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93节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2、

  又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 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景恚曰:“会将吴儿女以 配奴。”——《南史》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个“世家”就在侯景之乱中物理毁灭了。后来还有两族还有族人,但已经无法形成世家门阀。

  所以前文“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能就“门第钱”的潜规则骂山东世家。除了他们,其他世家都不敢骂,回旋镖会插他们自己身上。

  其他世家也不敢帮山东世家说话,虽然琅琊王和陈郡谢骂人的话让他们也暗搓搓被击中,但这两家是真的不肯自降门第嫁女被灭了满门,谁能和他们比“清贵”(李大德露出缺了大德的笑容.jpg)。

  3、

  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新唐书》

  太和九年,唐文宗在“甘露之变”被囚,开成的年号在太和之后,也就是在“甘露之变”被宦官软禁的唐文宗想和宰相联姻,宰相吓得屁滚尿流,赶紧把女儿嫁了。

  个人推测,唐文宗的哀叹,其实是说自己大唐二百年天子,也不能让勋贵世家为大唐孤注一掷,维护大唐正统,而不是单纯从“婚姻”的角度感慨。

  4、

  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隋唐嘉话》

  这句话不见正史,出自《隋唐嘉话》。《隋唐嘉话》是一本笔记小说,所以薛元超这句话不一定是真的。

  就算是真的,被迫成为李元吉的女婿,理解理解薛元超的抱怨吧,哈哈哈哈。

  第228章 连环招真正目的

  李智云回长安时, 特意装得自己伤得很重。

  李世民和李玄霸出城门二十里迎接英雄弟弟归来,看到李智云那凄惨的模样,都装得很愤怒很难过。

  李玄霸在心声里对二哥吐槽。李世民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定力, 脑海里被弟弟的声音刷屏了也没有露出破绽。

  他如此年轻就能有帝王的定力, 全靠弟弟的磨砺。

  李玄霸:【这大概也是我’算无遗策‘的体现。】

  李世民:【滚!】

  李智云:嘤嘤嘤, 我被刺杀了,我伤得好重,我好委屈。抹眼泪, 再抹眼泪(偷瞟)。

  不知情的人跟着一同愤怒,知情人也在展现出自己强大的演技。

  这兄弟三人真是闹麻了。

  等李世民和李玄霸将李智云接回宫,为保密只让宇文珠给李智云看了看伤, 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脸色才真的沉了下来。

  宇文珠叹气:“可以让御医来看了。”

  李智云对着两位兄长讨好笑:“二兄上战场也受过伤,我这点伤不算什么。”

  李世民阴沉道:“我从来没有自找伤受。”

  李智云道:“二兄, 三兄常说你自找伤受。”

  李世民:“……”

  李玄霸道:“确实是你二兄的错。你二兄打仗就喜欢亲自冲杀在前, 总觉得自己当主帅的时候,若不能亲在战场第一时间观察敌人,战斗结果就不会完美。但这和你自己扮作贼帅有什么关系?你的伤怎么回事?总不会是你当乱民被伤的?算了,你别开口,王弘直!”

  李世民看向旁边一直拱手垂首的王弘直。

  王弘直直挺挺跪下。

  李智云忙拦道:“这和王刺史无关, 是我自己的主意。他怎么拦得住我。”

  李玄霸道:“你是楚王,你若出事,无论属下是否知情, 是否拦得住你, 都会承担责任。”

  李智云神色一黯。

  李世民却瞥了李玄霸一眼。

  阿玄看似在责怪王弘直, 其实是护着王弘直, 提前开口,不让自己怪罪王弘直。

  皇帝开口就是金口玉言, 没了转圜余地。晋王开口则可以让皇帝打圆场拉偏架。

  李世民在心里叹了口气,道:“起身说话。”

  他先伸手狠戳了一下李智云身上的绷带,痛得李智云差点跳起来,然后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

  御榻已经不舒服了,还是可以整个人窝着的圈椅舒服。

  “说吧,小五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李世民道,“小五,别嚎了,不想伤上加伤就闭嘴。”

  平日里总是笑呵呵的二兄一旦严肃起来,比总是板着脸的三兄可怕多了,李智云双手捂嘴。

  李玄霸给了小五一个嫌弃的眼神。都快及冠了,这孩子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幼稚。

  宇文珠摇了摇头,去太医院给李智云配药,顺便带几个御医过来检查李智云的伤势,好把李智云确实曾经受了重伤的消息传到宫外。

  长孙康宁凑在李世民耳边轻言细语地劝说了李世民几句后,给了李智云一个“你小心些”的眼神,才去安慰一直提着心的长辈。

  李世民给王弘直赐座,让王弘直把李智云干的好事一一道来。

  偶尔李智云插一句嘴,在两位兄长嫌弃的目光中,吹嘘自己的英明神武。

  事情说来简单,李智云确实遭遇了刺杀。

  刺杀和山东世家无关。他们自隋朝时就被打击,政治基础几乎被摧毁,经济基础也在隋末大乱中受损严重,没胆子与大唐正面对抗。

  被王朝捧起的世家门阀天生就不足。

  过江侨姓“王、谢、萧、袁”四个世家,不仅有历史底蕴,还在东晋立下汗马功劳。东晋四个顶级侨姓士族,陈郡谢氏和兰陵萧氏都曾经只是普通士族。他们在东晋的门阀地位是自己争取,而不是仅凭祖上荫庇和皇帝恩赐。

  所以侨姓士族在鼎盛时,手中都有兵权,皇帝需要捧着他们。

  后来高门士族崇尚清谈和“闲官”,将军政大权这等“俗事”让给寒门将领后,他们就变成了任人屠戮的鱼肉。

  山东世家看似辉煌,但在一开始就是“鱼肉”。

  北魏是鲜卑政权,虽然把汉族世家捧得很高,但军权一直牢牢抓在由鲜卑贵族和关陇豪强演化而成的关陇贵族手中。

  皇帝需要山东世家的时候,山东世家可以参与朝政;当皇帝不喜山东世家时,比如“国史案”中山东世家嫡系被杀两千余人,几乎被杀空了一代人才。

  山东世家所依仗的只剩下“坟中枯骨”,即他们祖上世世代代积累的郡望。百姓自发仰慕他们,百姓和其他有权有势的官员自愿给他们送钱联姻。

  以及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如今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无论佛、道、儒的“注经权”还紧紧握在他们手中。

  山东世家知道,只要自己不主动和朝廷作对,朝廷也拿他们无可奈何,他们至少能保持现在的地位。而一旦他们敢与朝廷作对,李世民麾下玄甲兵的刀还正锋利着。

  什么是权力?什么是地位?

  这个世界,不是你当了世家门阀就有世家门阀的权力,也不是你当了皇帝就自动有了皇帝的权力。

  天子,兵强马壮尔。

  李世民不能明面上对世家门阀动手,是因为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以及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治国人才库。

  世家门阀更不敢忤逆李世民,因为李世民有兵。

  所以李智云查他们的田地,他们只是推诿不配合,或者联合官员作伪证,不敢对李智云太过不敬。

  派人刺杀李智云的,是地方上的小豪强。

  这些豪强的影响力只在一县甚至一个村落,平时根本上不登大雅之堂,家族几代人都名不见经传。他们所有的根基都只在家乡,乱世时建坞堡养私兵,以乡勇自卫的名义组建军队,勾结盗匪抢占民田民宅。

  天下大乱时,这群人中较为优秀的人往往最先加入各地“义军”,摇身一变成为将领,如瓦岗寨义军中的徐世勣;最为优秀者,甚至成为一方霸主,比如原本历史中的薛举。

  反倒是世家豪族会反应较为谨慎,顶多只让子弟寻求名主,不会迅速将全家力量都押上逐鹿的大舞台。

  天下平定,优秀的小豪强已经加入了大唐的温暖家庭,徐世勣、薛举摇身一变大唐新的勋贵;普通的小豪强若没有在乱世被其他豪强吞并,便能发一笔横财,扩充家族资产,等着新王朝重新勘定土地时把灰黑的资产“洗白”。

  魏晋南北朝乱世时,各个势力征伐不休,很难构建稳定的基层权力机构。甚至连“县”这样的行政区划,有时候也会有很大的权力真空,所以他们都需要“乡贤”的支持。

  这些小豪强根据先祖几百年的经验,认为大唐也会承认他们在乱世掠夺的资产。谁知道居然有刁民告状,楚王李智云这个愣头青还真要重新拿着隋朝曾经的户籍资料丈量田地,并声称要将多余的田地充公。

  李智云本是剑指士族门阀。但重新丈量土地其实并不会让士族门阀伤筋动骨,他们田产的大头是隋朝皇帝赐予,或者历朝历代积累的“永业田”。

  倒是李智云根本没放在眼里的小豪强们慌了神。他们缺乏政治素养,看不穿李智云的意图,只知道李智云要抢他们的田,治他们的罪,说不定还要把他们全家流放。

  现在乱世刚定,许多人还匪性未平。

  这群当了几年盗贼,刚放下屠刀的小豪强们一琢磨,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和大唐拼了!

  辉煌的大隋都能说灭都灭,新建立的大唐又如何?

  大汉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这天下就不会再出现一个持续百年以上的王朝!

  于是这群小豪强们都不需要经过勾连,把后院武器一挖,反了!

  李智云苦着脸道:“我根本没想到会捅了一群根本没在意过的人的马蜂窝。”

  王弘直的神情也很苦涩。

  王弘直祖上辉煌过,他知道士族门阀的心思,所以胆敢和李智云演这出戏,料定山东门阀只能吃个哑巴亏。

  谁知道山东门阀确实如他们所料只敢消极应对,一群“土豪”却差点要了他们的命。

  李世民和李玄霸在中原南征北战时,李智云不是留守陇西,就是留守西京。他对中原的情况了解不多,才吃了这个亏。

  幸亏李智云脑袋灵活,李玄霸给李智云留下的张亮等人又曾经当过“民贼”,他才急中生智,想出一个“自己当贼帅”的招数瞒天过海,不仅逃出重围等到援军,还把锅扣在了山东世家头上。

  虽然这群“揭竿而起”的小土豪们都是匪贼无疑,但他们人数众多,隋末乱世的余波未平,舆论很容易出现“官逼民反”的声音,到时大唐朝堂就只能“法不责众”。

  李智云自从跟着兄长出门后,除了偶尔被兄长欺负,哪受过这等委屈?他都被刺杀了,怎么能“法不责众”?

  李世民扶额:“所以你就……唉,你这是诬陷!是构陷!”

  李玄霸道:“乡间富户哪来那么多壮丁和兵甲?说不定小五误打误撞猜中,这群人背后确实有大世家支持。此番骚乱,就是欺负小五经验不足,试探大唐的底线。”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

  王弘直嘴唇抖动,想要说什么。但他叹了口气,什么话都无法说出来。

  这局面他有五成的错,如今已经闹到这个地步,他自身难保,哪还能替被构陷的山东士族说话?

  再说了,他也隐隐有怀疑,齐鲁河北出现这么大的动静,真的是那一团散沙的乡中豪强能做到的吗?

  李玄霸道:“二哥,你是皇帝,你怀疑别人谋逆不需要理由。你在怀疑有人谋逆,在小五被刺杀之后,还让当事人自己找证据自证,这正是仁君所为啊。”

  李智云眼睛慢慢瞪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