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63节

  就是几日后李玄霸门口站了一个叫崔仁师的十六岁少年郎,“李门立雪”,非要拜晋王殿下为师……嗯,这一定是巧合。

  ……

  “啊?什么’送雪递梅‘、’李门立雪‘?阿玄究竟在干什么啊!”李世民拿到李玄霸送来的第一批后勤物资时,也得到了李玄霸自大唐建立后第一次装逼成功的书信。

  他挠了挠一个月没洗的头,明明是双生子,却愣是搞不明白自家弟弟又在搞什么事。

  总之,阿玄是在搞事就对了。

  李世民想明白后,心头一宽,不再纠结。

  长孙康宁笑得前俯后仰,被宇文珠扶着才没倒下去:“郎君,什么叫’总之阿玄在搞事,所以无所谓了‘?你对三郎的要求这么低吗?”

  李世民做出了沉痛的表情:“这是要求低吗?这是要求高。他自己搞事,自己扫尾,别想麻烦我,否则我就揍他。弟妹,你别想阻止我!”

  宇文珠哭笑不得:“我不阻止。兄公,要不要我回去劝劝他,有什么事,等兄公回去再做,免得兄公担心?”

  虽然宇文珠知道李世民和自家郎君关系好,但现在二人身份毕竟不同了,她有点担心李玄霸独自在京城揽权,将来可能会有麻烦。

  李世民假装没觉察出宇文珠的担忧,笑着道:“如果弟妹想阿玄了,我这就送你回去。不过阻止他就罢了,我忙于整顿草原,没空理睬朝中的事。如果阿玄不让朝臣和勋贵世家忙碌起来,恐怕等我回去后,有的是麻烦事。”

  宇文珠想了想,道:“那我还是跟着兄公和嫂嫂吧。草原发生了疫病,不跟着你们我不放心。”

  宇文珠这次跟随李世民和长孙康宁出兵,不仅仅是用晋王妃的身份协助长孙康宁进行“主母外交”,更是因为最近从陇右到草原,都有疫情发生。

  宇文珠猜测,这可能是痢疾,得病后死亡率极高。她与老师通信后,确定了预防的方案,不敢将防疫大事交给他人。

  她都没敢和李玄霸说草原有疫情的事,不过这次李玄霸送了许多草药来,又让她尽量吃熟食喝热水,注意蚊虫叮咬,她猜测李玄霸恐怕是已经知道了。

  李世民叹气道:“要不你和观音婢都回去吧,草原上有疫病,我也担心你们得病啊。”

  长孙康宁笑着伸手打了李世民的胳膊一下,道:“如果你病逝了,我和珠娘将来还有的好?你可别说将来让三郎君继位当皇帝,三郎君身体差,听闻你在草原病逝,恐怕就只有小五当皇帝,给你们两人一同发丧了。”

  正在一旁乖乖啃干饼子,极力缩小存在感的李智云震惊抬头,满眼控诉。

  和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突然说我!

  李世民再次挠着他的大油头,讪讪道:“对哦,我家阿玄可脆弱了,他心脏又不好,受不了这个刺激。”

  长孙康宁一脸坏笑道:“所以如果真的要病逝,我们三人就一同病逝,给三郎刺激一个狠的,免得他痛苦。”

  宇文珠忍无可忍,狠狠捂住了长孙康宁的嘴。

  她笑骂道:“你可闭嘴吧?什么不吉利的话都能乱说吗?赶紧收回去!”

  长孙康宁:“呜呜呜!”要窒息了!

  李世民抱着手臂频频点头:“虽然这话不太吉利,但观音婢说的是大实话。”

  李智云无语道:“那把我一起带走吧,我们一家人都整整齐齐的,让三兄、母亲、娘亲都哭死。什么大唐,不要啦……哎哟!”

  李智云的脑袋挨了李世民狠狠一巴掌。

  李世民骂道:“胡说什么!”

  宇文珠捂着长孙康宁的嘴,拖着长孙康宁就跑。

  李世民追打李智云,李智云叼着饼子抱头鼠窜。

  路过的秦琼左手拉着宗罗睺,右手拉着薛举,赶紧转身加快脚步离去。罗士信一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

  没看见没听见,我是瞎子聋子。

  裴行俨蹲在地上和长孙无忌道:“突厥怎么还没打过来?再不打过来,李二就要疯了。”

  长孙无忌抱着脑袋痛苦道:“我妹妹再胡说八道,我才要疯了。”

  第208章 阴险的晋王殿下

  李玄霸确实已经猜到了草原上可能出现了疫情。

  不提疫情本就是大事, 李世民等人只能短暂地瞒住李玄霸一会儿,不可能真的不让长安知道。宇文珠给孙思邈的信送来时,李玄霸正在冒充孙思邈的药童, 折腾一些他印象中的中成药方子。

  宇文珠也担心过信会被李玄霸看到, 所以只是把询问防疫的信息藏在日常请教中, 但李玄霸脑海中有这个时期的大概情况,很快就猜到了草原疫情。

  从武德到贞观,出现过很多次大疫。战乱时没有关于疫区百姓的记载, 但可以从史书中的权贵者遭遇,看出此时北方疫情很严重。

  原本历史中,始毕可汗率军渡过黄河, 想与梁师都一起攻打大唐,在军中病逝;始毕可汗的继任者处罗可汗, 也就是被如今时空的二哥在突厥牙帐俘虏的阿史那·俟利弗设, 也是在攻唐之前患病,听义成公主的建议吃五石散暴卒。

  如果说两位突厥可汗的病逝还能说碰巧,再加上同时间段秦王李世民和西秦霸王在“双秦王之战”前后的遭遇,就可以确定这段时间从陇西到草原靠近黄河这一线,确实有大疫。

  李世民首次与薛举交战时, 因重病把军权交给刘文静与殷开山。李世民上战场上得早,但迎战薛举是他第一次独自统领大军。进长安前, 大军的统帅是李渊。

  这时的秦王铁党刘文静与殷开山还不知道刚及冠的李世民的能耐,如后来坑死了李道玄的史万宝一样自恃自己是老将,没把李世民的话放在心上, 自己做主冒然开战。唐军惨败, 被薛举筑了京观。

  后世许多人刚读到史书中这一段记载的时候, 都难免狐疑“李世民重病”是不是后世为尊者讳, 帮李世民甩锅?哪这么巧,李世民第一次独自当主帅就重病?

  再看一段,质疑者就会发出仿佛看到地狱笑话的无奈神情——西秦霸王薛举用自己的暴病而卒告诉质疑者,李世民遭遇的疫情是真的。

  李世民先中招,挺了过去;薛举随后中招,没挺过去。

  顺着史书着墨较多的当权者患病记载,再看同时期对于军队的描述,“患病”的描述便多了起来,进一步佐证这个时期疫情发生的时间和范围。

  李玄霸拿着地图圈来圈去,和自己记忆中的记载做对比,勉强确定了疫情可能发生的区域。

  因大唐的实力比原本时空中这个时间段的大唐强很多,疆域也宽广许多,所以原本时空中这场疫情多在“敌占区”,现在都在大唐境内。

  李玄霸紧急召开朝议,将此事交给了孙思邈。

  孙思邈想亲自去疫区,被李玄霸阻止。

  “你可以在疫区周围晃悠,但绝对不能进去。天下能控制住疫情的名医我只相信你,如果你出事,接下来几年接连发生的大疫谁来扛?让珠娘独自扛吗?”李玄霸说得十分不客气。

  孙思邈看着李玄霸给他列出来的“未来大疫图表”,感觉自己养生养气的功夫都快被李玄霸废掉了。

  当然,他不是生李玄霸的气,只是在骂老天。

  百姓刚熬过了乱世,怎么疫病又来了?这贼老天没完没了!

  孙思邈是道士,他气得都跑去对着自己祖师爷的神像骂了。

  想着接下来还有的大疫,其中可能还有水蛊、鼠疫等如今解决不了,只能靠预防的疫情,孙思邈就头皮发麻。

  他召集太医院的同僚,没日没夜挑灯夜读,改良了防疫的古方。太医们背着药箱,带着李玄霸从民间征召的医师,分别坐镇几个疫情严重的地方。

  这些地方离长安都不远,他们当务之急是阻止疫情蔓延到长安。

  李玄霸得知孙思邈指着神像骂后,只能说祖师爷冤枉。

  大乱之后必有大疫,这是社会发展规律。古代的大疫很难灭,火星一直存在,只要百姓日子稍稍一不好过,大疫很快就死灰复燃。

  古代的防疫几乎都是朝廷派人去疫区建造隔离区,只要病人死光了,疫情没有蔓延,这次防疫就是圆满成功。

  没有现代医药条件,李玄霸也不能超越现实救死扶伤。

  他所采取的办法,和原本时空中唐太宗采取的方法差不多。

  贞观三年,唐太宗在地方上设置医学博士,即官方医生。每个州只有一两名医学博士,虽不能控制疫情,但能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上报太医署,唐太宗就能及时派遣太医署的太医携带医药支援疫区,将疫情尽量控制在疫情发生地。

  贞观年间的疫情据记载,都是些从皮肤烂到肚子的恶疫,大概率是洪涝和大旱之后的衍生疾病——鼠疫。但这些恶疫都控制在疫情发生的州县,虽然救不了疫区已经得病的人,但他算是封建帝王防疫工作做得比较出色了。

  李玄霸现在还来不及建立地方医学院,但已经在和母亲讨论这件事,方案已经拿了出来,只等二哥登基就让二哥着手去做。

  这等收买人心的事,还是要皇帝自己去做才行。

  没有地方医学博士的上报,李玄霸仅凭借自己对历史碎片信息的整理,再加上从各地搜集来的情报,就确定了疫区范围,派出了上百名太医支援疫区。

  太医这么多,全靠孙思邈的名声。

  李玄霸到了长安之后,就用自己为案例,声势浩大地为孙思邈与宇文珠“造神”,并宣布即将在长安建立官方医学院,只要通过考核的民间医者,都能免学费和住宿费在医学院里学习,出色者还能进入太医院和地方医学院。

  于是民间医者纷纷来长安“朝圣”,等候专属医者的官学开学。

  李玄霸临时布置考核,吸纳了一批医者进入太医院,又给了剩余医者可以追随太医的便利,他们若在防疫中有功劳,将来就能免试入学,还有奖赏。

  厚赏下必有勇夫。医者们也不怕死了,咬牙硬闯疫区。

  李玄霸这一番雷厉风行的行动,朝臣们被李玄霸牵着鼻子使劲奔跑,跑完时都没回过神。

  他们不是还在讨论李建成谋逆的后续吗?投资李建成的勋贵世家不还在给晋王殿下割肉吗?没能及时入场的山东世家不还在疯狂为晋王殿下这个石林领袖造势吗?

  有些心系大唐又不太了解李世民和李玄霸这对兄弟相处模式的忠臣,都有点担忧晋王殿下这么高调,是不是想要趁着太子殿下没回来,自己揽权了。

  李玄霸通过先一个狼牙棒敲过去,又递上一杯甜奶茶,让勋贵世家们安分下来,开始正视自己“大唐臣子”的地位,李玄霸却没有乘胜追击,捣鼓起防疫了?

  话说,长安周边有大疫了?不及时防疫都要蔓延到我们这群人头上了?这么可怕的事,我们怎么在晋王殿下已经着手处理之后才知道!

  哪怕兵荒马乱,洪涝灾害,京城里的贵人们都不是很在意,因为他们可能有损失,但损失不会太大,奢华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大疫就不一样了。

  疫病这玩意儿不论贵贱,哪怕权贵们再怎么养生,若大疫传到了他们住的地方,该死还是会死。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室室有号泣之哀”,“建安七子”中的“五子”王粲、徐干、陈琳、应瑒、刘桢,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还有因与曹军对战而染病的鲁肃,都是死于这场大疫。

  如果疫病传到了长安,他们可没有好日子过了。

  这时不知道从哪传出晋王李玄霸私下透露,如果还有人不当大唐忠臣,就把他们驱逐出长安城。这样既能显示出大唐的仁慈,又能让疫病惩罚他们。

  晋王李玄霸表示,这一切都是谣言,还抓了几个传谣的人。

  但京中权贵们都认为,这是晋王能做得出来的事。他这人虽然表面上有个“德重恩弘”的诨号,实际上手段凶狠毒辣,十分阴险。借刀杀人不脏手的好事,李玄霸瞅到机会就一定会做。

  杜如晦苦笑:“连我的门槛都快被京兆杜氏主家的人踏破了。京兆杜氏的主家在我回京后也显得不卑不亢,说杜家子弟都能和我一样,凭借自身才华被帝王赏识,现在怎么慌了?我京兆杜氏也没做过对不起大唐的事啊,他们慌什么?”

  房乔也一副无语的表情:“我的家族清河房氏已经没落了上百年,他们真没必要把自己当世家子弟,因没有鼎力支持大唐而向我求助。我给主公做事,不就是清河房氏对主公鼎力支持了吗?我们家族除了我,哪还有多少人才?”

  两人用眼神质问李玄霸,你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

  被李玄霸拉着参加宰相核心会议的赵慈景无奈道:“这不都是李三郎拉着世家子弟细数他们和姻亲的族谱,把他们吓坏了?”

  文会中其他事都被人传得绘声绘色,唯独李玄霸与世家子弟交谈时细数对方家谱的事,外界连个风声都不敢传。

  李玄霸此举确实能展现出他对世家子弟的尊重,但这尊重在他整顿朝堂的时候,就有点吓人。

  李玄霸岔开话题:“我确实有需要他们做的事。我要整修渭河水利,疏通关中平原的灌溉渠道。许多灌溉良田都在他们手中,我希望他们支持我。作为回报,玻璃、茶叶和新的香皂、护肤品,他们都可以优先订购。”

  他特意点明了,是“玻璃”,不是“琉璃”。

  我这是如瓷器一样的高端大唐制造产品,不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没有什么底蕴的漂亮石头,也不是从蛮夷那里传来的没有中土气质的土特产。

  另外,李玄霸还是没能烧制出来大块的、全透明的玻璃,但把窑的温度提高了,倒是瓷器的制作技术有突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