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68节

  第90章 徭役不停天下反

  =

  李世民在家中颓废了几日。

  他的颓废就是每天读书习武。连窦夫人都没看出他在颓废, 还以为李世民没有以前跳脱,是变成熟了。

  李智云倒是看出了二哥的不同。

  这么久没见,二哥见到自己居然没欺负自己, 真是奇怪。

  他悄悄问李玄霸:“二兄是不是被大兄欺负了?”

  李玄霸道:“没有。他去涿郡时看到了被强征徭役的百姓的惨状, 心里窝火又无能为力, 所以心情不好。”

  李智云似懂非懂。

  对于出身国公家的孩子而言,“百姓惨状”这种事离他们太过遥远。

  李玄霸揉了揉五弟的脑袋:“趁着二哥现在心情不好,不会欺负人, 你正好多向他讨教学问。他这次会认真教你,不会欺负你。”

  李智云犹豫:“这不太好吧?不是该安慰二兄吗?”

  李玄霸轻笑:“你像以前那样对待他就是安慰他。”

  李智云不明白三哥的意思,但三哥的话总是对的。

  把李智云丢给李世民后, 李玄霸回到唐国公府,替代心情不好的二哥和年幼怕染病的五弟, 承担起看望和照顾兄长的责任。

  李建成回到家后就病倒了。唐国公府的嫡长子病倒, 府中气氛很紧张。

  于情于理,李玄霸都要做出一番好弟弟的模样,以减轻母亲的负担。

  窦夫人担心体弱的李玄霸染病,本不想李玄霸回来。

  听说涿郡的疫病可能会传染,她把李智云交给李玄霸和李世民照顾, 让万氏带着李元吉、李六娘和李建成的妾室女儿去别庄居住,只自己留在家中照顾李建成。

  万氏没有照顾李智云, 是万氏自己恳求的。

  比起让李智云待在她身边,她更想将李智云交给李世民和李玄霸照顾,自己去照顾李元吉等人。

  窦夫人看出了万氏的心思, 默许了。

  听了母亲担忧的话, 李玄霸道:“医师已经诊断出兄长并非疫病, 只是疲惫。虽然以防万一, 年幼的弟弟和也去过涿郡的二哥不好留在府中,但若府中兄弟全部避开,兄长心里大概会难过。何况我也不能坐视母亲一人劳累。”

  窦夫人叹气:“你自幼就友悌。”

  她想起李玄霸从小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好,心里很不是滋味。

  理智上,窦夫人知道要让孩子们之间兄弟和睦,比起占据嫡长位置的李建成和怎么也教不听的李元吉,应当让更懂事和更有本事的二郎、三郎忍让。

  感情上,窦夫人心里总是在撕心裂肺地质问自己“凭什么”。

  二郎三郎自幼在她身边长大,就算四个孩子都是她所生,她与二郎三郎当然也最为亲近。

  只是她是母亲,是唐国公府的主母,不能感情用事。

  窦夫人不断地说服自己理性地平等地对待所有孩子,这样对孩子、对这个家才最好。但每当看着李世民和李玄霸退让,特别是病弱的三郎对兄长、四弟友悌却得不到好意回馈的时候,窦夫人的心就像是被撕裂了一样痛。

  她强忍着痛苦,露出了一如既往的慈祥微笑:“三郎是个好孩子,那就辛苦你了。”

  李玄霸道:“有仆人照顾兄长,我不过是叮嘱仆人几句,让他们别偷懒。不算辛苦。母亲去休息吧,有我在。”

  在李玄霸的劝说下,窦夫人才去休息。

  李建成见李玄霸来照顾他,脸色并不好看。

  他心里很想问,自己灰溜溜地从涿郡回来,李玄霸是不是很得意。

  但李玄霸没有表现出对他的敌意,他这样问,反倒是显得自己心虚气短。所以他只能把话憋着,越发难受。

  李玄霸当没发现李建成的别扭。

  他检查了府中仆人的疏漏后,拿了一本书坐在李建成床头:“兄长有什么需要,请随时吩咐。”

  李建成瓮声瓮气道:“有仆从在,我吩咐你做什么。”

  李玄霸笑了一下当回应,低头看书。

  他这样淡然的模样,让李建成更窝火。

  李建成问道:“二郎身体还好吗?他上过战场,应该很习惯涿郡的情况。”

  说完这句话后,李建成就后悔了。

  在李玄霸还没有表现出恶意的时候,自己主动提起这件事,倒像是自己嫉妒李二郎。

  李玄霸把书放在膝盖上,抬头道:“战场和涿郡怎么能一样?涿郡还没开战呢。二哥也受到了刺激。只是我不想让母亲担心,没告诉母亲。”

  李建成不知道为何,心中涌出一丝雀跃:“李二郎也病了?”

  李玄霸没直接回答:“任何有良心的人看到涿郡的惨状都会难受。兄长这样才正常。”

  李建成道:“正常啊……”

  他心中涌出惆怅,因羞恼对李玄霸的敌意消失了不少。

  李玄霸点头:“对,正常。”

  这次李建成的生病,李玄霸确实没有任何嘲笑的心思。

  李建成纵然有再多不是,至少他有正常人的情感,看到百姓的惨状会做噩梦。

  李玄霸的态度让李建成心里好受不少。

  他本来就没有染上疫病,只是心病。心态轻松后,李建成的身体很快就好了起来。

  窦夫人以为是李玄霸照顾妥当,才让李建成身体这么快好转。当李玄霸回到别庄后,在夏秋季节变换的时候例行小病一场,窦夫人对李玄霸愧疚更甚。

  万氏带着李元吉等人回到了唐国公府,李智云就像是被忘记了似的,继续留在李世民和李玄霸身边。

  窦夫人没有再提起让李世民和李玄霸亲近李元吉,疏远李智云的事。

  万氏暗自抹了眼泪,高兴地哭了。

  只是一点风寒,李玄霸没几日就好了。

  时间已经进入七月。徭役还在继续。

  百姓的田今年是没法耕种了。卖身给勋贵的农人不需要服徭役,勋贵的田地正进入热火朝天的夏粮收割时节。

  洛阳附近田地种植的夏粮多是小米或者大豆。收获之后,农人立刻将田地翻弄,种上冬小麦。

  唐国公府的田地也丰收了,粮食堆满了仓库。

  李玄霸用杨广的赏赐和李渊给的钱财购买了许多田地庄园。

  百姓每户家中青壮男女都被征发徭役,家中只剩下老幼,拼了命也会误了农时,收获的粮食还不够果腹。

  但赋税还是要按照原本的田地和人头征收的。

  许多青壮男女有命回到家乡,还来不及享受家人团聚的喜悦,就要面临交不起赋税的灾厄。

  这时就是勋贵世家豪强土地兼并和扩充奴仆的好时机。

  李玄霸早早准备好了钱粮,派奴仆在各地疯狂购入庄园田地。

  他购买庄园和田地的时候打着“义庄”的旗号,不仅给的钱粮更多,和那些青壮签订的“卖身契”也更宽松。

  这些青壮只需要在庄园里干上五年,每年缴纳与官府规定田赋相等的粮食布匹,五年后不仅能恢复人身自由,还能带走原本卖出去的田地。

  李玄霸让仆人宣传,他不是购买田地和奴仆,只是“抵押”。

  李玄霸用的是他和二哥的名号,契约上只盖了他和二哥的印章,没有以唐国公府的名义。

  他虽然攒了许多钱粮,但对比其他勋贵豪强,这点钱粮不过是小打小闹,又分散各地,实在是不显眼。

  再加上各个地方消息不灵通,每个州县之间民间通信都需要以日计,上层勋贵也不关心底层百姓的事,所以这点小事没有引起任何勋贵豪强注意,更别说引起朝廷注意。

  就是李渊和窦夫人都对此事知情不多,顶多知晓李玄霸拿自己和李世民的钱财去救助了一些百姓而已。

  李玄霸所做的“善事”只在底层百姓间传递。

  许多百姓都等着“李二郎、李三郎”来拯救他们,甚至愿意不签五年契约,一辈子投靠两位“菩萨佛祖”。

  李玄霸很快就将手中钱粮花了个干干净净。

  反正他背靠唐国公府,手中零花钱没了也不会降低他和二哥的生活水准。

  老师们知道此事后,悄悄送给李世民和李玄霸许多钱粮,让他们继续以“李二郎、李三郎”的名义“借贷”。

  宇文小娘子和长孙小妹还以自己的名义送来金银,支持李玄霸和李世民的善举。

  两位少女并不知道李玄霸和李世民所做的事不是善举。

  老师们知道李玄霸的善意不纯粹。

  以现在民怨积累的速度,五年后天下一定已经很乱了。李玄霸说五年后让那些百姓离开,那些百姓肯定也不愿意离开。这些扩充的人力和田地,都将成为李玄霸和李世民的根基。

  而且有“五年”这个期限,即使杨广得知了此事,也不会对李玄霸和李世民生出警惕。

  比起其他勋贵世家豪强们直接土地兼并购买奴仆,李玄霸和李世民五年后就会将土地和奴仆“放还”,这简直是纯粹做好事了。

  老师们唯一担心的是李玄霸和李世民会不会在民间声势太过。

  李玄霸写信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陛下眼中没有百姓。朝中大部分公卿眼中也瞧不起百姓,所以在百姓中的声望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他们不会忌惮我和二哥。”

  宇文弼犹豫了许久,还是将李玄霸真正的用意告知了宇文珠,没有让宇文珠过分误会李玄霸的高尚。

  宇文珠得知李玄霸的用意后,确实低落了一会儿。

  但她想起李玄霸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论迹不论心”。

  无论李三郎的目的如何,李三郎做的就是善事。

  何况这些目的难道就不是“善举”吗?

  等天下大乱,这些百姓会成为唐国公府抵抗乱世的底蕴,唐国公府也会为这些百姓提供庇佑。

  这封信宇文弼也拿给了宇文珠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