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大雍翻译官 > 大雍翻译官 第17节

大雍翻译官 大雍翻译官 第17节

作者:唐源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20 18:06:50 来源:免费小说

  阿克娅还不死心:“大人,阿姊是被我连累,是我求着逼着阿姊去做这件事,真的不关她的事!她只是一时的善心,并未想过要违反大雍律例。”

  “你求着逼着?”王砚辞挑眉看去,“那她在鸿胪寺中说的那些话,便也是你教的了?”

  阿克娅以为事情有转圜余地,想也没想就点了头,阿奴莉莉想要阻止都来不及,顿时脸色更白了。

  王砚辞便立即又问:“那你说,她是如何能随商队来长安?可用了旁的法子?”

  阿奴莉莉想给阿克娅使眼色,可没想到阿克娅注意力都在王砚辞身上,根本就没看她。就听阿克娅跟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回答:“阿姊本就是商队统领之妻,是随商队正正经经来的长安,并未用旁的法子!”

  她这话一出,阿奴莉莉面如死灰。

  柳桑宁听得心脏一阵猛烈跳动,这会儿已经明白了王砚辞为何有此一问。他只怕是早就怀疑阿奴莉莉撒谎,故意套阿克娅的话。如今阿克娅说的话已经证实阿奴莉莉的确是在撒谎。她并不是什么还未出嫁的家中长女,更不是商队厨娘。而是商队最高管事者之妻,是商队里有头有脸的人。

  王砚辞哼笑一声,看向阿奴莉莉:“诓骗官吏,罪加一等。”

  阿克娅吓得立即看向阿奴莉莉,这会儿也明白过来,自己定是说错话了。可为时已晚,她们都后悔莫及了。

  王砚辞看着她们:“你们是要等衙役来捉你们去大牢,还是现在跟我一起走出去,由我将你们送去衙门?”

  阿奴莉莉和阿克娅对视一眼,还是阿奴莉莉先站了起来。阿克娅见状,连忙也起身扶住阿奴莉莉,两人互相搀扶着,表示愿意跟王砚辞走。她们心中清楚,若是被衙役从客栈里抓走,那日后恐怕长安的番坊里恐怕不会有客栈愿意接纳她们,还会连累到商队。

  阿奴莉莉在短短时间内已经衡量清楚,跟着王砚辞与柳桑宁出去的时候,她还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与平常无异。只是一只手紧紧牵住阿克娅的手,仿佛在告诉她不要怕。

  几人一起上了王砚辞的马车。马车上阿奴莉莉和阿克娅紧张得不知道手脚该往哪儿放,她们怎么也没想到,王砚辞居然让她们俩上车。阿奴莉莉早就做好了准备,要一路跟在马车旁走去番坊的衙门。让她们上车,倒是让客栈里的人露出艳羡的目光,还以为她们是攀附上了权贵。

  阿奴莉莉觉得自己看不懂这大雍的高官,心中忐忑难安,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王砚辞全程一言不发,只冷着一张脸将人送去了番坊衙门。番坊的判官听说王砚辞大驾光临,吓得赶紧出来迎接,脑袋上的乌纱帽差点都跑掉。

  很快,阿奴莉莉和阿克娅就被衙役带了下去。判官信誓旦旦说道:“王大人放心,下官定好好审问这二人,该鞭笞鞭笞,狠狠关上些时日,再将她们驱逐出大雍,以后再不许踏入大雍半步!”

  他这是想向王砚辞表态他一定会办好王砚辞亲自揪来的案子,柳桑宁在一旁听得心中不忍,又有些恼火。她知道不该怪任何人,法理自是要守的。可法理之外还有人情,她觉得王砚辞太过于无情,那两名女娘乃是情有可原,便是要罚,也不应罚这般重。

  这判官一看就是想讨好王砚辞,定是会狠狠惩罚,她们若是受了重刑,还能活到离开大雍吗?

  她脑子里乱得很,正欲开口求情,却听王砚辞说道:“此事尚未明了,判官也太着急了些。”

  判官「啊」了一声,满脸迷茫,这还没明了?

  柳桑宁也觉得有些不解,求情的话暂且吞回了肚子里,等着王砚辞接着往下说。

  “她们虽有撒谎骗取通关文牒之行为。可若她们后来说的话属实,那便是事出有因。依着大雍律例,若为人所迫需自保者,所做事宜需考察缘由,再行定论。”王砚辞说这些话时,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语气也显得冰冷,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在阻止判官,“切勿自作聪明。”

  判官只觉被数落,面子有些挂不住。可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王砚辞不仅官大了他好几级,人家还是经常见圣上的能臣!他可不敢在王砚辞跟前造次,更不敢反驳他的话,只得连连应下。

  王砚辞又道:“找间干爽些的牢房给她们。再叫番医来替那位阿奴莉莉瞧瞧,她应是有身孕在身。”

  判官听得一愣一愣,柳桑宁更是瞪大了双目。身孕?那阿奴莉莉竟是个孕妇?王砚辞是如何看出来的?

  柳桑宁脑袋瓜里问号遍布,怎么也没想明白。

  最后王砚辞丢下一句:“此事事关大雍与呼罗珊两国子民,她身怀六甲。若是在你的大牢里出了意外,事情便不是这么简单了。惹了番民众怒,闹起事来被圣人知晓,你头上的乌纱帽也就戴到头了。”

  判官只觉得脖子处一阵冰凉,没来由地打了个冷颤。他点头如鸡啄米,生怕王砚辞不肯信他。

  他甚至赌咒发誓:“王大人放心,我定会好生看管,绝不会叫人闹出事来,否则就叫我断子绝孙!”

  柳桑宁忍不住一抖,这位判官发誓够狠。

  王砚辞却只轻飘飘地瞥了判官一眼,留下一个不轻不重的「嗯」,便领着柳桑宁走了。

  回鸿胪寺的路上,柳桑宁心里头就跟被无数根羽毛挠了似的,心痒得很。她太好奇了,实在是没忍住,开口问道:“王大人,你是如何看破阿奴莉莉在撒谎的?”

  王砚辞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来鸿胪寺时间短,有些事儿不了解。那阿奴莉莉今日来番事房,紧张得坐立难安,见到我更是如惊弓之鸟,便已是反常。”

  柳桑宁不解:“平头百姓见着官吏心生胆怯也是正常之事,为何反常?”更何况还是在官府里,自是更紧张了。

  “那是进了衙门,见了衙门之人才会如此紧张。可我们鸿胪寺与那些衙门不同。”王砚辞语气平和,“鸿胪寺自在此地设立办事处,为的便是能及时解决番民的难事。这十几年工夫下来,番民早就清楚鸿胪寺的番事房是能为他们办事,解决困难的,所以他们并不惧怕。若你早个半年来,还能瞧见有番民揪着像胥闹事的场景,他们都敢如此,何谈紧张?”

  “可阿奴莉莉毕竟是女娘,胆子小些也说得过去呀。”柳桑宁声音不大地反驳。

  王砚辞轻笑一声:“你还是资历太浅,未竟之事太多。你可知,最常来番事房寻求帮助的,正是女娘居多?”

  柳桑宁微微张大了嘴,这件事她还真不清楚。这下她不吭声了,照王砚辞这么说,阿奴莉莉的确过于拘谨了。她有些懊恼,若是她经验丰富些,或许也能一眼瞧出不对劲。

  但她还好奇:“那你后来为何会知道阿克娅在她房内?当时咱们进房子里,阿克娅是连半句声响都没发出来的。”

  问完柳桑宁又道:“而且我也瞧见了,那桌上只有一只茶杯。”

  “你倒也算得上细心。”王砚辞对于这点还是称赞了一句,可柳桑宁却觉得这称赞反倒叫她有些难为情。王砚辞继续道,“但你没注意, 屋子里的矮凳却有两把。那样逼仄的房间里,连桌子都那般窄小,又怎会放两把凳子?”

  柳桑宁愣了下,随即又听王砚辞说:“我摸了桌上的茶壶,里头水还是热的,可见是刚要不久。但阿奴莉莉光是去番事房一来一回就要费不少工夫,屋子里怎会还有热茶?”

  三言两语王砚辞就说了个清楚。柳桑宁没来由地生出一股感慨——真不愧是鸿胪寺卿。

  这会儿她对王砚辞是由衷地有些佩服,她本以为他这样的世家公子。虽聪明读书好,可不见得就细心,更别说观察入微了。可没想到,王砚辞这观察力和分析力,都快比得上专擅破案的大理寺捕头了!

  柳桑宁自认自己也算得上是个观察细微的人。可今日大约是先入为主地认为阿奴莉莉这样的弱女子不敢撒谎,又有王砚辞在前,她这才松懈了。思及此,柳桑宁立即在心中痛定思痛,下回定要仔细警醒些。

  “你后来,其实也猜到阿奴莉莉与商队关系匪浅了吧?”柳桑宁看着王砚辞,她虽然是个问句,可说出来却很是笃定。

  王砚辞微微勾了下嘴角,算是默认。他有瞥见柳桑宁嘴唇嚅动,像是想问又不好问的模样,干脆自己先开了口:“你是想问,我如何知晓阿奴莉莉有身孕吧。”

  见柳桑宁不吭声,他便自己回答了:“我曾浅学过医术,见她面相身形便瞧出了些。后又观她下意识会护住肚子,便觉得**不离十了。”

  “你竟还习过医?!”柳桑宁惊讶极了,觉得这王砚辞莫不是神仙转世?否则哪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学这么多东西。

  王砚辞却没有回答,只是眼底似有笑意蔓延。

  第22章 压在心里的难受

  之后马车里便安静下来,直到柳桑宁从马车上下来进了番事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王砚辞倒是如往常一般话少,只是他周身气质如玉,又恢复成平日里见到的温润君子的模样,与先前在客栈里冷眼质问那两位番邦女子时的模样截然不同。

  柳桑宁忍不住从番事房的窗户处探头去看王砚辞的背影,欲言又止。其实她心里还是有许多想说的,比如他为何不能等查明以后再送阿克娅进大牢。又比如阿奴莉莉只是想救人,且并未成功,又怀有身孕,可否高抬贵手放她一马?

  但她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因她心中清楚,王砚辞是在做正确的事。法理便是法理,若是人人都将情理放在法理之前,那这天下便会乱了。她更清楚,她不能因自己的不落忍,而去做违背律例之事。她若是做官,便是要公平公正一些,这样的公平公正,自然是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

  况且,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阿奴莉莉和阿克娅依旧也有撒谎的嫌疑,谁又能保证她们后来说的话都是真的?

  可柳桑宁依旧心中难受。这种难受似乎已经无关于今日阿奴莉莉是想诓骗她拿到通关文牒,而是她在看见阿克娅时就已经开始难受了。

  瘦小、浑身都是伤的阿克娅在柳桑宁的脑子里久久挥散不去。她忍不住想,这只是世间女人缩影的一角,或许在她还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别的女子也在经历一些非人的待遇。

  她不由想到自己,家中父亲重男轻女待她没个好脸色她便已是觉出女子的苦楚,更遑论这些苦命的女娘呢?

  因着这件事,柳桑宁一整日都心情沉重。所幸之后番事房并没有第二个上门求助的番民,倒不用她打起精神来处理。

  只是等下了值,她心情低落,将答应宛园书局伙计的事给忘了,没有去详谈翻译书籍之事。她不知,那宛园书局的伙计伸长了脖子盼她来,在门口等了半个时辰,见人还是没到,心里头懊恼,觉着自个儿应该当时就敲定此事才对。

  柳桑宁一路回了百官斋,春浓已经在百官斋里候着了。她着人往家里悄悄递了信儿,春浓当即就收拾了包袱,拿着她给的信物去了百官斋。

  柳桑宁一进自己所住的小院儿就闻到了一股肉香,这让这几日都未曾好好用过晚膳的柳桑宁不由咽了咽口水,肚子里的馋虫被勾了起来。

  她径直就往小厨房去,就见小厨房灶台上,一个灶眼正炖着汤,她用衣袖包裹着手揭开盖一看,是她喜爱的炖鱼汤,里头还放了煎过的菽乳(豆腐),煎得两面金黄,正是她最爱的那一口。另一个灶眼则蒸着馒头,案板上还留下些许面粉的痕迹。

  再一看灶台边, 还放置着一个小炉子,柳桑宁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她在柳府时自个儿院里的小烤炉,专门用来嘴馋时炙肉吃的。

  柳桑宁见到这些,便忽然有了家的感觉,又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有家可回的二姑娘。如今柳青行正在气头上,可是传了话来,让她连柳府的门边儿都不要去挨呢。想到这儿,柳桑宁不免又叹了口气,也不知她父亲这股火气何时才能消散了。

  正想着,外头有脚步声传来,春浓声音响起:“原是姑娘回来了!吓婢子一跳,还以为是进贼了呢。”

  说着她还抚了抚自己胸口:“我就说,怎的贼人不进主屋偷摸,反倒是进了灶房。”

  虽只有几日未见,可再见到自己身边伺候的丫鬟,柳桑宁也难免眼头一热。她这才发觉,原来自己也是十分眷恋家的。即便这十几年来不得父亲喜爱,她的心中也是有家的。

  她虽想当女官,却并不是想做什么孤家寡人的。

  柳桑宁撇过头去,将眼角的泪拭去,又跟个没事人一般对春浓笑:“我可是正饿着呢。”

  春浓见自家姑娘不想叫她瞧出伤感,便装作什么也没看见,笑着道:“姑娘等着,很快就好了,先进屋歇着去吧。”

  春浓做事是个麻利能干的,柳桑宁一进屋子便瞧见屋子里已经被收拾过了,添置了不少东西。她一眼就瞧见了放置在柜子上的三瓣扇。那玩意儿是由三个扇面组成,立在一个木座上,木座底部有一根细麻绳露出来,只需一人拉扯,它便会自己转动起来,比用扇子扇风要凉快得多。

  这小玩意儿本是摩罗大师友人相赠。但他本人对于这种奇淫技巧之物不太感兴趣,见柳桑宁喜欢便赠予她。崔氏苦热,她拿到手就立即给母亲送去了。如今这三瓣扇出现在这里,可见是母亲的意思。

  阿娘这是怕我在这儿过得苦,暑日无冰炭,所以才特意叫春浓带来的吧?柳桑宁心里头想着,只觉得潺潺暖流在心间流淌。

  等了约一刻钟,主仆二人便一起吃上了饭。若是在柳府,春浓是不敢和柳桑宁同桌吃饭的。柳青行一向注重礼教,尊卑分明。可如今在外头,没有柳府的大厨房给奴仆们准备统一的饭菜,柳桑宁便免了这许多规矩。

  她本身也不是一个多爱守规矩的人。既然离了柳家,自然是怎么畅快怎么来。

  饭桌间,春浓告诉柳桑宁:“知道我要来伺候姑娘,夫人遣了身边女使悄悄找到我,塞了一包银子给我,是给姑娘你的。”

  春浓说着,神秘兮兮从一旁包袱掏出一个荷包,鼓鼓囊囊的,瞧着分量不轻。柳桑宁打开一看,嗬,好家伙,是满满一包碎银子。

  春浓小声道:“这儿足足有五十两碎银。”

  柳桑宁打心眼里是感激又敬重她这位嫡母的。她也曾听过旁的官宦家中那些腌臜事,主母蹉跎小妾与小妾所生孩子的有不少。可她这位嫡母,却是个真正的贤良温柔之人,更是个实在人。

  温氏是柳青行自己求来的正妻,据说他那会儿考上了进士,便一刻也不敢耽误,直接就去了温家提亲。温氏的父亲是他的启蒙夫子,他儿时也曾与温氏一起念过书。温父觉得他有前途又诚心,便同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婚后,温氏与柳青行也十分恩爱,只有一件事悬在他们当中。婚后三年温氏才怀上第一胎,生下来的却是个女儿,便是柳含章。之后又过了三年,却始终怀不上,一心想生儿子的柳青行便坐不住了,心中煎熬。

  温氏不忍丈夫受困于此,便做主抬了一房良妾进门,便是家中落魄了的崔氏。崔氏进门没多久便怀了柳桑宁,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定是个男娃,崔氏也因此被柳青行看重。可等生出来是个女娃后,柳青行被巨大的失望包裹,从此便厌弃了崔氏和柳桑宁,对她们可谓是不闻不问,底下人自然也看碟下菜。

  等温氏知道娘俩被欺负的时候,还是柳桑宁不足半岁时病了,崔氏为了保住女儿的性命,哭着求到了温氏头上,甚至愿意将女儿送到温氏膝下养,哪怕日后女儿不认她都没关系。

  温氏知晓后,十分气恼底下奴仆居然敢这般苛待崔氏与柳桑宁,便找了由头发落了那些个有异心的奴仆。只是那时她也不敢跟夫君对着来,明知夫君不喜崔氏母女她还日日关怀,岂不是让夫妻离心?于是她只能私下接济帮衬,再慢慢想法子,让柳青行心里头舒坦些,接着偶尔接柳桑宁过来让她在柳青行跟前露脸,唤起他为数不多的父爱。

  等到柳桑宁快十岁时,柳青行才有些认命自己生不出儿子来。他是要走清贵路子的文官,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绝不能耽误女色,更不可妻妾成群,原本一开始他是只想要温氏一个妻子足以,后来是为了生儿子才允了崔氏进门。一妻一妾的配置已经到头,绝不能再有旁的妾。

  正因他如此,所以才在圣上跟前也挂了名头,有了好名声,按部就班的升了品阶。于是想着膝下就两个女儿,这才对柳桑宁母女有了些好脸色。温氏也才能明着对崔氏母女好,让她们日子好过了许多。

  柳桑宁感慨:“母亲真是诚心待我,日后我定也不负。”

  她早想过了,她若是能于仕途上闯出一番事业,定要给嫡母和阿娘都挣些脸面回来,让她们日后出门腰杆都能挺得更直一些。她更想过,柳家无儿郎,父亲终有老的一日。如今出嫁的嫡姐娘家还有父亲给她撑着体面。若她能在官场中立足,以后便是父亲退了,她也能成为嫡姐的依靠。

  春浓也跟着点头,她一向是懂柳桑宁的心的,自然是姑娘要做什么,她都支持。

  这会儿她又想起另一件事来,于是赶紧说道:“姑娘,郎主与夫人去了徐家,将亲事退了!”

  柳桑宁一听,立马高兴起来:“真的?!”

  “真的。”春浓用力点头,“郎主退了婚回来,脸色难看得要命,我瞧着主院那边所有人都紧着皮子呢。”

  柳桑宁长长吐出一口气,这会儿才算是将心放进了肚子里。她喜上眉梢,说道:“退了便好。父亲这会儿生气,等过了这段时日便好了。”

  说完想到什么,她脸上的喜气淡了些,道:“不过,咱们这样退亲,只怕是将徐家得罪了。”

  “小娘说那倒未必。”春浓记起崔氏交代给她的话,赶忙说道,“徐夫人与咱们夫人乃是手帕交,几十年的交情不会为了还没小定的婚事闹掰的。小娘还说,姑娘这桩婚事说破天去也只不过是两方有了点意动罢了,本就还做不得数。且两家有意结亲的消息外头无人知晓,就更不打紧了。”

  听到春浓转达了阿娘的话,柳桑宁也点了点头。她觉得阿娘这话在理,她也不应该想太多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