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65节

  “太医派遣制度需要用明文固定下来。”李玄霸做好给二哥后勤的初期准备后,就将后续事务交给了母亲。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疫病上。

  他起了头,母亲很有能力,即使还是个新手,也能应对自如。

  李玄霸把早就和二哥商量好的地方医学制度拿了出来,把定期上报地方疫情作为明文规定保留下来。太医轮流支援地方,也已经做好了初步规划。

  李世民在离开长安前,被李玄霸拉着熬的好几个夜都奉献给了这个初步规划。

  剩下具体的细节,就要朝中诸公来填充了。

  杜如晦唏嘘道:“有了这套制度,将来再有疫情,就能掐灭在萌芽状态,不会害民太多。”

  房乔也拈须点头,眼神充满希望。

  李玄霸却嗤笑:“想都别想。一个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人。这个防疫制度只能说在二哥在位期间行之有效,下一代皇帝就没用了。二哥经历了大隋民乱,知道百姓不可虐。但二哥的孩子在富贵窝中出身,他们可看不到卑微如尘埃的百姓。如果只论朝廷成本,花费人力物力救助价值连牛羊都不如的贱民,不如把他们圈起来,人死光了,疫情就没有了。”

  杜如晦和房乔脸色煞白。

  他们扶额叹气,想说什么又组织不出语言。

  如果其他人这么说,他们肯定会反驳。但李玄霸言之凿凿,他们却只能叹气。

  杜如晦疲惫道:“只是下一代皇帝,这制度就荒废了吗?”

  李玄霸冷淡道:“嗯。”

  唐太宗后,无论是颇有作为的高宗等皇帝,还是中晚唐的皇帝,对疫病的应对措施都是“等待”。

  因为皇帝的功绩只在于坐稳皇位和开疆扩土,后世对皇帝的评价也只在坐稳皇位和开疆扩土。

  正如汉武帝末年虐民虐得户口减半,但后世人说起大汉第一帝脑海里都会浮现“汉武帝”,而不是让百姓生活更好的“汉文帝”。因为论对后世的贡献,汉武帝确实是“大汉第一帝”。

  对后世人而言,开疆扩土和“跨时代进步意义”的好处他们能享受到,而当时百姓的死活和他们没关系。倒不如说,既然“跨时代进步意义”需要牺牲一代人,那最好让先祖都把苦吃光了,后世人更高兴。

  皇帝们眼前的需求是坐稳皇位,维持奢华生活;长远的愿望是博得后世万万代的名。

  只关注当下,忽视底层百姓的“宏观”治理成本最小,更省事省力,还能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博万世名,后世人也不在乎他们治下百姓过得如何。

  什么样的皇帝才会傻到给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得病的贱民活路?

  野草干枯了就挖掉埋土里,来年春风一起,会有更多的野草复生。

  在意野草,得不偿失。

  “所以别想什么之后,你我闭眼之后,大概率人亡政息。”李玄霸说了一大段后世人对“好皇帝”的评价标准后,平静道,“不要想太多。做好当下事,跟着唐太宗当好贞观的官即可。”

  房乔叹了口气,杜如晦也扶额。

  杜如晦道:“李三啊,你二哥连皇帝都还没当上,你别就开始叫他的庙号了啊。”

  房乔:“……”他都忽视了这点。

  李玄霸面无表情道:“这有什么?二哥在离京之前拉着我抵足同眠,非拉着我讨论给我什么谥号。他觉得’贤‘很适合我,但’贤‘在以往亲王谥号中不是太好。’懿‘最适合我,但他还是觉得’贤‘更好。这车轱辘话说了整整一个时辰,”

  杜如晦和房乔:“……”

  虽然早就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就是这个德性,但他们每次都能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他们还能更过分。

  面对这对双生兄弟,贞观年间的官好像也不是很好当。

  “闭嘴,先做正事。”杜如晦恶狠狠道。

  房乔用眼神威胁李玄霸,附和杜如晦。

  李玄霸在嘴上画了个叉。

  闭嘴就闭嘴,凶什么?等二哥回来,凶二哥去。他不是才更过分吗?

  在房乔和杜如晦的威胁下,李玄霸终于没再发疯跑题。

  地方医学和太医派遣制度迅速敲定,虽然李世民军中有军医随行,但草原上归顺了大唐的部落若是在疫区中,李玄霸也派去了支援的太医。

  始毕可汗现在名义上归顺李世民,跟着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对抗。

  当他迎来大唐长安城派来的太医支援团时,整个人都傻掉了。

  还、还有这种好事?

  但我们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牧民得病啊。

  牧民这种野草,死了再去别处抢不就好了?虽然没有牧民不行,但单个生病的牧民扔了就是,草原部落四处为家,疫情蔓延很难,所以从来不在意什么防疫。

  李世民笑着拍着始毕可汗的肩膀道:“你现在是大唐册封的可汗,就要按照大唐的规矩办事。就算不在乎牧民的死活,现在正打仗呢,你离为你打仗的牧民距离那么近,不担心染病吗?”

  始毕可汗这才感激涕零地接受了长安的好意。

  劝好始毕可汗支持大唐防疫后,李世民一回到帐篷里,脸色就一沉。

  他对长孙康宁道:“阿玄仁善,连突厥人得病都想救治,这群蛮夷却不知感恩,反倒埋怨阿玄多事!”

  长孙康宁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蛮夷也是这样。我相信牧民也有心,他们知道是大唐救了他们,将来肯定会心向大唐。”

  李世民瓮声瓮气道:“我知道,但还是很生气。我决定了,等始毕可汗死后,我要给他一个恶谥!”

  长孙康宁忍俊不禁:“好,我支持你!”

  说到谥号,李世民又忍不住唠叨起来:“唉,阿玄的谥号究竟选什么好?观音婢,你快帮……啊,你别跑啊!”

  长孙康宁捂着耳朵朝着帐篷外狂奔:“我不听我不听,好烦啊!等你回京去找三郎君商量去!我要去找宇文姊姊玩了。”

  李世民伸出手,长孙康宁的衣袂从他的手指间滑过,没抓住。

  他气得直跳脚:“观音婢居然嫌我烦!她居然嫌我烦!可恶,你怎么能嫌我烦!”

  李世民对着长孙康宁的背影大喊。

  长孙康宁捂着耳朵都听到了李世民的抱怨,大声回应:“可你就是烦!离给三郎君定谥号还有几十年呢,现在唠叨什么?烦烦烦!啊,宇文姊姊,快救我!”

  正骑马遛弯的宇文珠叹了口气,拉住长孙康宁的手一提,二女骑着小马滴答滴答跑了,留下李世民一个人跳着脚无能狂怒。

  他抓着路过的长孙无忌怒吼:“你妹妹居然说我烦!”

  长孙无忌:“……”你烦不烦你自己不知道?

  颉利可汗呢?怎么还没出兵?你召集了那么多兵马就只知道躲吗!

  你再不来,李二这混账东西都要闲得给我定谥号了!

  被念叨的颉利可汗也很烦。

  怎么说来着,李世民都欺负到家门口了,于情于理他都该回应一下。但颉利可汗又不是蠢货,他两位已经归于李世民麾下的兄长用亲身经验告诉他,可能有取错的名字,但没有叫错的诨号,李世民是真的“战无不胜”。

  突厥本就一直有人不服自己,始毕可汗一回来,自己麾下人心就不稳了。这种前提下,他去迎战李世民,难道是给李世民刷一个“第二次生擒突厥可汗”的名声吗?

  如果小可汗也是可汗,那就是第三次了!

  打是不可能打的,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现在突厥也远远没有在兄长始毕可汗麾下强大,而李世民可不是隋炀帝杨广。

  但按兵不动,他在突厥的影响力也会持续下降,再不出兵,这突厥可汗也当不下去了。

  “好烦啊。”壮硕的颉利可汗在独自一人时,常常抱头哀叹。

  他甚至生出了“当初被俘虏的是我,现在当突厥可汗的是二哥就好了,让二哥去烦恼,我去给二哥添乱”的荒唐念头。

  正当颉利可汗烦恼的时候,有探子回报,大唐的军旗已经在视线范围内了!

  可汗,我们是跑是打!你赶紧说句准话啊!

  颉利可汗懵了。

  啊?我还没去找李世民,李世民却找到我了?!

  李世民远远看到连突厥的万人骑兵都遮掩不住的超级宏伟突厥牙帐,也很惊讶。

  叶护传来的情报至少迟了半个月,他还以为颉利可汗已经拔营离开,留在原地的只是殿后的军队。

  此次突袭,他只是给一直没能得到太大胜果的“草原联军”一场较大的胜利,稍稍激励一下被颉利可汗避战避得窝火的士气。

  颉利可汗怎么半个月还没拔营啊?他在原地等什么?以逸待劳等我出现吗?

  裴行俨也看到了突厥牙帐,赶紧道:“主公!不可轻易冒进!恐防有诈!”

  李世民突然脚一缩,居然踩在马鞍上站了起来。

  裴行俨:“???”

  长孙无忌想尖叫,又怕惊扰了李世民的马。

  李世民双脚一滑,坐回了马鞍上。

  他轻松地笑道:“敌军松散,应当没有诈,只是颉利可汗这厮犯懒了没挪窝。擂鼓!全军将士听令!准备迎敌!秦叔宝……”

  被点名的秦叔宝秦琼,还没听完李世民的命令,就带着自己管辖的两百玄甲兵闷头向前冲锋,把他的主公远远甩在了身后。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真心急。我这次又不跟着去当先锋。颉利可汗的军中的马都还拴着,随随便便都能冲散,不需要我亲自指挥。”

  现在军中最了解李世民的长孙无忌无奈道:“你真不想去,就不会解释这么多。”

  “行吧。”

  李世民策马回转,登上放着战鼓的战车。

  “这次我不当先锋了,我为诸位将士擂鼓助威!”

  “待秦叔宝冲入敌营后,宗罗睺、薛绍玄、罗士信各率一队玄甲军,接替冲锋!”

  “是!”

  “裴守敬率领步卒,以方阵出击!”

  “末将领命!”

  “长孙辅机,带一支轻骑兵绕后,自寻战机!有信心吗?”

  “没问题。”

  李世民笑道:“那么诸君……”

  他双手一挥,鼓槌狠狠砸在鼓面上。

  “请战!”

  包括被编入队列中的突厥、回纥壮士在内的所有将士,都高举武器,双目怒张。

  “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