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114节

  铛!

  女学里敲响了钟,一共三下,这意味着,女学的门关上了,后来者会被挡在门外。

  呈环形的四个花榭里,坐了上百人,有像盛兮颜一样,单纯只是不想错过这场盛事,更有一心想要夺魁的。太后的那个承诺可望而不可得,但是,若是能在太后面前露露脸,那也是极为值得。

  琴棋书画诗词策论共六项,每一项魁首都能见到太后,得太后嘉奖。

  本来锦心会,太后只定了琴棋书画,策论是女学的三位大家,据以力争才加上去的。

  程初瑜从六个签子中挑了一个写着“棋”的,拿起来朝她晃了晃,笑眯眯地说道:“就这个了。我也就只有棋还过得去。”

  她摊了摊手,说道:“我爹爹当年,就是嫌我性子毛躁,非要我去学棋。”

  她从小大大咧咧,上房揭瓦,下地刨坑,比男孩子还野,后来就被勒令学棋,收收心。

  这时,有人发出一声轻呼,那个选签的木盘子已经被端到了赵元柔的面前,而赵元柔想也不想,就把六根签子全都拿走了。

  “姑娘。”女学的使女说道,“每人只需要选一根就是了。”她生怕赵元柔是不懂得规则,就解释了一句。

  “我知道。”赵元柔傲气十足地说道,“我就是要比六项。”

  众人面面相觑,旁人大多挑一两个自己所擅长的,而赵元柔在众目睽睽之下,挑了六样,这显然是为太后的那个承诺而来的,从前也有过四项魁首的才女,不过,她们也都是挑了自己最擅长的四样,那个差点就得了□□的姑娘也一样,她挑的就是琴书画和策论。

  赵元柔的目光在其他人的脸上扫过,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仿佛这几个魁首都已经手到擒来。

  她的嘴角高高扬起,整个人带着一种自信的光辉。

  她告诉自己,她一定可以的,为了周景寻!

  自从圣旨赐婚后,她就被关在府里,不能出门,她甚至都不知道周景寻如今怎么样了,是好是歹,她一无所知。

  好不容易,她让丫鬟出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周景寻还没有从东厂回来。

  东厂的跋扈远超她的想象,赵元柔曾经想过要敲登闻鼓告御状,敲登闻鼓者需要先打三十杖,她不在乎为了周景寻吃点苦头,可朝堂都已经被东厂把持住了,她说不定就算挨了打也没有见到皇帝的机会。

  所以,她想到了女学。

  宗人府就快要来下定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这是她最好的机会。

  太后公然答应过的事,一定不会随便反悔的。

  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们在一起。

  第78章

  赵元柔的目光坚韧而不屈。

  她和周景寻经历过太多的分分和和了,一直到那天在听左楼时,她才算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意。

  周景寻是她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她不想再错过。

  赵元柔捏了捏手上的六根签子,微微勾起的嘴角带着几分自傲。

  她拥有的是上下五千年的知识和见识,她远比她们更加优秀!

  四个魁首而已,她一定能拿到。

  使女捧着签子走了。

  这里并不需要事先报名之类的,只要在择签子时候,拿了签子,那就代表了会参该项比试。

  也有一开始只是为了过来凑凑热闹,后来忍不住想上去试试的姑娘,也过去拿了签子。

  不一会儿,花榭里姑娘们都选好了签子,使女登记了花名册,正要下去,花榭的门开了。

  花榭里烧了好几个火盆,温暖如春,她们都已经把外头的斗篷给脱了,寒风从打开的门中涌进来,冻得她们直哆嗦。

  有人不满地看了过去,一个披着红色镶毛斗篷的姑娘夹带着一股寒气走了进来,身边的丫鬟为她解下斗篷,捧在了手中,露出了一张极其明艳的脸蛋。

  “郑妹妹。”庆月笑着迎了过去,“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郡主。”郑心童福身见了礼,“我见梅花开得漂亮,就过去逛了逛,来晚了。”

  “是京营总督郑大人府上的的二姑娘。”程初瑜见盛兮颜不认得,就小声地介绍了一句。

  京营总督郑重明。

  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更是把禁军三大营全都托付在了他的手里。

  就算郑重明回乡祭祖,一走就走了大半年,皇帝也没有让人取代他的地位。

  盛家门第也不高,与这些京城里头真正意义上的名门贵女也来往甚少,因而盛兮颜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郑心童见使女正要出门,随口问了一句:“都挑好了吗?”

  “你想要试试吗?”庆月熟络地说道,“我去叫她过来。”

  “不用了。”郑心童并不感兴趣,“我就过来瞧瞧。”

  庆月笑道:“那你与我坐一块儿吧。”

  庆月挽着她一同坐下,不多时,就陆陆续续有姑娘过去见礼问安,盛兮颜这里围着的人肉眼可见的少了近一半。

  使女带着签子出去了,又去了另外两个花榭,让人挑选,再又登记到花名册后,送去了三位大家那里。

  太后和三位大家都在东边的花榭里,除了她们以外,还有几位勋贵宗室家的夫人王妃,都是陪着太后一起来的。

  卫大家照例翻看了一遍花名册,一眼就看到了有人拿了六根签子,不禁惊叹道:“今年竟有人选了六项?”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有自信挑六根签子的,这可是女学开办以来的第一次!

  “是为了太后娘娘的许诺来的吧。”郑公国夫人讨巧地凑趣道,“娘娘您的许诺可是为我们大荣朝激出了不少才女呢。”

  太后自得地笑了笑,又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女什么的不过是虚名,女子还是当贤惠,相夫教子更为重要。”

  四周皆是频频应是声。

  卫大家几不可见地皱了下眉,只当没听到,低头又继续看花名册。

  女子并非不如男儿,她们只是得到的机会远比男儿要少,她们可以更出色的!

  “卫妍。”太后在上头问道,“拿了六根签子的,是哪家的姑娘?”

  卫妍是卫大家的本名。

  她十六岁那年自梳,一生奉献于琴艺和女学,如今刚过四十,容貌秀美,气质温雅。

  她抬头含笑道:“是赵家姑娘,闺名元柔。”

  赵元柔?!

  太后脸上的笑立刻僵硬了下来,心口有一团火在不停地跳动,几乎快要冲出来了。

  怎么又是她!

  皇帝给秦惟和赵元柔赐婚时,完全没有事先知会过太后,直接就自己下了旨,太后知道后又气又怒,可圣旨都已经下了,太后也没办法,为此跟皇帝冷战了几天也就只能作罢。

  只是每每想到,她放在手心里头当宝的小儿子非要娶这个赵元柔,就憋得难受。

  赵元柔简直太不要脸了。

  勾三搭四,摇摆不定,还偏爱张扬,在京城里头闹成了这样,让儿子也跟着丢尽了颜面。

  而且这什么赵家,根本连听都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哪门子阿猫阿狗,赵氏哪有资格当亲王妃?太后原本想得好好的,给儿子挑的王妃至少也得数一数二的名门世家,赵氏连当个侧妃都不够格,最多只能为妾!

  要不是怕儿子跟她离心,太后真想赐下一道白绫,让赵氏早早了结算了。

  太后揉了揉眉心,大好的心情一下了就被破坏了。

  众人深知缘由也不敢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就触了太后的霉头。

  太后意兴阑珊地说道:“开始吧。”

  卫妍微微一笑,和另外两位大家交换了一下目光,就向使女吩咐道:“那就开始吧。”

  使女应了一声,敲响了一面铜锣。

  轻脆的锣声传到了每一个花榭。

  这四个花榭呈环形拱卫着中间的一个小小的湖泊,在湖泊的中央有一个暖亭,而花榭的四周则有梅林环绕,正值梅花初绽的时节,清冽的梅香萦在空气中萦绕,极尽清幽。

  每一轮比试的姑娘都会从各自的花榭来到湖泊中央的这个小亭子,而从四个花榭都能看到亭子里的动向。

  第一轮是诗词。

  卫妍请太后定题。

  太后兴趣缺缺地随口道:“就梅好了。”

  卫妍含笑应道:“是。”

  卫妍写了一个“梅”字,就让使女出去传话,以梅为题,自由创作,可以写诗,也可以作赋,时间为一炷香。

  有七位姑娘依次从花榭出来,沿着小桥走到了亭子里。

  亭中已经摆好了几张书案,又由使女提前研好了磨,她们对着卫妍写的那个“梅”字,有的沉吟,有的念念有词,唯有赵元柔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她第一个执笔,下笔如有神,等她写完,其他人还都在沉思。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所有人都写好了。

  然后,就由使女呈到了太后这里,由太后和几位大家一赏读。

  临时出题,在一炷香的时间里,能做出一首完整的诗词,有意境且能押韵,其实并不容易。

  卫妍每一首都会认真赏析。

  她才刚看完三首,太后忽然开口了,念念有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

  “好诗!”她说道:“这首极佳。可以得魁首。”

  太后的一句“极佳”已经是最好的赞誉了。

  卫妍先是飞快地把几篇诗词都扫完了,这篇果然最为出色,让人眼前一亮,一共只有四句,但每一句又都意味深长,朴素自然,却字字珠玑。

  的确极佳!

  于是,卫妍没有说什么,由得太后将其定为了魁首。

  太后的心情明显好一些,她问道:“这首诗是何人所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