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1节

  三人心情复杂。

  正如李世民所说,只是送一点猎物,算不上多大的善事。但这件事就真的没有意义吗?

  接下来,他们没有偏离回东都的官道,只是在沿路看到了村庄后,也将自己的猎物送了出去。

  “至少念头通达了。”薛收对李世民作揖道,“此事李二郎当为我师。”

  李世民摆手:“不敢不敢。下次有机会,我们还一起去狩猎。”

  薛收直起身体道:“好。”

  李世民道:“如果有什么诗会也叫我和阿玄一起去玩。杜克明和房玄龄最近也会留在东都,我们多聚聚。”

  薛收道:“我这就去准备!”

  结识了新朋友,他当然要和老朋友炫耀炫耀。

  薛收有一个号称当世第一文人的生父,交友圈子更广泛。

  杜如晦对自己在隋朝大展宏图的未来还有幻想,很乐意在薛收这里结识更多的人脉。

  房乔窥见了未来,心态平和了不少。不过现在多结识些人也不错,可以帮主公提前筛选班底。

  房乔见到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神异的一面,已经完全相信李玄霸的谶纬。

  再者,他实在是对当朝皇帝太失望了。

  他知道以自己的性格,在大隋不可能有多远大的前途,一个县令就顶天了。所以李玄霸口中的“房相”,就算是镜中花水中月,他也忍不住想要去相信。

  反正信一点,又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危害,为什么不信?

  回到家后,李世民向李渊炫耀了自己猎到了老虎,李玄霸向李渊告状二哥去猎老虎。

  李渊先训斥李世民冒险,然后对二儿子亲亲抱抱举高高。

  大雄真厉害!不愧是我李渊的儿子!

  李世民得意洋洋:“耶耶射中雀屏的眼睛,我射中老虎的眼睛,我们父子二人都很厉害!阿玄,学着点!”

  李渊朗声笑道:“阿玄,这一点你一定要向大雄学习。”

  李玄霸瓮声瓮气道:“是。”这就去给母亲写信!

  李玄霸的信发出去的时候,李世民把猎到的虎皮、虎鞭和老虎头骨经由李渊送给了杨广。

  杨广对李世民大夸特夸,给李世民提了半级,李世民升到了从八品的守义尉,俸禄又增加了。

  杨广开玩笑道:“李三郎,你和二郎是双生兄弟,官职一致才好。你现在可有什么办法让朕升你的官?”

  李玄霸呈上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奏疏。

  杨广惊讶道:“你还真有办法?让朕看看。”

  他饶有趣味地打开李玄霸的奏疏。

  李玄霸的奏疏,说的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定词牌一事。

  杨广颇好声乐,裴蕴就是广召天下乐户,将宫廷乐人至三万余人,以此讨好了杨广,后来成为杨广朝中“五贵”之一。

  宋词又名曲子词。如“诗”一样,“诗”最初也是民间歌谣;后来文人参与创作,《诗经》已经颇具文学性;再后来韵律越来越严格,绝句、律诗脱离了音乐,成为一种文体。

  现在曲子词正好处于“民间歌谣”的时期;到了唐朝,“民谣词”才成为“文人词”;宋朝进入曲子词创造高峰,格律如诗歌发展一样固定;宋朝之后,词便脱离了音乐,也成为一种文体。

  单凭李玄霸一人,想把“民谣词”往前推一大步,提前进入“文人词”是不可能的。

  但杨广可以。

  李玄霸就算要讨好杨广,他仅剩不多的朴素道德观也让他不可能做出危害百姓的事。

  什么给杨广搜罗几万乐工是不可能的,李玄霸准备给杨广开辟一条新音乐赛道——让文人都来为杨广写歌词。

  歌曲可以先写曲再填词,也可以先填词再谱曲。

  杨广是个喜新厌旧的人,现在三万乐工也已经没有新鲜感了。让天下文人来为他写词,他再让乐工依照词来谱曲,用个人在声乐上的爱好创造一个新文体,将宋词变成隋词,提前迎来曲子词的文化盛世。这不是很符合杨广的“大业”?

  李玄霸这个奏疏完美地戳中了杨广的心。

  杨广一直坚信自己文武双全。他想要创造的不仅是武功盛世,文化盛世也要创造。

  杨广很喜欢写诗。他的诗写得也确实不错,但他的嫉妒心非常强,不能容忍其他人的才华在自己之上。

  薛道衡和王胄的死与诗才无关。但杨广在薛道衡死后,曾道“更能作‘空梁燕落泥’否?”,又在王胄死后,道“‘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耶?”,对薛道衡和王胄写出了比他更好的诗耿耿于怀。

  杨广什么都想当第一。

  李玄霸将“民谣词”变作当世流行文体的奏疏,既满足了杨广对声乐的喜好,又能满足杨广对文坛开宗立派的野心。

  杨广心情激动之下,居然起身将李玄霸抱了起来:“是朕嘉侄!”

  李玄霸僵硬:“陛、陛下,请放侄儿下来,侄儿已经长大了!”

  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手收拢在袖子里掐了手背一把,才忍住了笑。

  杨广将李玄霸放在地上,使劲揉了揉李玄霸的脑袋,开怀笑道:“前人写了几百年的诗,确实该换一换了!朕命你为协律郎,为朕作新声!”

  李玄霸跪地领命:“臣遵旨!谢陛下!”

  杨广将李玄霸扶起来,又拍了拍李玄霸的脑袋:“李三郎既为八品职官,从八品的守义尉就不适合你们二人了。今日起,你和李二郎都为正八品的怀仁尉。李三郎为秀才,李二郎能射虎,若不是你二人年幼,至少该由从五品朝散大夫起。”

  大隋以散实官为本阶。杨广将散实官的“实”和散官的“名”合二为一后,新的散官品阶就是官员的本阶。

  协律郎是太常寺正八品职官。杨广将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散官官职也提到了正八品,李玄霸入太常寺当值的时候,就不用对比他职官品阶低的官员行礼。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欢喜地谢恩。

  杨广又道:“李三郎年幼,不需要每日当值,你只用填好词交给太乐署令即可。”

  杨广想了想,改口道:“还是直接交给朕吧。今日之后,你要稍稍努力些,奉旨为朕填词!先定十首词牌,朕好广召天下文人为朕填词!”

  李玄霸道:“是。陛下请放心,臣写奏疏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

  杨广笑道:“你应当也是准备好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离开宫殿时,两人脸上的喜色消失。

  马车上,李世民挠头:“陛下应当是在奖赏我们吧?但陛下的神情和言语,我怎么总觉得有些古怪,心里有些堵?”

  李玄霸看向马车外繁华的东都城:“为皇帝做‘新声’的协律郎,是一个典故。”

  李世民抿嘴:“陛下果然话中有话。什么典故?”

  李玄霸道:“协律郎原称协律都尉,汉武帝因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善新声,为其置此官。”

  李世民脸色一沉,磨牙道:“他在侮辱你,侮辱我们家。”

  李玄霸叹了口气,有些头疼:“应当不是我俩的错。最近勋贵皆对父亲很殷勤,有将父亲捧向勋贵领头人的趋势。他是在敲打我们家。”

  李延年和李夫人出身倡家。李延年年轻时就因罪遭遇腐刑,在宫廷中养狗,后因其妹李夫人得宠而颇受汉武帝喜爱。

  李玄霸自己不在乎杨广将他比作李延年。

  李延年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所做的事和他一样,就是为音律作新词。其《佳人曲》是后世五言诗的开端。

  后世极文雅的诗词文体都是由乐工率先填词作为开端,而后再被文人发扬光大。李玄霸现在所做的事,和李延年区别不大。只是李延年是无意开创了五言诗,李玄霸是故意推动“民谣词”向“文人词”发展。

  但对于唐国公府而言,这确实是侮辱。

  李延年姓李,唐国公府也姓李。

  李延年是外戚,唐国公府也能挨上外戚的边。

  李延年的家族在李夫人死后,先因其弟李季“奸”乱后宫,李延年和李季被族灭,在外攻打大宛的李广利逃过一劫。

  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尽后,李广利与左丞相刘屈氂想要推举李夫人所生皇子刘髆为太子,惹正思念太子的汉武帝震怒,李广利也被族灭。

  李家至此彻底覆灭。

  杨广想用李延年之事来敲打李渊。汉武帝时李家的富贵都是因汉武帝起,当他们对汉武帝不忠诚的时候,就举家族灭,生了皇子都没用。

  李渊的一身富贵也都系于他,若是李渊不忠诚,他也能灭了李渊一族。

  可唐国公一脉是先因功劳当了唐国公,后碰巧和隋文帝成了连襟,才从勋贵挨上了外戚的边。

  现在许多勋贵和世族都被赐婚公主,难道他们都变成了外戚?

  李延年一家还是故倡。用倡人比唐国公府,这侮辱的劲头真是太大了。

  李世民这么心大的人,都被气得捂着胸口,感到胸口闷疼。

  气红了眼的李世民道:“我家现在对陛下没有任何不敬不忠,你我二人更是对他百般讨好,他为何如此侮辱我们!”

  李玄霸帮二哥拍背顺气:“他就是这样多疑,习惯就好。”

  李世民憋着气,回家后将此事禀报给李渊。

  李渊沉默了半晌,道:“大德,你不该上这奏疏,过于谄媚了。”

  李玄霸道:“是我思虑不周。”

  李世民皱着脸道:“耶耶,你这话就没道理了。他是皇帝,还是我和阿玄的表叔。我们与他之前关系一直不错。无论是身为臣子,还是身为晚辈,阿玄有了新奇的点子都应该告诉他。撰写新词难道是什么丢人的事?不是文人的雅事吗?明明是陛下阴晴不定突然侮辱人没道理,怎么还能说是阿玄的错?”

  李渊被李世民堵得脸色有点青。

  李世民看到父亲有些生气,仍旧不依不饶:“陛下此举,明显是敲打父亲,我和阿玄遭了无妄之灾。父亲不自己反省,还怪被牵连的我和阿玄?父亲你怎么如此没担当……哎哟!你恼羞成怒!”

  李世民被李渊按着揍了一顿。

  李世民躺在榻上养伤,李渊气冲冲出门,不知道找谁倾诉心中郁闷了。

  李玄霸黑着脸给二哥背上和屁股上擦药。

  “二哥,你……”

  “喂喂,你不会也学父亲,说遭了无妄之灾的我有错吧?”

  “父亲就是没担当,好面子,你揭穿做什么?活该挨打。”

  “哼,我就是看不惯他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的嘴脸,呕!”

  李世民就算挨了打,仍旧大逆不道地说父亲的坏话。

  李玄霸道:“是推到我身上,不是你身上。”

  李世民将手臂垫在下巴下,回头瞥了弟弟一眼:“我俩一同进宫,一同被陛下侮辱,怎么变成你一个人的事了?你哥我可不是父亲,不肯承担责任。”

  门外哐当一声,然后是重重的脚步声由近到远消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