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06节

  史万宝想起自己之前对李世民的轻视,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兄长再厉害,手头有五个可汗吗?何况兄长的功劳又不是你的功劳,你傲什么!现在惹了主公不喜,将来主公不给自己蹭功劳怎么办!

  在下属畅想能不能再擒获一个可汗时,李世民与李玄霸也在商议这件事。

  比起部将的盲目乐观,李世民和李玄霸都眉头紧锁。

  李世民这样的天才将领在战局不严峻的时候,常常自己一个人做决定,懒得与他人商议。

  天才都傲慢。最傲慢的是他没认为自己傲慢,只是觉得那是普通的“出击!”,吃饭喝水般简单的事,哪还需要慎重商议?

  李世民能在战前就找到李玄霸共同商议,就说明他觉得棘手了。

  “根据探子回报,颉利可汗率领了三万骑兵前来支援。”李世民骂道,“要是当初我的兵力再多一倍,我定会将他们全歼,何至于让突厥人这么快恢复元气!”

  李玄霸盯了一会儿地图,疑惑道:“只带了骑兵?骑兵前行速度很快,他们怎么一直在黄河北岸徘徊,没有渡河?”

  李世民道:“五原郡几乎成了一片荒野,探子不敢太过接近,会被发现,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如此。不过我有猜测。”

  李玄霸道:“他畏惧你?”

  李世民咧嘴:“还有畏惧你。”

  李玄霸先条件反射想要抬杠。畏惧我干什么?我又不会打仗?他开口时想起自己在雁门郡还挺能干,可能还真的会被颉利可汗畏惧。

  李世民拍着弟弟的肩膀道:“我觉得他比起畏惧我,更加畏惧你。因为我的强大是可以理解的强大,你在雁门郡那一战让他们难以理解。你看,我这个猛将带一群猛士直接冲锋,他们回去反省一番,还能对我的策略或者勇猛说道一二,并且当个事后诸葛亮嘴硬几句。虽然下次还是会被我打崩。”

  李世民笑了笑,道:“你在雁门郡那场胜仗,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他们是怎么输的。我带着始毕可汗去雁门郡的路上,我问了好多突厥战俘,他们提起你都像是提起魔神似的。”

  李玄霸翻了个白眼:“他们是被火|药吓到了。”

  李世民道:“还有撒豆成兵。突厥人的探子确信大隋的援军绝对没有到达,他们怎么也想不出来你是怎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弄出那么多训练有素的精兵。”

  李玄霸又翻了一个白眼:“哪来的精兵?我让百姓装的。”

  李世民失笑,继续拍着弟弟的肩膀道:“我这里有个计策,需要你冒一点险。”

  李玄霸开玩笑道:“怎么?不怕我有危险?”

  这次轮到李世民翻白眼了:“我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的推断。你明明知道,还废话什么?我猜你绝对也想到了这个计策,就算我不说,你也会自己去。不如我先准备好,免得你乱来。”

  李玄霸道:“不就是再来一次疑兵计?呵,二哥,你的计谋太保守了,只是疑兵计怎么行?”

  李世民扶额:“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在部将那里的风评。别说部将,在陇右的时候,连不管前线的房乔等人都悄悄劝过自己别太激进。

  裴行俨曾经抱怨,他仗着自己是万人敌向来喜欢横冲直撞,但跟随了自己才知道何为真正的激进。

  唯独弟弟会抱怨,“哥你的计谋太保守”。

  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我都说了,别乱来。”

  李玄霸道:“反正都是去打几句嘴炮,说什么都一样,他都会退兵,我也都不能追击他。既然没好处也没坏处,就试试呗。”

  李世民:“……真的没问题?你要做什么?”

  李玄霸笑道:“我当然是告诉他西突厥现在陷入内乱,让他去完成突厥统一啊。”

  李世民:“……随你。我把秦叔宝派给你。”

  李玄霸道:“我已经派人把乌镝和寒钩带来了。不会有人伤得了我。”

  因乌镝和寒钩已经几乎成了兄弟二人的标志,所以他们悄悄偷溜的时候都不会带上两只金雕。

  现在他们竖起了旗帜大摇大摆地打仗,可以把两只金雕带在身边了。

  金雕打探敌情还是很有用处。

  李世民这段时间光顾着练兵,没有关注陇右的事:“寒钩和乌镝要到了?那就好。”

  这样他和弟弟分隔两地时,消息传递速度就快了。

  两人计划制定后,李世民带兵驻扎在朔方郡城前,一副摆明车马准备攻城的模样。

  李世民不是看不起梁师都,只是自己的将士还在磨合,急不得。

  不过他的确想给梁师都一副瞧不起梁师都的错觉,如果能激怒梁师都出城野战最好。

  他手头的人攻城是新手,野战绝不会输。

  在李世民安营城外时,李玄霸只带了两千轻骑兵,其中一百是玄甲兵,由秦琼带领,继续北上。

  乌镝和寒钩也已经到达,两只雕轮流进马车找李玄霸蹭蹭,另一只雕在前方盘旋,观察突厥人的动向。

  李玄霸行军速度也是不紧不慢。

  所以当他到达五原郡的时候,颉利可汗已经得知了他会到来,已经在黄河北岸摆开了阵势。

  颉利可汗:“你查清楚了?只有李玄霸的旗帜,李世民没来?”

  探子道:“只有李玄霸的旗帜。”

  一个贵族道:“可汗,那两个小崽子最为奸诈,就算没有李世民的旗帜,不代表李世民没有在一旁埋伏。”

  另一个贵族也道:“没错。当初他们两兄弟居然隔着半个草原埋伏我们!”

  还有贵族担忧道:“李世民不会又埋伏在我们退军的半路上吧?!”

  颉利可汗看着贵族们忧心忡忡的模样,很是愤怒。

  你们既然这么害怕李世民李玄霸兄弟二人,那你们跟本可汗出兵干什么?来都来了,你们现在说怕是不是晚了?!

  但颉利可汗没有训斥,因为他也有点发憷。

  李世民和李玄霸在陇右,离朔方郡隔着很远。他知道张掖附近的隋军扫灭附近突厥部落的攻势没停过,猜测李世民和李玄霸还在陇右,才亲自带兵来支援梁师都。

  他想着可能就是一支普普通通隋军,出兵的时候真没想到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带领的隋军。

  如果早知道……

  颉利可汗按下了自己的念头,不能堕自己的气势。

  但气势有个屁用啊!

  当初突厥还在自己兄长手中的时候,拥有几十万雄兵,已经把大隋的皇帝都围了,最后输得不明不白,还被李世民把突厥牙帐烧了,两位兄长被俘往中原生死未卜。

  自己就带了三万骑兵来,拿头打啊!

  那时候李世民和李玄霸还分别两地,各自领兵。这次兄弟二人一同领兵,自己是狂傲,但不是蠢!

  但就这么灰溜溜回去,刚夺位成功的颉利可汗又不乐意。

  始毕可汗和小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被李世民擒获,被杨广像带着珍稀珠宝一样随身携带,一同前往了江都,目前生死未卜。

  有资格继承东|突厥可汗之位的,除了始毕可汗的三个弟弟阿史那·咄苾、阿史那·步利设、阿史那·叱吉设,还有始毕可汗的两个儿子,阿史那·什钵苾和阿史那·结社。

  始毕可汗的两个儿子都还年少,本来不应该是阿史那·咄苾争夺可汗之位的障碍。但恰恰因为他们年少,是很合适的傀儡可汗人选,阿史那·步利设、阿史那·叱吉设自知无力单独与兄长阿史那·咄苾竞争可汗之位,竟然各自扶持一位始毕可汗的儿子,号称“正统”,争夺可汗之位。

  颉利可汗想到这件事就是气。突厥可汗之位常常是兄终弟继,根本没有非得父死子继的传统!

  不过突厥人近些年和大隋走得太近,被大隋的继承法洗脑的人不少,阿史那·步利设、阿史那·叱吉设还真拉起不少部落与颉利可汗作对。虽然颉利可汗最后赢了,但阿史那·步利设、阿史那·叱吉设也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颉利可汗此次出征,就是突厥人的传统国策,将矛盾转移到和中原王朝上。只要他在中原王朝扶植的势力够多,从中原获得的好处越大,他的统治就越巩固。

  若他能完成兄长始毕可汗的梦想,让突厥再次成为中原皇帝的“父可汗”,那他什么都不需要做,两个弟弟就要诚惶诚恐地跪在他脚下认错。

  梁师都求援,颉利可汗亲自率兵出征,便是想用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刚拿到的可汗之位。

  如果他听到李世民、李玄霸的旗号就吓退,虽然可汗位置还是坐得稳,但两个弟弟肯定会阴阳怪气扰乱人心。

  但若是不退兵,他被李世民、李玄霸兄弟打败,能逃走就罢了,要是也被擒获了怎么办?

  颉利可汗真是进退两难,天天吃着烤肉骂梁师都。

  梁师都那混球绝对知道隋军领兵者是李世民李玄霸两兄弟,他故意没说!

  但颉利可汗再痛苦烦恼,李玄霸人都来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颉利可汗早就派人在黄河上修了浮桥,他想过桥很容易。但他也是读过兵书的人,知道“半渡而击”这个典故,所以守在浮桥另一边不过来。

  秦琼问道:“军师,我们是否烧掉浮桥?”

  坐在轮椅上,尽可能地还原雁门之战造型的李玄霸道:“不用,把我推过去。”

  秦琼头发都要炸起来:“军师!主公说过,不可太激进!”

  李玄霸摇头:“不激进。我们两人过去,他绝对不敢袭击。我二哥可不在这里呢。”

  秦琼阻止道:“如果他们不畏惧主公,而是拼死想要先杀你该如何是好?”

  李玄霸道:“他们有这个胆识,就不会早就修好了浮桥还徘徊在黄河北岸不敢渡河。乌镝!”

  “啾啾!”

  乌镝欢快地落在李玄霸手臂上。

  李玄霸将早就准备好的书信绑在了乌镝脚上:“帮我送信。安分点,别招惹他们。小心被射下来。”

  乌镝先不满地用头顶拱了一下李玄霸,“啾啾”辩解自己一直很安分,才展开翅膀起飞。

  秦琼眼露绝望。

  主公啊,你让我看好军师,你让我怎么看好?军师和你一样,都是从不听人劝啊!你看,他连书信都早就准备好了!

  李玄霸又道:“寒钩,你去侦查,如果他们把弓箭上弦就回来通知我。若没有,你就继续盘旋在上方,听我号令。叔宝,这你总该放心了。”

  寒钩点头:“啾。”交给我。

  秦琼崩溃。放心个头啊!罢了罢了,若突厥人动手,自己挡住突厥骑兵,让军师先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座窄窄的浮桥也能算“关”吧?

  乌镝慢悠悠地低空飞过了黄河,直接落在了盔甲最华丽的人的马头上,伸脚。

  谁都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带着能传信的金雕。乌镝飞来时,颉利可汗就知道李玄霸要送信,命令突厥人把弓箭放下。

  颉利可汗拆开信,狐疑道:“他想过河与本可汗商议……商议什么?”

  下属道:“他过来就知道了。如果能和谈,岂不是最好?”

  颉利可汗觉得有道理,便对乌镝道:“本可汗同意与他和谈……唉,一只鸟懂什么。谁带了纸笔?布条和木炭也行。”

  一众突厥人面面相觑。他们带这个干什么?

  正在颉利可汗愁着要用什么写信时,乌镝对颉利可汗点了点头,振翅飞走了。

  颉利可汗汗毛都竖了起来:“它听得懂人话?!”

  下属道:“早就听闻冠军侯兄弟二人养的金雕,是接受了草原和雪山神灵赐福的精灵,能懂人言,果然名不虚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