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196节

  上一世,郑重明必然也曾和萧朔斗到如此地步,郑重明为了彻底斩断这个把柄,池喻和卫修必是会……

  卫修再聪明,也不过是一个孩子,池喻又是书生,没有镇北王府护着,他们活不到最后。

  幸好,这只是上一世。

  幸好……

  盛兮颜定了定神,望着前头说道:“娘亲的牌位就供奉在那处大殿里。娘亲姓许,我们的外祖父曾经在梁州行医,是平梁王府的良医,后来因为外祖母身子不好,就辞了差事,带着外祖母和娘亲云游天下……”

  盛兮颜慢慢地跟他说着往事,卫修也在认真听着。

  走过一片竹林,他们就到了。

  盛兮颜常来,一下子就找到了盛家供奉的牌位。

  昔归问小沙弥拿来了蒲团放在地上,又从提着的篮子里取出了香。

  盛兮颜亲手点上,先给了卫修,又给了盛琰,上过香后,三姐弟又一同跪了下来。

  卫修怔怔地看着牌位上的名字,心里有些涩意。

  昨晚上,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一个很好听的声音唤着他。

  一直以来在记忆里都朦朦胧胧的脸庞似乎也变得有些清晰了。

  然后梦就醒了。

  卫修三跪九叩,郑重地行完了礼。

  “娘。”盛兮颜笑道,“我找到弟弟了,你看到没有,弟弟长大了,如今已经和琰哥儿一般高了,他叫卫修。卫家伯父和伯母待弟弟犹如亲生,您可以放心了。”

  卫修迟疑了一下,发出轻轻地谓叹,说道:“娘。我很好。”

  他是卫修,但他也不能否认,她生了他,她没有不要他。

  盛兮颜呆了呆,差点喜极而泣,嘴角翘得更高了,声音里带着些许的哽咽,说道:“娘,您瞧见没,弟弟回来了……”

  “他回来了。”

  ……

  他们在殿中多逗留了一会儿,盛兮颜絮絮叨叨地对着牌位说了找回卫修经过,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想要告诉许氏。

  一直到又有人进了大殿,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出去后,已经快到午时,盛兮颜说起皇觉寺里的斋菜很好吃,就一起去用些斋菜,然后,又供奉了些银子,不但如此,盛兮颜还拿出了前些日子在府里“捡到”的那一万两银子请寺里帮忙在京城周边施粥。

  如今京畿附近逗留了不少的流民,正好可以帮到他们。

  做完了这些后,他们才离开。

  等他们出去后,郑心童也从大雄宝殿里走了出来,目送着卫修的背影,跟在她身边,还有赵元柔。

  赵元柔是专门来这里和她“偶遇”,郑心童一直不理会她,她也不着急,淡定地跟着,这会儿含笑道:“郑二姑娘,现在你有时间与我说说话了吗?”

  她说道:“郑二姑娘,我们的敌人是一致的,你不用对我这般防备。”

  “若是姑娘愿意,我们一起去茶馆坐坐,你看如何?”

  郑心童转身看向她,忽而一笑道:“昭王妃,你不用来试探我,我对你们的事没有兴趣。”

  “郑二姑娘好心,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他们可愿意放过你舅父?到时候,京城里,怕是又要多了一家汪家被抄家。”

  “听闻当年,您大舅父被抄家时,郑大人难得向人低头,却没有一点办法,萧朔更是借机把郑大人打落云端。”

  “这种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去死的感觉,你还想要经历第二次吗。”

  不可不说,赵元柔的声音里带着极大的蛊惑性,郑心童的心不由一颤。

  赵元柔露出浅浅的笑意,这是她从庆月那里听说的,郑心童与她大舅父感情极好,当年汪家被东厂抄家时,郑重明的妻子更是一病不起,伤了身子,直到如今,也还缠绵病榻。

  郑心童咬了一下下唇,说道:“王妃,你不用与我多说,郑家由我父亲做主。”

  她福了福身,转身走了,丝毫没有留恋。

  赵元柔站在原地,面不改色,心道:郑家果然谨慎,不会轻易允诺,看来是靠不上了。

  不过,这也无妨。

  太后那里都已经准备好了,只待时机,郑家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没有郑家,还有傅家。

  她拂了拂衣袖,悠然朝前走去,这时,她看到有一个郑家的护卫急匆匆地奔到了郑心童的面前,禀道:“姑娘,卫修去敲了鸣冤鼓。”

  郑心童脸色微变道:“怎么回事?”

  护卫躬身道:“他们一出皇觉寺就直接去了京兆府,然后,卫修就敲了鸣冤鼓,小的想拦,但拦不下来。”

  郑心童方才就让人悄悄跟在了卫修他们后头,想看看卫修他们住哪儿,没想到等来这样一个消息。

  “是鸣冤鼓?不是登闻鼓?”郑心童确认着问道。

  护卫回答:“是,是京兆府前的鸣冤鼓。盛大姑娘亲自带他去的,镇北王也在。”

  郑心童思忖片刻,声音略急地说道:“你赶紧回去告诉爹爹,我先过去看看。”

  郑心童没有耽搁,她一出寺门,就把马车上的马解了下来,直接弃了马车,骑马奔去。

  京兆府前的鸣冤鼓已经没有人了。郑心童的面色沉了沉,她甩开马的缰绳,丢下一句“我姓郑,是京营总督府的。”就往里闯。

  郑重明在这京中虽大不如前,也还是颇有几分权势的,这些差衙面面相觑,不敢拦。于是,郑心童长驱直入,直奔公堂,她在踏进公堂的那一刹那,就听到卫修铿锵有力地说道:“学生告汪清河为报私仇,屠我卫家满门!”

  郑心童的脚步一顿,终于还是踏了进去。

  京兆尹见有人擅闯先是皱了下眉,紧接着,就有师爷在他耳边说了郑心童的身份。

  京兆尹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在这诺大的京城里头,他这个京兆尹还是真是谁都惹不起啊。

  “陈大人。”郑心童拱了拱手,说道,“这是个误会,还望大人给我郑家一个面子,让我们私下解决。”

  她说得光明磊落,仿佛这真只是一件谁不小心碰撞到谁的小事。

  京兆尹忍不住去看盛兮颜,盛兮颜漫不经心地说道:“陈大人若是不想接这个案子呢,也行,那我就只能去求萧督主帮忙了。哎,也不知道萧督主最近忙不忙。”

  京兆尹吓得一头冷汗。

  威胁,这简直就是**裸的威胁!

  京兆尹擦了擦额头的汗,正义凛然地说道:“既然有人敲了鸣冤鼓,这案子本府自然会接。还望郑姑娘不要干涉公堂案。”

  他本来是想说,让郑心童出去的,又有点怕得罪了郑重明,忍了又忍,见盛兮颜并没有出言,才松了一口气,只当不知道。

  京兆尹一敲惊堂木,说道:“卫修,你告汪清河可有人证物证。”

  卫修有秀才的功名,在公堂上是可以不跪的,他拱了拱手,说道:“学生就是人证。至于物证。”

  他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双手捧着,面无表情地说道:“这就是物证!”

  “这信上,有一枚血手印,是汪清河的,大人一比对就知。”

  就连楚元辰都没有想到,卫修会拿出这件东西来,在心里暗暗赞了一声。

  这小子,不但理智,知分寸,还心细如发。

  他当年不但保下了自己的性命,还拿到了一样证据。

  这血指印的确不能当作是关键的证物,也足够了。

  有他在,还真不需要人证物证“俱全”。

  郑心童脸色微妙,同样想到了这一点,若非地点不对,她真想上去,把这封信抢下来。

  卫修并没有把书信交给差衙,而是亲自上前,递到了京兆尹的面前,虽说这很不合规矩,但是,盛兮颜正笑眯眯地看着他,他也没敢说什么,只觉得自己这个京兆尹真是太不容易了。

  他拿过信,一眼就看到了在信纸右上角的一个血指印,准确的来说是半枚,这显然已是有些年头了,呈现出了暗红色,不但如此,整封信都是用鲜血书写成的。

  京兆尹看得暗暗心惊。

  卫修等他看完后,又把信收了回去,然后回到堂下站着。

  京兆尹怔了怔,说道:“这指印是不是汪清河的,还当比对了才知。”

  “来人。”京兆尹说道,“宣汪清河上堂。”

  差衙领命出去了。

  其他人暂且就先留在了公堂,郑心童向着贴身丫鬟使了个眼色,让她去看看郑重明来了没。

  盛兮颜含笑看着,没有出声。

  郑心童说道:“卫修,你被人利用了。他们就在利用你打压我们郑家,你以为他们真心为你好吗?”

  郑心童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盛兮颜,叹道:“卫修,你别被一时仇恨蒙蔽了眼睛,当年之事,你父母死了,我大舅父也死了,我们互不相欠。”

  “他们利用完了你,就会把你一脚踹开,到时候,你以为你们还能有性命活?”

  她软硬兼施,这番话里,既带着劝,又带着威胁。

  如若卫修不肯收手,就算他得逞了,待日后,郑家也是不会放过他的。

  “呵。”盛兮颜一声轻笑,饶有兴致地说道,“郑二姑娘,你大舅父是犯了朝廷律例而死的,汪家是因为你大舅父的罪而被流放的。而卫家伯父伯母却是被人恶意杀害,这能叫互不相欠?”

  郑心童的眼中含着愠怒:“盛大姑娘,你非要与我做对是不是?”

  盛兮颜摇了摇手指说道:“你要是不懂《大荣律》,我出银子给你买一本,再请位夫子好好教教你。”

  郑心童:“……”

  话不投机半句多,郑心童不再理她。

  公堂里,静得不可思议。

  不多时,差衙回来了,禀道:“大人,汪大人不在京中,汪大人领了命了,出京剿匪。如今不知人在何地。”

  郑心童暗松一口气,只要人暂时不在就行。

  只要再有一些时间,就足够布局了。

  郑心童略带傲气地说道:“我舅父为了大荣百姓平安,正在冒死剿匪,换来的,却是要把他当作犯人,随意审问,天理何在?”

  楚元辰轻描淡写地说道:“既如此,为了天理,本王就去把他抓回来吧。”

  郑心童怔了怔,没反应过来,就见楚元辰对着卫修说道:“小子,会不会骑马?”

  君子六艺就有“御”,卫修从小也在卫临的教导下学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