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沧澜道 > 第378节

沧澜道 第378节

作者:墨书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2 17:16:44 来源:免费小说

  杨淳看着,觉得有些不对,但他不擅机关阵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皱眉看着石门打开,石门后黑漆漆一片,杨淳下意识想往里走,却被谢恒拦住,立刻道:“杨大监,不知里面是什么,带着火把不妥。”

  听到这话,杨淳心中一惊,这才反应过来,若里面是火药库,自己带着火把进去……

  他心上发凉,赶紧灭了火把,忙道:“多谢司主提……”

  也就是山洞化为黑暗刹那,掌风突袭而来!

  杨淳神色一凛,瞬间凝内力于一掌,与谢恒猛地冲撞在一起。

  磅礴内力仿若两股洪流冲向对方,两人几乎是同时被对方震飞开去,与此同时,谢恒手中千机朝着不远处石门按钮一砸,在杨淳落地之时,石门随即重重落下,将他关在了石门之后。

  “谢恒!”

  杨淳声音在门内急喝出声。

  谢恒咽下一口血气,从地上迅速起身,在黑暗中一把掐住李宗脖子,冷静道:“走。”

  李宗沉默不言,任由他掐着脖子向前。

  山洞内都是暗道,这是他之前发现了郑氏地宫,原本是用来关押犯人,刚好为他所用。

  他带着李宗左拐右转,打开一道暗门,一跃而下,等跳入密室之后,他将李宗往椅子上一把按住坐下,随后便转身在黑暗中摸索点灯。

  灯火亮起来时,李宗有些不适应,他眯着眼睛,看着面前手捧烛灯的青年。

  他面色有些苍白,拿着烛灯一盏一盏点亮灯火,等房间彻底明亮起来时,李宗环顾四周,发现是一个刑讯用的暗室。

  他心中发寒,面上却没有太多表情,只转头看向谢恒,笑了笑道:“恒儿这是何意?”

  “陛下不怕吗?”

  谢恒看着面前怡然自得的人,冷声道开口。李宗看向周遭,缓声道:“你又不会杀朕,朕有何可怕呢?”

  “陛下如此笃定?”

  “朕了解你,”李宗轻笑,“你若要杀朕,方才就动手了,说说吧,”李宗一掸衣摆,从容道,“想要什么?”

  谢恒盯着李宗,他喉头微哽,面前这个人,他认识二十多年。

  从他记事起,他便认识这个人,他从来和善,是他的长辈,他的亲人。

  他看他看了许久,终于道:“小时候,我脾气不好,经常惹祸,大家都在教导训诫我,只有陛下,从来都说,日后我是国之利器,怎能挫其锋芒。所以每次我惹事,我都不害怕,我知道陛下会管我。”

  听着谢恒的话,李宗眼神柔和几分,只道:“难为你还记得。”

  “我一直觉得,陛下很好的长辈,和我家人一起,陪伴我长大。我在十八岁之前,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极为幸运之人,我出身名门,天赋绝佳,身边亲友关爱,这世间之事,无我不可为。所以,我一直想不明白,”谢恒抬起眼眸,看向李宗,“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什么?”李宗听不明白。

  谢恒看着他,哑声道:“为什么要放纵王怜阳逼杀太子和姨母?”

  李宗闻言,想了想,却是笑起来:“你问朕问题,那先让朕问你一个问题——”

  说着,李宗神色郑重起来,眼神锐利:“白鹭山你找到了什么?”

  谢恒听他提问,便知道他在在意什么,他笑起来,面露讥讽:“什么都没有。”

  李宗皱起眉头,正要开口,就听谢恒道:“那张地图是我放的,白鹭山什么都没有。”

  李宗一愣,呆了片刻后,他瞬间想明白了其中关节,立刻道:“你提前打开了玄天盒?那地图呢?东西呢?”

  谢恒没说话,他带了几分怜悯看着李宗,平静道:“没有,里面没有你要的火药库地图,里面只有我舅舅的行军日志,与你的往来文书,还有,一张攀过雪山,前往昆仑的行军地图。”

  “那是火药库的位置?”李宗不可思议道,“火药库在昆仑?”

  这话问出来,连李宗都觉得荒谬。

  崔清平怎么可能把火药库放在隔着北戎的昆仑?

  可如果玄天盒里没有地图,如果所有地方都没有地图,那……

  “没有火药库。”谢恒见他反应过来,冷静道,“火药库,从头到尾都不曾存在过世上,陛下,这是谎言。”

  李宗愣愣看着谢恒,过了许久,他挤出笑容:“不可能,你在骗我。当年你娘明明拿了这种火药炸开了宫门,这种火药威力比现有火药大上百倍,只需要一只就能炸开宫门……”

  “那为什么崔氏不用呢?”

  谢恒平静反问,李宗动作僵住,谢恒看着李宗:“陛下亲眼看见宫门被炸开了吗?陛下亲眼看见只有一只火药就炸开了百倍火药才能炸开的宫门吗?”

  李宗说不出话,他突然意识到,其实他没见过。

  这个消息,是王怜阳告诉他的。

  谢恒看着李宗呆愣的模样,缓声道:“让我来为陛下说说,当年发生了什么吧。那时候,崔氏鼎盛,舅舅推行《大夏律》,要求上下依律行事,其实陛下热于享乐,并不是舅舅想象中的贤明君主,因此,你们两人发生过许多次争执。陛下早就心存不满,但摄于崔氏权威,只能心生暗恨。王郑两家察觉陛下心中所想,于是勾结北戎,以议和名义让大夏放松警惕之后,五月十五,北戎突袭边境,王郑两家联手,封锁了边境消息往来,”

  李宗静静听着,没有说话。

  谢恒继续道:“边境苦守近一月,粮草渐消,对于不知道战事的东都而言,这种行为,是拥军自重,驻军不归,有不臣之心。这时候,王家……或者郑家,向陛下进言,说他们发现崔清平暗中造了一个火药库,您轻而易举地,相信了这谎言。”

  “王怜阳。”

  李宗明白他在说什么,补充道:“是她告诉我的,而且,在四月她就告诉了我这件事。”

  “您心中害怕,同时也意识到,如果您能拥有这个火药库,或许能凭借武力,镇压世家。您想摆脱崔氏,想很久了。所以六月初十,您让王怜阳软禁皇后太子,想以他们的性命,逼迫我娘,说出火药库的位置,但我闯进宫中,我娘为了保我自尽。”

  李宗看着谢恒,谢恒面上波澜不惊,继续道:“我娘的死讯很快被王郑两家送到舅舅手中,六月十六,你收到了他的来信,上面写着,‘北戎来犯,臣外御雄敌,内抵虎豹,若君臣有隙,臣孤掌难鸣,望陛下三思慎重,宽悯以待。若储君非崔氏所出,臣保大夏难安。’,陛下因此信震怒,杀了我娘那点愧疚烟消云散,将崔氏满门下狱。”

  “不该吗?”李宗冷声开口,“他一介臣子,竟如此放肆……”

  “那封信最后一句话,不是我舅舅写的。”

  谢恒打断李宗,李宗愣住,谢恒平静道:“他给你写过很多信,但都被拦下来,只有这一封,前面的句子是他写的,可那句‘若储君非崔氏所处,臣保大夏难安’,是别人人为加上去的。当时掌握兵部的是孙正理,所有信件从兵部走,这封信,是他们故意挑给陛下的。”

  李宗呆愣坐在原地,听着谢恒的话,谢恒继续道:“之后舅舅收到了崔氏满门收押的消息,他知道陛下在残害他的家人,可他还是坚守在前线。”

  说着,谢恒走上前去,将他们往来信件和崔清平的行军日志的副本都递了过去,简单道:“他一直守,守到弹尽粮绝,他让百姓退回和玉关,结果,王家人竟然派人给百姓发放敌军的衣服,将他们当作敌军射杀,而后,上报和玉关大捷,以此邀功。”

  李宗说不出话,他看着崔清平的行军日志,听着谢恒嘲讽道:“这就是和玉关大捷,在前线还没被攻破时,他们就上报朝廷,敌军已至和玉关,朝廷就这样抛弃了边境十城。舅舅可以打回来,可是他知道,一旦大夏发动内战,北戎必定一路直袭东都,于是他做了第二个选择。”

  李宗茫然抬头,谢恒眼眶微湿:“他让十万军民,攀过雪山,绕到北戎之后的昆仑待命,他坚守到城破被俘,想办法在一路追杀之中逃回东都求援,当时只要东都出兵,就可以和这十万军民一起夹击北戎!”

  李宗听着,睁大了眼,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

  “可陛下没有信他。”

  谢恒含泪笑起来:“陛下选择将他鸩杀在宫中,选择放弃那十城,选择用崔氏满门的性命换你皇位安稳!”

  谢恒说着,忍不住一把掐在李宗脖颈,他死死盯着他,李宗满眼震惊,他仿佛明白什么,急促呼吸着,听着谢恒质问:“这就是他的君主,是舅舅、是我崔氏用命辅佐的君主!你没有心吗?你没有感情吗?”

  谢恒收手用力,李宗忍不住挣扎起来,他艰难掰着谢恒手指,听着谢恒追问:“我舅舅与你年少一同长大,我姨母与你少年夫妻,我兄长是你第一个孩子——几十年,崔氏忠心耿耿几十年,都换不来陛下半分信任吗?”

  “那他呢?!”

  李宗听着他问话,终于忍不住大喝出声,谢恒手指一松,李宗慌忙推开他,急促咳嗽起来,愤愤抬头,盯着谢恒道:“你问朕不信他,那他信朕吗?!”

  谢恒没有说话,他看着李宗涨红了脸,愤怒道:“他若信朕,送到昆仑山的那十万人他怎么不同我说?送到江南的玄天盒为什么不同我说?!”

  李宗说着,甚至忘了自称,急促道:“你以为我为什么会杀他?你以为我想杀他?你以为圣照和慕华为什么能逃出去,是因为我放过他们!我一直在等崔清平!”

  谢恒眼神微动,李宗面对着他的视线,有些难堪转头。

  他似是不愿承认,但还是捏起拳头,解释道:“我想信他,我等着他来和我解释。那时候他从北戎逃亡回来,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他是来为崔家报仇的,他主战,是因为北戎埋伏了人,他和北戎里应外合,就等着歼灭我的兵马。你知道那时候我面临着多大的压力?”

  李宗急促开口,又怒又恨:“可我还是想信他!我等着他,我知道他将玄天盒送到江南,我等着他将一切告诉我,可他没有!他只和我要兵马,和我说,只要将人交给他,他有必胜的把握。可他哪里来的把握?”

  “因为他送了十万军民到了北戎后方。”谢恒眼中有了了然,“只要出兵夹击,他有必胜的把握。”

  “可他没有同朕说。”李宗笑起来,“他害怕朕对这些人不利,害怕朕告诉北戎这些人的位置,让北戎歼灭他们。你说我不信他,可他信朕吗?”

  李宗说着,眼泪落下来,他一边哭一边笑:“你们总说朕多疑,可朕没有付出过吗?是他,是崔清平,他负朕!当年他但凡多信朕一分,他就不会死!”

  “那我娘呢?”

  论起这些过去,谢恒语气忍不住有些激动。

  他想到崔慕华自尽那一刻,想起他趴在地上,一步一步往前爬到母亲血里那一刻,他忍不住道:“你说你要我们的信任。可在舅舅回来之前,在你所谓的等待之时,我娘已经死了!姨母死了,崔家满门入狱,你让舅舅、让我们,如何信你?!”

  这话问出来,李宗终于无法再答。

  他沉默下来,过了许久,才道:“朕没想杀她们。”

  提及崔慕华和崔涟漪,李宗声音中终于有了哑意:“朕当初只是想用圣照和涟漪逼你娘说出实话,结果没想到你回来,她看见你,怕郑道初杀你,就自尽了,朕来不及拦她。等后来……你舅舅被俘,边境战事都已经结束,王郑两家盯着朕……朕不得不杀。”

  “还有呢?”

  谢恒眼中都是死寂,他看着李宗:“你的罪,只有这些了吗?”

  李宗没说话,他静默着缓了许久,才道:“所以,你今日是来兴师问罪的?”

  说着,李宗抬眸看向谢恒:“同我说这些,就是为了讨个公道?”

  “那这个公道,陛下给吗?”

  谢恒平静询问,李宗笑起来:“你不会只来问朕这个问题,说吧,你要什么,你有什么?”

  “李圣照还活着。”

  谢恒开口,李宗毫不意外,他平静道:“是那个叫崔君烨的孩子吗?”

  “你知道?”

  “感觉过。”李宗轻笑,“有时候朕看着他,就会想起圣照。以前朕一直觉得自己是多想,没想到,”李宗抬眸看向谢恒,“你有这个本事。所以你现在想做什么?”

  “册封他为监国太子,为崔氏平反,重启《大夏律》。”

  谢恒冷静开口,他每一句话都像走了一条长路。

  李宗注视着他:“你的筹码呢?”

  “你给洛婉清的八万人,连同司州两万军队已经拿下边境十城,同北戎议和,迎回当年留在昆仑的军队。这只军队,加监察司,还有秦谢两大世家,够不够?”

  李宗听他说话,盯着谢恒,许久之后,他抬起手来,轻轻鼓掌:“好,很好。有兵、有权、有钱,朕若不答应,岂不是傻子?”

  谢恒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只听李宗道:“所以,当初秦文宴那个案子,是你故意施恩秦珏?”

  “是。”

  “尚文到底谁杀的?”

  “我。”

  “东宫六率,是你故意陷害?”

  “本就该死,和玉关大捷就是他们射杀的百姓。”

  “你婚宴的刺客到底是王郑两家的人,还是你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