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58节

  “啊?我又没养过孩子。”

  “但你能狠下心揍人。”

  “克明说得对,就靠你了,毕竟你预见的未来中你的儿子没有问题。”

  “因为我早逝,没有儿子。”

  三人虽然说着悄悄话,笑声却特别响亮。

  李玄霸笑眯了眼。

  现在让好朋友们高兴一下,等二哥回来,再告诉他们明年十月长安地震好了。

  二哥这个倒霉蛋,无论是原本的贞观元年,还是现在的贞观元年,都有大的天灾发生。

  如果不提前预防,二哥得位不正的谣言甚嚣尘上无所谓,他心大,撑得住。百姓刚从乱世中逃生,又遇上天灾,也太凄惨了。

  但预防就能控制住天灾吗?

  李玄霸脸上笑着,心头微沉。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京师地震;三年、四年皆大旱,至七八月乃雨;武德七年,关内、河东又遇上了大旱。

  然后是贞观年间,几乎年年大灾。

  贞观元年和贞观四年大旱与发大水同时发生;贞观三年、九年、十二年、十六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大旱;贞观六年至十一年年年发大水,洛阳城多次被淹没;贞观十三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鼠害加鼠疫,疫区百姓十室九空。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就驾崩了。

  在这样的天灾下,唐太宗还要征讨突厥、吐谷浑、高丽。

  受灾地区卖儿卖女,唐太宗却能保证没受灾的地方平均粮价以汉斗为单位,只需要不到十钱。

  这也要如何做?赈灾后也能保持京城粮价,还是放弃灾民后稳定了大局?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尽。

  这些不详尽的记载,现在要由他们兄弟和友人一同填充了。

  “年年天灾,还要南征北伐稳定边疆,二哥晚年修宫殿,真的不能用’都节俭了一辈子,不能享受享受吗‘遮掩过去。”

  李玄霸以前对太宗的黑点如数家珍,现在太宗真成自家二哥了。

  “不过封建时代就是这样,难道还指望朝廷好好赈灾,百姓受灾不死人吗?”

  李玄霸送走房乔和杜如晦后,低声嘟囔。

  他活动了一下脖颈,转身继续与工匠商量装修豪宅。

  天灾马上就要到来,奢侈舒适的好日子也要继续过。忧国忧民是皇帝的事,小小的亲王操什么心?

  “等二哥回来,就把今后的自然灾害列个表给他。”

  二哥,加油!

  第203章 这里吵架那里舞

  李玄霸在城外待了几日, 母亲唤人让他回宫,说李渊病得厉害。

  既然是母亲派亲信来让他回宫,李玄霸相信李渊是真的病了。

  他回到皇宫拜见探望李渊。李渊之前在寻找他, 现在却不肯见他。

  李玄霸就每日在宫殿门口晃悠, 以表示自己真的很孝顺。

  窦慧明来看了一次, 叹了口气让李玄霸回他自己的宫殿去住,别把李渊气死,白白担了不孝之名。

  窦慧明问道:“你和他说了什么?他居然会气病?”

  李玄霸道:“没说什么, 就说他没用,自己当不了皇帝还想抢二哥的皇帝,后世人都不会认可他。说不定会把他从帝庙中移出去。”

  窦慧明嘴角微抽:“你真是能说……不过他也没必要因为一个假设生你的气。唉, 他年纪大了,器量倒是小了。”

  李玄霸在面子上过得去, 窦慧明便不再要求他其他了。

  窦慧明还叮嘱李玄霸, 如果李渊气顺了要召见他,先等自己过去再去见李渊。

  虽然李渊以前没打过李玄霸,但现在的李渊已经不是以前心疼孩子的郎君。窦慧明担心李玄霸这副身体,经不住李渊的责打。

  李玄霸答应后,一边处理政事, 一边继续监督建园子。

  又等了一旬,在李玄霸抓了该抓的一半人进大牢后, 这次涉案的勋贵世家终于相信李玄霸是真的不给他们面子,便一一服软了。

  每个涉案的勋贵世家首先都推出了一个首恶。

  李玄霸说了要“公正”,就算这些勋贵世家已经服软, 直接参与此案的人仍旧需要获罪。

  李玄霸以“二哥很仁慈, 建国之初, 不想大动干戈”为由, 除了提供了兵器与和突厥联络的人处死,其余人都是举家流放,财产充公。

  他早早就盯紧了这些人的产业,把账本都做好了,导致他们没办法将财产转移给宗族。

  勋贵世家的宗族见到李玄霸带人抄家时,眼睛都气红了。

  受牵连的人也给了“赎罪钱”。

  李玄霸没有要金银财宝,而是盯紧了他们的地。勋贵世家占据的灌溉好地,被李玄霸拿了近五分之一充公。

  这些地,李玄霸都用均田制与附近在河道旁建屋耕地的农人置换。

  因为勋贵世家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灌溉好地,隋朝虽然用均田制给农人分了田,但这些田不好灌溉,难以耕种。

  河道两旁枯水期裸露出来的地在平时有很好的灌溉条件,但夏秋洪水一来,这些农人的房屋和田地全部都会受灾。

  再者他们的耕地挤压了河道,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洪水一次比一次猛烈,河道也一次比一次狭窄。

  朝廷想要修建水利疏通河道,可以修建工程的地方也被百姓全部占据。法不责众,很难将这些百姓全部迁徙。

  就算朝廷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强制百姓迁徙。百姓没了活路,可能会上山当贼寇,也可能卖身给勋贵世家当佃农,不仅影响了治安,也减少了税收。

  一个正常的朝廷是很不希望百姓暴|动的。

  李玄霸现在用灌溉条件上等的田地和河道两旁的百姓换地,哪怕他用一换二换三,百姓们都挤破头了愿意换地。

  李玄霸手头的地才出了三分之二,他想疏通河道所需要的地就已经全部到手。

  “整个关中平原的好地估计都在勋贵世家手中了。”房乔叹道,“怪不得关中平原养不活大隋西京。那群人真不是东西。”

  李玄霸用胳膊肘撞了一下京兆杜氏的杜如晦:“玄龄骂你呢。”

  杜如晦翻白眼道:“要不要查查我家的地?我看他是在骂你,你这个晋王殿下难道不是京中最大的勋贵?”

  李玄霸道:“那我们还是等二哥回来,把二哥骂一顿吧。他这个皇帝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李玄霸习惯性地和杜如晦、房乔瞎逼逼,旁边青云直上入主中书省的魏徵把毛笔“啪”的一声拍在桌上:“你们究竟还干不干活了?谁说的这些文书今日必须发出去?!”

  房乔兜着手道:“就算再忙,说句话的时间还是有。”

  杜如晦点头:“你何必这么暴躁?难道在主公面前也这样?你这是不敬啊。”

  李玄霸道:“朝廷是排资论辈的地方,你这个新来的少说几句,不尊重前辈和上峰。”

  魏徵:“……”虽然李三郎是他的伯乐,但他有时候真想用剑鞘抽李三郎几下。

  房乔、杜如晦、李玄霸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霸凌”魏徵,还把最繁琐的工作全推给魏徵,美其名曰培养朝堂后辈。

  魏徵忙拉拢薛元敬和薛德音两兄弟,与这三人对抗。

  可惜薛收刚回长安,就跟着李世民去草原了,不然他们就是四对三。

  李靖回来参加李世民的继位典礼,顺便述职。

  大唐文武不分家,朝堂太忙,李玄霸把李靖也拉了进来。

  可惜长孙无忌连长安都没回,直接去草原寻找李世民了,不然他也是个好苦工。

  李靖见职场险恶,吓得赶紧称病。

  他打下了江南半壁江山,如此劳累,现在还不能病一病吗?

  李玄霸准了李靖的病假,然后一群人带着文书来李靖家里处理公务,继续吵架、霸凌、党争。

  李靖:“……”

  怪不得魏徵老骂晋王殿下,晋王殿下就是朝堂毒瘤!

  李玄霸不仅抓了李靖当苦力,他把老师们也抓了苦力。

  特别是心灰意冷的裴世矩。

  他不知道高老师他们还能活多久,但知道裴世矩的寿命。现在不赶紧把裴世矩用起来,将来多遗憾啊。

  虽然裴世矩在草原上的策略都是拾长孙晟的牙慧,被长孙晟私下嘲笑画虎不成反类犬。但裴世矩对朝堂人心的了解,和对朝廷规章制度的熟悉,是朝臣中的佼佼者。

  高老师等人毕竟已经退居二线编书很多年,政务有点生疏。裴世矩是能在隋炀帝弄出那一堆烂摊子时也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人才。

  其实昏君暴君身边的奸臣佞臣大多都很能干,不然无法在粉饰太平的前提下把昏君暴君伺候得舒舒服服,青云直上。

  所以有些大臣在昏君暴君那里是奸臣,跟随了明君就是贤臣。

  裴世矩就是这样的人。

  李玄霸用一句一句的“裴老师”把裴世矩捧了起来,裴世矩叹着气回到了朝堂,并主动撸起了袖子,成为对抗想要倚老卖老的隋朝旧臣的先锋。

  因为李世民这次平定天下的动作太快,苏威没有投奔太多人,而是在直言进谏被杨广冷落后,直接成为了大唐的臣子。

  他可骄傲了,认为自己是以大隋贤能老臣的身份进入大唐朝堂,怎么也该给个三公当当。

  高颎还在想着怎么压一压这个给一点颜色就灿烂的老友,免得苏威晚节不保,裴世矩就一个**兜糊了过去。

  两人都是隋炀帝的宠臣,都知道彼此的黑历史。裴世矩和苏威在朝堂上吵起来的时候,朝堂上的隋朝老臣都不敢说话,因为他们俩在抖对方黑历史的时候,把隋朝旧臣的黑历史顺便也抖了出来。

  众所周知,昏君暴君都喜欢搜集朝臣的小道消息,疑心病特别重。裴世矩和苏威就曾经在隋炀帝身边掌握第一手的消息。

  虽然这些消息不致命,但丢脸。

  以前朝臣们故意用丢脸的消息转移杨广的视线,免得杨广抓到他们致命的地方。

  现在他们没有了危险,来到了一个新王朝的朝堂,就不想自己的丢脸往事被其他人抖出来了。

  裴世矩和苏威吵架,隋朝本来想倚老卖老的旧臣被两人在武德年间不讲武德的王八拳,误伤,纷纷撸起袖子“群殴”这两人。

  李渊生病,李玄霸监国。为了让朝堂更正式一点,李玄霸还请出了母亲垂帘听政。

  窦慧明在帘子后面扶额:“朝堂秩序是不是太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