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 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第53节

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满级大佬的蜜月旅行 第53节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9 15:06:11 来源:免费小说

  施懿颔首认可,“这香水以及香皂已经建立了好几个工厂,产量颇高,本王不仅是想在京城销售,商部有意在每座城市都设立国营商铺,无色琉璃价高,贵精不贵多。”

  都是生意人,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国营商铺,收入尽归国库,但是商铺谁去经营?经营商铺总有抽成吧?商部自然不会让他们白忙活。

  而且经营的物品总不能只是琉璃,香水以及香皂,其他货物,他们是不是可以自行补齐?

  或者商部以后还会有新的新鲜商品面世?

  这都是经商的学问。

  张良一率先垂范,“草民愿承担梁州府所有的城镇商铺,铺子,装修,草民可一力承担。”

  他家底虽然深厚,但也不可能包揽全国的国营商铺,也是留有余地,树大招风的道理他自然懂。

  负责一个梁州府,不显突兀,他老家也是那边的,背靠宗族,总要方便许多。

  “三位莫急。”施懿娓娓道来。

  要包揽国营商铺,自然要加入商部成立的商会,入了商会之后也有好处,一是一定程度上减免商税,二是有商部令牌,行商进入别的城池地界,会有保护,以及部分便利。

  但是进入商会的条件却不简单,除了最基础的不能一物卖二价,哄抬价格之外,还不能有不良记录,犯罪记录,除此之外,每年还要缴纳一笔入会费。

  今天这些收到请柬的,都是凌秋桑和施懿提前调查过背景的了,这些基础条件都是合格的。

  再加上,商铺虽然归他们经销商经营,但账房先生却是商部直接委派。

  其他细节条款也不少,总之是双方一个约束,也是制衡。

  与后世的合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张良一想要包揽家乡的商铺的设想就在条款里破灭了,科举委派地方官,都是不能回乡任职的,这商部入了商会,也是一样的。

  就像张良一想的那样,他的宗族就在梁州府,现在又入了商部成立的商会,每个州府也只会有一个经销商,长此以往,岂不是他张良一的生意在梁州府一家独大。

  要其他商人如何做生意?要如何生存?

  张良一瞬间就明白了这些条款的意义,“是草民想岔了,皇上恕罪。”

  凌秋桑挥挥手,“不必在意,商部全部交与摄政王处理,细节问题,你们只管与他商量。”

  张良一松了一口气,另选了别的州府,也是一个富庶的地方,这次施懿没再反对,与他商议细节,然后签订合同。

  行动派,高效率。

  公主考虑了一下,“本宫虽是公主,却不怎么参与家中生意,家中生意都是夫君在打理,此事本宫还需回府与夫君商议。”

  “这是自然。”施懿将合同递给她,“公主可与驸马爷考虑清楚之后再行定夺,此次消息还未透露出去,暂时就几个名额。”

  前期名额少,也是为了试水。

  公主颔首,她明白施懿的意思,消息还没透露,今天也是因为他们三个大出血了一场,所以他们有先优先选择经销地的机会。

  要是考虑太久,等招商消息公布出去,富庶的地方都被别的商人选了去,那就只能选犄角旮旯的穷苦州府了。

  到时候赚的钱少,可别羡慕他人赚得多。

  公主心里有了成算,准备辞行,先回家。

  走的时候看了看凌秋桑,心情也颇为复杂,她虽是长辈,却也不敢以长辈自居。

  她出嫁时,这侄子才几岁,又是宫女所生的庶出,当初属实谈不上多疼爱这个侄子,所以这小皇帝对她来说太陌生了。

  只能微微颔首示意。

  凌秋桑也没让她不自在,反而拉近了一下这位公主的距离,“姑姑回府之后,不若先用一用这精油香皂,用来洗脸洗澡,可让肌肤保持水润滑腻。”

  这些配方都是凌秋桑他们改良过的了,不存在过敏这种情况,属于是老少皆宜了。

  公主眼前一亮,京城靠近北方,秋冬都十分干燥,要是这香皂能滋润肌肤,必然会遭到哄抢。

  而这香皂十二花色,不光是女子能用,男人、老人、小孩也有合适的香型。

  “臣妇就先行告退了。”马不停蹄地想要回家通知夫君了。

  公主离开之后,张良一签完合同之后也离开了,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就不留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现在就剩了瞿书棠。

  “瞿老板如何?”施懿没先谈招纳的事情。

  但瞿书棠显然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直球选手,“不知草民可否进商部,商部的工厂需要管理,草民自认还有几分管理的本事。”

  他们查了瞿书棠,瞿书棠自然也查了商部。

  商部从拍板定下的第二天,就在京郊修建起了厂房,如今只修建了一部分,也在运作中了,但是看他们圈出来的土地,规模绝对不会太小。

  是以,商部是多于六部新成立的部门,官员调配还不是十分的完善。

  现在去某个一官半职,应该是不难。

  施懿勾起嘴角,“本王喜欢聪明人。”

  “你说什么?哥哥。”凌秋桑的声音变得危险,“喜欢聪明人?嗯?”

  施懿哽了一下,但哄人的话,那是张口就来,“在本王眼里,桑桑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上天入地,都没有人比得过桑桑的聪明才智。”

  凌秋桑哼哼两声,“这还差不多。”

  打情骂俏,丝毫不顾瞿书棠的死活。

  瞿书棠直接木着一张脸装瞎子。

  凌秋桑见了之后,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不好意思,“瞿老板不要介意,继续说事情吧。”

  施懿忍俊不禁,“十日之后,会商部有一场入职考试,商部侍郎之位,瞿老板若是有心,尽可去试一试。”

  这是他们商量过后的决定,瞿书棠有才华,还会做生意,要是放在以前,户部是他最好的出去,但现在商部却更适合瞿书棠。

  至于现在的户部,以后就只负责税收,户籍,粮饷等等,算是财务部门,既然户部不会赚钱,那就好好管账吧。

  瞿书棠猛地一抬头,他原以为混个管事,算是商部小吏,以后能慢慢发展就不错了,没想到会是商部侍郎的职位。

  如今的商部尚书是施懿担任,他要是做了商部侍郎,在商部也就是一人之下的职位了。

  哪怕是参加科举,哪怕是状元,也没有直接做一部侍郎这官位的,这可是正三品的官位啊。

  不心动是假的,二十年寒窗苦读,自然是想要在朝堂上博得一席之地,像父亲那般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更何况,父亲辞官之后,成日郁郁寡欢,他也想要父亲开怀一笑。

  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了。

  “可,草民只有举人功名,怕是难以服众。”

  凌秋桑开口,“瞿老板就不要谦虚了,当年你若是继续参加科举,状元也如探囊取物,而且这次的考试,也不单是为商部补缺人才,其他六部也有类似的考试,明日就会发榜通知了,商部先考,其他部门紧随其后。”

  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朝堂上都空了一大半,春闱还得等明年,难不成这几个月就不办公了?

  再加上,明年春闱选出来的官员都是没有经验的,当个地方官或许可以,但直接高官加身却是不可取的。

  首先就是老官儿必然不服,而新人也未必撑得起这些重要的职位。

  所以他们倾向于让现有的官员自愿参加各部门的考试,如果已经有进士功名的,对目前职位不太满意,想去其他部门发展的,尽可以去试试。

  要是有本事的,想同时担任两个职位,领两份俸禄,也不是不可以。

  物尽其用,人也是一样的。

  还有些本就是等着派官调配的,和一些没多大用处也没多少前途的闲职,他们也能自己去考,为自己博一个前程。

  如此一来,原来被左相党打压的,才华无处施展的,该提拔就提拔,达不到升官标准的,去参加考试,总能多一分出路。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针对进士的,没有考上进士的,像瞿书棠这种只有举人功名的,每届会试前五十的举子都能直接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直接进各部门任职。

  不过为了公平起见,举人考的官位,有一年的实习期,如果实习期无所建树,碌碌无为,甚至是犯了明显的错误,那就只能说再见了,下届重考吧,要么再重新去参加科举。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凌秋桑和施懿就是要让这些人卷起来,只靠他们两个人,想要完成任务,不知道得花多少时间了。

  暂且补上一部分职位,明年春闱之后,再行补足,也不至于这几个月各个部门的政事无人打理。

  只是可惜,这古代信息传播不方便,出行交通车马慢,这次考试也只能在京城以及周边选拔人才了,对外地的学子不是特别公平。

  但是也不急,凌秋桑和施懿商量过了,春闱之后,再举办一场选官考试,还是跟这次一样,到时候大家都多一次机会。

  那些才华或许不算出众,但某个方面特别厉害的学子,也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瞿书棠震惊于帝后二人的大胆,这无异于一场革新了。

  凌秋桑无所畏惧,“记住,朕要的是会干实事的官员,而不是吟诗作赋的大才子。”

  瞿书棠犹如当头棒喝,“谢陛下和王爷给草民这个机会,草民定当竭尽全力。”

  凌秋桑满意点头,“都要做官了,家里的生意怕是只能交给旁支亲戚了或者自家夫人了。”

  这也是提点他两句。

  就算凌秋桑不说,瞿书棠这个聪明人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他还是承了帝后二人的好意。

  临走了,凌秋桑又叫住他。

  “对了,老师他老人家这些年可好?”

  右相虽然只教过凌秋桑原主两年,但这一声老师,还是担得起的。

  瞿书棠眼眶子有些发热,原来陛下还记得他父亲,“他老人家一切尚好。”

  凌秋桑看他这表情,就知道右相或许不太好,看来,得找时间亲自去看看这位先生了。

  商部选拔官员的考试消息,在拍卖会的第二天就闹得沸沸扬扬,民间众说纷纭。

  朝堂上倒是没人反对考试,都知道现在缺人缺得厉害。

  商部本就是新成立的,标新立异一点,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就在于,考试通知上的报考条件中有一条——年满十八周岁,男女不限。

  嘶~!

  女子也能当官?这不符合常理。

  而且女子原本就没有功名,与前面条件中的要求至少是举人功名前五十名似乎相悖了。

  凌秋桑给出的解释很简单,“之前没有女子当官,不代表以后不能有,并且,以前原本就没有女子科举,如何来女举人?不若给她们一次机会,某些岗位,女子比男子更合适。”

  比如香皂作坊,日后做工的都是女子,在这个男女大防严苛的时代,显然是女管事更合适。

  其实他们可以想到,这次报名的女子估计微乎其微,甚至有可能一个人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