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308节

一姐还是小学鸡 第308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5 17:51:07 来源:免费小说

  另外冯雪所说的利息不准,9.16%是九六年上半年的标准,到九六年八月份就下调为7.47%。待到97年10月份,这个数字再度下降为5.67%

  第178章

  赶鸭子上架

  江海潮是这样想的,500万盖一个鲜鲜花批发市场,对标的是1万亩的产量。

  既然他们湖港镇没那么多钱用来种花,那就把交易市场盖小点好了。对标2000亩花田的出产量,总可以了吧。

  如此一来,投资一百多万就能搞定战斗。

  冯妈妈吓了一跳,她没想到两个小妹头嘀嘀咕咕一通,就要把家底给掏空了。

  四十万,哪怕她丈夫月入过万,这对她家来讲也绝对是笔不小的开支。

  他们这么胡来的话,丈夫肯定有意见。

  冯雪却气呼呼:“妈,你当爸爸把工资全都交给你,他就没钱了吗?他的小金库里全是钱。”

  哼哼,真当她是小孩不知道啊,他们这些海船多多少少都会占走私的便宜,跑一趟分到的钱比一年的工资奖金都高。

  江海潮自觉搅风搅雨可以,但不能挑动人家的家庭矛盾,所以她劝冯雪:“要不你再想想?”

  “没啥好想的。”冯雪特别豪迈,“我爸就是那种人,能用钱解决的事儿,他手上只要有那钱,那都不叫事儿。”

  就是吃准了这点,她爷爷奶奶那边的人没少花她爸的钱。她作为亲闺女,多花点怎么啦?再说她这是花钱吗?这分明叫投资。

  冯妈妈拿女儿没办法,但更多的是她对婆家也有怨气。既然这钱不花了还不知道便宜谁呢,那她家就是拿来打水漂又怎样,图她闺女高兴!

  江海潮听得目瞪口呆,她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够任性了,没想到一山还比一山高。

  到底是底子厚,家里有矿,经得起造呀。

  不过人家如此干脆利落,压力就传到江海潮这边了。

  当然不是掏钱的问题,家公爷爷和婆奶奶默认谁挣的钱归谁管,直接由着她造。

  她的压力在于100多万呢,还有40万是人家给的;那必须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啊。

  想到这里她连花店都顾不上守着了,直接全权委托给海音,她自己得回湖港镇跑先切花批发市场的事。

  早饭桌上,她一宣布此事,高强直接跳起脚来。

  开玩笑,当大姐的人怎么能如此不负责任,把娇小柔弱又乖巧的海音一个人丢在花店,天底下就没这么不负责任的姐姐!

  江海潮懵逼了,花店就在步行街上啊,扯一嗓子,服装店听得清清楚楚。这怎么叫把一个人丢在店里呢?

  再说海音都10岁了,又不是三岁的娃娃,还要牵着手啊。

  高强却坚持,不能让海音一个人看店,为此她甚至主动放弃了去市里卖衣服拿提成的好机会,要求留下来陪着小妹妹。

  江海潮琢磨着这两天花市应该挺旺盛的,索性痛快点头,行吧,刚好有个劳动力帮忙搬花,也算物尽其用。

  至于她自己,当然得跟着修庆哥哥送菜的车回湖港镇。

  唐教授还在各个村之间奔波呢,好不容易回镇政府吃顿便餐,还碰上江海潮过来逮人,真是苦不堪言。

  他听着小妹头说要见鲜切花批发市场,不由得暗自叫苦,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劝,非得心这么大呢?

  那可是500万的交易呀。上哪儿找这么一大笔钱去?

  “不要一万亩的,要两千亩就可以了。1/5就是100万。”江海潮眼睛闪闪发亮,“钱不够的话,我们想办法问信用社贷款,你就说能搞不能搞吧。”

  唐教授其实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呀,他又不搞建筑学,他的专业是花卉种植。

  但他必须得提醒小学生,“这事可不好办。你想想看,交通是个大问题不说,还有建筑用地的审批。现在国家政策很严的,农业用地不能轻易改变用途。”

  江海潮不假思索:“我这属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也是农业呢。”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卢爸爸在旁边听着一老一小讲话,插了句嘴:“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我们镇上有很多空厂房,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说到这里,他甚至觉得这个交易市场完全不需要上百万的投资。因为厂房的特点决定了它们高高大大的,比一般房子的室内高度高多了,可以直接被改造成市场使用。

  江海潮听的眼睛一亮没错啊,目前镇上还在开工的工厂少的可怜,好多厂房都闲置下来了。其中老被单厂被改造成了服装厂还在使用,而原先的服装厂变成了农家乐篝火晚会及卡拉ok大赛的固定场地。剩下的可还铁将军把门呢。

  而且大概是因为集聚效应,就好像村里的房子盖在一处一样,镇上的工厂也集中在一片区域。

  如果它们一个个改造起来,这边专门卖月季,那边专门卖满天星,再来一个地方,呦呦,是马蹄莲,那边还有百合呢。

  人家来一趟湖港镇,不说直接把花店要的花包圆了,起码搞个七八种。如果没这个批发市场,就意味着人家起码跑四五个地方才能把这些花凑齐。两相一比较,他们的优势非常显著啊。

  现在改成一大一小的目光看着老的。

  唐教授承受不起他们的期待,简直要落荒而逃。

  好在他虽然不是10项全能,但他人脉广啊,而且一个电话就能摇来人。

  被他摇过来的是他的老朋友韩教授,省城的政协委员,回回开两会时都要提交他那份建议在省城建设鲜切花批发市场的主。

  可惜政府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到现在他的提案还只是提案而已。

  什么时候能提上日程?那真是神仙都说不清楚。

  如果不是为了解心里的这份馋,他也不会大年初六跑到这偏僻的乡下小镇来,帮人做市场评估,看能不能在这儿建起一座新鲜花交易市场。

  当听说这里才刚刚开始搞鲜花种植,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三个月时,唐教授当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尤其是之前他们卖的都是盆花,从来没卖过鲜切花,就要搞鲜切花市场。

  这种行为,唐教授实在不晓得该如何评价。

  他只能无语的看着自己的老朋友,你一个人发疯就好,为什么还得大过年的把自己也给拉上。

  唐教授怕他当场跑路,自己的面子没地方搁,赶紧死命拽着人,暂时放弃了为人师表的良知,各种蛊惑老友:“你就把它当成个试验看看呀。如果真能搞起来,你不就积攒了经验,下次再交提案的时候,你就能拿它当现成的例子用了。”

  韩教授用力地瞪他:“这里都搞起来了,那还有省城什么事儿?”

  哪怕这里各方面条件距离省城都相当遥远,只要人家先抢占了市场,人家就占据先机,死活都不会松开嘴,放弃这块肉。

  唐教授怼他:“那你省城也要能盖得起来鲜切花市场啊。今年推明年明年推后年,我看推到你退休了都未必有戏。到今天为止连个规划都没有。”

  韩教授一噎,他能说什么呢?他得到的最新的说法是要先让省农垦先发展鲜花种植业,达到年供应量5,000万支的标准以后再考虑建立鲜切花交易市场。

  否则市场空着也是白浪费。

  其实他真的忍不住在心里骂骂咧咧。

  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用计划经济的头脑去想问题。

  比方说北京1992年的时候,只在天坛有一处花卉交易市场,销售额为1,800万支。

  等第二处和第三处交易市场建立起来,1994年北京鲜切花的交易额就飙升到了5,000万支,还带动了河北等地的鲜花种植,以供应北京花市批发的需求。

  这种事情是相互促进的,销售市场有需求,你把交易市场建起来,自然就会有大量的鲜花涌入。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需求决定供应。

  等你的花种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看看人家的乡下的小妹头,才叫有魄力哩,鲜切花的影子都没有,都已经想好了要建交易市场了。

  省城要是有这劲头,现在鲜切花交易市场的份额绝对已经上升到3,000万支以上。

  唐教授趁机拖着他说好话:“来都来了,顺便看看呗。”

  乡下虽然啥条件都没有,但有一点强,就是流程简单。

  想干点啥事儿,当家作主的,直接拍板就行。

  比方说湖港镇吧,镇长就特别开明,属于做生意的最喜欢的那种官,啥都不伸手,只要你把该交的钱交了就行。

  现在这个别说影子,连图纸都没一张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镇领导班子的态度也是一致的:想用厂房啊?可以,记得把租金给交了。

  反正厂房空着也是空着,能拿出来挣点钱当然好。

  镇长的想法要更进一步,这把厂房改造成花卉交易市场,哪怕只是粉刷一番,也得需要建筑工是吧。这不就是现成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嘛。

  再说市场盖起来了,得有人管吧。不说大家租摊位的事,哪怕是在里面维持继续打扫卫生,也得请人手,这又是送上门的工作岗位。

  而作为致力于发展农家乐的湖港镇一把手,他一直苦恼自己这边没什么东西能拿出手好勾引住游客。

  篝火晚会天冷的时候搞搞还挺有意思的,可等过了五一,晚上都热的吃不消时,大家自己都天天启动烧烤模式,有必要跑过来再围着火堆来什么篝火晚会吗?

  可有了鲜切花交易市场就不一样了啊。大家跑过来看看花,看看草,心情多好啊。

  对了,听农科站的人说,今年过去咨询8424瓜种植的人也特别多。农民不傻,看到家公爷爷种植8424花卖了钱,自然也想有样学样。

  冬闲田种完了一茬蔬菜,开春翻耕完了就可以利用起来了。

  而且农科站的技术员去外面学习时,掌握了个新技术,在麦田里套种西瓜。

  五月份,麦收前一个月在田里套种西瓜。收割麦子的时候留高茬,就可以在盛夏时节充当西瓜的凉床,通风透气特别好。打完麦子的秸秆不拖走,直接还田,就变成的西瓜拖藤、开花、结果时的凉床。

  如此一来,瓜藤不落地、结瓜不沾土,西瓜就能安稳地度过本地的三伏天,在大批西瓜下市之后上市,卖出高价来。

  别说农民了,镇长作为湖港镇的父母官听了都心动,已经决定先试试了。

  至于之前麦田没留下西瓜套装的空间怎么办?嗐,这根本不是事儿。清明前后的青麦仁蒸一蒸,炒一炒,是难得的美味。

  间断地割下这些青麦,不就留下地方种西瓜了吗?

  所以现在镇长感觉前途一片光明,除了掏不出之外,其他方面他全力支持搞这个鲜花交易市场。

  他对着从省城远道而来的大学教授分外热情,一口一个专家,一口一个拜托你们了,弄得韩教授头昏眼花,愣是没好意思抬脚走人,唯有硬着头皮去考察厂房。

  当他听到老被单厂里传来的机器声响时,他狠狠地吃了一惊。

  这才大年初六啊,订单得多成什么样,才逼得大家连年都顾不上过,急急忙忙过来上班。

  江海潮露出了微妙的笑容:“上班好几天了,初四就开工了,年前他们一直忙到了腊月二十九。”

  这事儿连唐教授都不知道,顿时肃然起敬。

  赶工期代表工厂效益好啊,证明这儿的人能挣到钱。

  而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地方有钱,这里的人才好打交道。

  否则穷怕了的人看到一头肥羊都会往死里宰,恨不得把人骨头渣子都榨出来,不利于长远发展。

  这也是建设鲜切花交易市场的软条件。人家批发商从外地过来进花,要是你们这儿拼了老命宰客,人家吃过亏以后就再也不会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