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9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9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诸侯王、彻侯和郡守县令的选择都很重要,诸侯王和彻侯若是沆瀣一气,这项政策就失去了他的作用,郡守县令若是无能,甚至攀附权贵,就会唯诸侯王与彻侯马首是瞻。

  您还记得臣为您讲述诸国变法时说过的话吗?

  秦国的变法基本上是照抄魏国变法,楚国的变法也是很大程度上照抄了魏国的变法,诸国变法大同小异,变法的内容就在那里放着。

  其中的差距在哪里呢?

  就在于执行!

  现在同样如此,您天马行空的规划,需要贵族、官吏、豪强,乃至于百姓去落实,这些人才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关键。”

  刘恒闻言若有所思,望向洛新说道:“姑父,您推行这项政策时,朕可以在旁边跟进吗?

  您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央朝廷的命令落到地方就会完全变样,一定要时不时的关注,才能保证政策的完整实现。

  朕想要看一看一项政策从提出到最终的实现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

  洛新笑道:“您是诸夏的天子,大汉的皇帝,臣是您的臣子,您当然可以跟进这项政策,这正是臣想要带您做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刘恒很是兴奋,洛新摄政这些年自然是有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风言风语。

  说洛新完全独揽大权,不愿意放权给皇帝,皇帝渐渐长大,洛新恐怕是不想还政之类的话。

  这很正常,毕竟当年素王都被自己的兄弟中伤过,洛新同样不能免俗。

  不过刘恒自己生活在宫中倒是没感觉过洛新给自己带来压力,而且他能感受到洛新真的在很认真的教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所以他不用面对权臣的态度去面对洛新,而是敢于主动去承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大丞相洛新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样,很愿意自己参与其中,而且欣喜于自己的成就。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关于这一次平乱功臣的赏赐。”

  说起这件事,洛新和刘恒面容之上的神情都有些奇怪起来,洛新沉吟道:“首先是禁卫以及关中子弟,这些人都要好好的赏赐,这是彰显朝廷恩典的大好时机。

  这些人心向朝廷,那朝廷就稳如泰山,陛下您可以为他们赐下财货、粮食、金银、布帛,以及从中简拔新的勇士到宫中来。”

  刘恒点点头,这些都是例行的赏赐,这一次洛新的意思是多给一点,士卒的赏赐简单,大将军韩信同样简单,反正户数都那么多了,加一点也没事。

  最麻烦的是那些彻侯,这些人就是要去混军功的,因为二三代彻侯和皇室的关系越拉越远,这让一些人感到忧心,他们甚至不需要加封国的户数,而是要重返长安最核心的圈子。

  “陛下,功臣集团是想要官位。”

  ————

  上一篇章中,笔者谈到东阿侯洛新没有彻底消灭地方诸侯王势力,而是在平定叛乱的土地上实行了一种流国的制度,在这一篇章中,笔者将详细的讲述这个影响甚远的制度。

  这项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一种能上能下的军功爵制,君王通过为宗亲和功臣赐下土地来保证低成本的治理地方,但是与先秦时期的赐土迥异。

  这项制度的本质是宗亲通过和君王亲近的血缘,功臣通过对君王的忠诚,以及对王朝的功劳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

  一旦君王认为宗亲的血缘不再亲近,就会开始着手收回封国。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唯一的办法就是远支的宗亲转而成为军功集团中的一员,经历从诸侯王到彻侯的转变,这远远比普通人成为彻侯更加艰难。

  至于彻侯同样如此,封国并不是一劳永逸。

  任何一个彻侯面前都只有两条路,第一是留在长安城成为君主的近臣,进而持续得到君主的信任,以维持封国的存在,第二则是要竭尽全力的在王朝战争之中取得胜利,通过功绩来维持封国的存在。

  当然。

  在汉王朝,昭公国是特殊的存在,它不受到这项制度的影响,或者说它不受到任何制度的影响,它是脱离政治秩序而存在的。——《汉王朝兴衰史》

  第328章 后继

  功臣集团想要官位。

  在大汉王朝,官很明显大于爵,有官有爵才有一切,有爵无官只是待宰的肥羊。

  功臣集团在开国之时立下的大功赢得了丰厚的回报,除了爵位之外,整个朝廷的高级官位几乎都被他们垄断。

  尤其是高皇帝刘邦的时代,三公九卿全部都是功臣集团的人,在真实的历史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武帝时期。

  文帝和景帝虽然都强有力的打击了最顶级的功臣,但从周亚夫军细柳这件事就能看出,功臣集团的强势不是打击一两个人就行的。

  直到武帝时期,卫霍军功集团横空出世,开国功臣集团终于被扫进了垃圾堆。

  但是在这个世界,没有最关键的诸吕之乱,毫无争议性的皇帝刘盈顺利执政,然后则是洛新负皇于背,功臣失去了最关键的扶持汉文帝即位的一步,从吕后时期就开始渐渐失势。

  虽然依旧是最庞大的势力,但是朝廷上有一股通过洛氏、吕氏等等举荐而形成的力量,主要由百家学子组成,同样不容小觑。

  贾谊就是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很多人都猜到这是洛新为皇帝亲政准备的丞相。

  这让功臣集团有些无法接受,洛氏子就算了,洛亦是高皇帝的影子,而且也是功臣集团的一员,洛新虽然不是功臣集团的人,但他是高皇后的亲近之人,又是孝惠皇帝的相父,现在摄政不算是臣子了,不和他比。

  但贾谊那个书生,凭什么得到那么多的信任,我们功臣浴血奋战,为汉室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一直都维护刘氏江山,皇室本该最信任我们的。

  这些年功臣们不断的前往英侯府,就是暗戳戳的想着向洛新传话,表达情绪。

  洛新自然注意到了这种存在于功臣之中的情绪,这是不能忽视的力量,刘恒的皇位想要稳固就需要这些人的维护,尤其是在洛新还政之后。

  “他们不仅仅自己想要官位,而且还想要让子弟成为您的近臣。”

  洛新一语道破了功臣集团潜藏的述求。

  刘恒疑惑问道:“朕的近臣?”

  洛新肯定道:“陛下您是直接被册封为皇太子,然后继承皇位的,没有经历过太子阶段,这些功臣还没有来得及往您身边派出子弟辅佐,您就直接成了皇帝,您的身边没有一直陪伴着您登基继位的功臣子弟,这使得他们很是担心失去您的信任。”

  刘恒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洛新的语言还是非常具有艺术性的,他不经意之间稍微偏向了功臣集团,将功臣集团塑造成了一种求宠的形象。

  “姑父,这些人都是追随高皇帝和先帝的功勋后裔,对大汉忠心耿耿,的确是应当重用,但是朕不清楚这些人的才能,还请您为朕举荐一些具有才能的,朕好重用他们才是。”

  刘恒果然决定重新重用这些人,洛新轻声道:“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有大将之才,若是大将军韩子穆薨后,可以让周亚夫担任大将军,他是能够保证您皇位稳固的人。”

  刘恒复述一遍道:“周亚夫,朕记住了。”

  “至于大将军韩信的家族,前些时日安阳侯写信来,希望朝廷能够允许大将军将侯国分给儿子和孙子。”

  洛新漫不经心的说着,刘恒一怔,然后点点头。

  开国初期就三万户的侯国实在是过于恐怖了,韩信是唯一一个拥有超过一座县作为封地的彻侯,等到韩信去世,这一定是朝廷要处理的,与其直接失国,还不如自己肢解。

  况且,韩信和洛采夫妻两人也希望能够平分给儿子们。

  洛新一边说,刘恒一边记,洛新对这些人一一评价,这些评价几乎就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的大汉朝廷之中能够达到什么位置。

  刘恒越听越觉得大有收获,这些人用好了,建功立业就是轻而易举,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一群可用之人。

  “姑父,这些人要借着这一次的功勋提拔吗?

  不过暂时似乎没有那么多官位啊,似乎只有禁卫军之中还有空位,还是为他们挂虚衔,之后再接任他们父亲的位置呢?”

  刘恒在这里根据自己对王朝官制的了解在思考怎么安排这些人,但是却没想到洛新直接摇了摇头说道:“陛下。

  现在先给虚衔就可以了,您可以先和这些人熟悉一下。

  之后彻底削平诸侯王,分裂其国之后,臣会找个机会将这些彻侯全部赶出长安城,让他们到封地去就国。”“啊!”

  刘恒震惊的望向洛新,不明白为什么洛新要这么做,刚刚还说安定大汉社稷需要这些人,反手就要全部贬出去。

  洛新望着渐渐长高的刘恒轻笑道:“陛下,您已经渐渐长大了,现在臣已经开始为您安排亲近之臣,等到您加冠,臣就要还政给您了。

  这几年的时间,臣准备为您彻底拔除诸侯王对朝廷的威胁。

  同时狠狠地蹂躏一下功臣集团,这些凭借着军功升上来的人,一向桀骜不驯,这几年一定会跋扈,臣会狠狠地教训他们。

  这样等您将这些人重新召回来重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一定会小心谨慎,心存敬畏,那时功臣集团才是能够为您所用又不伤手的利刃。”

  还政!

  刘恒心中震动。

  虽然没多少人谈论这件事,但实际上这一直都是横亘在天下所有人心中的一件大事。

  刘恒一直以来都没感受到洛新对皇位的威胁,但这是洛新第一次正面在刘恒的面前提起还政这件事。

  他只觉得这一瞬间,自己似乎真的长大了,姑父都认为自己渐渐可以承担起天下的重任。

  然后他就听到了洛新后面的话,瞬间眼眶有些湿润,他抬起头望着身边高高的洛新,轻声道:“姑父,何至于此啊,先帝乃是高皇帝嫡长子,朕乃是高皇帝嫡长孙,先帝嫡长子,统序之明确,没有任何值得质疑的,朕生来就应该得到所有大臣的拥护和爱戴,不需要您这样的牺牲。”

  洛新洒然一笑道:“为天下计,何惜此身呢?只要您能承继遗志,张诸夏之光,臣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话语之中满满的都是洒脱,从遇到吕雉开始,那个曾经洒然无比的少年郎就愈发的沉默寡言起来,甚至有了冷酷的名声。

  但是到了这一刻,似乎是感受到身上背负的江山社稷终于能够放下一点,他竟然恢复了一点曾经的洒然。

  刘恒重重地点点头。

  翌日。

  许多道诏令和敕令从禁中发出,昭告天下关于淮南王和吴王叛乱的处理结果,淮南王和吴王直接处死,其余罪臣全部流放岭南。

  长安城中大多数人都感念摄政大丞相和陛下真是仁慈啊,这样的大罪竟然还饶恕了他们的性命,只是流放而已。

  在长安城中是有昔年异姓王的后代回到长安城的,所以或许二三十年之后,或者五六十年之后,这些人之中真的有人能够回来呢。

  未来会怎样,只有天知道。

  然后就是大量下到各个彻侯府中的敕令,这是一场功臣集团的盛宴,是洛新给他们大棒之前的甜枣。

  除了那些随军的彻侯子弟之外,还有不少都得到了赏赐,这使得很多人都异常的振奋。

  很多人感慨,打仗是真的管用啊,为皇室卖命,然后得到赏赐,就能维护家族的权势富贵。

  我们开国功勋的光辉岁月还能延续很久!

  长安城之中的喧嚣远远比不上山东诸国的剧烈变化,随着淮南王和吴王伏诛,其余诸国皆是胆战心惊。

  不过见到朝廷并没有动手的打算,于是稍微放下心,但是越看那国土辽阔的王国,就越觉得不顺眼,觉得这是取死之道。

  洛新安安静静的望着山东诸国,时刻准备着裂国推恩。

  第329章 凋零

  每一年的冬天都很寒冷,会有许多人逝去。

  纵然是权倾天下,富贵王侯,也无法在死亡的面前有任何的特权。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