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1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1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扶苏相信了这个解释,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他并不记恨孟云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洛氏对孟云的重要性。

  但是他心中始终怀着孟云子有一天能够回来辅佐他,大秦丞相的位置还为他留着,却没想到……

  沉默片刻满是悔恨道:“早知道今日,就不应该让孟云子回到山东,导致今日二人阴阳两隔。”

  等到近侍安抚两句,退出大殿之后,扶苏手中执笔却久久无法下笔,直到墨水滴落下去,他才如梦初醒。

  “升蒙恬临淄王,升章邯邯郸王,封子婴荥阳王,还有新郑,大梁,晋中,这些关键的关隘之地和富裕之地都要封王,楚地,还要思虑一下。”

  他一笔笔写下去,都是他比较信重的功臣和硕果仅存的一些宗室,足足十位,都封在了山东之地,要么是重要的关隘,要么是昔年六国的都城,其中大部分都是各郡的郡治,其中一些在义军手中,颇有一些昔年素王分封,结果让诸侯们带着兵自己去打土地的意味。

  不仅仅是王爵,在始皇帝时期几乎没有封赏的彻侯之位,他慷慨的拿了很多出来,先封赏了一部分,然后还挂出了很多允诺的封赏。

  “陛下,章侯和蒙侯求见。”近侍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章邯和蒙恬已经先一步封侯,是当之无愧的大秦军方前二的人物,两人都是独立的兵团统帅,蒙恬和扶苏的关系更亲近,章邯的能力则明显更高一点。

  现在这样的乱世,这两位久经沙场的大将都是扶苏最为倚重的臣子,是大秦的擎天白玉柱。

  扶苏让两人进来之后便直接招呼道:“两位爱卿,朕刚刚才拟了一份名单,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名单?

  两人接过扶苏递来的布帛,当先第一列就是“升蒙恬临淄王”,第二列则是“升章邯邯郸王”,两人瞬间顿住,然后单膝跪地,齐声道:“陛下恩典,大秦万年!”

  扶苏摇摇头道:“不过是十几座城池的王而已,还是朕吝啬了,不过现在山东之地乱军四起,多封也无用,若是二位爱卿能立下大功,朕便将齐王和赵王之位封给你们,代代赐公主给你们的子嗣,让你们的宗族与我大秦同休。

  两位爱卿,你们看看这份名单还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现在还没有推出,可以修改。”

  扶苏的封赏实在是说不上吝啬,尤其是和始皇帝比起来,简直慷慨到了极点,反正现在的章邯和蒙恬两个人身上充满了动力,恨不得立刻就率领大军到山东和那些霍乱天下的义军一较高下。

  尤其是本就和义军交过手的章邯,他之前连战连胜,对山东义军的战斗力实在是看不上眼,认为击败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至于扶苏说得让他们两人对封赏提提意见,两人自然都没有当真,虽然扶苏是仁慈之主,现在或许也是真心实意的发问,但是王侯封赏这种事,臣子参与进去实在不合适,于是两人纷纷表示扶苏的封赏很合适,照顾到了各方的想法。

  扶苏封赏的十位王之中,七位都是嬴姓的宗室,其余三位就是章邯、蒙恬,还有一位始皇帝大臣少见的非法家的大臣,一直以来都是扶苏的支持者,之前协助孟云等人出逃就有他的手笔。

  大封宗室这是非常符合这个时代思想的做法,昔年邦周就是大封同姓的功臣,所有人都非常重视同族之人,尤其是晋国这个曾经天下无敌的诸侯国在宗室不振之后遭遇的惨相,让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然。

  扶苏说道:“既然两位爱卿没有反对,那明日朕便下诏将封赏昭告天下,唉,这份封赏来的实在是太晚了。”

  章邯和蒙恬闻言都是心中一叹,是啊,太晚了。

  始皇帝以为自己能长生的,他对自己实在是太自信了,认为这一切都没有必要,等到他知道自己真的无法长生之后,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若是始皇帝平定六国之后就将自己的儿子们封在山东,让他们各自带上大批的亲随,到那时很多的六国贵族都会投效在这些新封的诸侯王麾下。

  不说其他人,单单说扶苏,若是始皇帝将扶苏封为楚王,以扶苏的性格和政治倾向,定然不会在楚地横征暴敛,使用那一套严酷的秦法,那楚地大概率不会参与到造反的行动之中。

  扶苏的封赏名单一出来,整座咸阳城瞬间炸了,尤其是那些嬴姓的宗室,整整七位诸侯王啊,还有大批的万户侯,这不就是当初抛头颅,洒热血想要得到的东西吗?

  扶苏的声望随着这份封赏的出现,瞬间在贵族之中达到了巅峰,即便那些不是嬴姓宗室的人也在赞扬扶苏,像是始皇帝那种人,就连对宗室亲戚都苛刻到那种地步,难道还能指望他对其他人仁厚吗?

  这就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朴素想法,某种程度上并没有什么错,很合理。

  “陛下,这是咸阳城中贵族为您奉上的贡品和谢恩疏。”

  望着堆积成山的金银珠玉和各种奇珍异宝,还有那些垒的像是山一样高的布帛,扶苏完全能感受到贵族们的欣喜,还能够感受到贵族们对自己父皇的怨念,否则自己不过是个刚刚即位的皇帝,怎么可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拥护。

  实在是当初始皇帝对这些人的压制太狠了,自己只不过是稍微放开了一点,所有人就直呼自己是当世圣王了。

  章邯和蒙恬本就是扶苏的支持者,那些嬴姓的宗室在重赏的刺激之下,纷纷倾尽家财,开始收拢关中之地无数因为秦律而破产,乃至于游离在生死边缘沦为盗匪的秦人,然后带着这些人前往山东。

  扶苏大肆册封诸侯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山东,实际上这时的山东早就是诸王并起,那些六国遗族,纷纷自称赵王、魏王等,还有像是陈胜这种以姓氏称王的,还有以郡称王的,大大小小的王不下二十个。

  章邯真不愧是打起义军的高手,率领着骊山的刑徒军一路大胜,轻而易举攻破了魏王的军队,魏王无奈只能自杀,魏王的弟弟在众人的推举之下继任魏王,他们两个人都是正统的魏国公子,算是起义军之中身份最为高贵的一行人了。

  又有数十万大军前来和章邯对战,其中势力最盛的就是韩王的军队,赵魏韩这三晋之地在战国时期就是阻挡秦国东进的壁垒,到了反秦的时候又成了大本营和桥头堡。

  章邯灵活的利用义军粮草补给不足的弱点,加上义军精兵较少,人数虽然多,但大多是只会种地的黔首。

  而章邯所率领的军队虽然主力还是刑徒军,但是其中三分之一都已经替换成了蒙恬的长城兵团,这可是正规军团。

  足足二十万大军在他的调动之下,义军完全不是对手,很快就通过一场场会战击垮了这支声势浩大的联军。

  荥阳城外,章邯望着这座刚刚攻下的城池,对着身旁的子婴大声笑道:“荥阳王,您的封地夺下了!”

  子婴闻言连忙向着章邯恭敬行礼道:“章王,您真是大秦的擎天白玉柱,有您在,大秦的社稷就稳如泰山,等到日后您受封赵王,子婴定然到您的王宫之中拜见。”

  这一路上行来,子婴对章邯的了解算是深了许多,心知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位能连战连胜,的确是有真水平,不是凭借运气。

  荥阳城外,张良带着韩王仓皇而逃,跟随他们两人的军队只剩下一千多人,韩王望着寒酸的军队,有些绝望道:“子房,暴秦实在是太强,这章邯之前是少府的总管,但是带兵以来却没有败绩,若是那久经战阵的蒙恬率兵前来,难道还有人能战而胜之吗?

  现在暴秦的皇帝是扶苏,他一向有仁厚的名声,若是我们投降的话,他应该不会像始皇帝那么做。”

  当初始皇帝把六国王族的嫡系基本上灭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楚国和齐国,基本上全灭。

  张良闻言厉声道:“王上,绝对不能投降,难道您忘记了复国的大愿了吗?

  这世上哪个王者能不经历艰难困苦就成功的,良这些年散尽家财,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行刺那个独夫,虽然屡屡失败,但何曾想过放弃。

  现在只不过是小小的失败,如果就放弃,实在是太过可惜,听闻洛氏重现人间,而且还有楚国项氏出山,楚国是诸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同样也是义军实力最强的。

  虽然楚国王室嫡系早已被秦国覆亡,但是项氏足以代替楚国王室,只要楚国人加入反秦的行列,再加上神异的洛氏,暴秦必亡。

  只要我们前往和洛氏会盟,洛氏和项氏为了拉拢六国后裔,而且我与项氏有旧,一定会答应为韩国复国。

  暴秦不得人心,韩国人心还在我们这里,很快就能够重新拉起一支军队,韩国还能复国,您绝对不能屈服!”

  张良家五世相韩,毁灭暴秦为韩国复国几乎就是他的执念,现在韩王竟然想要投降,他的眼中甚至显现出了煞气,看的韩王都是一怔,连声道:“子房不要动怒,寡人只不过是一时失言,我们这就前往和洛氏会盟。”

  张良眼中的煞气这才消散,一行人连忙向着项氏和洛氏向天下发布的会盟之地前去,正是昔年洛国都城的旧址昭城。

  章邯打败了魏王和韩王的军队,收拢了败军之后,又渡河向着赵地进攻,这时蒙恬则率领着大军向着郑地进攻,攻破了虎牢关,整个郑陈之地都在他的兵锋之下,虽然天下之间义军的烽火还是吐火如荼,天下的矛盾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军事胜利就能熄灭的,但短暂来看,竟然真的有了些许平底叛乱的意思。

  就在这时,项羽从江淮北上,他得知了秦军兵锋锐利,甚至可能威胁到诸侯会盟之地,于是果断率领着江东子弟前往迎击,江东子弟一直以来就是楚国最精锐的军队之一。

  ————

  帝扶苏元年,章邯亡魏、破韩,大破义军,又纵兵攻赵,蒙恬攻郑,下虎牢,迫陈地,天下危急。

  项羽乃以八千人渡江而东,羽忖兵寡,曰:“江东子弟皆父老所托,不可死,今宜绝秦兵粮道,困其气力,然后胜之。”

  果如其言,持十数日,三战而破,蒙恬乃军虎牢,据关自守,羽自将兵而东,与诸侯盟。——《史记·项羽本纪》

  第219章 山东英豪会盟

  昭城旧址,洛陵还在赶来这里的路上,洛亦和项梁在这里主持大局。

  会盟的地址选择在这里,自然是因为要在这里祭拜素王,作为聚集义军的旗帜,不做这件事,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天下的义军首领都聚集在这里,军队则分散在四周的城池之中,毕竟这里现在是一片废墟,不可能提供这么多军队的吃食。

  大营之中,洛亦和项梁对向而坐,项梁振奋道:“公子,这些时日前往会盟的诸侯已有十数,汇聚大军数十万,这样的军容,恐怕已经足以和暴秦一较高下了。”

  洛亦沉思道:“大兄前往劝说赵佗自立,若是功成,那暴秦将损一臂膀,那我军就足以和暴秦大战,还是要等大兄回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诸侯良莠不齐,恐怕不是章邯和蒙恬的对手。”

  这时帐外传来声音,然后一个士卒匆匆走进道:“公子,楚公,韩国王室后裔成携相张良求见。”

  项梁本就与张良有旧,闻言连忙道:“快请进来。”

  然后脸上带着惊喜的对洛亦说道:“公子亦,这韩成虽不知是何人,但这张良可不是一般人,昔年行刺始皇帝,导致天下大索十日,这是真正的大丈夫,而且他腹中有良谋,除了您的大兄陵之外,天下之间恐怕没有能超过他的。”

  洛亦没想到项梁对这位张良的评价这么高,要知道他的大兄陵在洛亦这里简直就是神人一样,顿时就来了兴趣。

  韩成和张良两人一齐走进大营,当先就见到了洛亦,一见那道圣痕就知道是嫡系的公子。

  项梁上前执张良手道:“子房,多年不见,你可还好。”

  张良朗声笑道:“良安好,多谢楚公挂念,现在良为韩国奔波,身体虽然疲惫,但午夜梦回之际,想到先祖声名,顿觉抖擞。”

  类似于张良这样的世家子,行事不免被家族声名所累,甚至驱使着他的行为。

  韩成闻言感慨道:“张氏五世相韩,子房有通天之能却襄助于成,为成奔波,何德何能啊,不过是祖上积德罢了。”

  洛亦和项梁一听,顿时就对张良好感陡增,尤其是项梁,他一直就知道张良孜孜不倦想要为韩国复国,这和昔年的他一模一样。

  即便现在,项梁依旧是想要复兴楚国,只不过是项楚,不是熊楚而已。

  于是伸手拍着张良的臂膀,赞叹道:“子房真是忠贞,不辱祖先名风,是大丈夫好男儿。”

  张良笑道:“张氏不过五世相韩而已,如何比得上项氏八百年代代楚国上卿呢?和洛氏千年辅政邦周一比,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张良这话就非常妙,他嘴上虽然说着张氏不值一提,但却把自己家族的忠诚等同于项氏和洛氏,既恭维了项氏和洛氏,又抬高了自己,真是才思敏捷。

  四人谈论不多时,洛亦就被张良所折服,实在是张良对天下局势的分析竟然与洛陵有七分相像,这已经让洛亦觉得张良很是不得了。

  “公子亦,楚公,自陈王奋起反秦,各地豪杰并起,但以良所观,这天下力量最强之人还是六国王室后裔,若是会盟能为诸国复国,定然能收拾人心。”

  张良这是想要借助洛氏和项氏的力量为韩国复国,但他说得还是有道理的,虽然陈胜吴广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些六国贵族还是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声望,而且还拥有着不俗的财力和社会资源,一旦乱起,立刻就能聚集强大的力量搅动风云。

  目前已经来到这里的义军诸侯很多,聚集了陈王旧部的洛亦,众义军本想以洛公称之,但洛亦说自己不是家主,大兄陵正在赶来的路上,不能称洛公,于是就称为公子亦。

  然后是楚公项梁,齐王吕城,胶东王吕前,魏王魏咎,梁王梁澈,燕王赵诺,赵王赵歇,代王陈立,沛公刘邦,除了作为东道主的洛氏和项氏之外,这八位是义军之中实力最强的。

  其中齐王和胶东王都是齐国公族后裔,还是亲兄弟,算是远支宗室,魏王魏咎是这些人中身份最高贵的,货真价实的魏国公子,梁王算是魏国的公族,在魏国都城迁徙到大梁之后就以梁为氏,和魏咎一直在暗中较劲。

  赵歇也是赵国贵族,赵国覆亡之后是赵氏的族长,身份非常的显贵。

  只有燕国由于刺杀秦始皇的缘故,算是彻彻底底被杀绝了,赵诺是燕国的贵族,有些类似于项氏在楚国的地位,当然,远远不如项氏那么显赫。

  这些义军之中真正身份寒微的不过就是沛公刘邦一个人。

  这些人麾下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但还是愿意奉这些旧贵族为王,贵族政治的残余还没有彻底肃清,很多英雄豪杰还是认同这些人的天生尊贵。

  项梁本就与张良有旧,况且这本就是他的本意,于是直接答应,张良闻言竟然忍不住落下泪来,项梁见状劝慰。

  张良道:“昔年韩国破,良与公子非分头而走,后来得知公子非死于秦国,这些年孜孜不倦就是要恢复韩国的社稷,到了如今终于是见到眉目,日后到了黄泉能面见先祖,接下来要做的只剩下诛灭暴秦了,国仇家恨,良要好好和暴秦算一算。”

  谈起暴秦张良恨得咬牙切齿,这就是六国遗族和普通豪强最大的不同,那些六国豪强和秦王朝的仇恨是没有那么深的,主要是因为生活逼迫,大势所趋于是不得不反,而这些六国遗族,那可真的是国仇家恨,是最铁杆的反秦势力。

  洛亦闻言同样道:“不仅仅要诛灭暴秦,还要践法,将商鞅在秦国推行的那一套秦法彻彻底底的踩在地下,让所有的君王都要引以为戒。”

  随着聚集的人渐渐多起来,项羽率领着江东子弟赶到了,他在郑地使蒙恬退却的消息同样传了回来,义军都惊讶于他的悍勇,实在是难以想象他如何战而胜之,但项氏的声望在众人心中再次提高了一些。

  不过当见到顾盼神飞的项羽,看到他熠熠生辉的重瞳,威武雄壮的身姿之时,所有人都感叹这一定是一位英雄好汉。

  项羽来到昭城之后,当即来到大营之中问道:“公子亦,子陵公还未到吗,我们要不要直接开始会盟,现在章邯和蒙恬率领大军进攻山东,形势危急,不能浪费丝毫的时间,您也是洛氏嫡系,足够代表洛氏。”

  项羽在军事上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郑地大破蒙恬的的前锋军,但是他敏锐的意识到了蒙恬带来的长城兵团真是悍勇,每次交战他手刃不过数十人而已,竟然连百人都不到。

  洛亦沉思一下,认为项羽说的对,反正洛氏的作用是主持会盟,用素王的名义和洛氏的威望来号召群雄,真正作为主力的是项氏和楚地的兵员。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