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57节

  虞世南生活清贫,虞世基却十分显贵。听了弟弟的话,虞世基还以为虞世南是向他低头借钱,非常高兴地问弟弟要多少。

  虞世南神情十分古怪地拒绝了他。虞世基才知道,虞世南真的只是单纯为弟子在家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唏嘘不满。

  虞世基想到此事后,对李世民和李玄霸慈爱道:“伯施曾与我提到过,你二人居住之处太过狭小,确实应该换一座宅院。”

  宇文述好奇:“有多狭小?”唐国公府的宅院还会狭小?

  虞世基想着弟弟的话,道:“听闻只是靠着偏门的一处小院,院落中连棵树都没有。”

  李玄霸:【树被二哥你叫人砍了,说挡着你的视线。】

  李世民瞥了弟弟一眼。正是因为不够宽敞才砍树啊。

  杨广皱眉:“靠近偏门?”这方位也太差了。

  李玄霸忙为父母解释道:“这是我和二哥自己选的院子。我和二哥常出门玩耍,靠近偏门更方便。父亲赠送了一处别庄给我和二哥,平日里我和二哥住在城郊别庄,其实住处很宽广。但我还是想向陛下讨要大宅子。陛下赏赐宅院,说出来更有脸面!”

  杨广也想起李世民和李玄霸被赶到别庄居住的事:“张衡失职,贬官为民,朕收走了他在东都和西京的宅院,就赐予你们二人了。张衡的宅院面积较为宽广,朕再将附近民户也赐予你们,将来你们若成家,扩建成两处宅院也绰绰有余。不过若将来你们再立功,朕也会赏赐给你们更好的宅院。”

  李世民和李玄霸连忙谢恩。

  宇文述和虞世基二人的脸上都闪过一丝遗憾。他们都看重了张衡的宅院,想拆了做成别邸园林,正憋着劲讨好皇帝。

  不过赏赐给李二郎和李三郎也好。皇帝近臣之间也会互相较劲,宇文述和虞世基都认为,与其让对方得了这处心仪的宅院,不如便宜他人。

  李渊留守洛阳,此次没有跟随杨广南巡。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了赏赐后,就以思亲心切为由,立刻返回洛阳。

  杨广本想把两位少年英雄带在身边陪他狩猎,听到李世民和李玄霸想父母的话,笑话他们果然还是孩子,便放他们离开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前脚刚走,裴世矩后脚就到了洛阳。

  听到皇帝说伏允只剩下一个脑袋后,裴世矩呆愣许久。

  他苦笑道:“李二郎肯定特别失望。虽然铁勒人都说是李二郎亲自擒获吐谷浑可汗,但臣一直坚信李二郎过于年少,应当是铁勒人的功劳。李二郎便要带着吐谷浑可汗,来陛下面前亲自说道说道,究竟谁的功劳才最大。现在唯一人证没了,以李二郎那喜爱人前显摆的个性,不知道会气成何样。”

  杨广听后捧腹大笑:“李二郎确实喜欢人前显摆。不需要这个人证,朕也相信是他的功劳。哈哈哈哈,他确实非常难过。”

  裴世矩见皇帝信了,松了口气,心里忍不住骂了两个熊孩子一句。

  李世民和李玄霸曾与他辩驳,说不能留下吐谷浑可汗的命,就算要在吐谷浑扶持大隋的代理人,也该选一个更好控制的贵族。自己没有同意,那两人也没有再劝说自己。

  谁知道,这两个少年郎居然胆子那么大,回大隋的中途把吐谷浑可汗杀了。他们真不怕自己拆穿此事吗?

  裴世矩事后琢磨,这两人还真的不怕。

  比起自己,皇帝肯定更相信李世民和李玄霸这两个表侄。再说了,把吐谷浑可汗活生生地带到皇帝面前,所得到的赏赐肯定比只带一个脑袋大多了。他们二人这么做图什么啊?所以肯定不会有人相信这是他们故意所为。

  “他们是真的忌惮伏允,还是太过任性?”裴世矩自言自语。

  ……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和李玄霸商量起如何装修新宅院的事。

  他们的钱有大用处,宅院就保留原本模样不变,不做新装修。

  李世民:“我去求求父亲和母亲,希望能从唐国公府的库房里拿点新家具出来装点新家。”

  李玄霸:“应该能。这点要求父亲和母亲肯定会答应。除了宅子,皇帝把张衡其他的房产也赐予了我们。靠近城墙的给我,我有大用。”

  李世民手一挥:“都给你,我不耐烦琢磨这些庶务。”

  李玄霸眉头一挑:“那可抱歉了,你从现在开始,必须和我一起琢磨这些庶务。”

  李世民拉长语调:“啊?好无聊啊,我不要。”

  李玄霸道:“你以后一辈子都要做这些无聊事。国家大事都是由一个铜钱一粒粟米积累起来。”

  李世民没好气道:“我看我还需要什么魏徵啊,阿玄你不比魏徵更烦人?”

  李玄霸:“呵呵。”

  等以后认识魏徵了,我和魏徵合起来烦死你!就在你身边使劲说,给你来个左右双声道进谏!

  讨论完房产和财物的分配后,李世民唏嘘道:“张衡啊,我记得他。我们离开时,他还是陛下跟前最得宠的臣子。陛下第一次西巡归来时,为了去他家,还让百姓从太原翻山越岭修了一条去他家的驰道。”

  大业三年,杨广从榆林回到太原时,张衡还是杨广身边仅次于宇文述的宠臣。

  从先秦起,春秋战国各国都在修驰道保证战争后勤和地方管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修的驰道尤其多。

  但就算是李世民最不喜欢的暴君秦始皇,修驰道也是为了国用。如当今皇帝这样,只是因为想去臣子家中探望就耗费民力物力修驰道,还是头一遭。

  李玄霸淡淡道:“张衡啊……皇帝修完汾阳宫后,觉得汾阳宫不够大,命张衡扩建汾阳宫。张衡劝谏皇帝,说这几年的徭役太多太重,请皇帝暂缓扩建宫殿,惹怒了皇帝,就失宠了。”

  李世民微怔一会儿,道:“就因为这个?”

  李玄霸道:“嗯,就因为这个。皇帝对张衡不满,他身边奉承的人就会一个劲地寻找张衡错处。以前张衡得宠时一些小错,这时候都成了不能容忍的大错。不过张衡的牢狱之灾,当是他向杨玄感说我们的老师薛公之死无辜,杨玄感向皇帝告密所致。现在老师无事,不知道张衡为何还是遭遇了牢狱之灾。我回去查查。”

  李世民抿嘴:“就因为这个?就因为对薛老师说了一句抱不平的话?”

  李玄霸点头。

  李世民冷哼:“杨玄感之父的死也有被陛下猜忌的缘故。杨玄感却行这小人告密之事,让陛下猜忌其他忠臣。”

  李玄霸道:“楚国公一家仍旧被皇帝猜忌,为了讨好皇帝,可不是得手段频出?”

  李玄霸没说张衡最后的遭遇。

  张衡都被免职为民了,仍旧被杨广派人监视,后来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被处死。

  比起高颎、宇文弼和薛道衡这三位因德高望重,而让杨广更加忌惮的臣子,张衡的死更难以避免。

  因为这三位老师德高望重,以前对杨广又不太友好,所以只要他们对杨广示好,主动退出朝堂中心,杨广就会有“他们以前骂朕,现在对朕恭敬,朕很满意”的心情。三位老师便安全了。

  张衡正好相反。

  他在杨广夺嫡时就站在杨广这一边,一身恩宠全系在杨广身上。以前他对杨广毕恭毕敬,杨广对他好感颇深。当杨广厌恶他的时候,他无论做什么都是加深杨广的厌恶。他又得知杨广太多的秘密,所以必须死。

  李玄霸不担心李世民得知张衡结局后,会不自量力地闹着去救张衡。只是之前每次他剧透别人死因,那人就会莫名其妙成为自己老师,李玄霸觉得这个玄学很可怕,便不敢再说了。

  老师已经够多了。何况张衡与杨广牵扯太深,真的救不了。

  李世民没有追问张衡的结局。

  在他看来,张衡都被免职为民,两京置办的家产全被查抄,已经足够凄凉。这应该就是张衡的结局了。

  谁也不会想到,杨广会在征讨高丽失败后恼羞成怒,把已经免官一年多的张衡抓起来,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了。

  回到洛阳后,李玄霸得知了张衡牢狱之灾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张衡为太子哀悼时,抱怨皇帝没有听太子的劝谏。虽他只是抱怨了一句,没有直言太子、乐平公主之死是皇帝的错,但皇帝仍旧恼羞成怒,把张衡下狱了。

  碰巧的是,告密的还是杨玄感。

  李玄霸猜测,张衡知道这些话不能说,但在心里憋得难受。他与杨玄感交好,杨玄感又同被皇帝忌惮,所以他才与杨玄感说了几句心里话。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嘀咕,比起卖友的杨玄感,只是不拉朋友一把的苏威都显得不算差了。

  虽然杨玄感大概没把张衡当朋友,只是相熟而已。

  唏嘘完张衡的遭遇,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到洛阳后,终于暂时与朝堂分别,能开开心心闲一阵子了。

  哪怕李世民回家后立刻挨了母亲一顿狠揍,他也乐呵极了,挨揍第二日就呼朋唤友去祸害杨广的禁苑。

  打猎,打猎,打猎!赶路颠簸几个月,李世民的手早就痒极了。就算身上的瘀青,都不能阻拦他出门打猎!

  李玄霸叹气。二哥这“狩猎瘾”还有救吗?

  孙思邈对西域草药和医术很着迷,还留在河右之地没回来。不然李玄霸真想让孙思邈试着开个药方,看能不能治好二哥的“狩猎瘾”。

  虽然大概率会得到“孙思邈三连”表情包。

  没救了,等死吧,告辞.jpg。

  李世民急着去打猎,李玄霸丢下二哥回了一趟大兴城。

  李四娘和李五娘在李世民、李玄霸出塞那段时日先后出嫁,李玄霸亲自去补上贺礼。

  李玄霸刚从塞外回到大兴城时就知道四姐和五姐已经出嫁,只是他和李世民公务在身,不好停留,便等到现在才来拜访。

  李玄霸本想把李世民带着一起来,但李世民满脸不愿意,只想去打猎。

  在这个时候的人心中,已经嫁出去的阿姊就是别家的人。李世民和四姐夫、五姐夫不熟悉,不像柴绍那样本就有交情,他自然不想去。

  李玄霸去亲自补上贺礼,是基于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会用自己的道德观念“绑架”其他人,李世民不想去,他就自己去了。

  李世民以为李玄霸只是想找个借口去拜访未婚妻,在送李玄霸离开时一脸坏笑。

  李玄霸真想揍二哥一顿,可惜打不过。

  李玄霸回洛阳时,他派往赤土的颜真和向固已经回来。他便将两人也一同带上,详细询问南洋的事。

  李玄霸和李世民离开时,将店铺交给母亲代管。

  颜真和向固回来后,窦夫人将颜真提拔成书坊掌柜,将向固提拔成李玄霸和李世民手头小庄子的管事。

  颜真和向固从赤土国带回来的作物已经在农庄试种,已经死了一半,剩下一半估计也很难活。

  不过两人已经与赤土国贵族交好,下次可以单独去赤土国行商。这些带回来的作物死了就死了,李玄霸强行不心疼。

  李玄霸还打探了倭国的事。

  大隋使团回来时,小野妹子没有跟随。看来大隋使团是把倭国天皇骂得有点惨,倭国天皇没有派出新的使团出使大隋。

  不过大隋使团还是带回来倭国天皇新的国书。倭国天皇就算被骂了,国书也与原本历史没区别,国书抬头还是“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但杨广这次没有觉得“还不错”。刚骂了倭国人的大隋使团正因为倭国的无礼气得肝疼,对皇帝大骂这个国书有多无礼。

  在大隋使团看来,倭国与其他小外夷没区别,建在大隋使臣就应该毕恭毕敬。谁知道倭国国王居然架子端得就好像他能与大隋皇帝平起平坐似的。

  大隋回来的使臣对杨广痛骂倭国居心不良:“陛下是天子,他却自称‘天皇’,是何居心?何况大隋乃‘中国’,他该自称‘东国国王敬白中国皇帝’!之前他说大隋是‘日没国’,现在又说大隋是‘西国’,其心可诛啊陛下!”

  杨广一听,脸色大变。

  今年二月,杨广因流求国不肯归顺,发一万东阳兵覆灭流求国。

  杨广自觉被倭国侮辱,便命主将陈棱在流求国驻扎练兵,威慑倭国。

  李玄霸挑眉。难道皇帝想要攻打倭国?

  如果是真的,他一定托梦给未来的自己,给网庙隋炀帝的牌位前多上几炷香。

  颜真道:“倭国狼子野心,需要防备。”

  向固道:“就倭国?狼子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