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3节

  等李玄霸累得倒在一旁大喘气,李世民就在床榻上跳来跳去挤眉弄眼,嘲笑弟弟根本没有打疼他。

  李玄霸气得翻白眼。

  要是我真是演义中那个力大无穷李玄霸,我肯定把你挂树上!

  精力充沛的李世民只歇息了一天,就拉着李玄霸为接受郑家人的考校做准备。

  虽然不主动出击,假如郑家人先挑衅呢?

  李玄霸只能蔫哒哒地陪着哥哥翻书,提前预习可能遇到的挑衅场面。

  另一边,窦氏听了李渊的话,有些发愁。

  “没有适龄的女子?”窦氏道,“年纪最接近的也要让大郎等十年,大郎都十六了!”

  李渊平静道:“五姓七望的女子都是十岁左右就被早早定下,哪有与大郎适龄的?我们唐国公府的宗妇,不仅得出身荥阳郑氏的正房,还得是高官之女。”

  女子出阁嫡庶不重要,李渊的两个庶女都嫁得很好。

  对士族门阀而言,正房主支的女儿最尊贵;而李渊私心想要联姻的女子,其父官位也必须高,否则只凭一个“荥阳郑氏”,可帮衬不到唐国公府。

  李渊选来选去,栝州刺史郑继伯的女儿最为合适。

  但栝州刺史郑继伯的女儿如今才六岁,与李世民和李玄霸同龄。

  窦氏犹豫道:“既然和二郎三郎同岁……”

  李渊训斥道:“我知你更疼在你身边长大的二郎和三郎,但长幼尊卑不可乱!若二郎三郎娶了五姓七望正房女儿,宗妇要多高贵才能压得住?表兄可没有适龄的女儿嫁给大郎!”

  窦氏低头道:“是我失言,郎君别生气。我只是想,或许二郎和三郎能与郑家旁支的女儿定下,大郎或许能寻五姓七望其他家的女儿?”

  李渊摇头:“哪那么容易?五姓七望虽然现在权力不如我们,但凭借祖荫,他们十分傲气。若大郎与郑家没有说成,其他家与郑家同气连枝,是绝对不会再与大郎说亲。那是得罪郑家啊。”

  窦氏苦恼极了:“那难道就让大郎等郑家小娘子十年?能不能让郑家小娘子早一些出嫁?”

  李渊再次摇头:“不能。郑继伯爱女儿,非得女儿十六岁才出阁。”

  窦氏气恼道:“那郑家不是已经都定好了吗?还叫我来商议什么!”

  李渊握住窦氏的手背拍了拍:“这可不是商议好了。你以为郑家的女儿这么好娶?若不是我正好在郑州当刺史,兼任荥阳太守,给了他们荥阳郑家很多方便,也轮不到我们。”

  窦氏磨碎了一口银牙:“你的意思是,他们叫我来,还是想对我家大郎挑挑拣拣?”

  李渊叹了口气:“夫人,五姓七望的女儿确实金贵,且忍一忍。”

  郑家这次请窦氏来做客,确实是想看看窦氏的品行性格,配不配得上与郑家联姻。

  对郑家而言,不嫁五姓七望的女儿都得好好挑婆家,以免堕了自家门扉。

  但对窦氏而言,这实在是侮辱了。

  窦氏之母乃是北周襄阳长公主,父亲出自八柱国之家,嫁的同是八柱国之后的唐国公李渊,李渊之母又是先皇后的姐姐。

  唐国公府可以拍着胸口说自己是皇亲国戚,勋贵世家。若论在朝中的权势,只剩下一个门扉的郑家拍马都赶不上。

  窦氏可不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只依靠冢中枯骨的郑家差。

  但看着李渊铁了心要结这门亲,唐国公府若不想再在勋贵中选媳妇,确实只有五姓七望的女儿配得上,窦氏只能忍气吞声:“那我便去会会郑氏。我倒要看看郑氏能有多厉害。”

  李渊安慰道:“那自然是比不过夫人聪慧。”

  窦氏眼珠子转了转,抿着嘴笑道:“那我把二郎和三郎也带上。”

  李渊道:“他们肯定也会考校二郎和三郎,若是……”

  窦氏道:“没有若是。郎君尽可以相信二郎和三郎。不过我只有一个要求。”

  李渊道:“夫人请说。”为了结这门亲,让夫人去郑氏受辱,他也确实有些愧疚。

  窦氏冷哼道:“若是郑氏想和二郎和三郎结亲,必须拒绝!”

  李渊先一愣,然后失笑:“好!我们家只能有一个郑氏的女儿。就是他们求我,我们也不把二郎和三郎给他们。”

  窦氏这才消气。

  哼,等你们看到二郎和三郎,有你们后悔的!

  第9章 为母额间帖花钿

  窦氏去告诉李世民和李玄霸好好准备,要去郑家做客时,李世民正趴在矮榻上,李玄霸把李世民当靠背盘坐,正一起翻看《晋书》。

  他们所看的《晋书》是南朝梁的沈约所编撰。除了《晋书》,李世民还拿了同是沈约编撰的宋、齐、梁三代史书垫着胸口和下巴,好让自己趴得更舒服一些。

  对于普通六岁孩童而言,现在读史书还太早了些。

  李世民虽已经识得很多字,本也耐不住性子直接啃没有句读的史书。

  李玄霸之前和他解说“五姓七望”时,他其实没听太懂。

  比如什么“贾南风”啊,“八王之乱”啊,“永嘉之乱”啊,“国史之乱”啊,李世民都没听说过。

  李玄霸和他说了“五姓七望”后,他才突然感兴趣,去史书里翻翻魏晋时期世家贵族的灭门史。

  李玄霸原本以为自己所说的二哥都听得懂。因为二哥表现得他很懂的模样。

  等到了李渊这里,李世民从李渊书房搬了晋、宋、齐、梁四代史书皱眉自学,李玄霸才知道,他这二哥居然还有一个嘴硬逞强的毛病。

  你不知道就和我说啊,我给你解释。李玄霸腹诽。

  但李世民就不。他要自己翻书学。

  李玄霸没有揭穿二哥,和李世民一起看书。

  沈约的《晋书》在后世已经失传。传世的《晋书》是许敬宗、房玄龄编撰的版本,人称“魔法晋书”,是一本很好看的玄幻小说集,堪称史书版《搜神记》。

  沈约所编的《宋书》也入了“二十四史”,其玄幻程度比“魔法晋书”好一些。

  但沈约这个人有个大毛病,他出身吴兴沈氏,南朝又继承了东晋极重门阀的毛病。导致他的《宋书》中有半数都是在为高门士族作传,狂吹海嘘。

  比如琅邪王微的传记居然全是王微写给友人的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王微文集。

  沈约编撰的《晋书》也有这个毛病。

  贞观年间的是“魔法晋书”,沈约的就是“晋书之高门士族传”,能互相补足。他二人想要了解自魏晋后的高门士族,看沈约的书正好。

  有了李玄霸事先打的预防针,李世民看着沈约吹嘘高门士族的内容,都是带着批判和看笑话的心态来看,时不时回头和弟弟吐槽。

  窦氏进来了,正好听见李世民给李玄霸说“魏晋南北朝乱一次高门士族被屠满门一次,说不定现在他们的后人其实是他们的仇人”这个地狱笑话。

  窦氏哭笑不得,上前就给趴着看书的李世民屁股上来了“啪啪”两巴掌。

  “别胡说,三日后我们要去郑家做客,你可别说错话了。”窦氏假装生气道,“那些高门大族的后人都有族谱为证,哪能做得假。”

  李世民和李玄霸同时露出装乖巧的表情。

  窦氏无奈。这时候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倒是像双生子了。

  “这次做客,郑家的长辈们可能会考校你二人的学问,把《论语》多读几遍。”窦氏道,“还有《千字文》,你们虽早就学过了,但说不准他们会抽背,再复习几遍。”

  李世民还没反应过来,李玄霸先脸色一垮。

  他没好气道:“我还不知道哪家孩子去做客时,要被主人家考校抽背的。怎么,郑家想通过我和我哥的本事,去推测兄长的本事?”

  窦氏微笑着解释道:“嫁人是一辈子的事,他们稍稍重视些也没错。”

  虽然窦氏自己心里膈应,但不会这样对儿子们说。

  为了自家女儿,“雀屏中选”这种事很正常,郑家只是做得太过。以后荥阳郑氏是唐国公府的亲家,窦氏不希望两个儿子和荥阳郑氏交恶。

  再者郑家小娘子嫁进唐国公府后掌管中馈,若自己比丈夫早去世,两个儿子和其新建立的小家庭还得仰仗长嫂。

  窦氏嫁人之后,才知道后院能悄悄恶心人的地方有多少。所以她哪怕心里不满,也要向两个儿子说郑家的好话。

  若只有李世民在这里,可能就信了。

  但李玄霸是不信的。

  确实为了自家女儿,打探亲家背景为人,考验女婿才干品行,这都很正常。

  可这次自己和二哥是临时决定来的,“考验”却肯定是提前订好的。

  也就是说,这群家伙要考验的是自家母亲?!

  哪家选女婿的时候不是让女婿“雀屏中选”,而是让亲家母和亲家公去射雀屏?!这不纯纯的侮辱人吗!!

  但看着母亲竭力为郑家说好话,李玄霸知道自家大概把这门亲事看得极重,有气也只能憋着。

  他瓮声瓮气道:“那如果我和哥太张扬,把郑家的儿子们比得一无是处,会得罪他们吗?”

  窦氏微笑:“你俩才几岁?若他们和你们一般计较,那荥阳郑氏可就在五姓七望中抬不起头了。若是他们不考校你们就罢了,若是敢考校,你们就尽管张扬。你们若能把他家子弟全压下,他们还得捏着鼻子为你们扬名。”

  李玄霸皱眉:“这么大气?”

  李世民老气横秋道:“阿玄,你真笨。这哪是大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力压郑家子弟的消息瞒不住。他们自然要把我们捧得高高的,才能显示他们输得有道理。我看啊,他们说不定还想捧杀我们,撺掇其他高门士族的子弟来‘围攻’我们兄弟。”

  说完,李世民摇摇头,嘴里继续嘀咕“阿玄真笨”“书读得再多也笨”。

  李玄霸一口气闷在胸口。

  他没有经历过这些豪门争斗,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吗?才六岁就能和人玩心眼的二哥才是不正常好吗?!

  “二郎说得有理。”窦氏颔首赞同,“三郎不用担心。”

  李世民蹭到窦氏怀里:“娘放心,我和阿玄不会丢娘的脸。”

  窦氏把李世民和李玄霸抱进怀里揉了揉:“娘定是放心的。还有,如果他们看你二人很厉害,悄悄遣自家小娘子和你们好,你们可千万别上当。”

  李玄霸:“……”看来娘心底也不是没有怨气。

  李世民冷哼:“他们瞧不起我们,我也瞧不起他们,才不喜欢郑家的小娘子。”

  李玄霸瞥了二哥一眼。

  将来唐太宗的后宫里,可是有荥阳郑氏出身的贤妃。为了笼络五姓七望,可由不得你要不要。

  不过荥阳郑氏这前倨后恭的模样,之前连唐国公府的宗妇之位都要挑挑拣拣,后来眼巴巴地送女儿入宫当妃嫔伺候人,倒也是分外有趣。

  窦氏此次来荥阳穿得很简朴。

  为了在郑家撑起唐国公府的面子,窦氏特意让人快马加鞭从唐国公府运新衣首饰来,一两日就能到。

  除此之外,她还要置办些有当地特色的首饰衣装、胭脂水粉。李渊的官邸中有一些,窦氏得带着人改一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