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56节

  李世民拂袖回身,朝宫殿里走。

  三位丞相亦步亦趋跟在他的身后。

  “朕和阿玄约好一定会去封禅,封禅的耗费他帮朕解决,朕负责建功。”

  “昔汉文有文治而无武功,汉武有武功而无文治。”

  “朕要超越汉文汉武,做最有资格封禅的帝王。”

  李世民跨越门槛,跨进殿门。

  三位丞相稍稍伫立,然后继续跟随。

  “谁也不能挡朕封禅的路。突厥不能,高丽不能,遗老旧贵也不能。”

  李世民再次拂袖转身,衣摆一荡,落座御榻。

  “拟旨,大唐盛世,施恩天下,自明年起,连开三年恩科,各地贡生、有门荫的官宦子弟、有五品以上官员推荐的贤才,皆可入考。”

  房乔拱手:“陛下,大唐如今没有这么多的官职空缺。”

  李世民道:“会有的。”

  房乔、杜如晦和魏徵见陛下主意已定,不再规劝。

  一日之内,旨意拟定,三省审核通过,对外颁布。

  天下震动。

  士人们背起了行囊,有的赶今年的乡试,有的出访官员自荐,都动了起来。

  朝臣惴惴不安,思来想去之后,持着戒尺去监督子弟读书。比起让陛下回心转意,选个优秀的子弟好好教导似乎更容易。

  东西出征的大军归巢,长安百姓都在讨论恩科的事,见唐军归来,才恍然他们刚打赢西突厥和高丽。

  大唐两面作战,不仅胜了,百姓也没反。

  虽然中途吃了很多苦,但他们现在都在讨论恩科,都在幻想自家子弟如果能读书,是不是也能当官。

  朝中有许多高官致仕,拿着皇帝的圣旨回乡开办书院,造福乡亲父老。

  这些书院都是不用交学费的。

  大唐官学也扩招,许多京中高官居然领了学政的官职,去各地官学轮流授课。各地州县长官皆要兼任教授官学学子。

  晋王李玄霸公开了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唐官府放开了对印刷书籍的限制。

  王云问道:“你就不怕底下人学了印刷术印反书?”

  李玄霸笑道:“我倒是有点怕,但二哥很有自信。至于不自信的君王,他自己焚书去吧。”

  王云道:“你和二郎君还是原来的你们,我放心了。”

  李玄霸问道:“接下来去哪里?”

  王云道:“我和夫人要去看看高丽,看看那个导致我和她家破人亡的地方。”

  李玄霸问道:“去高丽教书育人?”

  王云笑道:“去高丽教书育人。”

  王云与李玄霸短暂重逢,又再次分别。

  今日又有一棵可怜的柳树被可恶的人类折了枝。

  第268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文完)

  士子们的热闹要等到明年。现在, 是属于将士兵卒们的热闹时间。

  百姓早早地用清水洗干净了长安地面的青石板,在已经快枯败的树枝上,缠上了金色的稻草麦秆做装饰。

  今年天下有灾——以大唐现在的疆域, 每年总有些地方有灾。

  李玄霸和李世民商量后, 算了算国库不多的余粮,又从高丽、百济运了些粮,用粮食去购买结不出粮食的稻草麦草,替换本该绑在树上的丝绸绢布。

  如果可能,李玄霸连这点装饰都不想做。

  但封建王朝就要有个封建王朝的模样,该讲排场的时候就要讲, 否则会被看轻。

  李世民是真的要当“天可汗”了, 这次真的是万国来朝, 面子工程不能不讲究。这也是礼仪之邦“礼”的一部分。

  金黄色的稻草麦草被巧手百姓编成各种结子挂在了树上。长孙康宁亲率宫中女眷做手工。

  李玄霸也和宇文珠在家中编草结, 终于用稻草编出了一个完美的中国结,被强盗李世民抢走, 挂在了佩剑上。

  其实用稻草和麦秸替换丝绸, 花费的人力物力也并不少。但这些粮食能落在受灾的官府手中,贞观初年的地方官还算廉洁, 能较为有效率地赈灾。

  在文人墨客眼中,可不会计较这些稻草麦草花的钱。

  他们只会看到皇帝用稻草麦草代替丝绸,不仅节俭,还很有意义。

  在李玄霸的大力提倡下,虽然诗词没有进入科举,也在唐朝蓬勃发展。歌颂此事的诗歌数不胜数,李世民俨然成了与汉文帝一样的伟大帝王。

  在古代, 说皇帝是“秦皇汉武”是在骂人。唐太宗之前,帝王的标杆就是汉太宗。

  “文人的笔骗人的鬼, 谁信谁蠢。西突厥和高丽才刚打完,战后第一次丰收都没有到来,休养生息还没开始,还有些地方遭了灾。现在大唐算不上民不聊生,也是个民生凋敝。二哥是汉文帝?粮仓里粮食堆积如山的汉文帝?我们大唐老鼠进了都要摇头的粮仓同意吗?”

  李世民让人收集民间言论,每日看着士人歌功颂德的歌谣,不由很有些志得意满,正向弟弟炫耀,就被弟弟一盆冰水泼得透心凉。

  而这时候他是不能恼羞成怒的。一旦他露出恼怒的表情,李玄霸会“不会吧不会吧二哥你就是那个听信歌功颂德的蠢货”,一直嘲笑他。

  李世民拿出自己十分的演技,十分严肃道:“阿玄说得对。我要发诏斥责此事!”

  李玄霸道:“哈?你认真的?我刚是在阴阳怪气,因为我知道你蠢你会信。”

  李世民还是没能逃过被弟弟嘲笑。今日宫里某帝王和某亲王又打了一架。

  秋冬的冰水当头浇下,李世民意兴阑珊地发诏请士人们悠着点,别吹过了,自己没这么好。

  下诏后,李世民找了许多人吐槽弟弟的可恶。

  民间士人更加敬仰谦虚的陛下,而“老鼠光顾都会摇头的粮仓同意吗”成了大臣们彼此间骂人的新梗。

  魏徵看着自己写的谏疏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哗啦一声撕掉了自己的心血,重新提笔。

  自己写这么多还不如三郎君一声阴阳怪气,千古谏臣魏徵感到了自尊心受挫。

  李玄霸不知道从哪听闻了此事,特意赶来嘲笑魏徵:“谁告诉我不当谏臣,要当千古名相?”

  魏徵冷漠道:“我不愿只当一个谏臣,不是不当谏臣。劝谏君王也是名相应当做的事。房杜二人只知道阿谀奉承,若我不劝谏,规正帝王的重担难道只由三郎君一人承担?”

  正泡茶的房乔:“……”

  正啃着桃酥的杜如晦:“……”

  提着兔子回来的李世民:“……”

  好不容易好转的心情又变差了呢(艰难地微笑)。

  在李玄霸和魏徵的不当人下,李世民再次迎接各国使臣团,再次见到各国使臣团高呼“天可汗”的时候,居然显得有点意兴阑珊。

  凯旋的太上皇很高兴,非拉着李智云一同哐哐哐弹琵琶。喜欢热闹的年轻皇帝却没有拉着晋王一起合奏。

  终于把太上皇平安带回来的秦琼和宗罗睺本来很兴奋。

  他们在正面战场大败西突厥,捉到了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还压制住了太上皇,没让太上皇有机会谋逆,怎么想都很得意。

  虽不能跟随陛下立奇功,两个一直当副将被人笑话(嫉妒)混功劳的人,终于独当一面证明了自己,最近秦琼和宗罗睺都有些飘飘然。

  他们得意洋洋地拿着酒去找陛下隐晦地自吹

  自擂,却发现李世民面有愁绪,连太上皇和楚王的琵琶,以及东西突厥可汗的斗舞,都没让陛下眉头舒展。

  宗罗睺问道:“如今天下安定,四海诚服,陛下为何心忧?”

  李世民条件反射道:“为连老鼠见了都会摇头的粮仓心忧。”

  “噗。”李玄霸把葡萄汁喷了出来。

  李世民幽怨地瞥了弟弟一眼。

  秦琼和宗罗睺面面相觑,突然也兴奋不起来了。

  他们低头看着自己的酒杯,不知为何有点手足无措。

  李世民却抛下愁绪,对两位爱将笑道:“朕不该因自己的忧愁打扰诸位将军庆功。来,阿玄,随朕为将军们庆贺!”

  在李玄霸的脑海里,这话就是“随我去舞池”。

  他道:“我为你们击鼓。”不想跳舞。

  李世民乐道:“好啊,我们一起!”

  于是李玄霸被李世民拖去击鼓,李渊继续带着李智云展现他超高的琵琶技艺。

  东西突厥可汗结束了斗舞,大唐的将军们入场,拿着武器趁着醉意,舞了一场《秦王破阵乐》。

  鼓声气势磅礴,琵琶铿锵有力,众将士踏着乐声起舞,虽舞蹈不整齐,但杀气震天,好像回到了战场上,看得一些使臣脸色苍白。

  统叶护可汗擦了擦舞出来的汗珠,抬头看向笑容璀璨的大唐皇帝,和面无表情的大唐晋王。

  这一对乍看不像,再一看五官确实相似的双生子,正十分默契地击鼓。

  以他们的身份,不太可能提前排练过。但他们的鼓声浑然一体,竟听不出有两种声音。

  “真是神奇。”统叶护可汗感叹道。

  本应该病逝,但因为被大隋俘虏,所以在中原养好了身体的始毕可汗,提着羊腿来找统叶护喝酒。

  “哪里神奇?”他把羊腿分了一半给统叶护可汗。

  可怜的统叶护可汗,居然不是被陛下亲自擒获,真是丢脸。

  统叶护可汗道:“都很神奇。”

  始毕可汗笑了笑,不知道听懂了统叶护可汗所说的话没有。

  一曲战乐毕,李玄霸甩了甩酸疼的胳膊回到座位,继续看着热闹的宴会舞池发呆。

  贞观的宴会总是群臣起舞,舞着舞着就忘记了尊卑,真是神奇,怪不得会出现尉迟敬德喝醉酒和宗室打架的事。

  敲鼓之后,李世民心情好了起来,主动去找群臣聊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