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04节

一姐还是小学鸡 第204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5 17:51:07 来源:免费小说

  江海潮充分展现了当干部的潜质——厚脸皮,半点不心虚:“没事,喜欢哪个的歌就投哪个。每家都吃了,等于一家都没吃。”

  杨桃小小声问她:“那我们要不要跟观众讲啊,不然谁家买的送人的东西多,谁家就拿第一名,好像不好吧。”

  “你管呢。”江海潮完全无所谓,“这又不是什么入学考试,比赛玩玩而已。拿了前三名也就是去广播电台比赛,也没奖金啊。”

  所以,说实在的,赛场越热闹她越心虚。她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为什么比赛会如此火爆。

  如果说是因为卡拉ok魅力大,引的人千里迢迢也要来一展歌喉。

  可现在亲友团的人数远大于选手,而亲友团们又捞不到上台唱歌的机会。

  江海潮当真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大家如此不辞辛苦呢?

  难道是为了这份土里土气的热闹?

  热闹的确是热闹,能够容纳全校学生的操场现在都站满了人。原本他们准备的板凳根本不够用,后面好多人都是站着的。

  可大家还是看得乐呵呵。

  哎呀,管不了许多,她先好好看比赛再说吧。

  嗯嗯,虽然前几个唱的不咋样。但现在上台的哥哥唱的真好听,是《涛声依旧》,他唱的好像毛宁啊。

  台下观众都听得如痴如醉,后来唱完了,大家还起哄让另一个唱杨钰莹的《轻轻地告诉你》的姐姐,跟他一起合唱《心雨》。

  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没练过,这次临时安排的合唱,他可让台下的观众大失所望,比不上前一首歌的一半。

  相形之下,跟在他们后面出场的姐姐唱的《千古绝唱》真的好好听。

  搞得吃人嘴不短的江海潮都决定要把票投给她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还有高手没压轴呢。倒数第2个上场(没错,这才是压轴的真正解释)的叔叔,竟然没用卡拉ok伴奏带,而是自己拉着手风琴唱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由于他的手要弹琴,没办法拿话筒,而湖港中心小学穷巴巴的,根本就没想过准备个话筒支架之类的。还是临时充当主持人的伯格老师亲自给他拿的话筒。

  是两个哦,一个对着手风琴,一个对着他的嘴巴。

  明明十分滑稽的场面,在场却没一个人看笑了。因为他的声音真的好好听。天呐,真的有人唱歌可以这么好听吗?比电视上歌星唱的,比录音机放出的磁带还好听呢。

  而且他第一遍唱的是普通话,第二遍就换了种语言。江海潮一个词都没听懂,唯一能肯定的绝对不是英语,发音方法不一样啊。

  还是卢艳艳她爸爸替他们答疑解惑,他相当惊奇地挑高眉毛:“哟,还有人唱苏联歌啊。”

  高强扭头,满脸困惑:“苏联话是什么话?”

  “俄语,俄语,肯定是俄语。”杨桃当真嫌弃,“肯定是俄语啦。”

  哎呀,没想到俄语歌也挺好听的哦。音乐课上老师教的《卡秋莎》也是苏联歌,不过老师可没教他们用俄语唱。

  杨桃羡慕不已:“他好厉害哦,还会俄语。”

  江海潮认真地分析:“因为那会儿他学的就是俄语,不是英语。”

  江海潮看过一本80年代的中学生作文选,上海那时候还有中学专门开设俄语课呢。不过当时都改革开放,更流行学英语,被安排学俄语的学生挺不高兴的,觉得学了很亏。

  到底亏不亏?她无从得知。不过这俄语歌还真挺好听。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票投给了这位叔叔。

  尽管人家一没拉票,二没给她买吃的。

  但跟她一样有觉悟,或者说脸皮和她一样厚的湖港人毕竟是少数。广大农民兄弟姐妹还是非常朴实的,吃了人家的东西就得有表示。

  所以最后拿第一名的,还是那位唱《涛声依旧》的哥哥。他家真的好大手笔,请了大半本地人的客。

  搞得江海潮都觉得人家不拿个好名次,都对不起人家的付出。

  最终的排名,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叔叔只拿了第三,第二是那位唱《千古绝唱》的姐姐,她家也买了吃的送给现场观众。

  不管了,等去广播台参加周赛,大家再各凭本事吧。到那会儿,他们家里可没办法给听众送吃的。

  龙龙妈妈兴冲冲地过来跟小孩子们打招呼,顺带领儿子回家,十分惋惜:“哎呀呀,早知道我就多蒸点糕了。”

  下午儿子冲回家喊她蒸糕时,她还觉得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过来看热闹的,能买多少吃的?这正好是晚饭的点呢。

  估计是这几个娃娃自己馋了,想吃蒸糕。

  她也不吝啬,立刻上手蒸了几屉子,心想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加上现在天冷了,今晚吃不完,明天还能当早饭。

  结果好了,人家一个大客户过来,直接把她一毛钱一块的重阳糕包圆了,还嫌她东西少。

  当时她那个懊悔哦,早晓得还能挣这一笔外快,她无论如何都要多蒸几屉子。看看人家卢奶奶,一晚上可挣了她好几倍的钱。

  江海潮笑嘻嘻:“那阿姨你下回啊,下回说不定人更多呢。”

  龙龙妈妈忧心忡忡:“下回会不会更冷,大家在外面吃不消啊。”

  江海潮早就有备选方案,半点不着急:“要是再冷,我们就去大礼堂。”

  比起担心变天,她更害怕今天的热闹是昙花一现。

  太火了,让人好心虚啊。

  江海潮没憋住,主动扭头去找卢艳艳她爸爸:“叔叔,我想借用一下你办公室的电话,我想问问看实小那边怎么样。”

  下午冯雪就去县城了。就算大家关系再好,主人不在家,她肯定不能再跑人家去打电话呀。

  周雪莹刚回家呢,接了电话听江海潮问自己这边比赛情况如何?有没有人过来看?

  她瞬间激动得够呛:“有,好多人啊。”

  和农村不一样,城里夜生活丰富多彩,到处都有玩的地方。所以当初她特别担心举办卡拉ok比赛,现场只有参赛选手会太冷清,所以安排本校学生轮流过来当观众。

  结果上礼拜还好,这礼拜突然间野生观众就井喷了。确切点讲,是每个参赛选手都浩浩荡荡,那架势,简直就是吾皇登基。

  比赛的时候,那现场热闹的,我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踢足球呢。

  周雪莹美滋滋的:“我觉得下个礼拜我们不用再非得喊我们学校同学过来当观众了。他们自己就好多人。”

  江海潮说出了自己的疑虑:“你说,怎么会来这么多人呢?咱们这比赛有这么稀奇吗?也没啥好奖品来着。”

  周雪莹被她这么一提醒,脸上的笑都僵了。是啊,这么潦草的比赛,大家为什么参与热情这样高?

  难道真的是唯有热爱不破?

  这文的神奇之处在于,每晚睡觉前阿金都会告诉自己,赶紧结束吧,早就完犊子了,绝对不可能逆袭的。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这帮崽子又在我脑海里蹦哒,搞得我怎么也不忍心直接把他们给咔嚓了。更神奇的是它还几乎没卡过文,哪怕我删掉了大纲里的残酷部分,它也能顺其自然地继续发展下去,主打一个生命力顽强。

  第127章

  抓掉了头发

  周妈妈正在旁边转呼啦圈,据说这能减肥。

  听这俩小孩一通乱猜,忍不住停下来摇头:“哎哟,你们这算什么热闹啊?真热闹的,你们是没见过。我们年轻那会儿流行文学,一个个都想当作家,恨不得全民作家。

  现在搞文学不流行了,换成了想当明星而已。多少人做梦自己走大街上,后面伸出一只手拍肩膀,说你适合当明星,让你去拍戏让你去出磁带。跟我们年轻那会儿,其实是一个道理。

  你们觉得这比赛啥都没有,但对想当明星的人来讲,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县广播电台怎么啦?我们那会儿哪怕是在单位自己的杂志上发一篇文章,人家看你的眼神都不对。听广播台的人起码比我们单位人多吧。而且连县电视台都报道了,还摆在电视剧两集中间放,你们说看的人多不多?”

  她声音不小,江海潮从电话筒里都听到了,忍不住感叹:“他们可真够热爱的啊,写稿子发文章,好歹有稿费。这唱歌比赛拿了第1名也没奖金啊。”

  周妈妈扑哧笑出声。小妹头到底是小妹头,农村的小妹头到底见识少,根本想不了多远。

  “名气呀,关键是名气。听节目的人多了,知道这比赛的人多了,最后得奖的选手自然有更多人晓得。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唱片公司的老板,或者是那种星探?万一让人相中了,找他(她)去签约包装当歌星,还怕发不了财吗?人家唱一首歌都能拿几万块哦,赚钱的很。”

  两个少先队的大队长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这潦草的比赛,竟然还能制造明星?

  妈呀,吓死个人哦。不管是胆大包天的江海潮,还是见多识广的周雪莹,都不敢想这种事。

  周妈妈笑道:“退一万步讲,即便这比赛没有任何唱片公司老板感兴趣,也没培养出任何歌星。只要选手有名就行啊,有名气了,自然就有单位请他(她)唱歌。像什么店开业啊,或者谁家大办喜宴,想搞的有档次点,请他们过去唱歌。出场费没上万,拿个几百上千的还是有希望的。一个月多接几场这种演出,我的乖乖,可比上班挣钱多了。人家还能下班再去接个活。”

  两个姑娘愈发目瞪口呆。搞了半天,他们眼中的草台班子比赛,竟然是鲤鱼跃龙门的那道门啊。

  突然间发现自己背后生出了光芒,感觉好奇怪呀。

  江海潮还是想不通:“可要这么厉害的,为什么没人搞唱歌比赛呢?”

  居然还有他们这群小学生稀里糊涂地出手。

  苍天在上,她发誓,她真的只想挣选手的报名费和食宿费而已。

  外加申报雏鹰少先队时,好歹有内容可以写。

  周妈妈笑得厉害:“这不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唱歌比赛肯定有哎,哪个单位红五月红十月不搞个歌咏比赛来着,但都是自娱自乐。社会上搞这种比赛,挣不到钱,也没什么人看,谁肯做赔本买卖呢?电视台倒是有比赛呢,可人家找的是专业歌手,青歌赛,一般人哪里够得上边。”

  她其实是话赶话的,才悟出了这些道理。别看卡拉ok大赛潦草,可它跟广播台联合起来,又搭了电视台的边,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缺。

  所以它火爆,它受欢迎,不是莫名其妙,而是理所当然。

  江海潮听到这会儿才算明白。哦,跟卖衣服是一回事。市场有需求,人家想要,东西才能卖得好。

  只是,这事儿怎么听着有点乌龙呢?他们完全是瞎猫逮到死耗子呀。

  老天爷保佑,最好其他人不要这么快反应过来。好歹让他们多挣一阵子钱。

  周雪莹也拼命点头赞同:“就是就是,起码等我干完这届大队长。”

  她妈哭笑不得:“你这过河就拆桥啊,好歹盼着再好几年吧。”

  江海潮听了却在心里嘀咕:一朝天子一朝臣。等明年她们都从小学毕业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哪里能管那许多。

  古代皇帝打下了江山,子孙后代能不能守得住?他不照样管不着。

  好歹解了心中困惑,她终于能安心放下电话筒了。

  结果一回头,差点没把她魂给吓飞了。

  镇长竟然站在办公室门口,也不知道究竟呆了多久。

  她下意识地强调:“我没打私人电话,我是在跟分赛场的负责人沟通比赛情况。”

  镇长反而愣住了,到嘴边的夸奖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干巴巴地叮嘱:“辛苦了,早点回家休息吧。”

  江海潮赶紧闪人。她可记得清清楚楚,镇长可抠门了,说不定早嫌弃她浪费电话费和电费,她还是早点走人为妙。

  弟弟妹妹们在楼下传达室看报纸呢,瞧见大姐下楼,立刻催促:“快快快,要放电视了。”

  他们发誓,他们可不是为了看《七侠五义》,而是为了看中间插播的gg。今天晚上应该还会再放冯妈妈拍的gg片。不知道这回效果能不能更好。

  他们一路跑进村,快到家门口了,江海潮突然间想起来问:“王明明今天有没有卖烘山芋啊?”

  “没啊。”弟弟妹妹们互相交换眼神,十分肯定,“他啥都没卖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