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254节

  翟让很想问,李三郎君你要借太子杨暕的名声做反隋的事,你二表兄知道吗?同意吗?

  李玄霸看出了翟让的想法,他笑道:“二表兄如果不同意,他跳出来反对啊。既然他已经死了,还管得住我怎么做?”

  翟让沉默半晌,对李玄霸拱手:“三郎君有话直说吧。”

  李玄霸道:“我能推算出隋军班师回朝的路线,你能出兵与知世郎合作,像二征高丽时一样抢隋军一把吗?”

  翟让道:“既然三郎君都敢对我献策了,我当然不会怯懦。”

  李玄霸道:“我推算杨广会趁着高丽大捷北上,召集蛮夷来朝。而东突厥可汗已经叛出大隋,一定会派兵围攻杨广。你敢趁着杨广刚突围时,截杀如惊弓之鸟的杨广吗?”

  魏徵道:“知世郎已经同意任由三郎君调遣。就算翟公不去做,我们也是要去做的。”

  翟让深呼吸了几下,道:“我本就是贼,打的就是狗皇帝。但李三郎君,你为何要如此?是为了争夺天下吗?但以你二兄的本事和唐国公府的力量,应当不会把我们这种人放在眼里。”

  李玄霸沉默了一会儿,失笑道:“你觉得换个皇帝,百姓就好过了吗?”

  翟让直直地看着李玄霸。

  李玄霸看向窗外:“自魏晋九品中正制后,寒门难以晋升,朝堂被世家勋贵把持。他们何尝把百姓放在眼里?我曾对知世郎道,圣人荀子曾言,百姓是水,君王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几百年后的人,却忘记了这件事。”

  “是该让他们重新记起来了。”李玄霸淡淡道。

  翟让不理解:“李郎将也是勋贵,这和李郎将有什么关系?”

  李玄霸笑道:“荀子乃是公卿之后,也不算什么庶民,他不仍旧说出了这句话吗?”

  翟让仍旧不敢置信。

  一个高高在上的勋贵突然对你说他怜惜百姓,要帮助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民贼,这怎么让人相信?

  就算他已经起兵,但内心自我称呼时仍旧是“贼帅”。连他自己都不认可自己,勋贵怎么会认可?

  李玄霸道:“我知道你不信。这就是我要帮助你等的原因。你大概已经发现,寒门百姓就算起兵,也难以争夺天下,这天下最后仍旧是勋贵世家的天下。但如果你们能入朝做官,成为新的朝代的勋贵,那么出身草莽的你们,会不会对百姓多一点怜惜?至少你们比我等高高在上的勋贵世家,更明白百姓真正需要什么。将来的百姓,或许也会更相信与他们有同样出身的你等。”

  他笑着摇摇头,转移话题道:“罢了,谈什么理想,实在是太空泛了。我给了知世郎一些书籍,你若感兴趣,可以借阅。现在我们说利益。”

  李玄霸轻轻敲打了一下床沿:“理想看不见摸不着,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杨广已经下令,捕获民贼后就地格杀。我想你也不会去赌昏君的好心。只要他活着,一定会派兵杀死你们。只有他死了,天下大乱了,你才安全。”

  李玄霸微笑着看着翟让:“你们难以掌握杨广的踪迹,但我能。要不要听我一策,给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错过了这次,你可没机会再威胁到他了。”

  翟让眼神警惕。

  魏徵不知道从哪摸出羽毛扇,一边扇一边微笑道:“难道翟公还担心三郎君对你设下陷阱?说难听些,以我家主公和三郎君的本事,需要算计你吗?他是纯粹的做好事不求回报啊。”

  翟让:“……你主公是谁?唐国公?”

  魏徵笑容消失,没好气道:“晦气。”

  翟让:“……”

  魏徵对李玄霸道:“三郎君,我看还是别指望翟公了,他的眼神不好,识人不清,将来难以成大事。”

  李玄霸扶额:“玄成,你那张嘴啊……别太傲气了,你想还没结盟就得罪盟友吗?”

  翟让沉声道:“三郎君为何会确定我会成为你的盟友?”

  李玄霸轻轻摇头:“不是我的盟友,是知世郎的盟友。原因无他,你不杀杨广,杨广就要杀你啊。”

  翟让再次仔细打量李玄霸。

  少年神色平静柔和,声音沙哑,神情虚弱。

  但怎么让他觉得毛骨悚然,后背发凉呢?

  翟让摸了摸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问道:“魏玄成的主公是谁?”

  魏徵翻了个鄙夷的白眼。

  李智云没好气道:“当然是我二兄。”

  翟让惊诧:“李将军?那也太年少了!”

  李玄霸失笑:“正因为我二哥如此年少,不才更显得天命所归吗?这不重要。翟公,给你一个机会追杀杨广,你敢不敢接?”

  翟让犹豫了许久才道:“确实很像天命所归。没想到名满天下的李二郎君李三郎君,居然早早就有了这样远大的志向。唐国公难道也……”

  魏徵扶额长叹:“你真的是眼瘸啊。”

  翟让结结巴巴道:“直、直接投奔李二郎君?”

  魏徵讥笑道:“你对比一下唐国公和李二郎君父子二人,如果他们不是父子,而是同龄人,你选谁?何况李二郎君年少!”

  翟让犹豫道:“但唐国公是李二郎君的父亲啊,这怎么绕得开?”

  魏徵道:“就算绕不开,预定了太子的位置不就行了?如果唐国公昏庸到不立我主公为太子,那就更不用着急了,主公可以提前继位。”

  翟让叹气:“那就要担上不孝之名了。”

  魏徵鄙视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见历代君王,谁在乎这点名声?司马家还指着洛水放屁呢!”

  翟让皱眉道:“魏公,你这话太粗鄙了。再者怎么能用司马家作比?”

  魏徵道:“说得也是。大汉高祖皇帝还让项羽分他一块父母的肉呢。”

  翟让:“啊这……”

  李智云慢慢睁大眼睛,不明白为何翟让会和魏徵争论起来。

  李玄霸嘴角微抽。

  我和你说刺杀皇帝,你百般犹豫纠结的,居然是魏徵主公的事?

  李玄霸突然想起历史中,翟让曾经因为李密比自己厉害,又是世家子弟,就把瓦岗寨拱手相让。

  他看向一脸纠结的翟让,眼神逐渐古怪。

  不会吧不会吧,他只是让翟让去和知世郎合作刺杀个狗皇帝,翟让不会又想拱手让贤了吧?

  你究竟是多不想当这个义军首领?瓦岗寨不差啊!

  你就没有一点窦建德的心气,自己争霸天下当皇帝吗??

  第141章 翟公我计谋如何

  翟让和魏徵话题发散时, 李智云不悦道:“我兄长正在献策,翟公可否给兄长一点尊重,不要顾左右言他?兄长养病,精力不济, 如果翟公不愿意听策, 可与魏公私下聊天,让我兄长先休息。”

  李玄霸斥责:“李智云!”

  李智云倨傲地拱手, 敷衍地道歉。

  李玄霸叹气:“翟公请恕罪, 是我疏忽管教。”

  翟让忙道:“不不不, 是翟某无礼在先。”

  他向李玄霸拱手作揖:“翟某只是听闻魏公真正的主公,太过惊讶。”

  李玄霸微笑道:“我二哥年少,翟公惊讶情有可原。但也正如魏公所说,若一个三四十岁正值壮年的将领有我二哥如今功绩,投奔者一定会踏破我二哥的门槛。而我二哥提前十几年完成这样的功绩, 当比那些三四十岁的人更厉害, 为何还被人轻视了?翟公, 我所言可有道理?”

  翟让讪讪道:“确实有道理。”

  魏徵摇着扇子笑道:“主公被轻视, 三郎君可曾不被轻视?若三郎君再长个十来岁, 无论去哪里都会被人倒屣相迎,抵足同眠。现在……”

  魏徵摇摇头,笑着叹气。

  翟让面色更红。

  显然他已经听出来魏徵是在阴阳怪气他。

  李玄霸正在与他聊天时, 他与魏徵就旁的话题聊了起来。如果李玄霸是一位更年长的士人,他绝对不会这么做。

  说来还是他因为李玄霸过于年少而无意间生出了轻视之心,没有把李玄霸这位“名士”和“谋士”太当回事。

  翟让再次道歉。

  李玄霸微笑:“无事,我已经习惯了。小五, 把地图带来。”

  他本来想多试探一下翟让的性格, 看翟让能担多少事。

  知世郎王薄目前的成果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将来山东诸郡百姓肯定会给他建庙。未来王薄成就未必比窦建德差。

  若说到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寨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演义中都赫赫有名。李玄霸对翟让自然也有过高期待。

  但现在看来,他失去了期待。

  不是翟让不好,只是翟让并没有承担大事的意志。

  他的性格就像是《水浒传》里的宋江一样,你不能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首领,但他自己其实并不想当一个“贼帅”,而是对官宦勋贵世家十分羡慕,并且对照顾麾下性格各异的“兄弟们”,颇有点疲惫了。

  当然,李玄霸也看出,翟让现在还没有生出“让贤”之心。如果现在谁让他让贤,他肯定也会拒绝。

  翟让只是潜意识地显露出疲态。他自己或许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得知翟让的心态后,李玄霸就没必要给他施压了。

  既然自己比李密先接触到瓦岗寨,这支队伍他就笑纳了,不必多事。

  现在李玄霸要做的,就是让翟让佩服他。

  当翟让认为自己远远比不过李玄霸的时候,李玄霸就能掌握瓦岗寨了。

  李玄霸又想念起来二哥。这种事本来应该二哥来做。

  若是以前,李玄霸只需要甄选出需要收复的势力,然后创造一个他们和二哥相处的机会,其他就看二哥发挥“大唐魅魔”本事就成了。完全不需要过多算计。

  李智云把地图拿出来,铺到李玄霸盖着被子的腿上。

  翟让当然识得舆图,但他完全看不懂李玄霸所描绘的等高线地图。

  李玄霸先教翟让看等高线地图,翟让眼神从迷茫到了然,最后转化成了佩服。

  翟让感叹道:“真是一目了然。李三郎果然是大才!”

  李玄霸微笑着不回答翟让的夸赞,开始说起杨广班师回朝可能的行军路线,和途中会经过哪些义军首领的根据地,瓦岗寨又能从哪里入手截获隋军装备,并不暴露自身所属,顺利逃走。

  这次杨广“大胜”,就算他不喜欢回大兴,也得回大兴祭祖献俘,才算完成一场“大胜”的完整流程。

  从涿郡到大兴这一路上,几乎每个郡都有义军。他们虽然看到隋朝大军不一定敢出手,但如果瓦岗寨等强大的义军出手后,他们一定会来捡便宜。

  “杨广是个好大喜功的帝王。他的好大喜功不是开疆扩土等实际的利益,只是‘脸面’。杨广最厌恶的就是别人说他是错误的。所以高丽王戏耍他多次,他却每次都上同样的当,高丽王一投降,他就退军,好像一个蠢货一样。”

  “他当然不是蠢,而是他最初吃了高丽王的亏,他就要在同样的地方赢回来。只有完成‘高丽王投降、自己撤兵、高丽王仍旧称臣’这件事,印证了他最初的判断是正确而不是糊涂,他才算真正完成了征讨高丽的成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