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春逝 (破镜重圆) > 十年(六)

春逝 (破镜重圆) 十年(六)

作者:艾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8 15:48:10 来源:免费小说

  本科毕业后,陈越带着对运筹学的满腔热情飞往波士顿,正式开始在mit攻读他的运筹学博士学位。查尔斯河取代了未名湖,成为他生活中新的背景,这里的空气湿润,河面倒映着城市灯光,让他在忙碌生活中偶尔驻足的瞬间多了一点向外扩展的空间。

  博士生涯的初期,陈越充满了雄心壮志。他的本科阶段已经奠定了坚实的数学与优化基础,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兴趣——相比于随机系统,他更喜欢、也更擅长优化理论。

  前两年时间里,陈越用一种近乎“卷”的方式,把mit开设的所有优化方向的博士生课程学了个遍,从《数学规划导论》《非线性规划》到《整数优化》《鲁棒优化》《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甚至还旁听了《半定优化》这样小众的专题课。

  课堂上的丰富知识让他既充满热情,也感到压力。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扎实的理论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于是分配时间给多个理论课题尝试,他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回馈——这些课题因为种种原因,无一例外地无疾而终。

  研究的失败让陈越的学术热情逐渐消磨。

  研究陷入瓶颈长期不得解答后,陈越经常会走到mcgovern脑科学研究所,旁听他们的会议。这座位于他办公室所在的statecenter对面的研究所,以其在脑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而闻名。陈越本科时的心理咨询经历让他对心理学与脑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他对决策优化的研究也让他对“人类大脑如何权衡复杂选择”充满好奇。

  一次会议茶歇时,陈越站在角落端着咖啡,旁听讨论的同时默默翻看手中的笔记。这时,一个笑容明朗的男生主动走了过来:“你也是心理学的吗?感觉没见过你。”

  陈越一抬头,看到一个穿着休闲的亚洲面孔,他点了点头,稍稍犹豫了一下:“我是运筹学的,偶尔来听听会议。”

  “运筹学?也叫工业工程吧!”男生伸出手,自我介绍道:“我叫叶然,心理学博士,快毕业了。我们实验室其实也很需要像你们这种数学大牛帮忙建模。”

  陈越握了握他的手,低声说:“我只是对这里的研究感兴趣,来听听。”

  叶然笑了笑,眼里带着点调侃:“那就没事多过来,多段跨学科合作总是好事。”

  叶然的外向和幽默与陈越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科研项目涉及心理学和工业界的跨领域合作,性格热情大方的他常常活跃在各类项目和社交场合中,而这与陈越的专注和内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互补。

  两人熟悉后,叶然开始频繁地将陈越拉入各种学术讨论。有一次,叶然带陈越参加了一场关于决策行为与选择偏好的跨学科项目会议。在会上,叶然向陈越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运筹学的优化理论很厉害,但这些理论在复杂人类行为的建模中,怎么落地?”

  “理论与现实之间,确实有很大的鸿沟。”陈越承认。

  “其实,不妨试试我们的校训——‘mensetmanus’,tomindandhand。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找到有价值的方向。”叶然拍了拍陈越的肩膀,眼里带着鼓励的光芒,“不一定要在理论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试着结合工业界的需求,可能会找到新的突破。”

  叶然的话让陈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运筹学,这个他痴迷的领域,表面上是数学建模与优化求解的游戏,但实际上,它始终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理论和应用,就像运筹学的灵魂与**,缺一不可。

  陈越意识到,过分执着于理论的完美解法,往往会忽视其应用的价值。理论上的最优解,也许可以作为学术上的灯塔,但如果无法在实际中运用,那它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而运筹学的真正魅力,或许在于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找到一条可实现的“足够好”的路径。

  在叶然的鼓励下,陈越开始转变研究思路,尝试将自己的理论能力与实际问题结合。他开始与不同的企业展开合作,了解工业界在供应链、物流、决策优化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他发现,这些现实问题虽然复杂,但却充满了挑战性和吸引力。

  “mensetmanus。”这句话成了陈越的信条。他决定将自己的研究带出书本和代码,直面现实中的不完美。

  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陈越偶然结识了一家全球知名的供应链软件提供商。这家公司正在开发一套新的路径优化系统,用于帮助物流公司提升运送效率、降低成本。陈越对这一需求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参与到合作项目中。

  在与公司团队的多次讨论中,陈越意识到,物流路径优化的核心难题在于平衡计划的确定性和执行的灵活性。如果路径规划过于刚性,一旦实际需求发生变化(比如订单数量激增或突发的交通状况),司机可能无法快速调整。而如果路径规划过于灵活,司机又可能因为缺乏明确指引而效率低下。

  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后,陈越提出了一种“柔性算法”的思路。他设计了一种巧妙的算法,将司机的预先路线设置为“部分交叉重合”(overlap)。具体来说,这些交叉路线为司机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区”,使他们能够在总路线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在交叉区域内灵活调整。

  陈越与团队不断完善这一算法,并用真实数据进行了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柔性算法在面对需求波动时表现出了显着的优势——物流效率提升了15%,运输成本则降低了约10%。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为路径规划的优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经过两一年努力,这项研究不仅得到了工业界的高度认可,还成功发表在顶级运筹学期刊《managementscience》上。

  论文被正式接收的那天晚上,陈越又一次来到查尔斯河边。夜晚的河水在城市灯光的映衬下微微波动,带着一种宁静的力量。身后的校区灯火通明,河对岸的波士顿市区映照在水面上,勾勒出城市与自然流动的边界。

  陈越低头看着查尔斯河,那些交叉重合的水波让他联想到司机路径上的“overlap”,柔性算法的关键设计正是从这种交叉中找到平衡。或许,他的学术与人生也如这河水般,总在不同的轨迹中寻找交汇的可能性。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那些曾经的挫折——高中时的困顿、博士初期的迷茫、研究瓶颈中的失落——们似乎都在这一刻远去,就像河水一样流向他看不见的远方。

  “这只是开始。”陈越对自己低声说。

  春风拂过,水波轻漾,他知道,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而他正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笃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