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28节

  李玄霸原本想打造铁火炮,但火炮所需要的精密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炸膛,现在的冶铁工业难以达到火炮的耐冲击、耐爆炸和耐高温标准。

  李玄霸只是一个大龄高三生,对冶炼工艺了解不多。他只知道冶铁和温度有关,建高炉有利于提升温度,但高炉怎么建,原料怎么选,他一概不知。

  他让工匠尝试用煤炭代替木炭,效果还没有木炭好。

  李玄霸也只能胡乱猜测,或许是华夏的浅层煤炭杂质太多,不是优良的煤炭。

  可惜袋鼠岛实在是太远,就算海运发展了,在工业革命之前,从袋鼠岛挖矿带回来也入不敷出。

  应该不会有人不知道,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国家扩张殖民地是亏本的吧?

  或许有贵族在扩张殖民地中富裕,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亏本的。就算工业革命之后,大部分殖民地对西方国家也是亏本,所以他们才会大变卖。

  比起殖民地,商品倾销的非直接占领方式,才是西方殖民者摸索出的“可持续发展”扩张。

  在袋鼠国没有一个国家自发组织挖矿的前提下,大唐要自己派人去挖矿,怎么都是亏的。

  不过有优秀矿产的地方不仅袋鼠国,总有已经完成封建集权的国家有好矿。我等文明古国本就不喜欢野蛮,等海上丝绸之路打开后,大唐再进行和平互惠的双赢贸易就行。

  铁炮行不通,李玄霸很早就考虑用铜炮。

  他记得好像最初火炮制造也是用铜铸造,历史中一步一步爬的技能树是有这么爬的道理的,或许铜才是这个版本的答案。

  但对于区区一个国公府而言,在大隋还强盛的时候收集大量的铜,恐怕就要被灭族流放了。

  中原一直缺铜,所以铜是如同金银一般的贵重金属,不仅用于货币制造,武器制造就算进入铁器时代,也掺入一定铜。

  大隋还没灭亡前,谁大量囤积铜,不是想造反吗?

  虽然他们能以铸造佛像的借口囤积一定量的铜,但佛像再粗制滥造也得造出来交差,哪怕废旧金属能回收,研究火炮的进度也十分缓慢。

  征伐天下的时候,李玄霸没有精力继续研究火炮。直到大唐建立,李世民才能动用皇帝的力量继续支持火炮研究。

  在缩小佛道规模,拆掉未经朝廷允许建造的小庙宇道观的时候,李玄霸终于凑够了足够的铜。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再加上足够多的资源和工匠,能够用于战场的铜火炮终于制造出来。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铜火炮从少数精英工匠手搓,变成能让普通工匠也能一起手搓。

  实验性质的铜火炮是无法装备给军队的,只有工坊能制造后,铜火炮才有了实用价值。

  要工坊制造,朝廷还需要大量投入。

  在那之前,李玄霸要让朝廷诸公看到铜火炮的威力,才好向朝廷诸公要人要钱。

  要完成工坊制造,并将铜火炮装备给军队,就不是他和二哥两人能决定的了,即使他二哥是皇帝。

  现在能铸造的铜火炮的重量很大,几乎很难在陆地上使用。唯一能让它有“灵活度”的只有大船。

  李玄霸此次去占城国,正好试验一下铜火炮的威力。

  他虽然向朝廷申请了支援,但没想到是陈铁匠亲自过来。

  不过转念一想,换做自己,哪怕病死在路上,也要亲眼看到铜火炮用于战场上。

  这是陈叔十几年的心血,陈铁牛都没有花陈叔这么多心血。如果铜火炮有意识,恐怕铜火炮才是陈叔最疼爱的亲生儿子,陈铁牛这个真正的儿子是捡来的。

  挨完训后,陈铁牛拍拍屁股,神色恢复如常,一看就很习惯被训了。

  老爹不再训人,陈铁牛纠缠着老爹要先试发几枚火炮。

  去占城国之前,总要在海上试试,别炸膛了。

  他这话一说,气得陈铁匠随手捡起不知道谁丢在甲板上的扫帚,追着他揍。

  李玄霸又看了一次笑话,十分满足。

  其他跟着薛收来的工匠都骂陈铁牛活该,丝毫没把陈铁牛这个潞国公当回事。

  陈铁牛不愧是朝堂上最没存在感的国公。

  可惜爱州到占城国的距离太近,李玄霸没看多久笑话,就看到了占城国的海岸。

  占城国早就接到消息,海军已经在海岸线上集结了。

  李玄霸拿着装着水晶镜片的望远镜,站在瞭望台上看了一会儿,笑道:“陆地上应该是他们国王的仪仗。看来他还是挺看重我这个大唐使臣。”

  被亲爹和工匠叔伯以“说了不吉利的话”为由,揍得鼻青脸肿的陈铁牛揉了揉嘴角的乌青:“我先登岸,让他们国王前来向大唐请罪。”

  “登什么岸?先打声招呼。”李玄霸放下望远镜,“你不是想开炮吗?随意朝着船只密集的地方打几发。就算铜火炮的准头再差,也能落一两颗炮弹在他们船上吧?”

  陈铁牛瞬间嘴角不疼了,他憨厚地笑道:“好嘞!我这就去开炮!”

  他走了几步,回头道:“二郎君已经玩过火炮了吗?如果他没玩过,知道我率先开炮,他肯定会找借口揍我。要不还是三郎君去?”

  “能放出京的新奇玩意儿,你说二哥有没有玩过?”李玄霸翻白眼,“快去。”

  陈铁牛蹦跑起来:“哦,好嘞!”

  第252章 这下岸上热闹了

  现在的占城地区, 在中原王朝的名称是林邑国,因最初是秦汉的象林邑而得名。“占城”这个名称,是在五代时才广泛使用。

  但李玄霸一直念着“占城”, 在官方文书里也改成“占城”了, 甚至不在“占城”后面加个“国”字, 贞观君臣之心昭然若揭。

  虽然之后占城被越南狂揍,好像是一个无辜的小可怜,但此时, 它正嚣张着。

  占城原本只有象林邑;两晋时,占城攻打晋朝的日南郡和九真郡;南齐时,日南郡几乎被吞噬殆尽;隋文帝时, 占城也多次犯边;直到隋炀帝继位,看不下去占城的蹦跶, 派军队攻破占城的国都, 占城这才消停,派人进贡。

  但隋炀帝是一个只好大喜功,不管后续的人。隋军攻破占城,占城国王范梵志承诺增加贡品后,隋炀帝就让隋军拍拍屁股回去了, 什么都没要,更别提重建日南郡。

  以至于隋末乱世, 占城又跳了起来,蚕食了隋朝南边不少土地。

  大唐建立后,范梵志原本打算向大唐称臣进贡。但国内大臣探得消息, 大唐的君王不过弱冠, 还在和太上皇夺权, 恐怕难以坐稳江山。

  想想中原王朝几百年乱世, 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大一统的隋朝国祚不到四十年,很显然中原分裂才是常态。大唐这开国君王配置怎么看都不像个长命王朝,恐怕镇压内部都自顾不暇,根本管不到占城来。

  范梵志被隋炀帝攻破国都,深以为耻。他现在年纪已经很大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心里憋屈难道一直要带到地下?

  于是这位老国王决定冒险试探大唐。

  如果大唐发怒,大不了他亲自去谢罪,再把王位传给儿子。反正他都要死了,用生命试探大唐,以探寻林邑国之后的道路,也挺划算。

  劝老国王试探大唐的臣子也立下誓言,如果大唐发怒,他们愿意用脑袋来让大唐息怒。

  总的来说,林邑国的君臣做出这个决定,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还挺悲壮的。

  他们希望林邑国能再创在两晋南北朝时的辉煌,不仅吞并原本的日南郡和九真郡,想个大的,把中原的岭南道全境吞下,成为与中原王朝对峙的“南朝”。

  这个梦想,后世越南也做过。

  中南半岛的国家强盛后,都有一颗与华夏先划珠江而治,再图谋划长江而治的野心。

  林邑国现在正是最强盛的时候,有这样的野心很正常。

  在原本的历史中,唐末衰弱时,林邑国就多次犯边,扩大疆域。

  李玄霸探得了占城国朝堂上的消息,对此的反应是没反应。

  无论他们怎么想,两晋南北朝丢掉的日南郡都得给我还回来。就算他们现在老老实实称臣,他也会找借口敲打。等大唐能腾出手,就一口气把失去的故土拿回来。

  “铁牛,悠着点,如果你出了什么事,我就在你的碑文上嘲笑你。”李玄霸叮嘱。

  陈铁牛道:“如果是郎君亲自为我写碑文,随便郎君嘲笑。”

  陈铁牛虽然这么回答,该有的谨慎小心一点都不会少。

  虽然铜火炮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以防万一,李玄霸还是把铜火炮放在单独的船上,由工匠们严加看管。

  陈铁牛摩拳擦掌去开炮时,张亮等人也屁颠屁颠的跟上。

  这么久了,他们都没能好好摸摸这些大家伙。现在哪怕给陈铁牛打下手,他们也想试试新武器。

  李玄霸看着他们那狂热的神情,很有既视感。大概男人都难以拒绝新武器吧。

  只是如果这船炸了,他麾下的将领都要一锅端了。

  李玄霸叹了口气,把脑海里不吉利的想法丢出去,再次拿起了望远镜。

  林邑国的主力部队是象骑兵。

  老国王虽说是来岸边迎接大唐的使臣,没打算真的开战,也没想过大唐会直接向他们开战,但也拉来了国内最精锐的士兵。

  国与国第一次外交交锋,可不是耍嘴皮子,都要亮出彼此肌肉。

  看到大唐的战船徐徐靠近,老国王忍不住从象背上的王座占了起来。

  象背很宽广,老国王的座驾就像是一个安放了王座的小亭子,让他可以站在王座前眺望远方。

  老年人的视力已经不够好了,但他仍旧能够看到大唐数量不多,但十分威风的战船,也能看到战船上飘扬的旗帜。

  海风呼啸,旗帜飞扬,他耳边似乎出现了大唐的旗帜猎猎作响的幻听。

  老国王垂下的双手握紧。

  林邑国的未来,能不能达成先祖的夙愿,就看这次会面了。

  如果大唐的气势被压下去,他和他的子孙就能把林邑国推向更高峰,象骑兵踏平中国的岭南。

  中国,四方天地居正中的华夏正统称中国。原本只是指中原,后来成为华夏周围番邦共同的称呼。

  有野心的国家,也想自称中国,比如如今的倭国,虽不敢自称“中国”,但也自称“东方皇帝”,称华夏皇帝为“西方皇帝”。

  林邑国还没有倭国那样隔着海洋所以可以随便作死的狂妄,在林邑国老国王的心中,“中国”仍旧是“中国”,而他祖祖辈辈的夙愿就是蚕食这个古老又庞大的“中国”,以期许自己能成为“中国”。

  林邑国历代国王都干得不错,唯独如今的老国王范梵志踢到了铁板——他遇到了短暂统一的大隋。

  即使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林邑国的君臣也生出了恐惧和疑惑。

  如果中国再次统一,林邑国还能战胜他们吗?还是说,大隋只是一个意外?

  “他在看我们呢。”

  拿着望远镜的李玄霸嘴角上翘,眉眼弯弯,笑得温文尔雅,一如他光风霁月的高士模样。

  他单手仍旧举着望远镜,另一只手,轻轻挥了一下。

  瞭望台上,士兵换上了新的令旗。

  陈铁牛一脚踹开在铜火炮面前跳来跳去的张亮,脸上憨厚的神情一沉,变得冷酷肃杀。

  “列队。”

  陈铁牛一边下令,一边到达自己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