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4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4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朕以为龙侍中的意见是对的,朕是百姓的君父,他们不能活下去,是朕这位皇帝的错误啊。

  朕需要这样的提议,诸位卿臣同样可以提出。

  朕还以为,关中受到灾害的郡都应该免除这两年的赋税,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

  朕听说士人对朕的近侍有一些误会,这是不利于关系和睦的。素王在《王道》中说‘股肱大臣之间和睦,天下万事都不忧心’,现在朕的近侍和臣子不和睦,这难道不是使君父痛心的事情吗?

  以后不能如此了!

  就按照这些去公布,让天下人都知道朕的意思。”

  刘阳的意思很明显,现在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灾祸,肯定是有妖孽诞生,我这个当皇帝的可能有问题,你们这群公卿同样跑不了,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天灾是我们管不了的,但处理天灾造成的后果却是可以的,若是这个干不了,那就该滚蛋了。

  皇帝这一道谕旨,一方面经过朝廷的官府去颁布,一方面经过绣衣直指直接去颁布,而且直接到流民聚集之地去颁布,达成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立刻安抚了许多流民的情绪,使得百姓的注意力从皇室的身上转移开。

  招抚贫民进入皇室的土地之中耕作,这其实和羽林孤儿有些像,后世有所谓的皇庄,实际上就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

  这些百姓的身份从大汉百姓转变为皇帝的私人佃农,可以不走朝廷税收而是直接进入皇帝的内库之中。

  即便不说和皇室之间的亲近关系能带来什么政治上的好处,仅仅赋税上的差距都让人心动不已,因为没有官吏这些中间商在其中盘剥,就算是税重几倍,最后的结果依旧是皇庄赋税轻,而且还没有随意摊牌的徭役。

  这就是许多百姓宁愿成为豪族的佃户,成为一个“不存在的人”,也不愿意编户齐民成为朝廷百姓的原因。

  皇室威望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朝廷对洪水的处理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朝廷经过连续的天灾,实际上已经快要失去处理这场洪水的能力了。

  正如皇帝诏书中所说的那样,连续的天灾让百姓的脸上出现了菜色,实际上这正是因为朝廷粮食不够。

  朝廷的府库总是要留下一部分备粮的,尤其是军需仓。

  万一关东有叛乱,四边的蛮夷进犯,结果朝廷没有粮食为出征大军准备,那可真就该死了。

  这些年天灾频发,四夷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尤其是辽东大雪之后,那些曾经臣服于大汉的东胡系部落,时不时就与大汉激战一番。

  他们抱着能抢东西就抢东西,抢不到东西就消耗人口的心思,可谓是悍不畏死,这让汉廷这边颇有些苦不堪言。

  一边是百姓的命,一边是朝廷的命,没有对错,那唯一所能够做的就是激烈的火并!

  朝廷将那些郡中的良家子挑选出来,尤其本是出身行伍的,曾经参加过征召的良家子,然后对剩下的非朝廷统战对象严厉打击,诸如地痞等被朝廷视为隐患的对象。

  刚刚经历过洪水的关中大地,很快就迎来了一波血水,朝廷派出的军队毫不犹豫的镇压,百姓的反抗很是激烈,但毕竟太弱了,很快就被着甲的朝廷士卒击溃。

  成建制的流民组织被打散之后,很快就在关中的山林之间聚集呼啸,成为了一个流传已久的职业——大盗!

  俗称土匪!

  关中的土匪组织还不算是特别多,在关东之地,因为历次的天灾,加上豪强的土地兼并情况比较严重,山中大盗实在是太多了。

  少的数百人,多的甚至有上万人,这些人有的不事生产,只以抢掠为生,有的则在山间的小块土地上种地,俨然一方独立王国。

  对这些人大汉朝廷讳莫如深,因为这会让人想起,昔年大汉太祖高皇帝,同样是率领着一群活不下去的人流亡在山中。

  最后率领着那些普通的百姓出山起兵,覆灭了秦朝!

  现在会是第二个秦朝吗?

  有识之士见到了天下的弊病,但同样认为,如今的天下还没有秦末的乱象,“戾帝刘旦时,关东有数百万流民,那时大汉尚且未亡,现在流民虽广,细细看去却并不极多。”

  这是人心的浮动。

  有满腔热血的士子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很快就回到了土地兼并身上,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古人只是受到历史的局限而已,智慧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土地兼并的坏处很清楚,各个学派的士子,开始鼓噪着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甚至有激进的士子直接说道:“贫者不得活,秦亡之兆,戾帝暴政一人所为,土地兼并,天下所为!

  戾帝之祸,孝宣可兴!天下之祸,谁可救之?”

  ————

  关中不振,民纵利刃,上叹曰:“《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何以天汉以刀兵相向。”

  乃遣使问之,郡臣下吏进曰:“桀纣暴虐,民不堪其命,故纵刀兵以革新。

  今陛下宽仁,竭诚尽力,仍不得活,此乃天亡也,非国家之罪。”

  上默然,关中诸郡之间,寇盗蜂起,一如关东。——《汉书·悼帝本纪》

  第533章 大丞相

  关东也落下了一场雨,但恰到好处,滋润着冀州诸郡国略有些干涸的土地。

  在关中遭灾的情况下,如果河北诸郡国再出现变故,那顷刻之间就是不可避免的天下大乱。

  大概是最后一场秋雨,落在昭城斑驳的城墙上,有片片青苔附在上面。

  当今洛氏家主是洛白的儿子洛宜。

  他站在昭城最高的阁楼上,远远眺望着整座城池,即便不算被毁前的千年岁月,这里也已经是将近两百年的河北中心,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之一。

  但即便是昭城,根据家族的测算,经商所带来的利益同样在不断下降。

  大汉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很多人都能够看出来的,甚至那些身处此间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能感受到天下变得不同了。

  “良人,还在想关中镇压平乱之事吗?”

  洛宜的妻子走上来站在他的身边,轻声问道,她是洛宜的族妹。

  洛宜望着淅沥沥的秋雨,感慨道:“良人,你知道当今这个天下和戾帝时有什么不同吗?”

  说完不等妻子回答就直接说道:“戾帝的时候,天下的形势比现在还要危急,大汉的社稷甚至就要倾覆了,秦亡之祸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但那个时候,天下人都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就是戾帝刘旦一项项暴虐的诏令,让天下走到了崩溃的尽头。

  于是诛除了祸乱的独夫,皇位上坐了一位圣主,天下就恢复了正常,但现在却不是如此啊。

  刘阳只是平庸,却并没有什么罪过,朝廷上衮衮诸公虽然说不上一心为国,但正常的朝廷运转,没有错漏。

  但天下还是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局面,如今天下有不少流民,地方官吏知道,朝廷诸公知道,皇帝知道,但都装作不知道。

  因为知道了就要负责,就要解决,但解决不了。

  前些时日皇帝发下的诏令,他想做一些事情,尽力缓解一下现在的状况,但一动手,就发现能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就已经很不容易,于是他开始和稀泥。

  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妻子沉吟道:“是因为反对的力量太大了?是因为他在畏惧?”

  洛宜轻声道:“皇帝想要推行的变法改革有推行不下去的吗?

  平庸的人总有一种误解啊。

  他们以为变法和改革是解决一切弊政的灵药。

  改革总能成功,改革方向总是对的。

  但家族有无数国家的经验教训,这两点就没有一点对的。

  改革成功很难,改革方向也不总是正确。

  改革成功需要君臣之间莫大的毅力和坚持,需要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对艰难不动摇。

  改革方向的正确需要君主和臣子有极高的智慧,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及时的调整其中的政策。”

  洛宜的妻子闻言立刻打断了洛宜的话,疑惑道:“良人,你说的似乎在矛盾。

  坚持和灵活怎么能同时出现?

  一往无前和及时调整怎么能归于一人身上?

  一个人不可能既坚持政策的一以贯之,又坚持政策的及时调整,这是水火般的冲突!”

  洛宜微微笑道:“这就是改革变法十改九死的原因,只有真正的既有天才般的智慧,又有无穷勇气,能完全把握这两者平衡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刘阳想要振作,但很快就放弃,这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他认为自己没有那样的天赋,在怀疑自己,不认为自己能制定正确的政策。

  恰恰他还很清楚一点,胡乱变法对国家社稷的伤害远远超过了不变法,于是他沿袭着先帝们的政策,并不多加以改变,就造成了如今举棋不定的局面。”

  洛宜的妻子有些惊奇的望着自己的丈夫,奇道:“良人怎么会这么了解皇帝呢?”

  洛宜微微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呢喃道:“刘阳想要做事,却没有才能,他对自己的亲信虽然多有恩宠,但对他们的能力却不信任。

  大概只有洛氏能凭借着千年累世贤君名臣的威望得到他的信任了。”

  洛宜的妻子闻言声音略略提高了一些,惊讶问道:“良人,你不是说大汉天命晦暗不定,家族最好不要插手吗?”

  洛宜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最后只是一道声音随风飘散:“前些时日去了吕侯国,路上见到了一些流民。有一个小男孩很可爱。

  有一个小女孩眼睛很大。

  有一个妇人很瘦削。

  不动用家族底蕴,凭借着双手,想要做一些事情,这不是家族早就选好的道路吗?

  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夫也想看看,在没有天命的加持下,家族能做到什么地步!

  能不能如同先祖宣公一般,逆天改命,让先祖素王都赞叹。”

  洛宜的妻子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惊道:“良人,自大汉建立以来,从来没有昭公出仕的前例啊。”

  洛宜摆摆手道:“家族之中以为夫受到的先祖庇佑最多,如今极有可能天发杀机,我不可能坐视家族子弟陷于危险之中,只有我亲自出手。

  况且,不一定要出仕大汉。”

  一切都是猜测。

  但洛氏毕竟是有神异的家族,隐隐约约之间感觉到天地似乎在改变,就像是昔年的邦周沉暮之时,这反而激发了洛宜的求胜之心。

  当年先祖洛宣公逆天改命,他洛宜未必就做不到!

  下一个王朝会是什么样子?

  会不会变得更好?

  没有人知道!

  大汉内部生出了蛀虫,但大脑却还正常,医治好一个生病的人,总好过杀死它,然后从血肉之中重新培养一个婴儿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