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空港喵影 > 第394章 跟机上天2

空港喵影 第394章 跟机上天2

作者:惰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2:15 来源:免费小说

  两位机师面无表情,这样的飞行经历了太多次也就完全无所谓,带过的人太多,也没多少交谈的**;被他们带过的大部分人最终也未必能走上这条路,谁知道呢。

  飞机正常起飞,所有技术动作和普通民航机毫无二致;和教程中一样,这个过程中机长特里斯坦没有使用任何精神力调取行行能源。

  因为在理论上,二万米下方空气稠密,正是机体流体力学发挥最大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开启精神能源动力对飞机的属性帮助有限,反而会因为额外加入的动力而影响对飞机的控制。

  当然,这个理论的基石是建立在太空客机机师的精神力普遍在一百伦耳水平左右的前提下,像贝海洋这样精神力已经接近五百伦耳的人来说,额外的行星能源恐怕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当然,动力归动力,控制是控制,一架飞机最好还是在单一能源下飞行比较好操控,混和动力就会产生许多操作上的麻烦,没必要。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是民航客机最经济安全的飞行层面。

  飞机一直在仰角爬升,很快越过了对流层,来到平流层。平流层是指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千米这一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又称同温层。

  平流层仍然适合飞机航行,只不过一般民航机没必要飞这么高,但一些军机却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这个高度!

  这架经过改装的959太空客机因为基本没有载重,也没有油料负担,所以在四台引擎的推动下很快就能爬升到平流层,但继续爬升就开始感到吃力!

  从现在开始,传统化石燃烧引擎的作用开始降低,因为空气开始慢慢变得稀薄而功率下降。

  在20~30千米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贝海洋注意到,飞机在越过臭氧层后,特里斯坦机长开始运用精神力量调取行星能源为飞机加力!不加不行,爬不上去了!

  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太空飞机最危险的脱离阶段,动力方式是最复杂的混和动力方式,既有四台传统引擎出力,也有行星能源出力,共同作用下,推着庞大的飞机越飞越高,越飞越快。

  这个过程,人体开始感觉到轻微的失重,并感觉越来越明显,身体完全因为安全带而被束缚在座椅上。

  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很多人都认为失重是进入太空才会出现的现象,这是不对的!

  失重和高度无关!

  宇航员在太空失重,不是因为他们离地面有多高,而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的重力全部提供给了向心力,使他们环绕地球运转。即使是在地面上,只要你能够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即7.9千米/秒,也可以贴着地面飞行而不会掉落下来,于是你就失重了。

  当然,你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有空气阻力,在达到这个速度前,飞行器早就烧成了渣渣!

  贝海洋他们现在感觉到了失重,也不是因为距离地面几十千米的原因,而是到了这个高度,空气开始变得稀薄,阻力大大降低,哪怕整体来看飞机的动力即使在行星能源的加持下仍然在下降,但飞机的速度一直在提高!

  这就是大气层和太空的区别,没有了空气阻力,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动力也能让物体飞快的加速!

  当飞机来到50千米的高度,一直在持续降低出力的四台引擎再也无法坚持运转,稀薄的空气让它们无法正常燃烧,哪怕这四台引擎都经过了特殊设计,是专用的低空气密度引擎,这个高度也是他们坚持的极限!

  混和动力阶段结束,现在进入纯粹的精神力调取行星能源提供动力的阶段!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飞机在行星能源的推动下向第一宇宙速度无限接近!

  现在,他们距离理论上的太空已经很近了!

  当飞机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贝海洋只感觉身体一轻,再也没有任何束缚的力量,松开安全带就能自由自在的飘起来;这时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经来到了100千米,进入了暖层。

  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也叫电离层。

  这里,就是太空的边缘!再往上200千米处开始,就是所谓的近地轨道!从2百千米到2千千米这个近圆轨道,就是无数卫星的家!

  也是太空飞机的航道!

  在特里斯坦的操纵下,飞机继续爬升,但现在的爬升已经非常轻松,他甚至要减弱自己的精神力调取能源,就是为了让速度不至于再毫无止境的加速下去。

  理论上,他如果一直这么全力以赴,冲破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也是早晚的事!

  到了这一步,此次跟机演示已经完成了一半,起飞的一半;当他们在300千米处绕地球飞行时,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颗卫星,一颗可以随时改变姿态的卫星!

  和在大气层内飞行不同,在地球近地太空轨道飞行也需要飞航控制中心控制,监视太空飞机的航迹,指引他们避开前方的固定卫星轨道,以及其它的太空飞机!

  差别只在于,传统的飞航控制中心在地面上有无数,但太空飞航控制中心却只有两个,西半球的米国控制中心,东半球的华国控制中心!

  其实以现在卫星的数量,和太空飞机寥寥无几的事实,太空飞航控制中心基本上无事可做;但如果考虑到以后,卫星群不断增加,太空飞机不断繁荣,这样的飞航控制中心还是必须要有的!

  先搭体系,再慢慢摸索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