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青符(父女 古言) > 第18章

青符(父女 古言) 第18章

作者:柠檬酸不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02 14:27:05 来源:免费小说

  稍晚些时,崔谨平复好情绪,使人请来元清,商议如何处置下毒之人。

  事情早该有决断,只是那人与元清关系匪浅,二人之间有些旁人没有的情分,元清有意袒护。

  而崔谨身子不好,只在事发不久草草审问过一次,之后便一直在养病,这一拖就拖了旬日有余。

  崔谨还记得那双怨毒的眼睛,以及要生吞活剥她的滔天恨意。

  “世上男子众多,你为何偏要抢我的殿下?以势压人,毁人姻缘,活该你体弱命短。”

  不去质问欺心负她的男人,只会为难女人,蠢到崔谨懒得搭理,挥手命人去报官,却被迎门进来的元清拦下。

  元清屏退众人,端起剩有大半的药碗,舀起一匙,温声道:身子尚未痊愈,何必为这等小事伤神?

  崔谨听罢颇觉可笑,推开他手中汤药,不顾虚弱强行振作,问道:“妾身险些被害,若连这都不该费心,我还能操心什么?”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别误会。”元清语气略显慌乱,讷讷辩解,“你只管安心修养,余下之事由我处置。”

  “殿下打算如何处置?”崔谨倚在榻上,气息微弱。

  元清沉吟片刻,道:“你放心,害你之人我绝不轻饶。只是她、她……也是个可怜人,因爱成痴,才会一时冲动……”

  崔谨连声冷笑,苍白的脸颊因怒气泛起红晕,“殿下认为,这世间的黑白曲直,皆可被‘可怜’二字带过?”

  “不是,我”

  崔谨秀眉高高扬起,打断他,“既知她可怜,您为何要负她?”

  “负她的人是您,您辜负的是她,你们二人恩怨纠缠,受伤的却是我,我就不可怜吗?”

  “事情全因殿下而起,您却隐身事后,甚至跑来此处‘主持公道’咳、咳咳咳”

  她话未说完,咳声连连,止不住地弯腰低喘。

  外面的小桑和小寻听到动静急冲进来,小寻忙为她顺气,小桑推搡元清,“走!走!不许你欺负她。”

  现在旧事重提,崔谨还是原先的态度:“蓄意伤人,已超出后宅女子争风吃醋的范畴,妾身愚见,还是交由律法秉公处理为宜,殿下意下如何?”

  元清神情微滞,良久,才抬起头,眼底竟透出几分怒意:“岳父临行前,已将人带走。你当真不知吗?明怀。”

  你们父女将我玩弄于股掌间,又何必假惺惺再来问我?

  崔谨一怔,她确实不知,却也毫不意外。

  霸道强势,是他一贯的作风

  某人手伸得太长,管到了女婿后宅,亲自帮女儿宅斗。

  谁能斗得过他?

  元清毕竟是皇嗣,这么做恐有僭越之嫌,难免惹人非议,崔谨去信劝说。

  他却不回一字,只差人送来许多补品和珍稀字画,供她赏玩。

  转眼已是仲夏,崔谨身子一日好过一日,连带胃口也大胜从前,气色看着已与常人无异。

  这日她在花厅赏花,随口赞了句点心,小桑说:“这厨子来了叁四个月,还是老爷送来的呢。”

  崔谨想起上回初见面,他说的那句“怎么清减成这样?”

  一时酸涩难言。

  他的爱向来如此,铺天盖地而润物无声。

  又听小桑说:“小姐你有没有发现,这府里少了几个人?”

  小寻端着茶过来,拍小桑脑袋,“又多嘴!”

  崔谨仔细回想一下,确实有些日子没见元清另外叁个侍妾了,她问小桑:“爹爹干的?”

  小桑重重点头。

  “”

  怎么没听元清说起?

  元清受某人警告,当然不敢在她面前提起。

  元清敢怒不敢言,不代表御史们也如此。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元清酒品较差,酒后难免向人诉苦吐露。

  崔授“欺压皇嗣,藐视天子”的弹劾如雪片般飞向皇帝。

  而他所受的攻讦和弹劾远不止如此。

  崔授为政严苛,律己也律人,对手下官员要求极高。

  不幸的是,他不光是右相中书令,还是天官太宰吏部尚书。

  他严定朝廷各级官员考课标准,连年两次考评中下,便有黜落的风险。

  风清弊绝、吏治清明自不在话下,满朝官员无一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暗恨他的,比比皆是。

  近一年西境不稳,番戎时有小拨人马过境抢掠,屡有摩擦。

  朝中有人主战,有人主和,两拨人日日唇枪舌战,争执不下。

  主和者以为,番戎并非大举出动军马,只是几个牧民以过激手段讨口食。

  鄙陋蛮夷,不会耕种,只会游牧逐草而生,抢掠不过是为衣食之用。

  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权当养狗,赏他们些许便是。

  妄动干戈,未免大题小作。

  崔授当朝驳斥曰:“缺衣少食何不互市交易,以马匹物资交换?”

  “边民贫苦,上要供养天子公卿,下需糊口生存,现又要求他们供奉异域豺狼,岂不可笑?若不能保境安民,百姓养尔等何用?”

  “诸公高坐明堂食民血肉,对异族尚有体恤之情,何以偏偏心安理得欺虐域下生民?”

  支持者甚众,反对者亦不少。

  左谏议大夫罗应说道:“崔相此言差矣,李太白有诗云:‘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火一起,烽烟千里,届时流亡受难的百姓何止千家,岂不因小失大?再者一旦动兵,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则可,败,又当如何?”

  崔授道:“以身饲虎,焉得安哉?!常有掳掠发生,百姓惶惶终日。民心不稳,朝廷如何稳?因畏败而畏战,以不战常立于不败之地,无异于掩耳盗铃。”

  皇帝态度微妙,看似坐看争执,实则偏向主和一派。

  这一争便争了大半年,也无定论。

  事情不解决,全靠拖延,总能拖过去。

  这期间不乏有人造谣中伤崔大人,说他力主与番戎一战,表面刚直为民,实则包藏祸心。

  与边军勾结,只为窃取军功政绩,却将君王社稷、黎民江山架在火上烤,其心可诛。

  对这些荒唐言论,皇帝全都不置可否。

  一时间人心思动,各方势力暗中使力,要拉崔授下马。

  恰巧又有另一件事,崔授力求取士公正,要求凡取官,必经过礼、吏二部考试才得任用。

  近来下发邸报公文,从前权贵举荐的官员,也要重新通过考试,考试不过,罢官黜落。

  这下更惹得朝野震荡,指着杨清骂崔授。

  不允许举荐选官,那你破格使用的以杨又渠为代表的一干人等又怎么说?

  只有你崔行道是慧眼伯乐,有识人之明是吗?只能你推你举荐,不许别人举荐,怎么能如此霸道跋扈?

  此事杨清撰文反驳,言道他和其他由崔大人提拔的官员,也要参加吏部考试,未通过者,一样会被罢官。

  然而并不能使反对者信服,人是你选的,考题是你定的,谁知有没有水分?

  各种骂名、弹劾不断。

  若在平常,崔授自是越挫越勇,舌战百官、收拾政敌不在话下。

  此时却因女儿崔谨,心灰意冷,萌生去意。

  他无法自控,忍不住地想去靠近她。

  而她并不喜欢他的靠近。

  他不知自己会在何时彻底失控,又跑去伤害她。

  至于宦海仕途,崔授看得更清楚。

  凡事过犹不及,他位极人臣数年,损了太多人的利益,挡了太多人的路。

  当退不退,继续栈恋权位,下场不会好。

  杨清因为是战是和一直未定,也一直淹留京城,这日休沐,前去拜访崔大人。

  崔授既不在官署,更不在家。

  杨清打听许久,才在一处水边寻到他。

  秋风渐起,天阴雨湿,崔授身披蓑衣,独钓江边。

  杨清走近一看,他空持钓竿,连钩都未抛,只望着茫茫江天,若有所思。

  “好糊涂的钓者,便有愿上钩的鱼儿,也咬不到钩呀。”

  “抛钩无用。宝鲤自有本心,只爱江河湖海,金饵玉饵,她全不动心。”

  “这条不动心,换一条便是,大人何苦自困。”

  崔授摇头,问道:“你所为何来?”

  杨清远眺落雨的江面,回道:“近日风雨交加,水深浪阔,余心甚为不安,特来向河伯问汛。”

  “河伯”失意萧索,沉郁孤冷,全无搏击中流之心,回道:“波澜不定,当思激流勇退。”

  “”

  消沉至此,全不似他。

  杨清沉默良久,才轻声开口:“不过些许风霜,大人何以言退?”

  “崔某深陷迷障数年,颇有些识不清自己。自以为,能握在手中的,便是属于我的,却不知有些事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进不如退,免生祸患。”

  杨清以为他在说权力名位,深深叹气,“大人这一退,恐怕鬼蜮复来,妖魔们又要登临要津了。”

  “这世间,谁都少得。”崔授道:“不要过分迷信任何人,是清是浊,皆在一念之间。”

  “多谢大人,杨清受教。”杨清郑重点头,“大人既有归农之意,还会留在长安么?”

  “要做山海客、田舍翁,自是回乡最好,焉能留在京师繁华之地?”

  “那大人何时动身,可有决断?我好置酒送行。”

  “寒露前后。”

  之所以是寒露,因为崔谨生辰在九月。

  过了此次生辰,崔谨就年满十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