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04节

  李建成不悦道:“李世民怎还以大隋爵位自称!”

  薛举瞥向李建成,目光如炬。

  李建成被薛举一瞪,居然不由自主后退半步,被薛举气势震慑住。

  薛举收回视线,继续对李渊拱手:“冠军侯并未谋反,所以才能镇得住陇右。陇右边军对冠军侯忠心耿耿,是因为敬佩冠军侯和李大夫千里救驾,精忠报国,乃世上一等一的大英雄。”

  李建成又看向李渊。

  李渊眉头紧锁,但没有生气。

  他看得出来,薛举的怨气很重。这件事李世民之前的来信中提起过。

  二郎和三郎能短时间内掌控陇右,就是有大隋忠臣良将这个身份。虽然他们吸引的人中有不在乎大隋,只忠于两人的投机者,但两人毕竟过于年少,这样的人不会多,且大多先投向自己,再前往二郎、三郎处。

  谁都知道若将来唐国公府能成事,自己肯定是皇帝。就算他们想要在未来的储君身上下注,也得先在自己面前混个眼熟。

  所以李渊和李世民在信中已经商议好,等杨广死后,李渊再以“勤王”“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他们先合流攻占西京,把陇右、关中、山西连成一片,到时局势已定,就算他们身边曾经有忠于大隋的人,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大势。

  起兵不宜迟也不宜早。李世民与西突厥的敦煌之战还未结束,他也还未扫清山西匪患。他们都需要先巩固根据地后,再起兵争夺天下。

  可惜大郎太过心急,居然放出了自己谋反的消息,逼得自己伤势未痊愈,根据地还未稳固,就不得不仓促起兵。而二郎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李渊心中叹息。

  薛举虽然表情难掩不满,还是英勇杀敌,替李渊把刘武周击退,夺回了太原郡北边不少县城。

  庆功宴时,李渊授意好朋友裴寂灌醉薛举,打探陇右的真实情况。

  不是李渊信不过李世民,他只是信不过薛举。

  薛举喝醉之后,抱着酒坛子号啕大哭。

  “将军与我们同吃同住,我们玄甲军亲如兄弟,却在自相攻伐中损失过半!”

  “他们都不相信将军是反贼!我们也不相信将军是反贼!我们为了救驾孤军深入草原烧了牙帐!擒获了突厥可汗!将军对大隋一片赤诚,怎么会是反贼!”

  “军师病得都走不了路,还坐着轮椅北上救驾!他只带了一百多人也北上救驾!我们怎么会是反贼!”

  “有的人质问将军,有的人支持将军,乱了,都乱了!”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薛举哭着哭着,抱着酒坛子醉死过去。

  裴寂让医师把薛举抬回屋中,捋着胡须长吁短叹。

  李渊从屋外走出,也长吁短叹。

  裴寂皱眉道:“看来陇右局势很艰巨。是不是该让李二郎放弃陇右,与我们合力突破现在的局面?”

  李渊道:“他们在陇右经营了那么久,如果离开陇右就前功尽弃,甚至连兵卒都不一定带得走。”

  裴寂叹息道:“他们打出‘只打突厥’的旗号,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陛下啊陛下,之前我催你准备起兵的时候你总是不同意,怎么在不该起兵又任由李大郎胡来?”

  裴寂是一直劝说李渊早日起兵。但这早日起兵不是脑袋一拍就起兵,而是早日“准备”起兵,是“准备”啊!

  他劝李渊排除太原不愿意跟随他们的异己,假借剿匪和抵御突厥的名义多征兵,送信给亲朋好友让他们找借口来太原汇合,并联系李世民和李玄霸也做好起兵的准备。

  李世民和李玄霸手中的兵力和太原差不多,他们是唐国公一半的力量。李渊仓促起兵,就等于让分开的两支军队,一支冒进,一支完全没有得到命令。就算裴寂不知兵,也明白仗绝对不能这么打。

  李渊愁眉紧锁:“我不是纵容他,我只是在养伤。我养伤时大事小事都交给大郎……唉,如果二郎在我身边,我何至于如此。大郎还是缺少磨砺,才会被郑家说动。”

  裴寂道:“说到大郎,这件事陛下也要好好考虑。这储君的位置,你真的要给大郎吗?虽然大郎是嫡长,但争夺天下肯定是二郎出力最多,他的声望绝对是大郎压不下的。”

  李渊道:“我已经想好了。嫡长继承不能改,否则将来皇位继承必起争端。天下这么大,我给二郎实封,让他成为诸侯。前后周一共八百年,前后汉不过四百年,且汉也有分封诸王。大郎居中,二郎三郎五郎拱卫中央,大唐才长久。”

  裴寂:“……分封诸侯?!”

  李渊点头。

  裴寂思索之后,不确定道:“好像也行。”

  但他不确定李二郎当了这个诸侯,会不会在挚友李渊死掉后起兵谋反。

  裴寂相信李渊也绝对思考了这件事,但以他对李渊的了解,挚友肯定是知道兄弟阋墙的事难以更改,所以只是想把这件事延后,延到他看不到的那一日爆发,这样他就不用为这件事伤心了。

  李渊一片慈父之心,虽然意在逃避,裴寂也不好再戳李渊的痛处。

  裴寂道:“李二郎现在肯定很艰难。他不能为你提供太多帮助,也不能公开反隋,你不要责怪他。”

  李渊苦笑:“我怎么会责怪他们?我还担心他们责怪我。”

  裴寂道:“你带伤起兵,现在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他们的来信都是心疼担忧你,怎么会责怪你。”

  他们只会越发憎恨李建成。裴寂在心里补充。

  李建成在拉拢讨好裴寂。

  郑家留了些族人在荥阳守着房屋田产,嫡系基本都逃到了太原。

  瓦岗寨贼帅有大志向,只让豪强交税,没有夺走他们的家产,所以郑家不需要全部撤走。

  嫡系带来了许多财物,这些财物都用于李建成在李渊麾下拓展势力。

  裴寂不知道李渊是因为慈父之心还是为帝之道,总之为了让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势力达成平衡,李渊默许了这件事。

  裴寂是李渊的挚友和心腹,李建成自然也赠送给裴寂大笔钱财。

  裴寂收了钱财让李建成安心,但心里对李建成还是很有怨言。

  天下还未定就开始争权夺利扯后腿,李建成的格局实在不堪为君。

  其实李建成“嫡长”的身份在李渊成为皇帝之后,并不能给李世民造成太大的压制。成为皇帝之后,虽说会立嫡长,若太子无能也可以立贤,反正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但李世民麾下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甚至比现在的唐国公李渊还强大。

  裴寂知道,这才是李渊绝对不会让李世民成为太子的原因。

  李渊说试探薛举是不相信薛举,但裴寂太了解李渊了。李渊即使能理解李二郎的处境,但他真的没有忌惮李二郎吗?

  裴寂毕竟还是站在李渊这边的,所以他心中叹息也只是叹息而已。

  他不会站在李建成这边,也不会投向李世民,顶多两不相帮,等结局尘埃落定时再站位。

  医师给喝醉了的薛举扎了几针,又熬了醒酒药,艰难地给薛举灌了下去,才吩咐仆从照顾好薛举,自己离开。

  当屋内空无一人时,薛举睁开了眼,不屑地哼了一声。

  怪不得主公和军师警惕唐国公,唐国公对主公和军师真的完全不慈。

  薛举的耳力极佳,李渊和裴寂以为他喝醉了,没有压低声音。他都听到了。

  李渊和裴寂还是在乎主公的,知道主公有多厉害。

  但他们的谈话中,没有出现李五郎君就罢了,居然连军师也未曾提起。

  薛举知道应该不是李渊完全忘记了这个儿子,而是李渊和裴寂都仍旧轻视病弱的军师。

  魏晋之后,“军师”的职位被世家占据,几乎不能再发挥出任何用处,所以“谋主”的作用也就减弱了。

  现在说起李密是杨玄感谋主,但李密本身也是将领。所以出谋划策者本身也是猛将,才是真正的“高端谋士”。

  大隋继承自北朝,北朝的勋贵是胡汉混杂,他们更重视武力。如果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想要对将领指手画脚,只会被鄙夷。

  薛举原本也是这样,只认为李世民身边的“谋主”“军师”顶多是个管后勤的,其在外的声望大多是蹭李世民的。

  现在他当然已经反省多次。

  军师确实不能打,但他练兵领兵都完全没问题。

  看看雁门郡那一仗有多华丽。主公见人就吹嘘,他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但在李渊和他的下属眼中,大概和他以前一样,对军师多有偏见。

  薛举想起军师的嘱托,不屑的神情变成了讥讽。

  怪不得军师让自己不要提及他,尽可能减弱他的存在感。哪怕把李五郎君抬出来,也不要说他的事。如果唐国公府有人问起来,薛举就说自己是常在前线的猛将,与军师不熟悉。

  薛举对李玄霸可熟悉了。李玄霸可是一直随军,负责殿后大军的。

  “他们肯定会忌惮和防备主公,但他们不会防备军师。仅凭这一点,他们就注定失败。”

  薛举伸了个懒腰,这次舒舒服服真的睡了。

  薛举在太原待了几日,正准备离开时,洛阳专门派了使臣来太原见李渊,削了李渊的爵位。

  薛举混在李渊的将领中,看着李渊面沉如水,李建成暴跳如雷,差点笑出来。

  小皇帝怎么会突然想起给主君、军师封郡王?这一看就是军师的手笔。

  薛举很聪明,见微知著,与李玄霸相处了一段时间,就已经完全了解了李玄霸的风格。

  主公做事都是堂堂正正,就算是阴谋也显得正大光明(李玄霸:明明是粗暴,以力破之。)。但军师就阴得很,有时候还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只要对方损失的比自己多,就是自己赢了,完全不在乎什么贵族的脸面。

  这一手很明显是军师的作风。就算封王不成功,大隋朝廷肯定也会因为这件事想起来,还没把李渊的爵位给削了呢。

  两军交战,虽然大部分时候都会斩来使,并不给对方面子。但李渊毕竟是大隋勋贵,他麾下也有许多大隋勋贵,所以再生气也只能给了洛阳来使面子,把使者驱赶出了太原城。

  裴寂安抚道:“陛下已经称帝,还在乎什么唐国公的爵位?隋朝傀儡皇帝只是想要离间陛下和李二郎,陛下可千万别上当。”

  李渊展颜一笑:“我是装出来的。我现在高兴还来不及。哈哈哈哈,这下二郎的困境解决了!陇右必不会丢!”

  裴寂一愣,然后笑道:“陛下是故意让洛阳那边以为离间成功?”

  李渊挑眉:“那是当然。现在隋帝仅能据守洛阳一城。洛阳一破,西京必降。他以为他一道封郡王的旨意,就能让二郎为他打天下?就是给二郎封王,二郎也不屑!”

  裴寂道:“这倒是,是我多虑了。”

  李渊激动地攥紧拳头原地转了几圈,兴奋得脸色发红,自起兵后第一次如此快意:“只要陇右困局一解,二郎就能腾出手攻下西京。我待杨玄感和隋帝两败俱伤时南下攻占洛阳。天下尽入我手!”

  裴寂拱手作揖:“臣就提前恭喜陛下了!”

  李渊扶起裴寂,畅快大笑不已。

  后院之中,万氏先唉声叹气,叹着叹着不由笑出声,然后又捂嘴叹气。

  窦慧明放下手中绣活,无奈道:“你究竟是叹气还是开心?”

  万氏捂着嘴道:“大隋都亡了,二郎三郎还不忘给祈健在大隋要个国公,我能不开心吗?只是我担心郎君厌恶祈健。”

  窦慧明道:“郎君不会在意这件事。他反而会高兴隋帝的昏招,能让二郎三郎迅速稳定因他仓促起兵而生乱的陇右。倒是大郎……唉。”

  万氏放下手,嘴角下撇。

  窦慧明忙道:“你别生气,我不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