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0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0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孟云微微闭上眼道:“天下苦秦久矣,苦秦法久矣,皇帝一死,定然天下皆反,这难道是我的偏见吗?

  这是天下人的心声啊,如同滔滔江水,任何人胆敢挡在前面,就要被冲击的粉身碎骨。

  公子您必须和天下人站在一起,向天下人表示定然会改。

  以前那个大秦会被毁灭,新生的会是一个行王道仁政的大秦。

  然后您将曾经洛国的胜景向天下人描述一番,告诉他们您想要建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先将人心安定下来,这样或许还能有一丝生机。

  之后就需要蒙将军镇压叛乱了,但是以现在天下的民心,公子,您有做圣王的雄心和能力吗?”

  扶苏这个人实际上是很刚毅的,但是他太有自知自明了,他知道自己没有做圣王的能力,于是闻言有些迟疑,见到孟云略显失望的眼神才强自振作道:“扶苏可以,为了大秦的社稷,扶苏愿意做任何事情。”

  见到扶苏犹豫,孟云已经知道了结局,现在天下民心不归秦,扶苏性格虽然刚毅,但关键时刻却有些优柔寡断,若是守成还可,但不是能逆转天命的英主。

  咸阳城和整个大秦的统治秩序不明朗,无论遗诏是什么情况,但是胡亥回到了咸阳继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公子扶苏若是想要上位,就要先打一场内战,山东豪杰会给大秦这个机会吗?

  这是一个死局,大秦气数已尽!

  第208章 陈王奋起挥黄钺

  孟云对扶苏的判断完全没有错,已经杀死了咸阳城的使者,但是扶苏和蒙恬两个人都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直接造反。

  尤其是蒙恬同样很犹豫,蒙毅还在咸阳城,他这里一造反,留在咸阳城的蒙氏全都要死,扶苏优柔寡断的性格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这种情况,孟云微微有些失望。

  公子扶苏啊,你在这里犹犹豫豫,但是天下黔首难道会犹豫吗?

  整个大秦就要烽烟四起了。

  孟云叹息,扶苏对他有恩,两人也算是知交好友,所以孟云愿意帮他。

  但之前救下扶苏,还为他分析了天下的局势,这已经将恩情还掉了,现在完全就是出于好友的份上,为了义气帮助扶苏。

  但如果扶苏真的烂泥扶不上墙,他也不会在扶苏身上浪费时间,革除掉现在的这个秦王朝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况且扶苏的威望虽然还算高,但天下人对秦王朝的怒意实在是太过汹涌,不是扶苏所能解决的。

  面对一反常态的扶苏,胡亥很是愤怒,他现在是皇帝,是秦二世,是至高无上的天子,扶苏不仅仅不遵从遗诏,甚至还杀死了自己派去的使者,这完全就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赵高非常惊恐,按照他对扶苏的了解,遗诏到达的那一刻,扶苏就该直接自杀的,没想到现在不仅仅没死,而且还直接住在了长城兵团之中,尤其是蒙恬隐隐约约的站在了扶苏那一边。

  虽然没有明确说要造反,但是在李斯和赵高看来就是如此,你不造反又手握重兵不听调遣是想要干什么?

  这时候还是李斯这个丞相站出来稳定了这个谋逆三人组的军心,他很明确的指出,长城兵团虽强,但是士卒的家人都在大秦控制之中,而且兵团的粮草同样由大秦控制,只要捏着两个命门,长城兵团的命运就在他们手中。

  若是胆敢不听话,就断掉他们的粮草,让扶苏和蒙恬知道差饿兵的结果,至于扶苏和蒙恬造反,先不说长城兵团敢不敢听从他们的命令,真以为咸阳周围没有足够的力量吗?

  若是没有反制的能力,始皇帝怎么可能让蒙恬率领大军北击匈奴,他可从不会信任任何人。

  不得不说,李斯这个人的能力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太过于贪婪权势,最终走到了这个结果。

  赵高听完李斯的分析,微微放下心,然后望着侃侃而谈的李斯,心中升起了杀意,他搞这么多事可不是为了让李斯依旧位极人臣,依旧大权在握做大秦帝国丞相的。

  虽然我不如你有能力,但我杀了你,你再有能力也用不出来了,这就是赵高的逻辑。

  ……

  洛亦和洛采得到了确切的始皇帝死去的消息,已经告知了洛陵,洛氏开始重新准备重新武装,根本不想给秦王朝任何的机会。

  但是两人突兀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人自称洛国遗民,揭竿为旗,竟然率先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旗号,要为昔年战死的洛国公室复仇,于是周围县城群起响应,一时之间竟然汇聚了数万大军。

  洛亦和洛采一惊,这也太快了,距离确定始皇帝的死讯连两个月都没有,天下之人对始皇帝的愤怒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于是连忙仔仔细细的询问其中原委,这才知道一切。

  前些时日,降下一场大雨,阴雨绵绵,连珠垂天,一群身负徭役的人被堵在了大泽乡。

  领头的叫做陈胜吴广,应当是六国贵族,或许是洛国遗民,因为误了日期,不敢再走,按照秦律,不至于直接斩杀。

  但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律法这种东西,写在纸上是不算的,一个王朝真正的律法要看执法之人怎么执行,很不巧,就以秦国这种严刑酷法来看,执行一向很严,陈胜吴广深知其中门道,现在去了,就算死不了,脱一层皮是免不了的,况且戍守的人里面,死亡率高达十之五六,所以最后还是死,于是想要逃走。

  吴广沉声道:“按照秦律,逃跑是死罪,我们只能前往江东之地避难,但是江东之地我们没有友人,不会有人庇护我们,况且这一路上山川河流隔绝,山林野兽丛生,或许会直接死在路上也说不定。逃跑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什么不奋起反抗暴秦,这个该死的世道,这个该死的朝廷,纵然拼上我这条命,也要和它同归黄泉!”

  说到后来已经咬牙切齿,满是痛恨,陈胜叹息道:“天下人已经痛恨秦王朝的统治很久了,尤其是洛国的百姓对秦王朝更是不满,我听说洛国公室从前用王道来统治他的臣民,声望很是高,但是在秦灭洛时,洛国公室死在了宗庙之中,这使得洛人很是伤心。

  始皇还不允许山东六国的黔首祭祀素王,这使得天下人都痛恨他,但还是在私下里悄悄地祭祀。

  如果我们诈称洛国遗民,讨伐没有德行的秦朝,诛杀秦朝的皇帝,恢复洛国的社稷,重建素王的祭祀,想必天下人就会群起响应我们,反抗暴虐的秦朝,这想必是我们的出路了。”

  洛亦和洛采听的神采奕奕,洛亦轻声呢喃着,“伐无道,诛暴秦,说得好啊,洛氏起义同样可以用这个口号。”

  洛采更是轻轻拍着洛亦道:“兄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你怎么看?”

  这句话让任何的贵族看来,都是大逆不道,尤其是六国贵族后裔,因为他们就是依靠血缘来统治天下的,实际上洛氏同样是依据血缘来统治天下,毕竟这一套就是他们的老祖宗素王搞出来的。

  但是时移事迁,当年是因为知识完全在贵族之中传承,但是随着数百年的乱世,洛国学宫和各个学派将知识下沉到了很多小贵族手中,甚至是一些豪族,乃至于黔首手中,现在天下之中的才智之士,早就不是当年那种纯贵族了。

  洛亦朗声笑道:“应该和他喝酒,不醉不归,这样的志向是应当发扬的,王侯将相,当然不是天生的贵种,有能者居之,有德者居之。”

  洛氏的立场一直以来都很暧昧,一方面洛氏很重视血缘关系,心里还是对亲戚更信任,但是一方面又很重视出身贫寒的人才,洛氏的做法通常是把他们变成亲戚,就像是孟子那样,总得来说,洛氏厌恶躺在功劳簿上的旧贵族,认为要给予上升通道。

  这种思想的来源,一方面源自于圣痕之下众生平等的潜移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洛氏嫡系特殊的情况。

  从某种情况来看,洛氏嫡系是究极血缘贵族,因为他们是有神异的,其他贵族的所谓尊贵是来自于身份地位和社会秩序。

  而洛氏来自于自身,甚至到了针对不了的地步,因为老祖宗的存在,洛氏嫡系永远会有人才出现,知识再下沉,人才是决定一切的根基,在这一点上,洛氏永远稳坐钓鱼台,洛氏永远都能崛起。

  不仅仅是超世的大才,还有洛氏嫡系子弟千年以来水平都在合格线上。

  比如说洛亦,虽然他远远不如洛陵,甚至不如他的妹妹洛采,但是以他的能力,做个郡守都没有问题,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只不过和洛陵这种能站在历史长河之中和所有人掰掰手腕的大才相比,差的远而已。

  依靠洛氏子弟的天赋,即便是完全公平的教育下,洛氏都根本没有敌手,更不要说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毕竟这世上姬昭他一人独法,其他人都遵循智商均值回归的规律。

  或许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洛氏消失,大家都一样,也就没人在意了。

  至于想玩盘外招,那就太可笑了,这种暗地里使劲,是用自己不擅长的,和洛氏最擅长的争斗,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

  大泽乡起义是古代人民反抗暴政的第一枪,更是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振聋发聩的呐喊,虽然为统治者所不喜,但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液之中,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之中,只有我国古代最终完成了彻底的平民政治,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

  国族第一次发布的退位诏书中,便以陈胜此言为由,认为洛氏不应当以血缘而据有尊位,虽然现在还据有尊位,但我依旧可以说,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尊贵,对平等的追求永不停歇。——《纪念“大泽乡起义”2000周年上的讲话》

  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

  洛亦和洛采带着家臣想要去见见那位敢为天下先的陈涉,然后就得知,陈涉在众人拥护之下称王,他不敢称洛王,就以氏为王,称陈王,然后和吴广率领着大军向西讨伐暴秦去了。

  “陈王说天下黔首在暴秦的统治之下,一天也不能忍受了,他们还祭拜了素王,所有人都喜极而泣,老夫实在是太年老了,否则定然要跟随陈王,诛灭暴秦。”

  老者话中对陈涉很是推崇,在秦朝的暴政之下,黔首忍受的已经太多了,那些宛如虎狼的官吏,动辄破家灭族的判罚,所有人都心力憔悴,现在有一个人振聋发聩的说,伐无道,诛暴秦,难道会有人不追随他吗?

  洛亦和洛采还没有暴露身份的打算,于是默默离开。

  等到四下无人,洛亦感慨道:“陈王,陈王,我仿佛听到了万千民众都在呼唤他,真是动听啊。

  这就是家族喜欢新贵的理由,那种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感觉,那种万人齐心,无一处不努力,无一处不拼命,于万死之中求得一点生机的春雷之感,是旧贵族身上见不到的。”

  洛采眼中异彩连连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道理,先祖总是奋勇当先,披荆斩棘,于千难万险之中闯出路来,到了子孙之时,就颓然不堪,乃至于辱没先祖英名,甚至累及先祖当初功业,旷世之功也成了蝇营狗苟。”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洛氏几乎完整的了解邦周数百个诸侯国的历史,从他们诞生到兴盛到最后的消亡,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经历,前几代君主励精图治就兴盛,末代君主昏聩无能就衰败。

  洛亦朗声笑道:“该回去了,陈涉首倡大义,除洛国外,山东六国豪杰定然群起,洛氏等这一天太久了。”

  于是一行人回返,一路之上到处都是响应陈涉号召的义军,很多打的都是洛氏的旗号,真正的六国顶级贵族后裔反而不多,因为被始皇帝来回折腾基本上都死了,更多的是六国豪强,他们打着复国的名义,寻找到原先六国公室的后裔,然后聚集在陈涉的旗下,共同讨伐秦王朝。

  陈涉所到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那些坚固的城池没有反抗就被打开,郡守想要反抗就会被杀死,县令胆敢多说一句就会直接被灭族,无穷的愤怒被宣泄在这些秦王朝的官吏身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恐怕只有这一句才能形容现在的陈涉了。

  即便是洛亦和洛采都为之震撼,这副场景恐怕只有洛国曾经出现过,但是洛国可是千年王道啊。

  洛采喟然叹道:“这世上最怕的就是对比,陈涉所行的道虽然不能和昔年王道相比,但秦朝实在是过于暴虐,所以到显得陈涉弥足珍贵了。”

  这就是事情的真相,陈涉不是六国公室的贵族,没有天生的政治号召力,他也没有超绝的声望,能够让天下人信任,他的能力或许没有那么强,不是一个真正的王,但是他给了无数人希望,而希望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就像是沙漠中的水一样。

  ……

  长城兵团,扶苏和蒙恬同样得到了陈胜起义的消息,两人惊愕非常,没想到孟云所预言的天下皆反这么快,最打击扶苏的就是各地沦落的速度,他喃喃道:“天下人到底是有多么痛恨大秦啊,一群甚至就连武器都不全的刑徒和农人,大城竟然没有丝毫的抵抗就投降,归顺了那位陈王。”

  蒙恬将目光望向孟云,就见到孟云眼观鼻耳观心,不知道在想什么,于是问道:“孟云子,您是才智之士,又是公子至交好友,总不能坐视不管,现在我们应当如何做?”

  孟云皱眉沉吟道:“现在不知道咸阳城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进入关中的门户,诸如函谷关和武关这样的雄关,只要据有关中之地,最差不过是再来一次东出,扫平山东而已。”孟云这番话就是要公子扶苏和蒙恬用长城兵团的士卒去和咸阳城的胡亥拼一把,但是扶苏认为不能那么做,他终究是大秦的公子,现在打内战,只会让大秦的局势向着更加糟糕发展。

  现在应该联合胡亥,如果扶苏承认胡亥是大秦的皇帝,两个人或许可以联合,这样就能够将天下造反的人平定下去。

  听到扶苏的想法,蒙恬很是赞同道:“山东造反的黔首,之前都是刑徒和农人,即便是从郡县之中获得了一些兵器和甲胄,但是面对长城军团这样真正的秦军精锐,他们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而且在咸阳城还能拉出至少二三十万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军队,若是还能将镇守在南方的军队调回来,大秦有百万的军队可以使用,绝不是山东那些人所能抵挡的。

  昔年他们就是大秦军队的手下败将,现在的大秦更是天下无敌,这些人或许就连昔年的六国贵族都不如,难道能够抵挡大秦的铁蹄吗?”

  蒙恬话中很是自信,长城兵团有多强他实在是太清楚了,却匈奴七百余里,就连靠近秦国边境都不敢,这就是长城兵团!

  孟云轻声叹道:“公子,您想到的,难道云不知道吗?

  但是挑选盟友的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势,胡亥的势力是值得您合作的,但是胡亥这个人不值得,您想要和胡亥同行,但是根据之前胡亥派人来杀死您的事情来看,他马上就会对您作出新的动作,您会知道您的想法有多么的天真。

  您和胡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您现在所有的犹疑,都会在将来化作利剑,让您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我对您的忠告。”

  孟云的才智扶苏和蒙恬都是很信任的,之前他所预料的事情都没有错,所以现在两人才无法接受这个结局,而且孟云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胡亥和赵高担心扶苏声望太高,咸阳城中的贵族做他的内应,于是在宗族之中大肆杀戮,很多亲兄弟姐妹都被杀死,还有那些声望卓著的亲近扶苏的宗亲贵戚。

  李斯自然是不同意这件事情的,然后就被赵高和胡亥直接下狱了,自身难保,赵高当然不会放过他。

  当咸阳城中的惨烈消息传到长城兵团之中时,扶苏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上,失声痛哭道:“悔不听孟云子言,早知今日,就该直奔咸阳,诛杀胡亥,夺取皇位。”

  蒙恬怒发冲冠,咸阳城中有他的亲人和好友,这一次不知有多少死于胡亥和赵高之手。

  孟云冷冷的望着这一幕,抬头望了望天,想要找到新王,会是那个首倡大义的陈胜吗?

  第210章 诸夏,洛氏回来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