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40节

  百姓若逃跑,守城的壮丁无法补充。再者他们逃跑会带走粮食,百姓自身在极端情况下也是粮食,王世充怎么可能让百姓离开城池?

  世道已经乱了许久,百姓对即将到来的事已经有了预见,民怨鼎沸。

  宇文化及将骁果军带走,王世充麾下守军是原本江都鹰扬府的将士,这些将士都是江都当地人。

  王世充祸害江都时,即使没有祸害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心中也难免为同乡愤慨。

  为王世充死战?他们只想王世充死。

  长孙无忌入城时,也承担了策反江都留守将士的任务。

  他接触了虞世南之后,从虞世南口中得知了江都城哪些人值得拉拢,就以“陇西郡王李世民使臣”的身份悄悄接触。

  当王世充下令麾下将士抢夺江都百姓粮食,并抓壮丁扩充兵卒时,和长孙无忌接触过的将领私下一串联:陇西郡王嫉恶如仇,我们做了这等恶事,将来就别想投奔陇西郡王了,不如现在直接献城!

  他们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当即拍腿就干。

  这群人都是当地人,知道江都百姓对王世充怨恨极深。他们偷偷分发武器,煽动百姓冲击太守府,然后趁机从背后将王世充一刀枭首,把王世充的尸体丢给百姓剁成了肉泥。

  “我们是陇西郡王李世民派来救你们的人!陇西郡王知道吧?啊?不知道?那抓了突厥可汗的李世民和建立义庄的李玄霸呢?对对对,就是‘义薄云天’和‘德重恩弘’兄弟!我们是他们的人!我们来救江都百姓啦!”

  然后这帮人把一脸懵的长孙无忌请来,把长孙无忌推上了江都太守的位置。

  长孙无忌:“……”

  江都将士:“对了,我等还未问先生姓甚名谁,在陇西郡王麾下任何职?”

  长孙无忌:“……我乃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长孙无忌,陇西郡王李世民的妻兄,如今在陇西郡王麾下任右一统军。”

  江都将士:Σ( ° △°|||)??!

  ……

  薛收不敢置信:“所以你就这么当上了江都守将?”

  长孙无忌无力道:“是啊。你们呢?怎么会来江都?”

  他刚当上江都守将,就有打着隋军和陇西郡王双重旗号的战船从长江下游驶来。

  长孙无忌满头雾水。虽然他知道李大雄很能跑,经常打仗的时候跑到奇奇怪怪的地方再“嗖”地冒出来,但我们哪来的这么大的战船?这种战船都能在海上行驶了吧?!

  还好,来人是薛收,他认识,才没引发误会。

  薛收道:“陈将军愿意归顺主公,但想先来江都为先帝收殓祭拜。我想主公应该也到达江南了,正好用得上陈将军的水军。”

  长孙无忌比划:“所以你们就从筑紫岛跨越这么长的距离,跑长江来了?这么长的距离?你们哪来的粮?”

  薛收道:“陈将军在筑紫岛屯田,筑紫岛囤积的粮食勉强够用。”

  长孙无忌看向陈棱。

  陈棱谦虚道:“我和薛伯褒在岛上当了好几年的野人,屯田的本事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薛收抱怨:“你可以不用说得这么清楚。”

  长孙无忌失笑:“我都快忘记这件事了。”

  他松了口气:“有陈将军相助,此次守城应当能高枕无忧,等到李药师救援了。李药师就在巴陵郡,只要战船筹备妥当,顺流而下速度很快。”

  薛收问道:“主公和大德呢?他们不来救你?”

  长孙无忌道:“我刚得到消息,主公往齐郡去接应魏玄成,太原郡王护送老唐国公和老唐国公夫人前往西京。路途遥远,恐怕无法指望他们亲自救援。”

  他没有说洛阳城破的事,担心陈棱仍旧心向大隋,对没有救援洛阳的李二郎李三郎生出芥蒂之心。

  第190章 李靖对势的运用

  长孙无忌虽然有意隐瞒, 但陈棱还是很快知道了洛阳城破的消息。

  原因无他,薛收向长孙无忌询问了中原的事,说服了长孙无忌后, 将这件事告诉了陈棱。

  “洛阳城破, 主公已经是秦王, 李三郎也被封为晋王。”薛收以开玩笑的口吻道,“长孙四郎担心你心系大隋,知道这件事后会悲伤过度, 我认为他想太多。”

  陈棱嘴角扬起嘲讽的笑容:“先帝被杀时,大隋已经灭亡,洛阳小朝廷不过苟延残喘, 救不救有什么意义。”

  陈棱听懂了薛收委婉的言下之意,明白长孙无忌更担心的是自己会对主公不救洛阳有微词, 但长孙无忌确实想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 陈棱确实对大隋较为忠诚,因在镇压杨玄感和农民起义中立下战功,被封信安侯。

  宇文化及离开江都后,陈棱为杨广重新安葬。贼帅李子通攻陷江都,陈棱逃往另一个贼帅杜伏威处, 被杜伏威忌惮,不久后杀害。

  但这一世, 陈棱对杨广的感情可不深。

  他先被困筑紫岛几年,勉强算自己倒霉,不关大隋的事。

  但他刚回到中原, 杨广脑门一拍, 认为继续驻扎筑紫岛对攻打高丽有好处, 便又让陈棱去岛上吹海风了。

  谁愿意去岛上当野人?陈棱心里难免有埋怨。

  更重要的是, 长期驻扎到海岛上,陈棱与中原朝廷“脱节”了。

  他刚出海时,正是大隋最强盛的时候;当他第一次从筑紫岛回来时,大隋已经岌岌可危;而他第二次从筑紫岛回来,杨广都没了。

  曾经陈棱在朝中有许多好友,现在他能信任的只有与他一同在沙滩上挖了几年贝壳的薛收。薛收的主公又正好是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的人,陈棱多犹豫一秒,都对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在筑紫岛上吹的那么多年海风。

  “等见到主公,我再为你引荐一番,就不用担心了。”薛收道,“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陈棱开玩笑道:“主公和晋王殿下可能好相处,但主公的下属似乎不是很好相与。看来将来我仍旧谋求外放,继续在筑紫岛吹海风得了。”

  薛收失笑:“下次你再去筑紫岛,我和你一起去。说不定李三郎也会想一同去。”

  李三郎曾经说筑紫岛有金银矿产。等李二郎打下天下,李三郎肯定会去筑紫岛。

  陈棱好奇:“晋王殿下去筑紫岛干什么?”

  薛收随意找了个借口,但也不仅仅是借口:“高丽有不臣之心,终究是需要解决的。”

  陈棱叹气:“是啊。”

  先帝征讨高丽这件事本身没错,他错的是不顾百姓死活强征高丽。

  薛收的坦白让陈棱心中对投奔李世民的忐忑又少了几分。他积极备战,想在见到主公之前赚点战功。不然以他在隋朝的地位,可能有薛收举荐,也难以身居高位。

  长孙无忌观察陈棱的态度,松了口气。

  陈棱这次带回来的兵卒不多,大部分仍旧留在筑紫岛屯田,但也比他带来的几十个护卫多太多。有了陈棱的兵,江都守军也会更尽心尽力。陈棱愿意尽全力守城,他可以将功劳都让给陈棱。

  陈棱还需要功劳赚取爵位,而自己什么都不做也是个国公,爵位已经到顶,不需要再争权夺势了。

  长孙无忌想着李玄霸的唠叨,觉得放弃争强好胜的心思,把精力转移到举荐人才上,似乎也不错。

  江都做好了守城的准备时,李靖已经点兵出发。

  当长孙无忌求援之前,李靖已经征集了大船,顺着长江一座一座城池的劝降。

  在得知杨广被杀后,江南各个郡县群雄并起,许多郡县的官吏被杀。

  江夏郡的太守和郡丞还未被豪强杀掉,见到李靖劝降,赶紧献城保命。

  江夏的官吏表示,李世民是大隋的郡王,自己把江夏郡交给李世民,怎么能叫投降献城?这是下官该做的事!

  江夏郡的郡城就在后世武汉。李靖夺得江夏之后,就占据了长江和汉水的交界处,连通了长江和汉水水运航道。

  李世民已经拿下的襄阳、南阳等郡,终于可以通过汉水和巴蜀、洞庭湖平原连为一体。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三大产粮地都接在了同一张运粮水网上,李靖攻打江南再无后勤之忧。

  稍稍休整一二,李靖继续顺着长江南下,劝降九江郡。

  但贼帅林士弘在鄱阳起兵,包括九江郡在内的鄱阳湖周围郡县都已经尽入他囊中。林士弘已经称帝,国号为“楚”。李靖劝降波九江郡受阻,被林士弘部将阻拦。

  李靖本应该老老实实在九江郡攻城。谁知道他只派出萧铣麾下刚归降的将士佯装攻打九江郡,一边继续前行。

  林士弘虽然已经坐拥鄱阳湖平原两年,但他有个大部分贼帅都有的毛病——不知治理。

  他打下的郡县只是派将士守城,其他治理都交给了当地豪强,自己只需要拿钱。

  至于什么劝农桑、明政令、兴教化……你和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说这些干什么?完全不懂。

  所以新修军备什么的,林士弘也不懂,只是拿着隋朝兵器库里的兵器坐吃山空。

  林士弘这个楚帝既没有设立完备的官制,也没有颁布可行的政令,虽说称帝,仍旧如贼帅一般,所以他明明占据着鄱阳湖平原这个水战之地,却没有多少战船可用。

  李靖从长江水流而下穿越九江郡,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长江诸郡县虽说归服林士弘,但林士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对各个郡县的管辖力度很弱。大部分郡县都只是名义上归服林士弘,实际拥有者是当地豪强。

  李靖越过林士弘有嫡系军队驻扎的九江郡,到达了历阳郡,派人前去劝降。

  历阳郡的守将见李靖顺流而下,以为李靖已经攻占九江郡,将长江上游连成一片,便立刻献城投降。

  李靖笑纳了历阳郡,休整一番,将守将换作自己的人后,又逆流而上,重新来到九江郡城下,带着历阳郡补充的兵吓唬九江郡,再次劝降九江郡守将。

  历阳郡守将:???

  但他也没办法,降都降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事有凑巧,林士弘本来定都豫章郡(江西南昌),与九江郡有鄱阳湖水系连通。

  去年年底,正好是李玄霸与萧铣对战的时候,贼帅张善安夺得庐江郡(合肥),南下投奔楚帝林士弘。

  林士弘虽称帝,但没有一丁点的雄主气度,见到稍稍厉害一点的人不会倒屣相迎,总是端着一张怀疑脸忍不住忌惮。原本历史中的陈棱就因为他的器量狭小被杀。

  林士弘也忌惮张善安,不准张善安进城。

  张善安这个暴脾气,当即攻打豫章郡,烧掉豫章郡外城后跑了。

  称帝后的林士弘不仅既没有器量也不懂治理,连原本揭竿而起的胆气也没有了。张善安挑衅他,他也不追击,就带着下属和后宫跑到了更南方的南康郡(江西赣州)继续当快活的皇帝。

  林士弘这样的行径让他的部下都感到很郁闷,士气大大低落。

  因此原本历史中,萧铣趁机夺得了九江郡和豫章郡。

  现在萧铣还未崛起,就已经被李玄霸打败。李靖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稍稍一整合了情报,就制定了这个“两头骗”的计谋。

  李玄霸在他耳边叹息了许久后勤,李靖尽可能地不动用自己的兵卒,竭力减轻后勤的消耗。

  既然林士弘的下属已经对这位称帝后变得耽于享乐的贼帅不满,李靖何必去打攻坚战?他只需要用兵势逼迫守将献城即可。

  但洛阳的消息传来后,李靖运用“势”更加得心应手。

  李靖派人将中原的事告知九江郡守将,对被他围而不攻的九江郡守将道:“林士弘不过是一个贼帅,论出身还不如你。他又没什么英雄气概,退到南康郡闭城不出,已经把你当做弃子。这样的主公,有什么值得你追随?隋朝已亡,我的主公李世民是世间罕有的英雄,你向我的主公投降不是向隋朝投降。跟随一个英雄,还是跟随一个草莽,将军应该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