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继室(作者:枝呦九) > 继室(作者:枝呦九) 第62节

继室(作者:枝呦九) 继室(作者:枝呦九) 第62节

作者:枝呦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5 15:16:47 来源:免费小说

  “先不做女儿养,就放在身边带着。养个大一点的,待她们好些,也是给了一条活路。”

  这主意倒是好。孙三娘很是意动,她踌躇道:“我可以吗?”

  玉岫:“为什么不可以呢?”

  折绾不知道这个主意行不行,但见两人都开始有念头了,干脆道:“既然如此,就再带个小儿郎回来。”

  玉岫刚开始还不明白,而后眼睛越睁越大,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她带着孙三娘去领了两个六岁的孩子回来。一个男童,一个小姑娘。

  孙三娘要带着他们认祖归宗。

  勋国公气得直跺脚,“三娘,你又闹什么啊!”

  勋国公大儿子就请了舅舅来,“她这是疯了,疯了!她自己生不出来,要带个慈幼院的乞儿回来与我争抢,这是恶心我呢。”

  勋国公就被云家舅兄又教训了,但这回他也无奈得很,道:“咱们做的初一,她这是做十五呢。你不知道,按照她的脾性,这还是收敛着来的。要是再放纵下去,怕是要闹上金銮殿了。”

  云家舅兄拍桌子骂人,“那你是什么意思?”

  勋国公叹息,头痛的蹲下来捂着脑袋,“舅兄也别怪我,我顺了你一回意思,如今闹得满城风雨。”

  “这回,我怕是要顺着另外一头了。”

  “不然,三娘敢再从慈幼院带十个八个回来认继子,到时候锣鼓喧天为他们谋家财,勋国公府彻底要成为笑话。”

  第44章 犹怜草木青(7)【捉虫】

  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再强撑下去已经无济于事了。

  勋国公决定之后,分家也分得利索,先把二儿子和三儿子挪了出去, 各出银两为他们买下新宅。

  离得也不远,就在勋国公府前一条街。新宅肯定是不能跟他们现在的宅子比,但老二老三都没有意见, 还道:“父亲, 能有一座宅子就很不错了。”

  何况继母答应此次让大家平分勋国公府的铺子和田地, 这可比父亲自己来分得到的多。

  孙三娘道:“我是后母, 却不偏袒哪个,就连嫁出去的姑奶奶也该得些家财才是。”

  这么一来, 除了老大和勋国公谁都舒坦。

  老二和老三因站在孙三娘一边被老大又揍了一顿, 于是一分完就迫不及待要离开。云家舅舅来训斥他们, 他们也有话说, “舅舅只顾大哥,还不是因为只有大哥会继承这勋国公府。我们两个就不是舅舅的亲外甥了, 只是个外人。”

  云家舅舅:“我何曾不管你们了?”

  老二是有话说的,“既然如此, 为什么我和大哥都有意跟舅舅再次结亲, 舅舅却只将女儿许配给大哥的儿子?可见即便都是母亲的亲儿子, 在舅舅心里也排了个三四五六等。”

  长年累月的被冷落,他们自然是有怨气的。云家舅舅气得甩袖而去, 勋国公也眼眶湿润,十分不解, “就因为这些小事?大家说开就好了呀。”

  老二笑了笑, 道:“可是父亲,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般的道理您该懂的。”

  老三直白些,“若是我跟舅舅,或者是跟您说要给您纳个寡妇回来,父亲和舅舅怕是要打人的。”

  但大哥就行。

  老二:“因为父亲把大哥当成是未来的依靠,多多少少将心偏了过去。”

  勋国公一夜之间像是老了四五岁。他问孙三娘,“老二老三出去了,老大不分行不行?”

  孙三娘如今精神奕奕,满身都是斗志,坚定的摇头,“不行!”

  勋国公唉声叹气,“三娘,我已经让步很多了。”

  孙三娘却道:“从珑珑死去的时候,我就在让了。”

  勋国公听见幼女的名字还是愿意再退步的,没法子,只能去找老大谈,却被老大抱着哭,“父亲,难道有了后娘就要有后爹么?母亲去世的时候,您在她床头说一定会看顾好我,难道您忘记了吗?”

  勋国公没有忘。但是他也顾及着孙三娘。想了想,狠心道:“那就一人退一步吧。”

  明着不分家,但把勋国公府一分为二,开两个大门。大路朝边,各走一边。

  孙三娘没意见。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折绾和玉岫上门为她庆贺,三人起了锅子坐在一块喝酒吃肉。

  不远处还起了一个小锅子给两个从慈幼院带回来的孩子。

  都是五六岁的模样,孙三娘没让他们叫阿娘,只叫姨母,道:“只当是娘家亲戚来投奔我了。”

  这般也好。折绾吃一口菜,忍不住又去看小姑娘。她是长得漂亮的,慈幼院的管事听闻是勋国公夫人要养,便将最漂亮的送了来。

  男童也漂亮。

  两个孩子洗干净了放在一块,让人看了也赏心悦目。

  但脸上却怯弱得很。尤其是小姑娘。

  见折绾看过来,她怯生生的抬起头,讨好的朝她笑了笑,而后就放下筷子不敢动了。

  折绾蓦的心里一酸,眼眶一红,也弯唇朝她笑了笑,轻柔道:“桃花烧麦好吃的。”

  小姑娘就连忙拿起面前的桃花烧麦吃。折绾只好转过头,不敢再开口。

  她怕再开口,小姑娘只敢吃桃花烧麦了。

  她低声问孙三娘,“可取了名字?”

  孙三娘也发愁,“没呢。这段日子闹哄哄的,便一直让婆子照顾他们,也不敢领到前面来,怕吓着他们。”

  于是就照着慈幼院管事说的名字叫,“男的叫狗剩,姑娘叫乌丫。”

  这名字肯定还是要改的。

  她顿了顿,看折绾一脸动容,跟玉岫换了个眼神,道:“不若你来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折绾:“那哪里成呢。”

  孙三娘:“哪里不成?他们唤我姨母,也是唤你姨母的。”

  折绾就没推辞了。她再次忍不住看过去,小姑娘便又情不自禁的拿起了一个桃花烧麦。

  可不能吃了。再吃要闹积食的。到时候没有大夫来,就要撑着一晚上。

  折绾慢吞吞吐出一口浊气,眼底云雾萦绕:“大名叫晴空吧?小名就叫雁雁。”

  她道:“小时候——有一次天特别晴,也特别大。我抱着长姐给我的花回屋子,透过窗户看外头,看见了一群大雁。”

  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情景,但她一直记到现在。

  玉岫就连忙道:“那就是好寓意!就叫这个名字吧?”

  又道:“那男孩呢?”

  折绾就一时半会取不出来好名字了。玉岫:“你取了一个,剩下的一个我来吧?不如就叫晴霄。自有诗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孙三娘笑起来,“这般正好。”

  她道:“你们一人给了一个名字,我就给个姓,跟我姓孙。”

  两个孩子连忙跪在地上谢恩。

  折绾将小姑娘抱起来,笑着道:“雁雁——你长得很好看。”

  她温和道:“等下回来的时候,我给你带一盆好看的花。”

  小姑娘如同惊弓之鸟,吓得呆在她的怀里。折绾笑出声,下午素膳来接她的时候也瞧见了面生的小姑娘,忍不住不断给她塞糖吃,“吃吧,吃吧,吃饱啊!”

  回英国公府的马车里,折绾靠着素膳打瞌睡,刚要睡过去,迷迷糊糊中,就听见素膳在那里嘀嘀咕咕的感慨,“雁雁这个名字,可真好听。”

  她记得那年姑娘指着天上的大雁道:“你瞧,素膳,它们多快活。”

  她轻轻把衣裳盖在姑娘的身上,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高兴的道:“我跟姑娘如今也很快活。”

  ……

  勋国公府敲敲打打开始砌墙。勋国公日益苦闷。勋国公去请刕鹤春喝酒被拒绝了。

  刕鹤春不愿意,自从折绾说他们两个都是鳏夫克妻后,他就嫌丢人。

  又怕拒绝得过于直接遭记恨,只能撒谎道:“太后让下官下职之后去一趟长乐宫。”

  勋国公就没办法了。

  太后虽然在深宫里,但却知晓不少事情——玉小姑娘性子像足了玉岫。

  京都就没有她不知晓的闲话。像勋国公府这般的事情,太后自然是听她说过的。

  见刕鹤春来,她笑着道:“躲勋国公呢?”

  刕鹤春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太后拍拍他的手,“你不跟他走近是对的,我也看不上他的手段。”

  “这人在官场上有点能力,但家务事是实在糊涂。”

  而后又问起折绾,“丹崖说她最近忙着种花种茶,还要去闽南买地?”

  刕鹤春:“是。如今还折腾那些不要的花瓣,不知道要做什么。”

  太后笑起来,“这般能折腾是福气。她是个很有……很有朝气的孩子,我很喜欢。鹤春,你该对她好些才是,今日还早,你回去陪她用晚膳吧?为人夫婿,该懂得体贴妻子才是。我总是盼着你们好的。”

  刕鹤春应下,回去却没看见折绾,不用问都知晓在勋国公府,宋家,又或者是她那三个小铺子里。

  他只跟守在门口的文月道:“少夫人回来了便来叫我。”

  刚要走,便听赵氏的婆子来请他。刕鹤春迟疑了一瞬,还是立刻跟着走了。

  他还有事情呢。进了山海院就道:“母亲有事快些说吧。”

  赵氏埋怨,“天王老子也没有你这么多事!”

  刕鹤春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叹息,“是出了什么事?”

  赵氏恼怒道:“是你三弟!”

  刕鹤春端着茶的手便晃了晃,诧异又好奇的看向母亲,“三弟做了什么,母亲竟然如此动气?”

  赵氏:“还不是他写信回来一定要带升哥儿去湖州!别说玥娘不肯,我也是不肯的。我都多少年岁的人了,他本就不在我身边,要是升哥儿莹姐儿再不在,我该怎么活哦!”

  她哭起来,“可我想着他一个人在外头也孤苦,送个孩子去也行。只是玥娘又埋怨我,这才一个月,我就在他和玥娘之间里外不是人了。”

  刕鹤春原本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是件小事。他慢吞吞喝了一口茶,“这般的事情,儿子是不好出主意的,不然三弟和三弟妹都要恨上我,母亲还是去问问父亲吧。”

  赵氏恨恨道:“要是你父亲肯出主意我怎么会来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