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213节

  在没有飞机和卫星测绘的时候,所有封建王朝对外国的了解都在双脚能行走的范围内。

  国家越强盛,对世界的了解就越多。就像是东汉对世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到达了希腊半岛一样。

  但也就像是大汉与罗马建交被安息帝国阻拦,大唐与东罗马帝国的商路也被后来崛起的阿拉伯帝国阻隔。

  李玄霸并不想让亚欧大陆桥这一片区域被统一。像现在这样,几个帝国打成了一锅粥,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如果这一片区域局势安定下来,西突厥、吐蕃等势力也会安定下来,他们就会把视线转移到大唐了。

  大唐现在连江南、岭南、云贵等地都还没有开发完毕。西突厥和吐蕃的领地是食之无味,弃之绝对不行。得让他们在外部压迫下,老老实实给大唐当附属国才行。

  但李玄霸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会非常困难。

  东方古国这边出现了一个叫“李世民”的天命之人,西方也出现了一个同样的“天命之人”。

  这个“开挂”的人,名为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伊教先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他6岁父母双亡,8岁祖父去世被伯父收养,23岁给富商遗孀当商队经办人,约40岁的时候与遗孀结婚,生活才富裕起来。

  正常人的话,这一生差不多就到顶了,但他的传奇人生这才刚刚开始。

  穆罕默德50岁的时候投身宗教事业,60岁被贵族迫害赶走。他脑袋一拍,认为传教救不了分裂的阿拉伯人,于是努力了十年,70岁创建阿拉伯帝国。

  这个人的事迹对阿拉伯民族而言,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孔老夫子游历诸国之后脑袋一拍,“教书救不了分裂的中原”,于是带着弟子们把一盘散沙的东周统一了,成为了始皇帝。

  当然,没有说他比得过孔子和始皇帝的意思。只是说这种开挂程度,连秦皇汉武唐宗明祖都要为之侧目。

  在穆罕默德余荫下,他的继任者只花了十年时间,就把强盛一时的波斯帝国灭了,顺便把埃及吞了。

  天高路远,就算李玄霸拉着同样开挂的二哥李世民,也不可能阻拦这位先知的开挂之路。

  何况大唐也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插手如此遥远的国家纷争。大唐人自己现在都吃不上饭呢。

  李玄霸想做的事,和历史中的唐高宗差不多。

  唐高宗时期已经对西域有所了解,所以试图拉着波斯打西突厥。

  哪知道波斯不仅自己废拉不堪,也实在是打不过对面开挂的,被阿拉伯帝国覆灭。唐朝甚至想帮波斯帝国复国,最终还是因为路途遥远算了。

  李玄霸想提前介入波斯帝国的政治斗争,看能不能给盛极而衰的库思老二世注入一发强心剂,避免波斯帝国内乱。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但有波斯帝国在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当缓冲地带,大唐处理西域会游刃有余许多。

  何况古波斯自古以来就在那繁衍生息,大唐的举动是正义的(正色)。波斯帝国后裔也一直在反抗阿拉伯帝国,会成功复国。

  史书中清楚记载,吐蕃侵吞西域和西突厥反复兴灭的背后,都与阿拉伯帝国有关。

  在开元年间,阿拉伯帝国极其扶持的盟友,与归服大唐的突厥进行了五次交战。这五次类似于“代理人战争”的交锋,大唐这一方皆胜,将阿拉伯帝国往东方扩张的计划推后了近五十年。

  但阿拉伯帝国处于攻势,整体战线是朝着东方不断推进。

  于是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唐帝**队和阿拉伯帝**队在葱岭地区(今哈萨克斯坦)直接交手,大唐败退。

  著名史学家巴托尔德认为,此战决定了中亚的命运,导致大唐将中亚让给了阿拉伯人。

  西方史学家多秉承这个观点,并认为怛罗斯之战和同年的大唐南诏平叛失败,都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之一。

  近年来华国史学家根据最新史料反驳,此战大唐虽然失败,但这只是双方试探性攻击,双方都中止了大的继续扩张,划定了彼此势力范围,大唐和阿拉伯帝国双方都没有伤筋动骨,也没有影响双方关系。

  不过四年后,即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转衰,吐蕃趁势占领河西走廊,这才导致大唐在西域的势力失守。

  这场战役的历史地位究竟如何,李玄霸更倾向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学家。但吐蕃的兴盛和西突厥的复叛,背后有阿拉伯帝国的支持是肯定的。

  如果能保住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面临阿拉伯帝国的压力,会是大唐稳固的盟友。西突厥和吐蕃得不到阿拉伯帝国的支持。

  大唐就算再次衰退,华夏只有内忧少些外患,百姓受到的磨难或许会少一些。

  甚至在没有外患的前提下,说不定大唐能实现改革和中兴,让下一个大一统王朝到来前,不要经历“五代十国”这个比“魏晋南北朝”更黑暗的时代。

  未来的事李玄霸回去后会和二哥慢慢聊,李智云和罗士信的小心脏还不能承受这么大压力。李玄霸只说起将来经略西域,会用上西方这几个大帝国的事。

  “他们如突厥一样,不能太强,也不能被灭,最好是永远这样僵持着,才会与我们友好相处。”李玄霸道,“突厥的地我们还能直接管辖,但西域太远了,我们不能直接控制。所以必须让他们主动与我们交好。”

  李智云连连咂舌:“三兄!我的三兄啊!现在还是大隋呢!二兄还没当皇帝呢!扫灭天下都不知道会花多长时间,打败东西突厥也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你怎么都算计起西域诸国了?”

  罗士信有点头晕。

  他以为人生最大成就就是帮郎将统一天下,如果能活长一点,再加个灭掉东西突厥。西域诸国也太遥远了!

  李玄霸笑道:“你们要对李二大将军有信心,天下唾手可得。或许我对西域诸国的算计,在我们这一代没有用处,但能为后人减轻一点负担,为后世百姓减轻一点负担,既然是举手之劳,为何不做?”

  至少,这个时空哪怕大唐仍旧丢掉了西域,在“盟友”的帮助下,能把安西都护府的孤军接回来也是好的。

  安西都护府孤悬海外,大唐守军孤军奋战四十余年,在公元808年全部战死沙场。

  落叶归根,忠魂归乡。

  李智云捧着下巴道:“好吧,三兄有这么远大的志向,弟弟支持你!三兄,你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我们无法直接管理的地方,一定要让他们有多个首领,不能让他们统一了来打我们,对吧?”

  罗士信使劲点了一下头:“我也明白了!就像是西突厥和东突厥互相打仗一样!绝对不能让突厥统一!”

  李玄霸叹息道:“真聪明,就是这样。”

  这一套,历史中的唐太宗就干得很好,俗称“平衡术”。

  唐太宗灭掉东突厥政权后,没有灭掉东突厥的“可汗”,而是在突厥上放几个“阿史那”血脉的可汗,让他们各自打去。谁弱就拉偏架,不让他们统一。

  这一点后世清朝也做过,就是蒙古“盟旗制度”。

  唐高宗前期延续唐太宗的政策。但在后期,天皇天后都认为他们需要建立比唐太宗更大的功绩,所以放弃了“平衡术”,放任和帮助亲近自己的势力统一草原。

  但大唐当时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不可能直接统治西域和草原,导致西突厥不断复叛和阿史那家族重新统一漠北,拖累了大唐财政。

  唐玄宗也在这方面犯了傻。他见南诏太乱,就帮其中一支部落把南诏统一了,南诏实力强大后就反叛。

  唐军平叛失利,西方史学家认为,这和怛罗斯之战一样,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之一。抛开这点,这一战确实给大唐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唐高宗和武女帝政治水平还是不错的,都是有为之君。唐玄宗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没昏庸,还是明君。

  只是唐太宗身为华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战略家”,眼光还是更胜一筹。

  军事家常有,而战略家不常有。

  这次让二哥好好把他的战略思想写下来教导后人。就算后世子孙没有战略家,拿着先祖的心得依葫芦画瓢,可能也能学个一二。

  当然,更有可能是某个后代皇帝认为“朕很强,朕要做到先祖做不到的事”,然后仍旧瞎折腾。

  至于写“祖训不可更改”,让后世别乱来也不现实。局势瞬息万变,统治者需要依照现实情况随时调整政策。

  看看明朝“后”车之鉴,利益阶层可太会利用“祖训不可更改”来给自己谋利了。

  李智云疑惑:“三兄,你发什么呆?”

  李玄霸收回发散的思想,笑道:“连小五都能听懂,看来我的教学水平不错。”

  李智云得意:“那是因为我聪明!三兄,你应该说,连士信都能听懂,三兄的教学水平不错。”

  罗士信白了李智云一眼,做口型让李智云等着。

  等三郎君离开,他一定找李智云好好切磋。

  李玄霸看到了罗士信的小动作,笑着结束了今日的授课,让罗士信和李智云去外面“切磋”。

  先嘴贱就要做好“挨揍”的准备,这也是哥哥给你上的课。

  李玄霸露出了关爱弟弟的慈祥微笑。

  ……

  二月初,伊吾的气温回暖。虽然河水还没有化冻,李玄霸见已经晴了好几日,便向射匮可汗辞别,准备回张掖。

  射匮可汗派了一千人护送李玄霸离开。这一千人由同族心腹泥孰带领,并携带包括三百匹骏马在内的大量礼物,与大隋的河右行军大将李世民正式结盟。

  泥孰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汉话比射匮可汗还熟练。

  他与李玄霸交谈,居然对突厥人大多不爱看的儒家经书颇为熟悉。若不看他穿着打扮,还以为他是个大隋儒生。

  李玄霸总觉得“泥孰”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但突厥人的名字大多喜欢重复用,有的人名和“官名”差不多,就像是华国有人当了“司马”,就给后人改姓“司马”一样。只一个拗口的名字,李玄霸实在是难以将这个人与史书中那些名字联系起来。

  直到泥孰表现出自己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李玄霸才勉强将他与史书中一个人划上等号。

  泥孰家族世袭“莫贺设”这一官职。现在西突厥的莫贺设是泥孰的父亲,将来泥孰也会继任“莫贺设”一职。

  如果把“泥孰莫贺设”和“向往中原”联系起来,那这个中年“儒生”泥孰,很可能就是唐朝册封的第一个西突厥可汗,咄陆可汗。

  如果真是他,他父亲会在武德年间和在长安闲居的小|秦王李世民结为异姓兄弟。那……他就是我未来的侄儿?

  泥孰见李玄霸的表情古怪,疑惑道:“李三郎,我脸上有什么嘛?”

  李玄霸道:“没什么,只是发觉你的胡子真别致。”

  泥孰摸着自己梳成大辫子的胡子,得意道:“我最爱我的胡子,打理很仔细!我这样,算不算你们中原的美髯公?”

  李玄霸违心地夸奖:“算,当然算!”

  泥孰被夸得十分高兴:“你夸我胡子,我们就是朋友。听闻你能驯鹰,等我回部族,给你送几只好鹰。”

  李玄霸正想说好,天空中落下一团草砸在了泥孰头上。

  泥孰震惊地抬头看,一只金雕正在他头顶一边“啾啾啾”一边盘旋。

  另一只金雕赶来,用翅膀拍打着这只雕,似乎想把丢草的金雕驱赶走。

  泥孰深吸一口气:“草原精灵?!”

  李玄霸扶额:“不是草原精灵,是我家的金雕。它有点小气。”

  泥孰茫然:“小气?”

  李玄霸道:“你刚说送我猎鹰……”

  泥孰恍然:“居然能听懂我说的话?啊,我想起来了,我听闻你养了草原精灵!原来是真的!我在伊吾的时候,怎么没有见到这两只草原精灵!”

  李玄霸面色古怪。

  他能说这两只雕除了大中午时飞出去,平时都嫌弃伊吾天寒地冻,钻在被子里睡大觉吗?

  他一度怀疑寒钩和乌镝回去时会不会胖得飞不动。

  泥孰见到李玄霸脸色,立刻明悟:“我懂我懂,草原精灵生性自由,肯定在雪原和高山上盘旋,不愿意降落人的城池中!”

  李玄霸:“……对。”是不在城池中,而是在被窝中。

  泥孰羡慕地看着空中骂骂咧咧的金雕:“看见草原精灵,我那几百只猎鹰都黯然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