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00节

一姐还是小学鸡 第200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5 17:51:07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这事儿可以下个礼拜慢慢筹谋,在县城招工也不是难事。

  现在看到江海潮,她要说的是十万火急的事。

  店里的衣服不够卖了。

  冯妈妈拉着江海潮去后面仓库看。

  之前她家有伊人坊留下的底子,又有南边寄过来的衣服做补充,他们生怕衣服卖不掉,会砸手里亏本。

  结果他们的gg投准了,销售策略对了顾客的心,衣服卖得风生水起,直接刷刷往外出货。

  冯妈妈还没来得及半夜笑醒呢,一盘货便发现大问题了。

  夭寿哦,前面是怕卖不掉,现在是怕不够卖。

  因为他们店里竟然没有稳定货源。

  伊人坊已经被踢出局,服装店完全依靠南边来货。

  可虽然江妈妈已经离开服装厂生产线,全职从各个厂和商场的仓库收尾货,然后批发卖给别人。

  但她现在还处于人家有什么货,她就收什么货的状态,导致寄给女儿的衣服也是这种情况。

  偏偏这些衣服只有小部分才适合公主日记。

  店里的货源,就这样青黄不接了。按照目前的销售势头,能不能再撑一个礼拜都悬。

  倘若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那么从他开张做生意第一天起,或者没盘店之前,就该早早考虑并解决这个问题。

  奈何公主日记里能拍板的两位,江海潮不说,小学生一个,当初决定盘店确实是生意发展需求,但也不能否定一时冲动的事实。生意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算老天爷给她脸。

  指望她面面俱到,一眼瞧出万年,那真是今天白日做大梦。

  而冯妈妈,更是诠释了什么叫半路出家。一天衣服也没卖过,一天生意都没做过,愣是赶鸭子上架,当了店长,手下还带着几个兵。

  她能按照小老板的指示干活,把店给支撑起来,早已证明她天赋异禀。

  还让她考虑货源的事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

  她能意识到衣服不够卖了,绝对算牛掰了。

  江海潮挠挠头,懊恼只是一瞬间。

  做买卖不就这样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边做边调整呗。计划再好都赶不上变化。

  她愣是凭着这种混不吝的不负责精神,迅速原谅了自己,直接跳过自我批评这一步骤,虚心请教:“阿姨,那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冯妈妈松了口气,人家肯问,她自然要回答:“现在情况急,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什么靠谱的。我觉得倒是可以接着跟伊人坊合作。摸着良心讲,人家衣服的确不错,款式新,质量也好。贵也有贵的道理。”

  说这话的时候,她还挺担心。

  白天她和女儿也聊过这事儿。

  冯雪的反应是可生气了,没有张屠夫,还吃混毛猪?天底下的服装厂多了去。那个伊人坊的公司老板疯疯癫癫的,张口闭口就想占他们便宜。他们凭什么凑上去给咬一大块肉啊?

  喂狗,狗还朝你摇摇尾巴呢。

  气得冯妈妈一巴掌拍在女儿肩膀上。大人跟小孩就是说不到一块去,一个个以为世界是照着他们小学课本写的呢。

  现在她也担心江海潮犯拧,非得意气用事。

  但她可真高估了小老板的节操,作为一个穷怕了的典型,江海潮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原则:那就是跟什么过不去,都不会跟钱过不去。

  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草好吃,让她乾坤大挪移都不叫事。

  伊人坊的老板是个神经病又怎么样?只要能帮她挣钱,她管人家要不要去看脑子。

  “行!”江海潮痛快应允,“但我们不给她打招牌,而且钱货两讫。衣服我们掏钱买了就归我们管。要怎么办,按什么价格卖跟他们公司没关系。别当我们傻子,我们辛辛苦苦喂肥了他们给他们打出了名义。说话顶用的就是他们了。”

  卢艳艳跑仓库拿衣服,听了一耳朵也顾不上埋汰江海潮这个没骨气的家伙,只说现实问题:“人家肯吗?她要肯放权,伊人坊服装店也不会变成咱们公主日记。”

  江海潮摆摆手:“此一时彼一时,她要真能嘴硬到底,也不会再咱们换招牌后主动上门找咱们合作了。”

  就是狐假虎威的挺蠢,太把自己当盘菜了。明明在走下坡路,却搞不清楚状况,还非得端架子。

  看她能端到几时。

  “其实比起她还嘴犟,我更怕她摔出个好歹来。你说她这大晚上黑灯瞎火的还戴个墨镜,也不怕看不清摔跤啊。”

  冯妈妈扑哧笑出声,拍了下她后背:“你个小妹头,嘴上不把门,也不怕长口疮。行了,我找她问问看。”

  她隐隐约约听人说这老板现在情况不太好,估计脖子能软点。

  但江海潮已经从步行街鞋店的事上学会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伊人坊”的老板是艺术家,但凡艺术家那都是凡人难以揣摩他(她)所思所想的存在。要是人家真不肯低头呢?他们把希望都摆在人家身上,那可完蛋了。

  小老板眼睛在仓库的库存上梭巡。

  冯妈妈一个月一千块的基本工资真没白拿。她除了照应“公主日记”的生意外,还负责将所有寄过来的衣服分门别类,按照不同风格发往各处。

  那种粉粉的甜甜的各种花边的衣服留着服装店自己卖,运动风的给市区的运动鞋店,剩下的大杂烩则是由江海潮他们拎到人家单位大礼堂去卖掉。

  江海潮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们留给“公主日记”的衣服。像什么呢?像冯妈妈熬出来的美容养颜粥,加了花瓣又放了糖的那种,又香又甜。

  她现在找不出更多的美容养颜粥了,她只能在剩下的品种里翻出白粥,然后往里面加佐料,把它们变成美容粥。

  她招呼冯雪一道帮忙:“把基础款给我都找出来,咱们再加工。”

  怎么加工法,像之前低领的t恤衫卖不掉,加了蝴蝶结以后一售而空的那种加法。

  江海潮好歹卖了大半年的衣服,又天生会画画,抓重点的能力比大人也不差在哪里。比方说公主风的衣服吧,她总结出来的关键词是:蝴蝶结、网纱、蕾丝和花朵。之前店里卖的特别火的一条裙子,其实没啥特别,跟街上普通裙子差不多哪儿,但因为外面罩了层网纱,直接卖断货了。

  现在,她得把这些受欢迎的点想办法加在基础款的衣服上。

  冯雪立刻投入战斗,挑选基础款。

  她每挑出一件,江海潮就拿铅笔在白纸上画一张速写图,然后往上面罗列东西。

  这件薄款的风衣,肩膀靠锁骨的位置加朵缎子叠出来的花吧。还有,纽扣要换掉,这种纽扣太朴实了,衣服基本款式和颜色都动不了,只能在这些细节上想办法。

  还有这件,改领子和袖口,领口和袖口都上一圈小花边,领口再做一个假斜领。公主嘛,要淑女点,得有那个电视上大家闺秀的调调。

  这个款,也能变斜领,对,不做假的,只能弄个盘扣,就像唐装上的那种盘扣。

  嗯,这件怎么搞。唉,太平了,也太满了,没给他们留下加蝴蝶结或者花朵的空间。蕾丝也不行,太奇怪了。她是想把衣服变轻盈变柔美,不是要变丑。

  冯雪看她发愣,帮忙出主意:“有人会刺绣吗?我倒是觉得绣点东西上去可能会更好。”

  呀,那太考究人了。别看电视上但凡是个女的都会绣花绣朵的,那是古代。现在谁会这个啊?反正他们当中没一个人会,他们也没听说过湖港谁会绣花啊。

  江海潮却灵机一动:“不绣花,咱们剪成布样子直接缝上去。你记不记得我有件衣服,我妈给剪了雪花图案,还有一件是小鹿。”

  哎呀,冯雪那可太记得了。

  那会儿江海潮家可穷了,衣服都难得见一件新的。可那件小鹿图案的衣服多好看啊,她看了感觉小鹿不是踩在衣服上,而是踩在了她心上,搞得她一夜没睡好,她可快气死了。

  明明当时她才是学校里最时髦的女生(哼!现在也是)。

  所以她说话情绪有点复杂:“那里打算也在上面缝小鹿吗?”

  “不。”江海潮摇头,还背起了诗,“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说的是芭蕾舞,我准备画个跳芭蕾舞的图贴上去。”

  虽然她长这么大,从来没正经看过人跳芭蕾,包括电视上放的时候她也没被芭蕾舞给美到,但她欣喜过音乐盒啊,那种一打开就叮叮咚咚放音钢琴曲(应该是钢琴吧,她猜的),小人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的音乐盒。

  她要画的就是这种芭蕾舞者的形象。

  冯妈妈又抽空回了趟仓库,看着纸上的设计图,目瞪口呆:“你要自己做衣服?”

  “加工,给衣服加点东西。”江海潮急切地询问时尚人士的意见,“你看这个行吗?行的话,我找,哎,高强,你大妈是不是还从娃娃厂接小衣服做啊?”

  高强一脑门子的汗,他跑来跑去嗓子都冒烟了,进仓库喘粗气:“对,她们几个都干这个。”

  他堂哥最终还是没能考上高中,去技校再混三年。他大妈都要气死了,说自己命苦,还得想办法挣钱将来给儿子讨媳妇。毕竟指望儿子自己,那是痴人说梦。

  她做小娃娃衣服是从隔壁县娘家村上的娃娃厂拿原料,来回一趟得花一天时间,一礼拜交一次货。加工费很便宜,一天到晚待在缝纫机前,一个月下来也就百八十块钱。但在湖港,这已经算一份不错的来钱门路了。起码人在家里,还能烧三顿饭,不用天天来回跑。

  江海潮直接打了个响指:“ok,回家跟你大妈谈,我们出样品喊她找人帮忙加工,一件加工费,嗯,三毛钱一件。”

  她可不吝啬,玩具娃娃衣服的加工费都是以分计算的,她这边只是往上加装饰而已。熟练的工人,一天几百件都不成问题。

  要不是赶工,加上每个款式要的量都不算大,她还开不了这么高的工钱。

  高强响亮答应:“没问题,我晚上回家就跟我大妈说。”

  王佳佳冒出句:“我妈也会做衣服,我好多衣服都是我妈做的。”

  这话的潜台词是加工的活她妈也能干。

  江海潮二话不说:“行,算你妈一个。我要求赶紧出货。”

  话说出口,她想起来重点,“对了,我得赶紧去小商品市场东西。”

  像蕾丝啊,纽扣、花朵、蝴蝶结这些,店里可没有,她今天不买到手,下次有空得等再放假了。

  毕竟她可是少先队的大队长,要以身作则,不能本末倒置。卖衣服再挣钱,都不能耽误学习。

  十分有身份自觉的大队急吼吼地冲出仓库。

  冯妈妈还想再叮嘱她两句,店里的客人就拉住她问口红从哪儿买的?她去专门卖化妆品的店里看过了,找不到这个色儿,怎么都不对劲。

  冯妈妈只好先招呼客人:“这个国内未必有,是我家人出国给我带回来的。”

  哇!原来店长用的是外国货啊,难怪这么时髦。

  客人焦急地问:“那你家里人什么时候再出国啊?能给我带吗?”

  江海潮凭着惯性往外走,没听到后面的话。可还没走出步行街,她便扭头看充当拎包和保镖(他自封的,真正干这活的是小伟哥哥)的高强:“那个,你记得提醒我一下,回头我要跟冯雪妈妈讲,她也可以在店里卖化妆品,喊冯雪爸爸给她带。”

  大家想变美嘛,衣服可以直接从店里买,发箍之类的配饰店里也能送。化妆品,嗯,买吧,他们可送不起。

  高强瞪大眼睛:“冯雪爸爸能带这么多?她爸很少回来的。”

  “就是告诉阿姨这事可以做,到底怎么做,她自己想办法,赚的钱归她自己。”

  嗯,冯妈妈对服装店来说太重要了。书上说,一个合理的管理者必须要奖罚有度,她得主动给优秀员工谋福利。

  她眼睛珠子一转,又帮忙想了个招,“冯雪爸爸回来一趟不容易,但他爸爸有同行啊。他们肯定跟工厂三班倒一样,轮流出去回来的。让回来的人都给带的话,东西不就多了嚒。”

  嘿!她爸说了,以前大货车司机可热门了。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不换。好多大货车司机从外地带本地的紧俏货回来卖,賺的不要不要的。

  外国货多稀奇,肯定能更賺钱!

  小伟哥哥听的直笑:“你个妹头,哪来这么多挣钱的招,你钻钱眼里去了。”

  江海潮嘿嘿,在心里偷偷吐槽,明明是你自己不思进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