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23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23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这时又有宫娥匆匆走进,来到皇后身边低声道:“女主,陛下命东阿侯下旨,召大王回长安。”

  汉朝诸侯王都能称大王。

  但是在皇后宫中能直接不说王位,而称呼大王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梁王刘彻。

  若是平时知晓最宠爱的儿子梁王能够回到长安,皇后定然欣喜莫名,但是现在知道梁王要回来,皇后却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她当然知道梁王回来是做什么。

  皇帝这是真的想要换太子了,皇后又忍不住望了跪在地上的太子一眼,眼底满是悲痛的色彩。

  她就这么两个儿子,难道却要因为皇位而自相残杀吗?

  皇后悲戚道:“人活到了这个年纪,竟然遭遇如何祸事,我难道是造了什么孽,于是上天降下惩罚吗?”

  皇后宫中的这些事外界自然是不知道的。

  一列全副武装的信使带着信件冲出长安,他们一人数马,轻装而行,风驰电掣一般的冲出了长安城,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然后圣旨的内容就传遍了整座长安城,城中仿佛一瞬间按下了暂停键,下一瞬间就是更加喧嚣的沸反盈天,无数人都在奔走相告,梁王回京,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知道皇帝这是想要换太子了。

  皇帝竟然真的顺应了民意,要换太子,大汉朝建立以来,这是第一个可能被废掉的太子,因为杀死了诸侯王太子和齐国公子而丢掉了自己未来的皇帝位置。

  胶东王太子和齐国公子的属臣知晓这个消息,当即就跪在院中不住的叩拜着,虽然太子和公子不能死而复生,但至少杀人凶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回到国中能给主君一个交待。

  在自己这些人自杀之后,族人起码是不会再受到影响了。

  是的。

  这些人都很清楚,从主君被皇太子启一棋盘砸死的那一刻,他们这些人就是活不了的。

  战死殉国是战国时期的道德风尚。

  以如今大汉朝传承自那个时代的道德风尚,臣子没有尽到保护的职责,导致主君被害,这是会被戳脊梁骨的,乃至于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唯一能够挽回名声的方式就是自杀殉主,或者像他们这样先为主君报仇,然后再殉主。

  长安城中风波愈演愈烈,无数人称赞着皇帝刘恒的圣明无双,朝廷的信使已经带着圣旨到了梁国之中。

  第367章 皇太子彻

  梁王宫。

  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男子正满脸兴奋的在殿中踱步,此人自然便是梁王刘彻。

  朝廷的信使虽然还没到,但是消息已经传到梁国之中了,梁王太傅从外面匆匆走进,面上带着喜色道:“大王,朝廷的天使到了。”

  刘彻强自抑制住狂喜的神情,前往面见朝廷使者,朝廷使者见到刘彻走出,躬身行礼,给足了刘彻面子,然后才向刘彻宣旨,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次换太子之后,只要太子不作大死,朝廷不可能再换了。

  “大王,陛下和皇后非常思念您,还请您尽早动身前往长安吧。”

  “有劳使者了,寡人也思念父皇和母后,这便动身到长安去。”

  早就备好的马车驶出,按照圣旨的意思,刘彻带着大批人马前往长安。

  马车之上。

  刘彻神情之中的振奋再也克制不住,他挑起窗帘望向两侧不断向后的景色,兴奋道:“这一去,天地广阔,宛如龙入大海,宛如鹏上青冥,再也没有能束缚寡人的东西了。”

  梁王太傅同样兴奋不已,万万没想到啊,一个不小心,竟然马上就要从诸侯王太傅变成太子太傅了,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的奇妙,不走到那一步,没有人能知道未来会如何。

  不过他毕竟痴长多年,见到喜形于色的刘彻,开口劝道:“大王,虽然我等都知晓陛下命您进京是为了何事,但是毕竟还没有明旨下来,若是因为现在的一些不小心,耽误了大事,岂不是辜负了上天的恩赐?

  皇太子启因为骄狂遭遇了这样的祸患,臣希望您能够以此为戒,往日里在王国之中再急躁,到了长安城中也要克制一些。”

  刘启的性格比较暴躁,刘彻的性格和刘启则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有不同。

  刘彻的性格同样暴躁,喜欢乾纲独断,是个相当独的君主,但是他某种方面又很能忍,绝不会做出当面直接拿棋盘砸死人的事情。

  刘彻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当梁国的车队走进长安城后,上到勋贵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所有人都关注着刘彻,大汉王朝未来的太子,从他的兄长手中接过。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梁王接任太子之位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了。

  除非一直坐在昭城的昭公突然表态说素王支持皇太子启。

  但天下人宁愿相信洛氏会称王,也不会相信昭公会支持皇太子启。

  这种毫无悬念的事情,根本引不起众人的兴趣,如今众人所关注的点,反而是刘启的结局。

  这种大汉王朝的第一位废太子能活下来吗?

  民间的纷纷扰扰无法影响到那座深深的宫城,刘彻进了宫,按照旨意首先去见太后张嫣。

  对这位祖母,刘彻最深的印象就是安静,几乎不怎么说话,只是循规蹈矩的做一个太后,但是这一次的事件让他认识到了这个老人的力量,那是甚至能够撼动皇帝的力量。

  张嫣望着在自己面前低着头的刘彻,轻声笑道:“你这个孩子,予是知道的,比你的兄长要强,做了太子之后不要学你的兄长,不要辜负这么多人对你的期盼。”

  即便是刘恒不下旨,但是张嫣依旧在这里将刘彻当作太子看待,刘彻闻言连忙说道:“皇祖母所言,孙儿都记在心中了,定不会辜负您和天下人的期望。”

  张嫣又道:“等下就要去见你的母后了吧,你的母后是洛文王亲自为皇帝挑选的皇后,是个有眼光又贤惠的女子。

  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子嗣上过于糊涂,和寻常的农妇一般,有些拎不清,你到了长乐宫之后,不论你的母后如何说,你只要说予做主即可。”

  刘彻心中一沉,大概知道太后在担心什么,他再次躬身道:“皇祖母,孙儿知道了,定会以社稷为重。”

  张嫣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你去吧。”

  刘彻转身离去,张嫣望着刘彻的眼神有些幽深,轻声呢喃着:“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再好的承诺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啊,祖父,孙女对家族尽力了。”

  刘彻当然不知道这些事,他的心中确实对很少见到的皇祖母升起了感激之情,然后这种好心情就被他的母后破坏了。

  刘彻和皇后的感情很好,毕竟刘彻从小就是更受宠的那一方,但是让出皇位那是不可能的,刘彻又不可能做出不孝的事情,只能顺着皇后说话,幸好皇后心里还谨记着太后之前的话,没有说出让刘彻不接受太子之位的话,否则母子两人之间恐怕就真的要因为这件事生出嫌隙了。

  皇后希望刘彻日后能好好的照顾刘启,言下之意是希望刘彻能留下刘启的性命,这让刘彻很不高兴的说道:“母后,皇兄和孩儿一母同胞,难道孩儿在您眼中就是个为了权力而不顾及兄弟感情的人吗?”

  见到刘彻做出保证,皇后很是高兴,刘彻这才离开皇后居住的殿中,走出大殿,刘彻的眼神有些恍惚,他刚刚骗了自己的母后。

  废太子怎么能活在这个世上呢?那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甚至对社稷天下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废太子的臣属只要没有大问题,都可以得到宽恕,但是作为一切的核心,踏上这条路就无法退走。

  当年项羽有大功于天下,一朝败亡,尚且只能凭借昔年的香火情将后裔送往昭城,自己却是不能走的。

  刘启何德何能可以全身而退呢?

  但刘彻不会动手,他知道自己不用动手,他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兄在某些方面和自己很像,都是自尊心极强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会卑微可笑的活在世上呢?

  宁愿壮烈的死,绝不苟且的活,这才是他们这种人的傲骨所在。

  怀着复杂的心思刘彻走进了长乐宫中,当先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自己的父皇,那个被称作当世圣王的皇帝,从东海之滨到西山苍翠,从极北长城脚下到浩瀚的岭南,整个诸夏大地都赞颂着他的名字,这幅场景就像是昔年的洛文王一样。

  大概只有素王这位每时每刻都被赞颂的至高神能够超越他了。

  左右分别坐着天下文宗之首的东阿侯洛景,同时也是自己父皇最信任的臣子,刘彻很清楚在父皇的心中,东阿侯的地位远远超过任何一位皇子,未来想要稳固地位,交好东阿侯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一人则是丞相贾谊,天下皆知的大才之人,掌握相权十数年,从未出过纰漏,这一次废除太子也是主力,是群臣之中第一个进言的。

  “孩儿参见父皇,父皇万安,父皇万福!”

  刘彻收起心中繁杂的思绪,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父皇行礼,刘恒望着下首的刘彻,眼神有些复杂,这就是新的太子吗?

  刘恒对刘启不太喜欢,而且认为他天资远远不如自己。

  但是刘恒承认刘启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还是没有问题的,这非常符合刘恒对未来继承人的想法。

  但是这些规划随着棋盘的砸落而彻底崩毁,即便是再仓促,太子也不得不换了,那么刘彻比起刘启来,怎么样呢?

  刘恒不知道。

  他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了解太少了。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就宛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恒朗声问道:“梁王,朕有一问问你,若你是皇帝,你要如何执政?”

  刘彻闻言直接吓了一跳,没想到皇帝会直接问他这个,当即躬身说道:“父皇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啊,何出此言。”

  刘恒又道:“朕问你,你答便可,把你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朕能看出你说的为真为假,不要妄言。”

  刘彻在思考要不要真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洛景不希望再横生波折,便直接提醒道:“大王尽情即可,陛下圣明雅量,能容天下所不能容。”

  刘彻闻言,这才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他是一个真正天才的皇帝,对天下有自己构思,纵然有些构思需要极高的贤才襄助才能够成功,即条件比较苛刻,但这依旧是他的能力和魄力所在。

  这些想法之中有一些和刘恒的政策不同,刘恒静静地听着,他不在乎这些政策如何,他是要从这些言语之中找到刘彻的核心所在。

  “尔可为君哉!”

  刘恒长叹一声。

  洛景和贾谊两人走出殿门,对视一眼,突然开始笑。

  “这难道不是素王赐福于诸夏的天子吗?”

  ————

  孝武皇帝者,孝文次子,太子启同胞弟也,孝文二十七年以皇子为梁王。

  孝文四十年,太子启坐法,杀胶东王太子、齐公公子,群臣愤然,天下震撼,诸王侯公卿以发垂之,曰:“素王在上,吾誓不与之共立青天之下。”

  孝文曰:“太子轻挑暴戾,不可君天下,宜当废之。梁王允文允武,德兼康召,实宗家麒麟子也,宜为太子,继嗣皇业,布告天下,晓谕。”

  遂废太子启为九江王,以梁王为皇太子。——《汉书·孝武本纪》

  第368章 孝文之治

  废太子之事,对刘恒来说不算什么,既然这样处理对天下的影响最小,那就如此做。

  他的心中只有天下。

  至于长安百姓,对谁是太子没兴趣,他们只希望刘恒能够长命百岁,长长久久的当皇帝。

  刘恒带着一行人出行,包括皇太子刘彻,以及洛景和贾谊,大将军周亚夫等等重臣。

  刘恒一路走出长安,沿着大道望着三河平原上的无数农田,无数道农夫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等到停下歇息,刘恒脸上满是怀念的对刘彻说道:“知道今日为什么要带你来到这里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