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91节

  房乔开口道:“太子仁善孝顺,但仁善孝顺过度就是软弱。若皇帝决定的事,他不敢质疑。”

  长孙无忌吓得差点咬住舌头。

  什么软弱?房玄龄你胆子太大了,这也敢说!

  房乔继续道:“太子只能帮忙递话,最终还是得想着如何讨好皇帝。皇帝不喜劝谏,只爱听好话。无论赈济此事是否能成,若想保住高公和宇文公,劝谏在皇帝耳中,必须是歌功颂德的好话,而不是指责。”

  长孙无忌脸色煞白。

  不、不是吧?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位腼腆谨慎不善交际的房玄龄吗?你居然连皇帝都骂!

  杜如晦赞同道:“以庆祝陛下北巡降服突厥为名,请求陛下开仓赈济灾民,以举天同庆如何?”

  房乔道:“可以一试。至少陛下不会认为这是在指责他。大雄大德,你们认为如何?”

  李世民道:“我看好。阿玄,你说呢?”

  李玄霸的表情显得有些漠然:“你们忽略了一件事。在我们这位陛下眼中,举天同庆时百姓没资格跟着庆祝。以房兄之策进谏,可能皇帝不会生气,但也绝不会赈灾。”

  房乔道:“至少能保住高公和宇文公。”

  李玄霸摇头:“老师比我更了解皇帝。他们既然知道这是做无用功,就不会如此进谏。”

  李世民道:“我倒觉得老师都不如你了解陛下。阿玄,你也帮忙想想吧,无论成不成,好歹试试。”

  李玄霸叹气:“行,我试试。房兄和杜兄所说,以歌功颂德的方式请求皇帝赈济灾民或许不行,如果以对比先帝的方式,或许有一二成成功的几率。”

  李世民问道:“如何对比?”

  李玄霸道:“先帝因义仓存粮不足而不肯赈济灾民,陛下却慷慨地开官仓赈济灾民,说明大隋在陛下的手中更加繁盛,赈济灾民这点损失对陛下治下的官仓存粮算不上什么。”

  房乔嘴角勾起嘲讽的幅度:“且陛下这样做,对比先帝,更显得仁慈?”

  李玄霸摇头:“我们这位陛下是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仁慈的名声。应该这么说,陛下北巡结束时,突厥可汗会率领突厥贵族同行。灾民聚集在京城和东京附近,有碍京城和东京的整洁。但如果出兵驱赶,可能会闹出更大的乱子,不如给些粮食打发了。”

  杜如晦皱眉:“你这话也太……”他想了许久,居然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李玄霸所说的话。

  长孙无忌反复做出想捂住耳朵,舍不得捂住耳朵的动作。

  他认为这些话真不该听。但和友人们对陛下指指点点,真的好刺激!

  李玄霸道:“先帝只是因为官仓粮食不够才不赈济灾民。陛下在突厥可汗面前赈济灾民,就是向突厥可汗宣扬大隋的粮食储备比先帝时期更加充足。粮草充足则兵马强壮,突厥人才会更加惧怕陛下。”

  李世民疑惑道:“陛下不在乎百姓死活,却在乎突厥人怎么想?”

  李玄霸淡淡道:“嗯。你换成西域人也行。陛下只是对已经到手的不在乎,只看着没得到的那部分而已。大隋的百姓已经臣服于他,所以他已经不在意了。他更在意还未臣服于他的人的想法。”

  隋炀帝此举不是崇洋媚外。

  隋炀帝其实看不起西域和突厥。他在西域人和突厥人面前讲排场,只是因为他需要让还没有臣服于他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财富、权势、威望,好让他们臣服自己。

  李世民道:“我总觉得你的话很奇怪,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既然阿玄你都这么说了,把你的计谋也记下。房兄和杜兄的建议也记下,一同告诉老师。”

  李玄霸问道:“只需要告诉老师就行了吗?”

  李世民笑道:“不是阿玄你说的,我们还小,能做到的事很少。这件事最终如何,还是得看老师自己选择,我们只要做出了努力,问心无愧即可。”

  李玄霸观察了二哥一会儿。二哥是真洒脱。

  他真不明白,二哥怎么会如此洒脱。只要做了就行,不管结果?

  自己可做不到如此洒脱。他更重结果。没有结果,任何努力都没有意义,越努力反而会越煎熬。

  他现在被二哥拉着,不管结果,二话不说先撸着袖子开干。真是身心俱疲。

  杜如晦笑道:“李二说得对,我们问心无愧即可。”

  他攥起拳头扬了扬:“和你们成为朋友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我辈就该指点朝堂江山,做一番大事!”

  房乔心情也很澎湃。

  虽然他知道这不应该,不掺和此事才更好。但青年人太容易冲动,他也难以免俗。

  “希望此事能做成。”长孙无忌发表不出意见,只能祝福了,“我和父亲写信,求求他如果有机会,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高公和宇文公说说好话。”

  李世民狠狠拍了一下长孙无忌的肩膀:“你还说别指望你?说不定我们最后,就靠着你这封信了!”

  长孙无忌有些高兴:“嗯……我努力求求父亲,你们可别对我抱太大希望。”

  李世民道:“任何一点点希望都弥足珍贵。谢了,长孙四郎!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李世民给了长孙无忌一个兄弟拥抱。

  长孙无忌脸颊绯红:“行了行了。”

  李世民又给了房乔和杜如晦拥抱,不顾他的拥抱在这两位已经弱冠的友人那里,就像是儿子抱父亲。

  房乔和杜如晦皆忍俊不禁。

  “弟弟!”李世民张开手臂。

  李玄霸往房乔身后绕。

  李世民道:“帮我逮住他!他怎么能不合群!”

  杜如晦立刻按住了李玄霸的肩膀,对李玄霸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弟弟!”李世民扑了过来,把李玄霸脑袋抱在怀里,揉散了李玄霸的小揪揪。

  李玄霸骂道:“哥,你有病啊!”

  李世民叉腰大笑:“哈哈哈哈,谁让你老是一副老成冷淡模样,不像是八岁,像是八十岁似的。”

  其余三人皆跟着大笑,把李玄霸气得直跺脚,要去扯李世民的小揪揪。

  李世民以长孙无忌为“盾牌”,一边躲避弟弟的追打,一边扮鬼脸挑衅弟弟。

  房乔和杜如晦在一旁兜着手微笑看着年幼的友人打闹。

  这种混杂着友人和长辈的心态,真是令人心情复杂啊。

  ……

  李世民和李玄霸送了信就跑,信上还写着阅后即焚,搞得好像在密谋什么似的。

  两个真的在密谋的老头相视无语。

  宇文弼忍不住道:“我二人看上去是无能到需要孩童来出谋划策的模样吗?”

  高颎淡淡道:“就当他们是一片孝心。”

  宇文弼道:“我知道他们一片孝心,但……”

  但就是尴尬无语。

  他们在朝堂当了几十年的官,先后伺候两朝君王,哪不懂如何与君王相处?

  两人之前没有谨小慎微,只是因为断定自己身为对大隋和皇帝忠心耿耿的老臣,皇帝再不喜自己,顶多就是一个外放或者免官。

  谁能想到,他们身为朝中高官连朝堂情况都不能点评一二,居然能因言获罪?

  他们从未想到,陛下还能因“诽谤朝政”来杀人的。

  这罪名用来杀平民百姓就罢了,杀朝中大官,这是昏君的行为。

  甚至史书中的昏君在杀进谏的官员时,都会另找一个罪名,比如“谋反”。

  先帝也曾误杀忠臣,但他都是用的“图谋不轨”的罪名。

  “谋反”罪是历代君王手中排除异己的屠刀,因为“谋反”与否,只是君王自己说了算。君王想杀任何人,都可以往这方面靠。

  可这位皇帝在李大德的“谶纬”中,居然连这把屠刀都不肯用,直接用“诽谤朝政”滥杀朝臣。

  他连名声都不顾了,简直就是另一个天元皇帝。

  不,他连天元皇帝还不如呢。天元皇帝虽然昏庸暴虐,但乐运抬着棺材入朝堂痛骂天元皇帝,给天元皇帝列了八项罪名时,天元皇帝还能在内吏的劝说下不仅没有杀乐运,还赏赐了乐运。

  知道杨广的本性后,他们就会摸着杨广的底线进谏。

  虽然他们无法视而不见,进谏的危险也不可能完全去除,但他们不是自寻死路之人。

  他们还想看到弟子口中的盛世,想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

  比如,与李玄霸这位天生神异之人一同诞生的李世民,是不是会有如他们心中所猜测的那样的成就。

  “罢了,好歹是一片孝心。”高颎道,“肯定是大雄多做无用之事,大德跟着胡闹。”

  宇文弼道:“没错。”

  两人抱怨两位弟子,但脸上欣慰又得意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弟子如此尊敬并看重他们,他们怎么可能不欣慰得意?

  “两个孩子都如此担心我们了,我们可不能让他们失望。”

  “不过又一个天元帝。天元帝我们都能挺过来。”

  高颎和宇文弼不是不知道如何应付昏君,只是因为他们没想到杨广是昏君而已。

  两人的计划其实与李世民、李玄霸等五人的献策本质一样,都是将献策包装成歌功颂德。

  他们先去找太子哭诉,说如果因为不赈灾而产生民乱,平乱所花费的钱粮会比赈灾多。而且民乱一生,陛下震怒,不知道朝中会有多少无辜大臣人头落地。

  太子叹息:“是啊,这可如何是好?”

  高颎道:“若陛下不想开官仓,以助长百姓懒惰,让百姓依赖朝廷,何不以为先帝先后祈福为名,捐赠钱粮给寺庙,让寺庙向天下百姓施舍善粥?陛下十分孝顺,一定会同意。”

  太子道:“这……我试试。高公、宇文公可还有什么进谏?”

  高颎和宇文弼将自己的进言交给太子,又道:“我二人已经淡出朝堂,本不该管此事。但即使已经半致仕,若当个睁眼瞎,就是对陛下不忠。”

  太子严肃道:“我会将两位的话带到父皇耳中。两位公的忠心,我相信陛下一定分辨。”

  高颎和宇文弼又联系了自己熟悉的人。

  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人说,陛下继位之后天下一直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可见陛下一定会成为超越先帝的明君。这是陛下第一次遇到如此大的水灾,陛下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但天灾年年都有,天下是否动荡,只看君王是否贤明。陛下是一位贤明的君王,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天灾会生出民乱。

  高颎和宇文弼在警惕杨广之后,扯掉了遮掩眼睛那层纱,很快就分辨出身边哪些人是杨广的探子。

  他们私下的话与太子传递的书信一同到了杨广那里。

  杨广本来对两人又进谏很不满。看了太子的劝说之后,他心中稍稍平静。

  或许太子说得对。以两人性格,如果两人看到了朝堂的问题还装聋作哑,那才是真的对自己不忠诚,对自己心有怨言,该杀。

  他又得到了探子打听来的二人私下言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