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210节

  “阿嚏!”

  李渊揉了揉鼻子,拿着诏书愁眉苦脸。

  “郎君,陛下命你成为山西和河东慰抚使是好事,为何愁眉苦脸?”窦夫人疑惑道。

  李渊叹气:“太子被斥责,与太子同守洛阳的我却被拜为右骁卫将军,领山西和河东慰抚使、太原留守,我总怀疑陛下是在给我设下陷阱。”

  窦夫人想了想,道:“陛下忌惮太子,不愿意给太子论功。但洛阳防守一战总要给人论功,陛下才将所有功劳都给了郎君,破格提拔郎君。始毕可汗继位后,对大隋逐渐傲慢。陛下命郎君担任慰抚使,应当是想让郎君防备始毕可汗,可能不是阴谋。”

  李渊道:“或许是吧。唉,不过我还是低调些为好。”

  窦夫人道:“郎君只要深居简出,再多收受贿赂,换成鹰犬骏马送给陛下,陛下应当就不会忌惮郎君。”

  李渊颔首:“为夫也是这么想。”

  李渊又叹了口气,道:“我镇守一方,二郎也镇守一方,陛下应当不会让一家父子各自镇守一地。我是不是该让二郎主动上书辞去官职?”

  窦夫人眼眸微微闪烁,道:“二郎刚立下大功。大隋如今能振奋人心的事很少,二郎此番大胜让陛下心中很是宽慰。现在提议提免了二郎的官,反而会让陛下难做。不如请求陛下命二郎乘胜剿灭吐谷浑残部,等尽了全功后,再将二郎三郎调到郎君身边为将。”

  窦夫人笑道:“郎君身为慰抚大使,麾下当有虎贲郎将虎牙郎将效力。寻常勋贵人家中,父子兄弟也有许多同为将军和郎将者。”

  李渊拍了一下脑袋,笑道:“夫人说得对。唉,我过于战战兢兢了。我这就上书。”

  窦夫人待李渊离开后,叹了口气,赶紧悄悄写信,让人迅速送往张掖。

  以二郎三郎的本事,河右之地可能已经快入囊中了,可不能被郎君耽误。

  自己只能拖延,要如何破局,还得让二郎三郎自己想办法。

  窦夫人又叹了口气,分外头疼。

  李渊觐见杨广时,杨广果然如窦夫人所料,不仅没有夸赞李渊识相,反而很烦李渊给他找麻烦。

  杨广私下对近臣道:“那李渊有什么本事?不过是凭借门荫和朕对他的信任才升任将军。只是在疲软的贼寇手中守下一座坚固的东都城,换谁都行。李二郎以八百骑破西海郡,才是大隋真正的将军。唉,可惜李渊是李二郎的父亲,朕不好越过李渊单独奖赏李二郎。”

  裴世矩道:“唐国公担任太原留守,不过是继续守城而已。李二郎是陛下派往西域征伐和震慑有不臣之心的蛮夷的将领。大隋常有父兄在朝中为官,将领率兵出征的事。唐国公此举过于谨慎了。”

  苏威皱眉:“陛下,不能将李二郎召回!中原民贼四起,杨玄感叛乱也还未平定。西域蛮夷无信,说不定会趁机生乱!”

  宇文述虽是个擅长奉承的贪官,但也是知兵的老将。

  他也赞同道:“陛下,吐谷浑残部是小事。始毕可汗对大隋逐渐傲慢,李二郎在河右之地,还能防备始毕可汗。陛下不仅不该召回李二郎,还该直接任命李二郎为行军大将,乘胜追击,夺回河源郡等被吐谷浑残部占领之地,以免吐谷浑残部和始毕可汗勾结。”

  虞世基恭敬道:“陛下,唐国公向来对李二郎、李三郎不慈。自己刚升了官,就想把李二郎李三郎的官职免了,以免压过李建成这个唐国公世子。这次应当也是如此,倒是和什么谨慎没关系。”

  虞世基在心中叹息,居然被弟弟猜对,唐国公升官第一件事就是压制李二郎和李三郎。

  杨广皱眉:“李渊和李二郎、李三郎父子仍旧不睦?”

  苏威听了虞世基的话,也觉得有这么点意思:“不是不睦,只是五指有所长,有所短而已。”

  裴蕴听得满头雾水。

  每次同僚提起李二郎李三郎的时候,他都一头雾水。哪怕现在他也收了李二郎和李三郎的钱,他还是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

  怎么他们都对唐国公府这么了解?独独我一无所知吗?

  裴蕴只能硬着头皮附和道:“大隋能守城之将繁多。如李二郎那等少年将帅,史书中也罕见。霍去病当冠军侯的时候,汉皇也未曾顾虑过他的父亲。陛下不过秉公论功行赏,唐国公此举说是谨慎,其实是陷陛下于不公了。”

  裴世矩、苏威、虞世基、宇文述齐齐偷瞥了裴蕴一眼,琢磨裴蕴是不是与李二郎、李三郎也有瞒着他们的私下友好关系。

  心腹都这么说,杨广被说动了。

  他想起李世民和李玄霸在杨暕成为太子之后,就故意与杨暕拉开距离。杨暕与李世民、李玄霸看似继续交好,都是主动为之。李世民和李玄霸对太子杨暕,比杨暕还是齐王的时候还冷淡不少。他就对二人好感更甚。

  之前他因为担忧李世民和李玄霸与太子杨暕交好,所以没有把李世民和李玄霸留在禁中。现在看来,是他错怪两个孩子了。

  不过李世民和李玄霸毕竟还是和太子杨暕有过交情,杨广既想重用两人,又不愿意让两人回到中原。

  李世民和李玄霸被他远远放在西域,既不会被太子利用威胁他的统治,又能为他震慑有不臣之心的西域蛮夷,一举两得。

  至于李渊,杨广想,自己只要把李渊再次不慈,试图劝自己免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官职的事告诉他们,两位表侄肯定会与李渊更加离心。

  这么一想,李世民和李玄霸非常适合成为自己的心腹。他们被李渊欺辱,只有依靠自己才能逃脱李渊的桎梏。

  于是杨广一番细思后,任命李世民为河右行军大将,李玄霸为副将,继续镇守张掖,统率河右之地,扫灭吐谷浑残部。

  因杨广被义军围困涿郡受惊,大隋终于要全力剿灭义军了,没有余力向河右之地增援。

  一般这个时候,河右之地都会失守。

  杨广有基本的为君常识,自然也是知道这件事。

  所以他给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经略西域的权力,与隋文帝时的长孙晟一样,自行决定如何处理西域之事。

  虽然裴世矩也曾经略西域,但因杨广不喜放权,所以裴世矩当时权力远远不如长孙晟。长孙晟可以凭借自行判断杀突厥的可汗,裴世矩只能先上报计谋,等杨广同意后再执行。

  现在李世民和李玄霸也有了长孙晟当年的自主权了。

  大隋给不了河右之地后勤支援,所以李世民这个“行军大将”还有自筹军粮的权力,河右之地所有鹰扬府都受他管辖。

  因河右之地没有慰抚使,李世民相当于名义上的河右之地慰抚使了。

  不过“行军大将”这个职务是临时的,打仗时任命,打完仗就撤掉,与“慰抚使”这个军区常驻一把手职位不一样。李世民又正好刚与吐谷浑残部打了一仗,所以朝中无人觉得这职位过了。

  说白了,现在大隋已经抽不出人守卫河右之地,只有靠李世民这个小将了。

  杨广没有给李世民和李玄霸升散官品级。

  他给李世民和李玄霸画大饼,等两人再次立功之后,一定给两人升个大的官。

  “你二人也到该成亲的年龄了,待你们成家,朕才好给你们大官做。”

  杨广看着自己仿佛长辈叮嘱晚辈的旨意很满意。

  他特意多填了几笔“李渊是个坏的,朕这个表叔对你们好”劝慰之语。李二郎和李三郎肯定会对朕更忠心了。

  李渊得知此事后哭笑不得:“我冤枉啊!怎么就变成我对二郎三郎不慈了!若不是陛下太爱猜忌,我至于担惊受怕吗!”

  窦夫人安慰道:“陛下不会认为他爱猜忌,所以陛下是无错的,自然是郎君你想太多,是你的错了。正因为陛下爱猜忌,在他猜出你的想法时,才会如此愤怒,故意挑拨你和二郎、三郎感情。说不定,他还会利用二郎和三郎对付郎君。这也是陛下的帝王权术吧。”

  李渊叹气:“故意挑拨离间……哼,当初先帝也是这样对我李家。夫人,与长孙家和宇文家说一说,现在天下大乱,未来不知道如何,今年给二郎、三郎把婚事定了。二郎三郎成家后,才能安心立业。我想他们心里也对时局忐忑,会同意。”

  窦夫人犹豫道:“但长孙将军特意和我们说了,观音婢还年幼……”

  李渊道:“先成亲,待弱冠再圆房。大德也还体弱呢,即使珠娘身体健康,他哪能早早圆房?观音婢和珠娘都养在你身边,你要把她们当亲生女儿照顾。”

  窦夫人立刻明白了李渊的意思。

  李渊不仅是想让二郎三郎早日成家,好安心立业,也是见到天下大乱,想要提前与宇文弼、长孙晟绑定,以免这两家人投向他人。

  再者,窦夫人不确定,丈夫是不是还有将观音婢和珠娘当做与二郎三郎联系纽带的想法。

  李渊道:“你要好好教导观音婢和珠娘,让她们知道我和你对二郎、三郎的疼爱,千万不能让二郎、三郎被他人挑拨。”

  窦夫人在心中沉沉叹了口气,微笑道:“那是自然。”

  ……

  朝中的事李玄霸一无所知,不过他和二哥早就讨论过,如果父亲再升官,会不会影响他们的事业。

  但他们有高颎、宇文弼、薛道衡和长孙晟四位老师在,虞世南老师虽然不声不响,有时候也能起很重要的作用。

  兄弟二人将担心的事告诉老师们后,老师们让他们别担心,这点小事,他们会盯着。

  李玄霸离开中原时,将与杨广身边近臣的“金钱关系”都交给了长孙晟。

  长孙晟能经略西域,也能经略“大隋”。

  朝中的事,李世民和李玄霸便高枕无忧,不再担忧。

  终于到了伊吾城,射匮可汗亲自来伊吾城门口迎接,俨然将伊吾城当做了自己的城池。

  实际上现在伊吾城也已经成了西突厥的地盘。大隋驻扎在伊吾城的将领已经撤走,士卒虽还穿着大隋的衣服,但已经吃西突厥的粮了。到了贞观四年,伊吾城主才归顺大唐。

  李玄霸没有如射匮可汗所预想的那样露出羞愤的神色,他笑意盈盈不卑不亢地向射匮可汗行礼:“早听闻可汗威名,今日一见,真是老当益壮,名不虚传。”

  射匮可汗听到李玄霸说他“老当益壮”的时候,脸皮抽搐了一下。

  射匮可汗打跑了侄子处罗可汗。现在处罗可汗在杨广身边当吉祥物。他长处罗可汗一辈,自然是已经年老了。

  历史中,射匮可汗在五六年后就该老逝。现在他已经感到了有些力不从心。

  射匮可汗先给李玄霸下马威,李玄霸不接招。

  李玄霸又暗损射匮可汗,指出射匮可汗已经年老,将来西突厥不知道落入谁之手。

  一来一往,射匮可汗强行认为这是平局了,对年少且羸弱的李玄霸的轻视心少了许多,愿意与李玄霸聊点正事。

  射匮可汗没有顾及李玄霸旅途劳累,未给李玄霸休息的时间,就设宴款待李玄霸。

  李玄霸没有拒绝。他只要了点时间更衣沐浴,稍稍打理了一下仪容再赴宴。

  李玄霸虽瘦弱,容貌还是不错的。西突厥的贵族对李玄霸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只是这些充满好感的眼神让罗士信和周达都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蛮夷贵族都荤素不忌,特别偏爱中原娇生贵养的少年少女。

  李玄霸扫了一眼用眼神冒犯自己的人,对射匮可汗道:“可汗,我感到了被冒犯。为了大隋和西突厥的和平,你带来的人可以杀几个吗?”

  屋内西突厥贵族大惊失色。有人直接用突厥语骂了出来。

  射匮可汗按下众人嘈杂的声音,冷声道:“李郎将,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玄霸道:“两国会面,若有人冒犯可汗,大隋肯定会处置冒犯的人。难道大隋的使臣在可汗这里没有相同的待遇?我还以为可汗想与大隋交好呢,没想到可汗是来激怒大隋的?”

  李玄霸叹了口气,道:“处罗可汗算不上什么,他这辈子大概都不可能再踏上草原了。我本想和你聊一聊萨珊国。萨珊国国王正在攻打拜占庭帝国的耶路撒冷,若他们成功,说不定真的有望恢复当初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疆域。大隋该与之交好啊。”

  射匮可汗心头一梗:“你居然知道萨珊国?!”

  李玄霸爽朗笑道:“可汗最亲密的邻国,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射匮可汗沉默了许久。

  他指着一个人道:“这个人地位最低,胆敢冒犯贵人,应该处死。”

  李玄霸道:“那我给可汗一个脸面,就只处死他吧。士信。”

  罗士信走到已经被射匮可汗的护卫按住的西突厥贵族面前,弯刀出鞘又收回,一刀枭首,刀光如行云流水。

  人的脖子十分坚硬,罗士信如此轻描淡写砍人脑袋,众人都看出了这个少年郎的力气绝对很大。

  射匮可汗思及另一位李郎将的名声,彻底放下了对李玄霸的轻视之心。

  他起身相邀道:“你兄长也是李郎将,我比你年长,叫你一声李三郎可好?这里脏了,我们换个地方用宴,安静地谈谈萨珊国的事。”

  李玄霸笑道:“射匮可汗是长者,当然可以称呼我为李三郎。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