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61节

一姐还是小学鸡 第261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5 17:51:07 来源:免费小说

  然后在化妆的过程中,冯妈妈再提一两句,这个粉底液是什么什么牌子,这个遮瑕膏又是什么什么牌子之类的,人家想不关注都难。

  江海潮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

  她认为阻碍他们“公主日记”的衣服走向全省最大的拦路虎,是它的身份——一家开在县城的服装店。

  正常情况下,大家手上有钱,想赶时髦的话,会偏向于选择更大的城市消费。

  同样一件衣服,你说是从香港从上海买的,跟在一个小县城买的,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她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自己最早开始想卖衣服,是因为冯雪清楚地告诉什么叫做流行逐层下降。

  小县城已经属于底端了,很难吸引更上面的顾客。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也是他们没办法改变的事实。

  所以,他们得想辙从其他地方发力,来提高“公主日记”的档次。让大家觉得在这家店买衣服是件顶时髦的事儿,一点都不跌份儿。

  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她早就已经明白外国货对大家的吸引力了。

  比方说肯德基,上次海音去省城比赛,给他们带了肯德基的汉堡。

  呵!不仅他们这帮小学生在学校足足吹了半个月。

  家婆奶奶和杨婆奶瞧着不像会自吹自擂的人吧。

  鬼哩,整个湖港镇甚至连城里过来玩的人都知道她们的小孙女儿(江海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外孙女儿变成孙女儿的,反正她们姐弟现在喊婆奶奶也叫奶奶。)从省城给她们带了肯德基,她们也是吃过肯德基的人。

  真的有不少城里小孩听的都羡慕,因为他们省也只有省城才有肯德基。

  换成化妆品,情况也差不多。

  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买到外国名牌,你住的城市压根就没有商店卖这个,你除非跑到大城市去,否则你想买都买不到。

  现在,“公主日记”给你提供了一条获得外国化妆品的渠道,那你会不会动心呢?

  冯妈妈听了半天,总算明白她的意思了。

  合着这妹头还把这事儿当成个免费打gg的好机会了?

  这心也太宽了吧。

  她叹气道:“这么一来的话,真把县电视台得罪死了。”

  江海潮老大不痛快:“我们又没做对不起他家的事儿,是他们存心柿子捡软的捏,真当我们好欺负呢。简直没完没了了!”

  冯妈妈苦笑。

  小孩子眼中的世界永远黑白分明,但真正的生活哪有这么简单。

  她没有再试图说服小老板别犟,而是打算让步行街的管理处牵个线,跟县电视台的领导和解。

  大家也不是生死仇敌,没必要搞得活像谁刨了谁家的祖坟一样。

  市台的反应挺快。

  礼拜一晚上本地新闻里,就播放了澄清的内容。特别新闻的那种,123重盘事情经过。

  接受采访的皮炎所医生特别强调,大部分人使用化妆品前都没有做过敏测试的意识,以后应该要改正,用之前在耳后皮肤试一下。尤其是外国的化妆品,千万不要觉得外国货就肯定不会过敏,该试的还是得试。

  一旦发生过敏,大部分人只要停用,洗干净了就会逐渐好转。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那就尽快到医院处理,绝大部分人在用过药之后,会好的。

  冯妈妈还作为服装店的代表特地又向那位过敏的顾客道了歉,给了500块钱的赔偿。

  不过旋即出现了整条新闻的唯一笑点,就是那位今天脸上红肿已经消的差不多了顾客立刻强调,她不要赔偿,她看中那件粉色长款羽绒服了。

  之前是因为脸上突然肿了,急着赶去医院,所以没买,现在她要那个。

  冯妈妈痛快答应:“没问题,那件衣服送给你了,你穿着特别好看。等你脸好了以后,再到店里去做造型。”

  呀!市台摆明了在偏袒“公主日记”啊,这会儿都不忘打个隐形gg。

  高强特别稀奇:“我们的店这么重要啊!”

  江海潮想了想:“市台也没啥自制节目。一个本市的新闻,一个《消费指南》,剩下的电视剧也不是他们拍的。《公主大变身》和《民星大舞台》也就算他们仅有的几个制作节目了。要是咱们店出事儿,背上坏名声,炒得沸沸扬扬,那损害的也是市台的面子。所以他们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就是嘛!”杨桃愤愤不平,“明明是他们和县电视台之间的恩怨,县台不敢惹他们,才拿我们出气。我们才冤枉呢。”

  那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们势不如人呢。

  老祖宗都说: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

  果然像书上说的一样,硬币都有两面。

  当官的怕媒体,小老百姓也怕呀。端看人家怎么用了。

  大家面面相觑,陶静开始紧张:“你们说,县台会不会还使坏呀?”

  它家可太坏了,连“丽人行”的老板都感觉害怕。

  哦,在你家做过节目就不能去别家了。人家要更上一层楼,你就把人往死里整?搞得大家以后都不敢跟你玩了。

  江海潮摇头:“我也不知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难不成让我们跪在他面前过日子?想的也太美了。”

  就是!

  小伙伴们瞬间又热血沸腾,懒得再为县电视台小鸡肚肠的领导恶心了。

  卢艳艳脑洞大开:“要是邮购衣服的人太多,我们要送的化妆品小样是不是也跟着增多呀?”

  她看着冯雪笑出声,“那会不会到时候化妆品不够用?全送光了呀?”

  大家一想,哎,这事真可能啊。哪有那么多小样可以用。如果邮购的衣服太多,那他们很可能只能自己分装化妆品了。

  冯雪的眼睛立刻烧起两团火。卖化妆品,也是她妈妈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江海潮立刻双手上举,做出投降的姿态:“那个,所有邮购的衣服,一律给阿姨四个点的提成。”

  冯雪迅速在心里算了笔账,勉为其难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高强突然间嘿嘿笑出声:“那这回缝纫机真的要踩到冒烟咯。”

  可不是嚒!

  订单一响,黄金万两。

  大家美滋滋地看着紧跟在新闻节目之后的《公主大变身》,欢天喜地地畅想未来。

  这不是他们做梦哦。

  事实上等到第二天《公主大变身》在其他电视台播放之后,店里的电话几乎要被打爆了。

  再到礼拜三的时候,冯妈妈都明显感觉到寄到店里的汇款单增多了。

  然后江海潮压根不等到礼拜四再看反应,直接追加了亮相的那件衣服100件的订单。

  这样赶赶的话,这个周末就能把货补上。

  周雪莹也看了电视新闻,当真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看看,同样是小学生,她在湖港镇的朋友们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连大人都要竖起大拇指呢。

  不像他们,真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想干点啥都不成。

  江海潮好奇地询问:“你们又想干啥啦?”

  “勤工俭学啦!”周雪莹气哼哼的。

  虽然《民星大舞台》转移到市电视台之后,海选舞台依然选择了他们两个城乡各一所小学,分别作为城市和农村的代表。

  但他们都觉得随着市电视台的人过来帮忙,少先队能做的事反而变少了。

  所以他们不甘心啊,他们想做更多的事。

  于是他们的目光就转移向了勤工俭学,准备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如何挣钱呢?直接去工地上搬砖头啊。

  江海潮听到这儿,骇然大笑:“你们搬砖头?你们上哪儿搬砖头去?”

  开什么玩笑啊,以为搬砖头轻松吗?很累很累的。

  当初他们家盖楼房,他们姐弟都搬过砖头,特别特别辛苦,手都磨出泡了。

  周雪莹气得跺脚:“笑什么笑啊?有什么好笑的?当然是我们在学校了,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去搬砖头?我们按照计件工资来,又不占学校的便宜。”

  等等。

  江海潮赶紧喊停:“你们学校不是刚盖没多久吗?怎么又要盖房子了?”

  天啦!城乡差距也太大了吧。她当真要嫉妒了。

  周雪莹赶紧解释:“不是我们校区,是分校区。想上我们学校的人太多了,学校装不下,准备盖一个分校。”

  江海潮惊讶:“你们学校可真够可以。”

  “可以个鬼呀。我以少先队的名义申请带领大家勤工俭学,结果直接被驳回头了。真是的,我看过资料,好多乡村学校的学生是自己勤工俭学盖的学校呢。”

  江海潮相当诚恳:“你也说是乡村学校,那是因为学校没钱,上面也没拨钱。你们学校又不差钱,你们跑去搬什么砖头呀?”

  周雪莹急了:“不搬砖头的话,下个学期我们怎么给你们学校捐款呢?”

  江海潮奇怪:“为什么要给我们捐款呀?”

  “你们连开水器都没有,平常在学校里都喝不上水。还有,你们的课桌椅都是旧的,我们想给你们换新的。”

  江海潮赶紧打消她的痴心妄想。开什么玩笑,光靠搬砖头能给他们学校全换了课桌椅,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再说了,她觉得现在他们用的课桌椅已经很新了,距离退休遥远着呢。

  然而周雪莹却坚持。他们是手拉手学校,实小就应该帮助湖港镇中心小学。

  江海潮想了想,突然间灵光一闪,立刻有了主意:“这样吧,你们别给我们捐钱了,让我们挣你们学校的钱就行。”

  啊?

  什么意思?

  江海潮开始一顿输出:“你们盖新校区是不是要做操场,做操场的话是不是需要草皮?我们少先队开荒种植草皮,你们需要多少我们就种多少,到时候卖给你们学校行吗?你放心,我们要的价钱肯定不会贵。”

  周雪莹惊呆了。

  少先队还能这样挣钱啊?

  啊啊啊,为什么他们实小没有地?有地的话,他们可以自己种花呀,然后卖给学校,不是两边都得便宜吗?

  江海潮在心里嘀咕:你确定?你以为种花简单吗?到时候可千万别把花养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