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沧澜道 > 第373节

沧澜道 第373节

作者:墨书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2 17:16:44 来源:免费小说

  “是。”姬蕊芳点头,“你母亲也知道,她便问李宗,他到底是不信,还是不愿信。李宗迟疑的时候,你娘趁机逃脱。这样的举动激怒了李宗,于是派精锐围剿她,而这时候,你来了。”

  谢恒听着,眼神微颤:“我来了,如何呢?”

  姬蕊芳闻言,轻笑一声:“你脾气狂傲,又天资绝顶,你一进来,所有人都慌了神,李宗知道你为你娘什么都做得出来,所以急调郑道初、杨淳、王清风三大宗师围剿你,没想到你远超李宗所想之强悍,竟然独身闯到内庭。而你娘在看见你之后,突然就放弃了抵抗,选择和谢家断绝关系,自尽在宫中。”

  谢恒没有说话,姬蕊芳似是觉得高兴,慢慢道:“楚仪同我说,当时大家都愣了,但是后来想也明白,你那时候毕竟只是少年,按照你的本事,再怎么强,也不该在三大宗师围剿下闯入内庭,你本来就是他们故意放进来给崔慕华看的,如果当时崔慕华没有自尽,或许,郑道初、王清风,他们中间某一个人,就会一掌把你打死在崔慕华面前。你娘啊,”姬蕊芳笑起来,“是因你而死的。”

  “李宗没想过杀她?”

  谢恒声音喑哑,明白过来。姬蕊芳点头:“没有,他本是想用崔家人作为人质,逼你娘,或者崔清平说出火药库的地点。”

  “他为什么这么坚信崔氏有火药库?”

  谢恒不能理解,姬蕊芳面露疑惑:“你没听明白你母亲所说吗?他到底是不信,还是不愿信。”

  不信,不愿信。

  一字之差,出发点却截然不同。

  崔慕华死时,便已经明白,李宗信的不是崔氏有火药库,而是崔氏十万精兵、巨富天下、门生满堂,还写出《大夏律》来,规束王公百官,包括天家。

  这样的崔氏,和手握足以夷平大夏的火药库,有何区别?

  “他一直在害怕你们,所以说崔清平偷偷造出了威力巨大的火药,还量产不告诉他,这一点,足以让他日夜难安。而这样的猜忌,就是王郑两族最利的刀刃,就算李宗当时没有下手,只要将崔家关起来,王郑两氏也有无数机会下手。崔慕华当时已经想明白了,东都崔家的族人,已经出不去了。她本来是想奋死一搏,如果她出了皇宫,或许还能在当日带着崔家举家出逃。可你来了。”

  姬蕊芳笑着看着谢恒:“在你的命和她的命之间,她选择了你。”

  她放弃了那渺茫的机会,给她的孩子和丈夫,求了一条生路。

  以自尽的方式死在谢恒面前,就是怕他去追究因果。

  想让李宗对谢恒放心。

  “你毕竟是谢家的嫡子,能不杀你,他们还是不想动手,你母亲将你撇清出去,所以大家只是废了你,留了你活路。”

  姬蕊芳说着,继续道:“在你入狱当天,楚仪便被派出去,一夜清理了东都崔氏好几条暗线。她听同伴说,你母亲知道宫中发生的事情,这条消息就是李宗放的,借此抓出了崔氏好几条暗线。然后他们一连审了一个月,将崔氏在东都的暗网连土带泥拔了个差不多。等一切尘埃落定,崔清平死在宫中,崔氏被你问斩之后……楚仪突然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她意识到自己活不久,就找了个机会,从宫里跑了出来。”

  “所以当年知道这中间曲折的人,除了她都死了。”

  谢恒明白过来,点头道:“她跑得快。”

  “但也只是多活两年罢了,”姬蕊芳摇头,“他们这个组织出身的人,需要定期服药,她逃出来后,还没熬到你们来到江南,就死了。”

  “组织?”

  谢恒听着,有些奇怪:“她不是中御府的人?”

  “中御府能有她这样的人?”姬蕊芳嘲弄开口,“杨淳手下那批贪财怕死的阉人是什么作风你不知道?”

  谢恒闻言一愣,他突然意识道:“李宗手下,还有其帮他做事的人?”

  “狡兔三窟,你以为,李宗能用的人,只有监察司和中御府吗?”

  姬蕊芳笑起来:“李宗从太子时,便有自己的死士,这些死士都是从孩童时代培养,从睁开眼睛起,就是作为李宗死士而存在。这批人,才是李宗真正的心腹。”

  谢恒听着,心头隐约浮现出一种不详的预感。

  “他们归属于什么地方?”谢恒盯着姬蕊芳,不由自主摩挲着茶杯。

  姬蕊芳摇头:“他们直属于陛下,没有固定的称呼,每一个人对应一个长官,层层往上,底层的死士,甚至不知道自己效忠于谁,楚仪其实早生反心,所以才仔细观察,才发现自己的主上应当是陛下。”

  “那总有个称呼吧?”谢恒继续追问。

  姬蕊芳想了想,终于道:“楚仪把她的来处,称为‘阁内’。”

  听到这话,谢恒瞳孔急缩。

  他紧捏着茶杯,克制着自己狂跳的心脏,他盯着姬蕊芳,终于意识到不对。

  “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他审视着姬蕊芳:“你不想为谢悯然报仇吗?”

  “想啊。”

  姬蕊芳笑起来,她看着面前明显在竭力克制着自己的谢恒,缓声道:“我一醒,李归玉便来找我,他告诉我,只要我告诉你这些,就是报仇了。”

  听见“李归玉”的名字,谢恒终于理解了姬蕊芳的来意。

  他盯着姬蕊芳,听着姬蕊芳看好戏一般道:“所以我连夜过来,我就是想想看你知道你知道这些事的模样。你当初如果不提出《大夏律》,崔氏可能不会败落。你当时要是不入宫,你娘可能就不会死。你想到这些,你会不会觉得愧疚心痛?会不会恨不得自己去死?不过可能也不会,毕竟你习惯了。”

  姬蕊芳嘲讽笑起来:“你好像一直在做抉择,一直在送着自己的亲友去死,送得多了,或许也就不在意了。如今你又有机会啦——”

  姬蕊芳抬手轻轻点在谢恒胸口,看好戏一般询问道:“李归玉让我问你,崔氏天下和柳惜娘——”

  说着,姬蕊芳抬起眼眸,“你选谁?”

  谢恒不说话,姬蕊芳或许不明白李归玉的问题,她知道得不多,她如今应当只是听了李归玉的蛊惑,知道告诉他这些,就能逼他入绝境,所以一醒来,便来告诉他这些,为谢悯然报仇。

  但他知道,李归玉应当也知道,姬蕊芳这些话的分量。

  “阁内”属于李宗。

  而洛婉清的父亲,便是阁内之人。

  他从头到尾都在和李宗汇报边境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从一开始到最后,除了火药库这个谎言以外,李宗知道全部。

  李宗不是被王郑两家蒙蔽,不是前线的消息没有回到东都,不是李宗和崔清平有误会,不是李宗不知道前线的情况。

  而是李宗,在背后,操控了所有。

  谢恒一瞬间明白过来,为什么李宗明明看到了那张通敌文书,看到了杨淳在通敌文书上的名字,李宗对杨淳却没有任何芥蒂。

  一开始他还以为这是李宗在安抚杨淳,或者有其他打算,如今他却明白,这是因为,这就是李宗的意思。

  李宗早就盯上了崔家,在王郑两家和他说出火药库的存在时,李宗便生出了彻底铲除崔氏之心。

  所以他放纵了王、郑两族所做一切,甚至让杨淳也参与,去鼓舞这些世族和崔氏对抗。他给了王郑两族扩兵的权力,他用边境十城,去换取了崔氏的败落。

  然后他又在崔氏彻底败落之后,扶持了他,因为只有他——才能接受崔氏遗留的一切,平衡这些新贵世家。

  崔氏倒了,再没有一个家族,能像崔家一样制衡李宗,再也没有一个臣子,能像崔清平一样,和李宗平等谈笑,吵起来放声大骂。

  谢恒觉得荒唐,有些想笑,感觉血液一点点冰冷下去。

  他回想着过去,他清晰明白,他的君主,那个多疑软弱的李宗,远比他想象更加阴狠,更有城府。

  他知道王怜阳假传圣旨,要逼反他的儿子和他的妻子——他放纵。

  他知道崔氏在边境被围困抗争到最后一刻——他默许。

  他知道一切,他推波助澜,可没有人知道。

  王郑两族以为是自己天衣无缝瞒住了李宗。

  而他也好,李圣照也好,在今日之前,他们都以为,李宗是被王郑两族蒙蔽。

  他们都以为,李宗不知道边境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软弱,害怕斗争,所以他们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能说服李宗,给崔氏翻案。

  可这一刻谢恒却明白,李宗不会给崔氏翻案。

  他只会将所有罪责推在王郑两家身上,他会给崔氏一个清白的名声,但是,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

  而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他会消除所有“可能”发现他是幕后黑手的线索。

  譬如,那个一直在战场上,向他汇报结果的“阁内”成员,洛曲舒唯一的遗孤,洛婉清。

  想到这一点,谢恒蜷起手指,收紧成拳。

  李宗绝对不可能让洛婉清活下来。

  谢恒肯定。

  而李宗想要杀洛婉清,只要他开出足够的条件——例如说为崔氏正名,甚至将《大夏律》推行下去,那整个监察司,青崖、玄山、朱雀、乃至李圣照……

  他们没有一个人,会站在洛婉清这边。

  在人命的洪流之中,一个洛婉清太小,没有人在意。

  除了他。

  除了他骨血里住着的那个,崔观澜。

  第186章

  ◎天上月,海上灯◎

  谢恒想明白李归玉的意思,他面色不动,姬蕊芳盯着他的眼睛,看出他竭力克制着的情绪,轻笑起来:“选择的感觉如何?”

  “你很痛快。”

  谢恒平静开口,姬蕊芳笑起来:“我如何不痛快?我知道你情有可原,那当年你出卖崔氏的帐我可以和你一笔勾销。可是悯然呢?”

  姬蕊芳说着,眼里有了眼泪:“他就死在我怀里,他死的时候,我这里,”姬蕊芳抬手放在自己胸口,“疼不自抑,而你和你那小情人,却可以恩恩爱爱?凭什么?”

  “你爱他?还是爱我舅舅?”

  谢恒径直开口,姬蕊芳一愣。

  “你想清楚了。”谢恒看着她,言语锐利如刀,“你以为我们为什么要杀他?因为当年就是他镇守了和玉关,截杀我舅舅回东都。”

  听到这话,姬蕊芳面露惊色,谢恒继续道:“也是他,连同王郑两家,在和玉关射杀三万避难百姓,当成战俘回来邀功。你以为流风岛我们杀的那五百人是什么人?”

  谢恒看着姬蕊芳挣扎震惊的眼神,平静道:“就是那五百人,给百姓换了敌军的衣服。而你们,保护的就是这样的人。”

  “不可能……”

  姬蕊芳喃喃出声:“悯然不会这样做。”

  “姬蕊芳,你记不记得,有一年过年,舅舅和舅母邀你来崔府过年。”谢恒喝了口茶,平静开口。

  姬蕊芳眼神微颤,她想起那一年,那时候昆仑宫宫变,她熟悉的人都死了,等平定之后,她留在昆仑宫,一草一木都是故人,她太难受,于是一路来到中原。

  中原平日都很热闹,唯独过年那日,家家户户闭紧房门,街道空无一人。

  她无处可去,便自己一个人坐在屋顶喝酒,然后崔清平带着他妻子找到他,他们叫她:“姬姑娘,要不一起过年吧。”

  那是她第一次过这么热闹的节日。

  或许也是因此,她生出了那么多绮念,她想留在崔家,想留在崔清平身边,她从烛火里看着这个成熟、英俊、强大得近乎完美的男人,看着他的家人,她不可自抑,想永远永远留在那个灯火通明,有人给带她放烟火的那一夜。

  谢恒看着她眼中动容,平静道:“本来大家是不同意你来的,你那时在东都名声不好,可舅舅说你面恶心善,只是个无处可去的小姑娘,舅母听着心疼你,便同舅舅一起去接你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