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8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8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申侯谥“干”,犯国之纪曰干,称申干公。

  其余跟随申侯作乱的诸侯公卿,有的诛杀上恶谥,有的夺爵除国,贬为庶人,有的甚至直接贬为奴隶。

  区别对待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两条,第一是过错大不大,过错太大的,无论如何都要挨着一刀;第二是关系硬不硬,换句话说就是看姻亲关系,能不能说上话。

  后续整个申国有过错的公室之人都要伏诛,从公室之中重新挑选一人,继任申国国君。

  将申国改迁到梁地西部,这里是更加荒芜的地方,这一次的重新建国比百年前还要难得多。

  申国的爵位也被降到了子爵,基本上从诸夏大国之中除名了。

  战功最大的两人,郑伯被晋升郑侯,从密国、鄢国划分出十座城池给他,新的郑国自此在洛邑东部建立。

  出身嬴姓赵氏的造非,则凭借着格杀戎王的大功,从附庸一步登天成为诸侯,被封为秦伯,整个西申国四分之一的土地都赐予了他。

  其他的诸侯公卿也各自获得了土地、金银珠宝、人口、武器,不一而足。

  这场战后的战利品分配,目前为止还是非常和谐,基本上做到了不偏不倚,各有所获。

  处理完这些法统和蝇头小利的问题,真正的利益就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先前还能齐心一致的诸侯公卿,瞬间就根据利益诉求的不同分裂成了不同的阵营。首先是两个最大的阵营,留守派与东迁派。

  留守派以镐京本地的公卿贵族为主,他们把控着王畿的权力,还通过天子掌控着整个邦周。

  东迁派则是以勤王的诸侯为主,晋侯、郑侯等人都非常强硬的要姬服迁徙到洛邑去。

  毕竟这一次他们出了大力,如果不能将天子放到自己的势力范围,那就是给他人做嫁衣。

  “王上,申人和戎人霍乱王畿,不仅仅是镐京称残破不堪,整个王畿都遭到了破坏,加上连年的天灾,这里已经不是能够承受天命的都邑。

  而且整个丰镐旧地上,遍地都是戎人,王上您待在这里,一定会遭到戎人不断的袭扰,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

  如果能够迁徙到洛邑,那里姬姓诸侯的实力更强。

  晋国在您的北方、郑国在您的东方、卫国在您的东北方。

  还有宋国、洛国、齐国这些强大的诸侯能够作为您的屏障,这样您的安全才能够得到保证。

  康王、昭王都曾经将洛邑作为都城,在那里兴盛邦周天命,您迁徙过去,一定能够重新振兴邦周的。”

  这一番话,不是信口胡诌,而是有理有据,现在的镐京王畿问题的确很大。

  诸侯联军虽然诛杀了申人,赶走了戎人,但他们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等到他们一走,单凭王畿的力量根本不足以面对如同潮水一般涌入渭河平原的戎人。

  支持东迁的也不仅仅只有中原诸侯,实际上很多分布在三河流域的畿外诸侯,都支持姬服东迁。

  畿外诸侯和畿内诸侯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信奉用刀剑来增长实力,畿内诸侯更喜欢用政治手段来掠夺。

  天子东迁,他们这些畿外诸侯拓展起土地来就没有顾忌,尤其是这次新晋的秦伯,手中握着强大的武力,正处于跃跃欲试的阶段。

  但是镐京的畿内诸侯就不愿意了,如果是两百多年前东迁,他们还能跟着天子一起迁徙过去,但是现在洛邑本身就有大量的卿族。

  哪里有多余的土地去赐予他们呢?

  没有土地采邑,就维持不了庞大的氏族,很快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败下阵来。

  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洛邑虽然宏伟壮大,但是却处于四战之地,国势盛大的时候能控制天下,国势衰微的时候却四面受敌,不能够作为都邑。

  镐京位于群山大川之中,有崤山与函谷关天险,可以阻挡来自四面的敌人。

  只要能够扫除现在这些戎人,重新将关隘握在手中,就不担心遇到危险。

  等灾害过去,关中有无数的土地可以产出粮食,还有无数的周人能够为您作战,这是上天为邦周留下的能延续天命的土地啊!

  怎么能够舍弃祖宗的基业,迁徙到洛邑去呢?”

  晋侯冷哼一声道:“高卿,你的心思真是歹毒啊。

  岐山崩塌,洛水、泾水、渭水全部断流,整个丰镐平原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谁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呢?

  那些散乱在整个丰镐之间的戎人,时时刻刻的威胁着天子的安全,你说‘只要能够扫除戎人’,如果没能扫除呢?

  天子是多么的尊贵啊,怎么能够陪着你们冒险呢?

  如果你们是忠诚的臣子,怎么会让天子陷入这样的境地中呢?”

  张侯同样帮腔道:“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在那里天子能够接受天下所有诸侯的朝拜,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

  郑侯、晋侯还有孤都是姬姓的诸侯,是天子的宗亲,难道会让天子陷入不利的境地之中吗?”

  面对这种情况,洛成一言不发,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先不说他已经和畿外诸侯们达成了政治交换,即使从天子姬服本人来看,东迁也是必然的。

  首先是天子姬服从感情上就倾向于晋侯、郑侯他们这些帮助他上位的姬姓诸侯。

  其次姬服这些年生活在镐京,耳濡目染之下,对战胜戎人实在是不报太多希望。

  尤其是他的父亲和母亲都间接死在戎人手中,更是想要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最后就是武力,现在的畿外诸侯们有着决定性的武力,根本不是畿内诸侯能相提并论的。

  现在只是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旦晋侯他们反应过来,这些叫嚣的公卿贵族,手中就那么一点兵力,恐怕根本不会和他们废话。

  “洛公,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姬服心里已经想要到洛邑去了,但他最信任的人还没有开口,于是将目光望向了洛成,征求他的意见。

  见到姬服问洛成的意见,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射过来,想看看洛成怎么说。

  洛成也不含糊其词,直接了当的说道:“王上,十万大军护送您前往洛邑,应当是安全的。”

  十万大军四个字特意被他重重的读出来,立刻惊醒了殿中的所有人。

  晋侯、郑侯脸上都露出笑容,对啊,我们现在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和这群废物有什么好说的。

  先将天子带到洛邑之中,反正那里曾经就是都邑,这些年的修缮也没有停过,王上到了直接就能执掌国政。

  镐京的公卿贵族们则如丧考妣,嗫喏了两声,看了看那群前几天刚刚从战场之上下来,杀气腾腾的诸侯,也不敢多言了。

  姬昭望着这一幕,确定了一件他一直猜想的事情,那就是这真的是一个世界。

  他现在经历的,更像是玩家与背景故事的结合,真正的游戏是完全不能改变历史的,主角家族完全随波逐流。

  但是从他开始,每一件道具的使用都能改变一些既定的命运,也许世界的框架还在让一些事件出现,但是人物已经完全变化了。

  按照历史设定,应该是姬宜登上王位,但由于他的外祖父引来戎人,霍乱镐京,所以他被国人厌弃,最终孤身一人前往洛邑。

  没有了国人的支持,王室的实力一落千丈。

  但是现在姬服东迁,却可以带着大批破产的国人一起走,这样至少短时间之内,天子还是有底蕴的,比真实历史上强了许多。

  东迁的决策定下,诸侯们自然要一起动身,再带上一批国人,先护送天子到洛邑,然后各自率军回国。

  洛成被任命为奉王受命总理镐京留守,总管镐京军国重事,加三公太师衔,要在镐京再停留两三个月的时间。

  主要是将镐京城中属于王室的财产全部清点出来,还要将后续愿意迁徙的周人名单统计出来。

  ……

  从结果来看,懿王东迁之后,周王朝彻底衰落,走向了灭亡,但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

  懿王的东迁不是王室衰落的开始,而是王室衰落的结果。

  周王室在丰镐王畿的利益已经被畿内诸侯瓜分完毕,王室的统治根基已经被挖空,周王室振兴的唯一希望就是洛邑王畿的六百里国土。

  根据史料记载,周王室的确在东迁的初期振作,懿王在一批强有力的诸侯辅佐之下,姬姓诸侯团结在王室周围,强有力的打击了四方的蛮夷和不尊王室号令的诸侯。

  这证明将周王朝的衰落归咎于东迁是典型的谬误。——《周王朝兴衰史》

  第36章 天下形势

  随着王室的力量退出丰镐之地,现在三河之地的嬴姓势力太强了,洛成自然要在这里做一些布置。

  既要让他们有动力和西戎拼个你死我活,还不能让他们的实力彻底膨胀的不将王室看在眼中。

  秦伯是他在西方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姬服目前的正妻人选,洛成还没有挑好。

  但是秦国的嫡女可以作为夫人之一,这对刚刚成为诸侯的秦国,也算是莫大的荣耀了。

  西部诸侯之中,嬴姓虽然独大,但就如同姬姓一样,嬴姓内部也早已经分化。

  尤其是秦国的突然建国,对徐国这些渐渐衰落的诸侯国影响很大。

  造非的秦邑本来是一个方不足五十里的小领地,但是拿到了四分之一个申国之后,一下子封国超过了百里,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人口充足的、开发完的熟地。

  这一下子就成了西部诸侯列国之中,费侯之后第二强的势力。

  丰城与镐京这两座最关键的城市,洛成并没有让任何一个畿外诸侯染指,他将这一片埋葬了历代先王的土地让五大畿内公卿贵族共同掌管。

  洛邑每年都会派出人来检阅这一片土地的产出,如果不能给洛邑上供足够的金银粮帛,就要治他们的罪。

  经过一番调整,在函谷关往西就形成了畿内诸侯、费国、秦国的平衡,同时他们之间还有那些漫山遍野的戎人。

  诸侯的精力会宣泄到那些戎人身上,根本没有精力向东窥视。

  洛成很满意这个布置,除非某一个势力代代出现英主,否则这里恐怕会几百年血战不止。

  “秦伯,知道孤为什么单独见你吗?”

  洛成站在烽火台上,向西望去。

  那连忙起伏的山脉以及潺潺的河流,古道上的荒凉,几个月过去,无边落木萧然落下,镐京就坐落在这片天府之国中。

  “洛公,某不知。”

  单独得到洛侯的召见,秦伯造非正处于诚惶诚恐之中,连诸侯自称的孤都不敢用,直接自称为某,表达自己的谦卑。

  洛成抬手指着远处,问道:“秦伯,顺着这里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洛成发问,造非抬眼一看道:“洛公,是山川河流。”

  洛成没说话,秦伯连大气也不敢喘。

  过了片刻,听到洛成幽幽的说道:“这是邦周的宗庙。

  武王在这里承天受命,素王在这里摄政监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