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21节

  李玄霸认真地问道:“这么遥远的未来,你们也信吗?”

  轮到豪强们沉默了。

  半晌,他们都站起来,但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做什么,甚至连作揖行礼道谢都忘记了。

  李玄霸没有提醒他们。

  他再次品茶,又再次放下茶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一处兴盛之地曾经不是蛮荒之地?先祖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后世子孙才能在桑榆之下乘凉。现在诸位苦,是因为我等皆为先祖。”

  李玄霸的话,终于让那位提问的老者找回声音。

  他拱手问道,背弯得与地面一样平:“晋王殿下,还要等百年吗?”

  李玄霸道:“我没有出现在这里,就要等百年。我告知了你们未来,后世子孙在桑榆下乘凉的时间能提前多少,就看我们的努力了。不过老翁……”

  李玄霸起身,将老者扶起来,非常冷酷地道:“就算我们再努力,交州出现第一位进士的情形,或许也只有你的儿孙辈才能看到。”

  老者笑着道:“别的中原大官来告诉我们岭南会好起来,总是说立刻,很快。”

  李玄霸道:“本王不轻易承诺,因为世人皆知本王会谶纬,会相信本王所说为事实,而不是期许。”

  老者继续笑着道:“是啊,世人皆信殿下所言为事实,草民也相信。”

  他十分无礼地推开李玄霸扶着他的手,再次对李玄霸作揖:“草民信你,信那个百年后、几百年后、千百年后的未来!”

  在他的带领下,其余豪强也皆行礼。

  年老的作揖,年轻的叩拜,皆言相信李玄霸。

  但李玄霸不相信他们的话。

  或许有人被自己的言语激励,但大部分人都只关注当前,对百年后的事并不感兴趣。

  不过李玄霸也不计较他们是否真心。只要有人信自己,愿意为自己做事,当他们获得了利益,剩下的人自会向自己靠拢。

  万事开头难。他在交州豪强撬开了一道口子,再要用金钱权力腐蚀他们,就十分容易了。

  接下来李玄霸详细地询问了这些人的祖地和擅长的经营。

  所谓擅长的经营,就是他们垄断的货物买卖。

  李玄霸没有让他们吐出自己垄断的货物买卖,只是让他们与朝廷合作,成为朝廷的“官商”。

  “官商”能从朝廷获得新鲜的货物,能在中原商路上畅通无阻。相对的,他们需要承担朝廷的采买任务,并且要缴纳减免后的足额商税。

  李玄霸说得很明白。

  他知道商路上的盘剥,也知道豪强避税的手段。他给官商保驾护航,给官商类似“官”的身份,相应的官商也要放弃躲避税收。

  他们可以试试白拿好处。但如果白拿朝廷的好处,若被查出来,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可与普通偷税漏税不同。

  好处很大,风险也很大。

  李玄霸知道在自己掌握下,官商是一个激活岭南经济文化的好工具。但换一个吏治不清明的时候,肯定会滋生严重的**。什么官商勾结,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但他无所谓。

  他现在要做的是将包括爱州、交州在内的岭南道全部与中原黏合在一起,让人员和财富流通,让当地豪强迅速富裕到能够支持其贫寒宗族子弟也读书科举的程度。

  至于百姓,岭南百姓已经够苦了,岭南豪强富裕起来,哪怕是多招收点佃农和帮工,都能让他们的日子比现在好过。

  要说再好过一点,李玄霸也没办法。中原百姓也饱受欺压。

  他在堆积大山,推翻大山是千年后的人的责任。

  一个时代的人做一个时代的事。他所做的就是把岭南和中原的道路上的荆棘砍掉。

  给客人们画了百年后、几百年后、千百年后的饼,又给他们呈上了马上就可以充饥的饼,李玄霸让陈铁牛出来送走了客人们,自己才得空去关心他现在真正最关心的事——那群占城国的奴隶。

  张亮在李玄霸身后护卫。

  他面有犹豫之色,似乎想说什么,又不住抿起嘴唇。

  李玄霸道:“想问什么就问吧,这是给我当护卫的福利。”

  张亮道:“是福利还是惊吓?”

  李玄霸失笑:“你和铁牛学坏了。”

  张亮憨笑了一下,问道:“殿下所说岭南未来是谶纬,还是……”

  李玄霸道:“还是幻想?”

  张亮小声道:“嗯。”他总觉得太不真实了。

  李玄霸道:“是谶纬,但也不全是真实。岭南道很大很大啊。”

  张亮没反应过来:“岭南道是很大……”

  李玄霸道:“中原有繁荣的地方,也有贫穷的地方;江南有鱼米之乡,也有未开化的山林。岭南这么大的地方,未来自然有繁盛之地,也有贫穷之地。就是交州这一地……”

  李玄霸笑了笑:“有一部分确实繁荣,还有一部分被不肖子孙丢了。”

  张亮的脸色瞬间一沉:“他们有异心?!”

  李玄霸摇头:“他们没有,那是千百年后的事了。我们不必忧心这个。”

  张亮大着胆子道:“但我见殿下似乎在忧心这个,才会对岭南道如此用心。”

  李玄霸居然愣住。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张亮:“我有吗?”

  张亮点头:“肯定有。”

  很明显有。

  既然殿下知道交州与中原分离是千百年后的事,那就说明在此时交州并无大事,何必现在就亲自来交州?

  李玄霸眉头紧皱。

  张亮有点不安。他是不是说错了话?

  他忙抱拳:“卑职见识浅薄,若说错话……”

  李玄霸打断道:“别卑职不卑职的,自家府上太过客气,听得我头疼。”

  他深呼吸了一下,失笑道:“你没说错。”

  李玄霸把折扇合拢插腰上,一甩衣袖,大步向前。

  “没错啊。”

  “哈哈哈哈哈!”

  张亮愕然地跟上突然甩着衣袖朗声大笑的李玄霸。

  说得好听点,李玄霸现在的模样就是标准的狂士。

  说得难听点,李玄霸笑得就像个癫子。

  谁也不知道他为何发笑,他或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何发笑。

  只是想笑,便笑了。

  非要李玄霸说出个突然大笑的缘由,他只是想起了幼年时与二哥的对话。

  “哥,穷则独善其身,达才兼济天下。我只顾我自己,不想顾别人。”

  “但是阿玄,我们不穷啊。”

  “我说的穷不是你想的意思……”

  “我们真的不穷!”

  “呃……”

  好吧,我们现在确实不穷了。

  第247章 派潞国公去碰瓷

  奴隶确实来自占城国, 稻种也来自占城国。但奴隶是不是占城国会种水稻的老农,稻种是不是占城国已经改良的稻种,就要等一季稻子长出来才知道。

  李玄霸略微了解了一下占城国奴隶的信息, 就把人交给颜真, 让其安排其去官田种水稻。若他们真的是有技术的老农民, 就教他们官话;若不是,就等颜真明年重新当豪商时一同带去占城国,也能当个向导。

  交州的土话与官话已经有很大区别, 占城国的土话更是难懂。

  以李玄霸的记忆力,学语言本应该容易,但难的是土话没有较为系统的语言教材, 也没有文字记载,只能靠着对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学, 十分麻烦。

  李玄霸穿越这么多年, 第一次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学习上遭遇了难题。他还挺高兴,觉得总算有点挑战性了。

  为了快点学习当地方言,恰好宇文珠把李玄霸的身体养好了,准备做正事,要走街串巷去研究交州人口中的“瘴气”究竟有多少种病, 李玄霸便跟着宇文珠去走街串巷。

  宇文珠只是去走访当地游医,不是去接触病患, 所以李玄霸不担心会染上病。

  李玄霸陪宇文珠外出的时候,也没忘记推进交州海港建设。

  他离开长安时,李世民让他随意支取岭南道赋税。

  朝中对此很有意见, 还有人说晋王招兵买马谋反怎么办。

  虽然人人皆知晋王不可能谋反, 但他们不能开这个口子。

  李世民对此哈哈大笑:“大唐后世子孙若想效仿朕与阿玄, 首先他们得是一对双生子。哈哈哈哈哈, 阿玄要谋反,这是朕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他要谋反,还得让朕给他当大将军。难道你指望他那么病弱的人自己带兵打仗吗?”

  李世民在朝堂上表现得很大度,几日后已经回到朝堂的三位相公弹劾某些居心不良的大臣诬告忠臣,离间皇帝和晋王兄弟感情。

  连曾说出“为了监督和劝谏,御史就算捕风捉影也没问题”的魏徵也上书,说晋王正在交州吃苦,群臣却弹劾晋王,实在是令做实事的人寒心。群臣再这样胡搞,以后人人效仿卢祖尚沽名钓誉,大唐就要完蛋了。

  哦,卢祖尚现在还在大理寺。

  程序正义,大理寺要走流程,还要三位相公会审复核,实在是忙不过来,等春闱后再说吧。

  李世民立刻赞同,贬了弹劾李玄霸要谋反的人的官,让他们去偏远的地方当县令醒醒脑子。

  朝臣就算外放也是当刺史,李世民一下子给人贬到县令,朝臣中刚提拔上来的愣头青总算明白,那些事就算用“劝谏”“预警”都不能说了。

  被贬为县令的人也很委屈。

  他们脑袋真没问题,都说了不是真的认为晋王要谋反,而是担心陛下开了这条口子,后世有脑袋不清醒的皇帝也这么做,造成宗室谋反。

  但皇帝认为他们居心叵测,就是想离间,就是想趁着晋王不在搞成“三人成虎”的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