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08节

  房乔道:“就我们几个?我们真的能去禁苑狩猎?”

  杜如晦仔细擦拭自己的弓道:“这你就不知了。从古至今,皇帝的禁苑都会向大臣开放。若是遇到明君,禁苑平时也会向百姓开放。鸟兽怀孕的季节,才会禁止百姓进入禁苑。”

  房乔努力活动他僵硬的脑子,想起了史书中确实有过类似记载。

  就算是汉文帝之前,秦汉刑罚最严苛的时期,偷入禁苑者会处死,但皇帝也会颁发凭依给臣子和宗室,允许他们闲暇时去禁苑狩猎。这不仅是表示皇帝对臣子恩宠的方式,也可以为禁苑创造收益。

  房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我这时才察觉,李二郎和李三郎果然是王公贵族。”

  李世民挑眉:“什么叫果然是?难道以前我兄弟二人不像王公贵族吗?”

  房乔道:“是不太像。”

  杜如晦:“确实不像。”

  李玄霸想了想,道:“好像是有点不像。”

  李世民无奈:“阿玄,你附和他们做什么?你究竟站在哪一边?”

  李玄霸道:“真理的那一边……哎哟,哥,我说了很多次了,不要说不过就动手。”

  李世民敲完弟弟的脑袋,道:“我发现,对付你还是直接动手更合适。”

  房乔和杜如晦皆失笑。马车中稍显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待与薛收汇合,薛收没有坐自己的马车,也上了李世民等人的马车。

  薛收因仰慕房乔的父亲,很快就与房乔混熟。

  房乔虽然自称不愿意和陌生人深交,但他进入交友状态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很容易就成为群体交流的纽带。

  借着房乔这根纽带,原本因为同为关中郡望世家,所以显得较为矜持的杜如晦和薛收没一会儿就成为了朋友,聊得十分开心。

  李玄霸在心底感慨:【不愧是房相,将来你得用的文臣一大半都是房相举荐的。】

  李世民凑到弟弟耳边小声道:“现在用不着玄龄举荐,你可以提前把玄龄的功劳抢了。”

  李玄霸:【提前不了,谁看得上你这个扎着两个小揪揪的缺牙孩童?】

  李世民不高兴了。你骂谁呢?!你不也是!

  李世民和李玄霸说悄悄话时,房乔、杜如晦和薛收没有打扰。他们看向窗外,诗兴大发,赞叹起东都的繁华。

  马车行驶了几里路,三人脸上的笑容消失,诗兴卡壳。

  只几里路,马车就像是驶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刚离开东都城门的时候,他们放眼望去,田地中已经冒出了整齐的青苗。百姓在交错的阡陌中扛着锄头惬意地游走,查看田地嫩苗的情况,好一番安居乐业的田园风光。

  几里路后,田地的青苗坑坑洼洼,有些田居然连地都没有耕好。

  佝偻的老人艰难地锄地,锄头落下去,跟在他身旁干瘦的幼童就使劲踩锄头,才能让锄头嵌入泥土中。

  当老人想用锄头翻动泥块时,幼童就一同握着锄头的木杆下端,和老人一同使劲往后拉动锄头。

  锄头终于翻起了泥块,老人和幼童一个踉跄,几乎要跌倒。

  一老一幼站直了身体,又继续翻下一块。

  马车上的几人虽没有种过地,但都熟背节气。所以他们都知道,现在才翻地,早已经错过了农时。

  如果只是一家一户这样,他们大概只会叹息这家人不容易,然后就继续谈论初春景色,畅想禁苑风光。

  但离开了东都郊外那只有几里的闲适田园世界后,他们眼中的景象就没有再改变过。

  他们视野所触及之处,全是稀稀拉拉的青苗,和艰难耕作的老人和幼童。

  就连河边洗衣的妇人,也都是走路都摇摇晃晃的老人。

  李世民、房乔、杜如晦、薛收眼中都是不解。

  青壮呢?

  别说青壮男丁,怎么连个妇人都没有见到?

  要知道城中的妇人虽会戴冪离,但在田中耕种的农妇是向来不计较那些繁文缛节的。郊外田地中常有农妇忙碌。

  只有李玄霸脸上闪过了悟的神情,深深地叹了口气:“陛下又征徭役了。”

  薛收疑惑:“徭役?什么徭役?就算是有徭役,但陛下已经颁布了律令,妇人已经不需要服徭役。”

  李玄霸道:“是啊,陛下登基之初,就下诏免除了妇女和奴婢部曲的徭役。就像陛下还在建东都的时候,说‘以简朴为要,务从节俭’一样。”

  薛收沉默。

  李玄霸看向窗外,神情略显漠然。

  “今年陛下下令开凿永济渠,又下令在去年营造的长城基础上再造了一段河西榆谷长城。同时,陛下还腻了已经修好的宫殿,下令修筑汾阳宫。”

  “所以丁男不足,妇女为丁。”

  “如此而已。”

  第53章 李二郎初猎大虎

  =

  几人都是怀有赤子之心书生意气的人, “如此而已”四个字,好像是铜钟在几人耳边撞响。

  暖春四月的熏风吹在几人脸庞,似乎也多了几分寒意。

  薛收紧了紧衣襟, 道:“运河和长城还能说修着有些道理, 只是急躁了些。可宫殿……陛下还觉得宫殿不够多吗?”

  杜如晦冷笑:“京城的宫殿不够大吗?若不够大, 他不是三年前刚在东都修了显仁宫和西苑?”

  房乔皱眉:“陛下巡游江都时,在运河两岸修建的小行宫不提,光是在江都以北长阜苑内, 就有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枫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光汾宫,整整十座宫殿。”

  李玄霸平静道:“扬子有临江宫,渭南有崇业宫, 临淮有都梁宫,涿郡有临朔宫, 去年还在太原建了晋阳宫, 但陛下还是觉得不够。”

  李世民双手枕在脑后,靠在马车座背上,看着摇摇晃晃的马车顶出神。

  李玄霸将视线从马车外收回。

  “帝无日不治宫室”。他们刚才报菜名似地报出的一连串宫殿名,全是自大业元年起修建。

  而现在只是大业四年春。

  【哥,唐末皮日休曾写道《汴河怀古之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李世民的后脑勺砸在了马车壁上。

  啊?我家大唐还没来,就唐末了?!

  【皮日休是讽刺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但后世却忽视了“若无水殿龙舟事”, 只感慨“共禹论功不较多”, 居然把这首诗当做夸赞隋炀帝。皮日休若得知后世人对他这首诗的评价, 恐怕得以头抢地, 号哭不止。】

  李世民揉了揉后脑勺,幽怨地瞥了一眼面色十分平静,完全看不出正在心里义愤填膺絮絮叨叨的弟弟。

  【皮日休正处于黄巢称帝时期,亲眼见到辉煌的唐朝崩塌的模样。比起处于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等人眼见着唐朝由盛转衰,好歹还有唐朝兴复的念想。皮日休面临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绝望。】

  李世民的脑袋隐隐作疼。

  安史之乱是什么?黄巢又是谁?大唐就这么崩塌了?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为什么我要在大唐还没建立的时候,听弟弟说大唐由盛转衰甚至干脆崩塌了???

  【唐朝崩塌后是什么?是比魏晋南北朝更加黑暗的五代十国,一段因为过于残忍而在各种影视小说中几乎隐形的时代。皮日休就正站在这个界线上。】

  李世民瞳孔地震。

  什么?!还能比南北朝更加黑暗残忍??阿玄你是开玩笑对吧?你肯定是开玩笑对吧?

  啊不!!为什么马车上还有三个外人!!我都不能开口让阿玄闭心!!

  【皮日休一生的诗歌都在写忠孝,抒发自己对时局的郁闷,痛骂糜烂的朝堂和黑暗的社会,在诗歌中指着昏君暴君的鼻子骂。结果他借古讽今,用隋炀帝讽刺当时唐朝昏君的诗,居然成了隋炀帝登上网庙十哲的台阶,这大概是另一种荒诞的“借古讽今”了。】

  李玄霸表面上八风不动,心里思维发散,唏嘘不已。

  身为资深“太宗黑”,评论区为他摇旗呐喊的人中大部分都是网庙十哲笃信者。他很明白后世人吹捧隋炀帝的心态。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苦处让隋朝的老百姓吃了,好处被后世人捡了,那可不使劲吹一番。

  可惜隋炀帝建的大运河和宫殿已经湮灭在战火中,若是能留到后世成为名胜古迹,他的评价应该会更高。

  三年时间建了数十座大小宫殿哪里够,最好修个上百座,每个城市一座。

  许多人把隋炀帝比作低配版秦始皇。

  秦始皇修驰道修长城花了十余年,巡游全国时就整修了一下六国的旧宫殿,还经常风餐露宿住帐篷。当了第一个统一王朝的皇帝,他就在咸阳修了新宫殿,阿房宫甚至才打了个地基。

  秦始皇算什么?给广神提鞋都不配。

  李玄霸感叹:【后世常有人说隋朝灭亡是得罪了关陇集团。百姓活不下去,遍地农民起义,关陇集团没劝隋炀帝轻徭薄赋?劝了啊,劝了的人都被杀了。真想让那些广神粉穿越隋炀帝时期,看看哪个穿越者能阻止隋朝灭亡。他们真是太瞧得起自己,太瞧不起宇宙大广神啊。哥,你干什么?!】

  李世民转头,把脑袋一下一下地往马车壁上磕。

  正愤慨的房乔、杜如晦和薛收也吓了一跳:“李二,你怎么了?”

  李世民碎碎念:“我怎么?我能怎么?阿玄不闭嘴,我就撞死在这里。”

  三人满头雾水地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眨了眨眼睛,神情仍旧很平静,平静且安静,乖巧。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上的红印子,抱怨道:“阿玄,你能不能分一分场合?虽然我心很大,但我还小!养气功夫不到家!如果我暴露了怎么办!”

  李玄霸眼神飘忽了一下:“我做什么了?我什么都没做。”

  李世民扯住李玄霸凹陷的小脸:“阿玄!李三郎!李大德!”

  三人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赶紧阻止李世民“欺负”弟弟。

  “李二,你做什么?”

  “怎么如此生气?先松手!”

  “怎么了?怎么突然吵起来了?”

  李世民被三人拉开。

  李玄霸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见二哥似乎真的生气了,辩解道:“我又没说什么不能说的话,你反应这么大干什么?”

  李世民气得抬起脚。房乔赶紧把李世民的脚压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