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凤归朝 > 第105节

凤归朝 第105节

作者:梦溪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4 15:27:03 来源:免费小说

  但陈修竟颇为镇定,从头到尾,连握笔的手都没颤一下。

  待他写好,抬起头,见陆惟正望着自己,就放下笔,拱手恭敬道:“陆少卿,在下已经写好了。”

  陈修没有因为公主不在场,就对陆惟有丝毫怠慢,这位俊美的大理寺少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仅是他表面的官职,而是他的姓氏——扬州陆氏,代代为宦,举族北迁,祖父曾深受北朝天子敬重,他如今年纪轻轻就是大理寺少卿,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即便改朝换代,也影响不了世家更迭。

  这些消息,陈修是从山长父亲口中得知的,也因此,他比在场其他学子更为清楚,他们这九个不遵循常理选出来的官员,还真有可能被朝廷承认下来的。

  陆惟点点头:“拿来我看看。”

  陈修双手捧着笔墨未干的诗作,送至陆惟面前,再拱手一礼,也没有黏在跟前碍眼,又转身回到座席上。

  若不是从字迹上生出怀疑,陆惟还真的赞一声进退得体。

  他低头去看陈修的诗作,眉头却忽然飞快皱了一下。

  竟是与送上来的试卷一样的字迹。

  一样的凌厉如刀,棱角分明。

  虽说试卷上那些字给人感觉更为凄厉,眼前这诗作则更有模仿的痕迹,但也不能据此就认为这是两个人所写,毕竟人的心境不同,写出来的感觉可能也不相同。

  考试那天是杨园在监考的……

  想及此,陆惟望向杨园。

  后者正跟其他士子在高谈阔论,看神情已经醉得差不多了。

  陆惟有些无语,转头欲找公主,却发现公主从刚才到现在,就没回来过。

  公主正在见一个人。

  对方八百里加急,连夜赶来报信,突如其来,刚刚赶到,这一身风尘仆仆,连气都没喘匀就被风至闻讯赶忙引到公主面前。

  “殿下,出大事了,左相赵群玉死了!”

  第74章

  左相赵群玉。

  从公主归来,这名字在耳边就没消失过。

  譬如数珍会的贺家,跟赵群玉沾亲带故有远亲关系,依靠这层关系在北朝经营坐大。

  譬如当年假冒公主给沈源写信的谢维安,就是赵群玉的得意门生。

  譬如数珍会在北朝的大主顾和接头人,正是赵群玉。

  凡此种种,不胜其数,都与赵群玉有千丝万缕的瓜葛。

  这样一个看似手眼通天的人物,说死就死了?

  饶是公主不是寻常人物,也安静了足足几息,来消化这件事。

  “何忡攻入长安,就杀了一个赵群玉?”

  “不,何忡没杀赵群玉,赵群玉是自杀的。”

  连夜赶路过来禀报此事的素和,因为事关重大,不敢轻易假于人手,只能亲自前来,而且此事说起来,很有些曲折离奇,只怕来汇报的人,也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何忡攻入长安时,我正在城外打听消息,当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长安城高墙坚固,绝不是他何忡带着几万兵马就能轻易攻破的,除非里面有人开门。”

  “这几日借着长安开放门禁,我也跟着混进去,多方打听,才终于弄清楚来龙去脉。”

  “何忡入了长安就直奔皇城,禁军打杀阻拦一阵,后来不知怎的,竟也放行了,但无人知道他在里面跟天子说了什么,赵群玉和严观海几次请见,都不得入内,我猜当时赵群玉就已经察觉不对了,他没有像右相严观海那样还在皇宫外面等着,而是直奔自己家,让家小收拾东西。大约两个时辰后,何忡部下分出几千兵马,突然包围赵府,何忡亲自出动,入赵家与赵群玉相见,两人不知道谈了什么,何忡待了半个时辰就离开,重新入宫,而后传出赵群玉自裁身亡的消息。”

  这段话蕴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公主神色变幻,陷入沉思。

  素和也没有再出声,而是静静等着对方思考完毕,回过神。

  “然后呢?”

  “然后,与赵群玉关系密切的几户人家相继因为谋反罪名被抄家,男主人斩首,家小流放充军,长安因此混乱了好几日,人人自危,许多世家因此被牵连,光是抓起来的都有不少。”

  “赵群玉死后,赵家也树倒猢狲散,赵家人同样都被抓起来了,据说博阳公主连夜入宫求情未果,回来之后大哭一场,就与赵炽和离了。”

  赵炽就是赵群玉长孙,尚了皇帝亲妹博阳公主,此事公主听陆惟讲过。

  连博阳公主都救不了自己的夫婿,可见其他人四处找关系也无济于事。

  “那严观海和宋今那边呢?”公主问道。

  “没有动静,出奇的安静。”素和摇摇头,“怪就怪在这里,以往严观海总与赵群玉作对,什么事都要冒出头来嘲讽几句,但这次从何忡入城,到赵群玉死,城内世家乱起来,严观海居然跟老实得跟鹌鹑一样,一声也不吭。”

  “不是严观海老实,应该是有人按着他,不让他出声。”公主喃喃道。

  她怎么也没想到,何忡作乱,竟是这样一个乱法。

  看上去,倒像是何忡与皇帝达成某种协议,被“招安”了,成了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可连她都能想到这一点,那些世家不知道么?

  素和点点头:“还有宋今,待长安城乱了几日之后,是宋今奉天子诏令出来安抚人心的,说天子有命,除谋反首恶之外,余者不究。局势也就慢慢平息下来,好像除了赵家,和赵家几门姻亲,其余人都没有太大影响。”

  说到这里,他面色变得很古怪。

  “但您猜,接替赵群玉的新左相是谁?”

  没等公主真猜,他就说了答案。

  “是谢维安,竟然是赵群玉的得意门生谢维安!此人不是赵群玉的铁杆拥护者吗,昔日赵群玉掣肘天子,下绊子,可没少谢维安的出谋划策,他居然能逃过清算,还变成最终受益者!难不成他与何忡勾结了吗,还是在赵群玉背后捅刀子,卖师求荣?”

  素和虽蒙公主教导,知晓一些关系利害,也能进行简单分析,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么峰回路转的发展。

  公主微微变了脸色。

  这局势发展,确实完全让人意想不到!

  赵群玉是三朝元老,但他权力最鼎盛时,应该是旧皇去世,到新皇登基后这三年,因为旧皇去世之后,新皇当时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但他不是旧皇血脉,而是旧皇堂弟,其间很有一番暗潮汹涌的争斗,最后在赵群玉的支持下,新皇才坐稳皇位。

  既有拥立之功,赵群玉声势烜赫,又因德高望重,世家背景,门生众多,就算皇帝后来扶持了严观海和宋今来分权,也很难动摇赵群玉的地位。

  之前陆惟就曾说过,何忡任长安令时,是个很周密的人,这样一个人突然起兵,在没有得到方良音讯的情况下,还继续打到京城去,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

  现在看来,一切都有了合理解释。

  何忡的起兵也不奇怪了。

  不管皇帝是临时起意,跟何忡合作,还是早就跟何忡暗中往来布置,反正现在掣肘皇帝最大的山头赵群玉已经倒了。

  作为他的头号得意门生,谢维安不仅毫发无伤,还接替了左相的位置。

  唯一能肯定的是,谢维安应该在之前某个时候就已经背叛了赵群玉的阵营。他身上背着“叛师”的名头,也不会再被赵群玉一系的世家信任,肯定只能一心向着皇帝。

  一场混乱如雷电突然而至,又在倾盆大雨中迅速结束。

  风驰电挚,雨收天晴,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但又怎么可能真的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公主还未到京城,已经能想象此时长安城平静表象下的人心浮动。

  小道消息,诸多揣测,从市井到庙堂,议论纷纷,真假难辨。

  这整件事里,看似最大的输家是赵群玉,而最大的赢家是皇帝。

  但一个赵群玉死了,又不可能把所有世家都杀了,皇帝纵容何忡,只会反倒让世家心生忌惮,正所谓打虎不成反成仇。

  赵群玉在京城,也只是赵家其中一支,更不要说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杀得了赵群玉一个,还能把他那些沾亲带故的人全杀了?

  有朝一日,这些人难道不会心生怨恨?

  所以,眼下短短时间内,还真不好就此分了输赢。

  当然,皇帝现在肯定是意气风发的。

  连公主都没想到大家眼里有些优柔寡断的皇帝敢做出这种事,其他人肯定也很震惊。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疑惑。

  “何忡呢?”良久,公主才回过神,“他没被处置吧?”

  “没有。”素和的表情更古怪了,“他被陛下封为大将军,掌禁军,原先的禁军十二卫大将军冯醒被罢免了。”

  冯醒跟赵群玉走得很近,被罢免倒不奇怪,主要是“反贼”何忡摇身一变,成了皇帝身边的新贵。

  禁军分十二卫,负责戍卫皇城,保护天子,此职位非天子近臣不能担任,否则皇帝时时刻刻都要担心自己睡梦中被人砍了脑袋,但冯醒自从先帝在位就担任此职,又与赵群玉交好,皇帝曾想换人,却被赵群玉劝谏了,也许矛盾的种子就在那一刻种下。

  公主:“那李闻鹊呢,他没事吧?”

  素和:“应该没事,没听说李都护不好的消息,但我没在京城待多久,打听得不是很清楚,此次与他无关,他应该不会有事吧。”

  公主沉吟不语,久久才轻叹:“恐怕很快就有旨意过来,催促我们入京了!”

  素和半懂不懂:“为何,殿下不是本来就要入京的么?”

  公主:“外平柔然,内杀赵群玉,就算得罪了世家,经此一遭,世家也暂时被震慑住,不敢妄动。接下来,他应该需要我这位堂姐上场,为他正名了。”

  三年前,虽然这位皇帝是被封了太子才上位的,但他毕竟不是嫡系嫡子,而是旁支过继的,当了皇帝之后,他未免担心权臣效仿,再扶一个跟他一样出身的幼帝登基,更好掌控。

  在暂时平定内外威胁之后,皇帝就需要一位来自先帝血脉的嫡系子孙,来为自己立牌坊,而作为两代先帝的嫡长女与嫡长姐的邦宁公主,就是一个最佳的人选,皇帝根本不必担心她对皇位的威胁,可以给予她更多殊荣待遇。

  长安这等形势发展,是公主万万没想到的,她忽然有种与陆惟讨论的迫切感。

  公主这么多年没在京城,陆惟对皇帝的了解,必然是远胜于她的。

  打发了素和去休息,公主自己则带着守在外面的风至起身走向宴席所在的院子。

  宴会居然已经散了,九名士子都走光了,只有杨园趴在那里,醉得七荤八素,婢女正在给他喂蜂蜜水,按照陆无事的吩咐,将他鼻子捏住强灌进去。

  陆无事见公主去而复返,反而惊讶:“殿下没回去?”

  公主:“你们郎君呢?”

  陆无事:“郎君见您迟迟没回来,只当您有要事,就让他们先散了,他带着那九位郎君的墨宝去正院了。”

  公主闻言又有些意外。

  看来陆惟让他们当场作诗,也没能从陈修的字迹上找到证据。

  陆惟不可能无的放矢,总不会是陈修早有准备了?

  这一夜,倒是波澜迭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