一千三百余年,但这世上哪里有长盛不衰呢,我们的富贵相比其他人,是干干净净的,但生活在诸夏,终究享受着万民供奉。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信仰神灵便是为了应对那泼天的无法抵御的灾祸,洛氏便是如此般被捧上神坛的,面对那血腥的未来,我们又能如何去做呢?

  这天下的人,便是我们的子民,我们站在这里,只不过是奉献一些骨血,仅此而已,还掉一切,还掉一切。”

  洛呈之和洛为之先是满脸泪水,听到此处已经是泣不成声,洛呈之哽咽道:“父亲,儿子知晓,儿子知晓,愿以一族之血,荐以万民诸夏,问心无愧,问心无愧啊!”

  洛攸脸上带着笑,拍了拍洛呈之和洛为之的手,气绝身亡,洛呈之已整个人都凝在原地,洛为之悲戚高声喊道,那哀凄之声,使人闻之潸然泪下:“家主亡了!”

  众敢战士只觉惊恐到了极点,万万想不到,何至于此啊,家主会死于前,会死于战场吗。

  围在最前的敢战士纷纷跳下马来奔过来,石闵的尸体被践踏在血泥中,在不敢置信的吼声中,所有人绝望的发现,家主洛攸真的死了。

  这个铁一般的事实重重击在所有敢战士心中,让所有敢战士都有些发懵,上一次家主死在战场是什么时候?

  从未有过!

  汉朝后不算,这个时期死在正面战场上的贵族已经很少,但即便是国君动辄死在战场上的邦周时期,洛氏也从未有过!

  洛氏的传统是家主守家,太子出征,所以洛国战死的太子和公子有双手之数,而家主的死则从未出现过!

  即便是洛国时期的洛愍公,也是在诸夏大战后,因为心气郁结薨逝,而现在呢?

  洛氏家主在正面战场上和胡人大战被杀!

  这给予所有敢战士的打击,不亚于洛氏刚刚得知姬昭消失时的震撼,这将是神圣的落地!

  这将是神话的破灭!

  只能说幸好整个天下都对洛攸不熟悉,若是那些著名的家主死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只能说敢战士们还不知道情况的严重,当洛攸决定出现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再在乎这些东西,洛氏就已经不再考虑这些虚妄的东西。

  ……

  “昭公死了?”

  燕**中,慕容承光整个人都懵了,洛氏家主死在战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还有后半句没有说出来,那便是素王上皇的庇佑呢?

  石闵的确是很强,否则慕容承光不会拜托洛氏去处理,对慕容承光而言,杀掉石闵对洛氏而言,应当不算是特别难之事。

  石闵的确是死了,这没错,但付出的代价,是慕容承光想都不敢想的!

  但**裸血淋淋的现实就摆在他的面前,容不得他不相信,洛攸真的和石闵同归于尽,这让慕容承光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到底发生了什么?

  慕容承光心中五念杂陈,收摄心神对洛呈之道:“公子节哀,杀胡而死,死得其所,昭公之英将永昭青史,我等大破石部,昭公九天之上,定欣然慰之。”

  洛呈之手中利剑一震,而后咬牙道:“洛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若仅仅清剿石部,那便不足,大王可愿再战,况且石勒是胡人英杰,不杀之,终为后患。”

  洛呈之此刻极度愤怒,但他依旧记得家族所要做的事,不仅仅要攻破胡人天命,还要在攻破后,清剿石闵这一种胡人英才,否则就算是胡人不开天命挂,中原依旧不是对手。

  在两个庞大帝国的对峙中,杰出的天才将主导胜负,而如今的中原实在是没有什么相当杰出的天骄出世,就连洛氏也没有。

  即便是洛呈之这一代依旧享受祖宗保佑的子弟,也没有那种杰出到可以改变一国之势的人才,这一类人本就是数遍历史长河都极其少见的。

  洛氏损失极重,慕容承光还担心洛氏想要退却,此刻自然求之不得,当即道:“公子所言,正是本王所思,石勒向西北逃窜,他定然是联系了鲜卑其他部落,不过石闵这种人,不可能会一直遇到,我军当可顺利进军。”

  慕容承光所言很有道理,洛呈之却脸色一变,苍天之运是不讲道理的,否则凭什么邦周时期,秦国能连续出七代明君圣主,最终积累起庞大的大势,而其他的列国就英明一代积攒家业,而后昏庸两代败光家业呢?

  秦国的体制的确是最符合统一战争的,但之所以最终能得到天下,还是因为明君多,至于什么秦国制度决断于法,不决断于君,能保证不出昏君,那就是最可笑的言论。

  胡亥是怎么乱天下的?秦国的法为什么不能保证胡亥不乱天下?

  连出七代明君的含金量,数遍史册都只有秦朝有,这不是上天垂青,又是什么呢?

  那胡人此刻受到上天垂青,会出现什么怪物,真的只有石闵这一个猛将吗,真的只有石勒这个英杰吗?

  洛呈之是不信的。

  仅仅依靠燕国和洛氏,能将鲜卑拖死在这里吗?

  纵然洛氏的血真的全部流尽,破除了胡人的天命,那些胡人中的英杰,是中原所能够应付的吗?

  如今的胡人已经占据西域,横跨草原,拥有河套,不仅仅是游牧,还有了农耕之地,他们不是匈奴,匈奴根本不配和鲜卑比。

  鲜卑夏国就是一个大号的燕国!

  鲜卑夏国就是一个拥有燕国几乎所有特征的国度,不是那些一无所知的塞北胡族,不是那些没有文明的蛮夷戎狄。

  唯一的区别在于,燕国中虽然胡人多,但从上到下都是汉化的,而且在不可抑制的将那些胡人深度汉化,这是从建国时就带来的东西。

  而鲜卑夏国呢?

  他们只有贵族汉化,比如石勒、燕回这些人,底层的胡人依旧是胡人习气,残忍弑杀,这正是洛氏不愿意承认其为夏的原因,没有下层的支撑,高层终究是虚无缥缈的,且最后一定会被影响。

  洛呈之将目光投向中原,这是整个诸夏的灾难,现在看来,洛氏只能解决天上的灾难,而地上的灾难,就需要人间之人去努力。

  到底如何能够让天下诸侯都为之而颤抖呢?

  当初千里道剑符化虹而至西域,本该是一次震撼的大好机会,但那道蓝红虹光从辽东经过草原落到了西域,大大削减了它的作用,而且这威力强大的神器,对诸国出兵的作用并不大,诸国所担忧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互相之间的信任以及有没有出兵的必要。

  在汉国、楚国看来,出兵就非常没有必要,毕竟他们和草原并不接壤,无论草原强不强大,和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在魏国看来,等魏国完成内部事务再去收拾鲜卑也来得及,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草原的强大。

  慕容承光和洛呈之正商议后续追击之事,突然燕国大将匆匆走进道:“大王,都城传来消息,燕氏皇族似乎想要狗急跳墙,和胡人联络,断绝大军后路,以恢复他们的地位,属下记得王太子的信件也有几日没有送来了。”慕容承光闻言一愣,眼神几乎瞬间锐利起来,若不是提醒,他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儿子竟然没有写信给自己汇报蓟城的消息。

  虽然出征在外,但慕容承光一直都控制着蓟城的事务,毕竟他知道蓟城现在很不稳定,帝党极其有可能迎来最后的反抗,毕竟这一场战争无论胜利与否,他回去就会登基。

  联络胡人,断绝大军后路,这可真是毒计,让慕容承光只觉浑身寒意大炽,若真是如此,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洛呈之却从中听出了一些不对的味道,这种事,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的传出来,于是疑惑问道:“大王,你留在蓟城的势力难道很容易就被掀翻吗?

  据我所知,燕国中支持如今皇帝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和慕容氏有过节的,就连皇族中的很多人也都站在大王你这一方,燕氏皇族真的有力量去断绝大军后路吗?

  而且如今石部已经被我们驱赶的如同丧家之犬,他们去联络谁呢?难道是有我们不知道的胡人部落出现在战场了?”

  洛呈之的言语让慕容承光陷入了沉思中,这番话同样很有道理,他之所以敢率领着大军出征,就是因为蓟城中燕氏皇族基本上不可能翻盘,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他全军覆灭,并且战死在这里,慕容氏还是能取代燕氏,双方力量差距就是这么大。

  那这条情报?

  慕容承光有些疑惑的看着手中的情报,又有些疑惑于为什么自己的儿子有一段时间不曾给自己送信,他沉吟一番后猜测道:“公子,我儿子没有按照时间给我寄来信件,那就一定是出现问题了,但现在并不知道是哪方面出现的问题。”

  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洛呈之知道慕容承光那没有说出来的话,这可能是胡人的一个圈套,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圈套到底是什么,后方不稳这种圈套实在是可怕,哪怕明明知道,也有很多人不得不跳回去。

  除非现在就能够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否则大概率就是要退兵,于慕容承光而言,现在取得的成果已经足够,等到登基为帝后,就把燕氏皇族迁徙,以杜绝后患,臣子和君王的身份做起事来还是完全不同的。

  洛呈之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大王,既然蓟城安稳,那就不可能会是太子送来的信件出了问题,更大的概率是在路上的时候被截取了信件,想必大王知道在历史上,经常有这种截杀斥候和信使的以传递假消息的战术,胡人有快人快马,很有可能绕到了我们的后方去截杀来自蓟城的信使,就是为了让大王退兵,这应当是最可能的猜测。

  我甚至认为胡人会在半路上截杀撤退的燕军,这一定是一个连环的计策,倘若石闵没有被我洛氏杀死的话,胡人再散播谣言,定然造成燕军军心大乱,而后乘此机会,猛攻燕军,你又想着快赶回去,那定然中计,后果不堪设想。”

  洛呈之这完全就是猜测,但是他却说的信誓旦旦,仿佛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这算是口才的一种体现,在说服别人上相当的有道理,至少此刻的慕容承光就被他说服了,甚至认为这就是将来会发生的事情。

  他忍不住后怕道:“若不是洛氏在此,我慕容承光险些就要坠入万劫不复之地了,竟然如此,那公子有何想法呢?”

  洛呈之又回忆了一遍这件事,有些疑惑的问道:“大王,我现在唯一所疑惑的就是,燕军精锐,仅仅依靠石部真的能完成这个计划吗?

  而且燕军已经到了草原上如此之久,就连战争都已经发生了数次,但是这个计划却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相当的不合理,除非……”

  慕容承光声音中满是寒意的接话道:“除非有另外一支胡人大军赶到了,他们的力量足够对我燕国造成毁灭性的威胁!”

  军帐中顿时一片沉默,在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那些战役都是不得不发生,大多数都是为了防守,很少有进攻方主动人少去攻击人多的。

  在战役开始之前,没有任何将领希望自己是少的那一方,每一次的以少胜多都是赌博,胜利的只有那少数,大多数失败的都不会被记录下来,只会在史书留下“克、下、拔、屠”等字眼。

  现在鲜卑主动的掀起了战役,那就证明他们一定有强大的实力,这对现在的燕军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最关键的是,慕容承光眼角望了洛呈之一眼,原来洛氏也不是燕国典籍中所记载的战无不胜,敢战士会伤亡,甚至就连家主都会死在战场上。

  那传说中的惊天虹光也没有出现,这一场对胡人的战争不是一定所能够胜利的!

  敢战士会死,燕军也会受到重创,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可能会全部失去,这让慕容承光有些犹疑起来。

  在进攻草原时,慕容承光已经有过心理准备,他甚至做好了伤亡一半的准备,这个级别的伤亡,他还有信心能够守得住燕国的国土,而且他相信如果燕国伤亡惨重,汉国进攻时,洛氏不会坐视唯一愿意进攻草原的燕国被汉国攻克。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洛氏貌似真的要将全部的力量都投进和胡人的战争中,别无余力。

  若是燕军真的在草原上全军覆灭,那燕国接下来绝对不是汉国的对手,甚至直接就会亡国,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这下慕容承光是真的开始犹疑起来了。

  另外一支胡人大军的进入让慕容承光和洛呈之都开始忧虑起来,二人都未曾想和整个鲜卑开战,稍微有点常识就知道那是不可能战胜的。

  洛氏和慕容承光都是想要乘着鲜卑单于死后,鲜卑略有些混乱的局势,削弱鲜卑,慕容承光则是削弱鲜卑的同时,壮大燕国的实力,收容一支宇文部就让燕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如果能够收容其他的鲜卑部族,那燕国的实力增强到什么地步,慕容承光都不敢想象。

  对石闵直接被杀,慕容承光还是有些可惜的,不过石闵杀了那么多洛氏族人,他知道石闵是必死的,也就不做多想。

  慕容承光现在只觉得进退两难,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撤军,还是进攻,于是问道:“公子,如今的形势到了现在的地步,继续进攻,可能会遭遇鲜卑大军,我们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若是鲜卑数部其出,那我们可能都要死在这里,草原上几乎是没有所谓以弱胜强的,强就是强!

  倘若撤退,这会不会正中了鲜卑的诡计,我现在怀疑不仅仅是截杀了我的斥候和信使,就在我们的身后,可能就有鲜卑人的军队,就等着我们渡河的时候进攻,就等着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杀出,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慕容承光的猜测正是他经常对汉国的战争中所用的手法,汉国明明人口更多,土地更多,但是却在和燕国的战争中屡屡受挫,为何?

  因为汉国的骑兵相较于燕国实在是太弱了,燕国在进攻时,几乎在汉国土地上随意的驰骋,根本就不和汉国穿甲结阵的步卒作战,而是呼啸着将汉国的粮道截断,这种截断信息的事做的更是数不胜数。

  正是对这种战法太过于清楚,所以慕容承光才脸色这么难看,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统率骑兵数十年,打了无数的胜仗,竟然可能会在这个战术下面吃瘪,他甚至都不知道胡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从哪个渡口过的黄河!

  洛呈之是多聪明的人,他一看慕容承光时不时皱眉,时不时担忧,又带着回忆之色,他就知道慕容承光在想什么。

  这是聪明人的通病,想得太多,甚至很多时候会出现迪化状态,明明别人没做那些事,他自己就会脑补。

  因为在聪明人看来,只要是正常人都会这么做,却殊不知,这世上聪明的正常人是不多的。

  洛呈之沉吟了一下后就直接说道:“大王,现在的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现在胡人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胡人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绕到我们身后。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进攻石部,先将石部彻底摧毁,石勒是个人杰,他能够从一个奴隶成为现在的一部之主,只要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他很快就能够恢复石部,甚至还变得更加强大,现在的草原各部落混乱,是他这种人最能发挥的场合,我们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在攻灭石部杀死石勒后,我们就迅速的调集大船将给自己留好退路,鲜卑各部应该会反应过来,那时您再返回燕国。”

  ……

  凛冬城。

  城中的洛氏族人正如同往常一般生活,在敢战士和许多青壮离开之后,城中显得有些萧索,甚至失去了生机活力,基本上全都是老人和妇孺。

  洛羲之依旧如同往常在学宫中逛着,听着那些孩子在学习经典,医舍中制作着各种药丸和药末,这些药丸和药末是洛氏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不仅仅能够治疗疾病,最重要的是能够保存用,其中最多的就是创伤药和各类伤寒药,当然,效果上是不如医者直接煎药的,不过为了最及时治疗,这已经足够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