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313节

  第170章

  殿内殿外的所有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没人为宁王求情,都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断。

  皇帝的“尸体”也被梁铮和内侍山海合力抬去了隆恩殿的后殿。

  “王爷,”一个形貌儒雅的中年官员看向了礼亲王,唉声叹气地揖了揖手,“皇上驾崩了,太子又不在此,还请王爷主持大局。”

  其他官员也纷纷点头附和。

  礼亲王当即道:“先回京。”

  “江山社稷为重,尔等速速回京,助太子妃安朝堂、稳人心,务必护卫京畿太平,不能让北狄人在我大景为所欲为。”

  “是,王爷。”众臣都被激起一片热血,纷纷应和。

  他们心里也都担心京城的家人,恨不得插翅飞回京城去。

  礼亲王又转头唤住了唐越泽:“二皇子,现在京中大乱,你是皇子,责无旁贷,不能只顾自己,你也一同回京去。”

  唐越泽本想跟去后殿,闻言收住了步伐,目光望着皇帝被抬走的方向,眼眶酸涩。

  至今他还无法相信,他的父皇竟然就这么走了……

  唐越泽的心绪有片刻的迷失,被礼亲王这一唤,才渐渐地回过神来。

  是啊,皇叔祖说得对,他是皇子。

  唐越泽收起了佩剑,也同时压下了心头的悲怆,作揖应道:“是!”

  声音中透着一丝艰涩。

  礼亲王转头又让顾悦率天府军先护送其他人回京,并留了徐首辅、英国公等重臣勋贵,商量皇帝大行事宜。

  顾悦应了是,留下了一千天府军守卫皇陵,护送其他朝臣们一起离开了。

  其他人一走,隆恩殿的大门就关上了。

  足足一个时辰,殿门才再次打开。

  内阁、卫国公、英国公以及一干宗室王亲由着留下的天府军护送回了京城。

  隆恩殿内空荡荡的一片,安静无声,唯有那地上的血迹和兵器宣告着之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动乱。

  礼亲王和怡亲王望着消失在隆恩门外的众人,一起走进了后殿。

  皇帝就倒在地上,两眼睁开,人已经醒了。

  梁铮和山海识趣地往后退。

  “皇叔,”皇帝对着礼亲王虚弱地喊着,满脸惶恐之色,两眼圆睁,“朕知错了……”

  他还活着,所以,他们不会弑君的,是不是?!

  皇帝的心里浮现一丝微弱的希望。

  礼亲王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皇帝,心里似一潭死水,再没有一点波澜。

  皇帝已经将他心底最后一丝温情给彻底浇灭了。

  礼亲王淡淡道:“大行皇帝于十一月十五日,因宁王谋反被刺,伤重不治,驾崩。”

  “太子为国之储君,当继承大统。”

  他似乎只是在宣布一个既定的事实。

  皇帝:“……”

  皇帝想说他还没死呢,可怡亲王根本不想听他说话,接口道:“皇兄,太子不能有一个通敌的父亲。”

  礼亲王微微颔首。

  怡亲王凝眸锁定皇帝的视线,慢慢道:“太子会给大景带来盛世。”

  礼亲王深以为然。

  怡亲王正色又道:“为了大景,太子必须是民心之所向。”

  皇帝为了废太子,竟不惜和北狄勾结,这种荒谬的事传扬出去的话,不仅是大景的耻辱,还会让人觉得太子无德暴虐,不配为储君,不然,皇帝又何必非要废太子?

  甚至会有人怀疑太子是否得位不正,这些只会导致朝堂不稳,民心动荡。

  “……”皇帝想说,他愿意禅位,愿意当太上皇安享晚年。

  晚了!怡亲王摇了摇头,眼神淡漠地看着皇帝。

  对他来说,皇帝虽还活着,却等于已经死了。

  “皇叔……”皇帝忍不住又去看礼亲王,艰难地吐出两个字,试图动之以情,他想说礼亲王曾在先帝临终前发誓会辅佐自己,想说礼亲王难道忘了他在太祖灵前发的誓言吗?

  耳边却传来了礼亲王近乎残酷的声音:

  “天庆帝已驾崩。”

  “唐弘诏,你死后不配进皇陵!”

  字字如刀,捅得皇帝生不如死。

  皇帝一张嘴,口中呕出了一大口黑血……

  不是的。

  他是大景皇帝,是真龙天子,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

  他们不能这么对他!!

  礼亲王不再看地上的皇帝,对着梁铮道:“以后太医不会来了,他就留在这里。”

  这个“他”指的当然是皇帝。

  皇帝的命是太医用药吊着的,太医不来了,那也就意味着,他时日无多了。

  “是,王爷。”梁铮恭敬地低头作揖,贴心地说道,“这件事绝对不会再有其他人知晓。”

  他后方的义子山海也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礼亲王满意地拈须,心里暗自感慨:连一个奴婢都知道是非,偏生皇帝不懂。

  皇帝吃力地仰望着礼亲王,眼神一点点地变得晦暗,心头极度的绝望,眼前似被无边的黑暗所笼罩。

  他还是不愿放弃,不愿就此等死,虚弱地抬起了手,低不可闻地唤道:“别走,朕知错了……”

  礼亲王略一顿足,回头看了皇帝最后一眼,皇帝眼睛微微睁大,以为礼亲王改变了主意,但下一刻,就见礼亲王转回了头,对着怡亲王唤道:“弘冀,我们走。”

  叔侄俩一起往前殿方向走。

  就听到后殿传来皇帝近乎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乱臣贼子……”

  “你们都是……”

  礼亲王与怡亲王并肩迈出隆恩殿,殿门被山海从后头关上了,彻底隔绝了皇帝的声音。

  隆恩殿外,銮仪卫和宁王府亲卫的尸体已经被清理掉了,但地上还残留着血迹、羽箭、刀刃、长枪等等,一片狼藉。

  空气中的血腥味依然浓郁得呛人,极目望去,这偌大的皇陵中透着一种大战后的萧索。

  礼亲王的心里还有些沉甸甸的,就听旁边的怡亲王冷静地说道:“皇叔,我们回去吧。”

  “皇上‘驾崩’,京中还有好些事等着您回去主持大局。”

  顿了顿后,怡亲王安抚地拍了拍老者略添上几分伛偻的脊背,“我们还有阿池。”

  笼罩在皇陵之上的阴云逐渐散去,冬日高悬于上空,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这璀璨的光辉瞬间驱散了礼亲王心头的阴霾。

  礼亲王又打起了精神,在心里告诉自己:是的,他们还有阿池。

  大景的气数没有因为唐弘诏而断。

  礼亲王环视了周围一圈,这皇陵见了血,终究不详。

  他招来了一名随行的旗手卫参将,让人赶紧将皇陵打扫干净,心里又惦记着京城那边,便与怡亲王一起匆匆离开了千秋山,往京城而去。

  礼亲王老当益壮,一路快马加鞭,和怡亲王一起在半路追上了徐首辅等人。

  所有人其实都记挂着京城的安危,哪怕唐越泽信誓旦旦地说京城无恙,但大部分人心里还是存疑,毕竟二皇子这个人一向不怎么靠谱。

  这一路,整支车队中都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众人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黄昏夕阳西落时赶到了京城的西城门。

  原以为会面对的是一个风声鹤唳的京城,可没想到的是一切井然有序,只是城门由锦衣卫的人加强了守备。

  锦衣卫指挥使龚磊自城墙上探出头,看见队伍中的礼亲王、怡亲王、徐首辅等人,就下令城门守卫开了城门,放他们进城。

  城门后的京城街道异常的安静。

  街道两边的酒楼、店铺、房屋等全都关了门,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仿若一座空城。

  远远地往过去,西大街的尽头,一队巡逻的禁军策马飞驰而过。

  龚磊踩着石阶匆匆自城墙上下来了,对着礼亲王一行人拱了拱手:“礼亲王,怡亲王……”

  他报了一连串的名字,也包括首辅以及内阁阁老们,“太子妃请各位大人速速进宫。”

  礼亲王收回了远眺的目光,心直到这一刻才算是落到了实处,点了点头。

  龚磊飞身上了马,策马在最前方带路,礼亲王、徐首辅等人紧随其后,朝皇宫那边赶去。

  一行人驶过西大街,周围依然是空空荡荡,与往日繁华的京城迥然不同,让众人都有些不习惯。

  徐首辅策马来到龚磊身边,问道:“龚指挥使,京城还好吧?”

  “首辅放心,京城安好。”龚磊含笑答道,“北狄人奸猾,自入冬月来,派遣了数千暗探分批入京,潜伏在京中,今天这些北狄探子意图在京城纵火,几伙探子分头行动,在礼亲王府、怡亲王府、豫郡王府、永安伯府等府邸都泼了火油……”

  什么?!后头的礼亲王与怡亲王等人也都听到了,齐齐地变了脸色。

  龚磊也没打算卖关子,连忙往下说:“太子离京前将虎符交给了太子妃,这段日子,因为觉察京中潜进了不少北狄探子,太子妃一直派人盯着京中各处,这才第一时间发现北狄人的异动,及时将那些纵火的人犯拿下。”

  “得知北狄人心怀不轨后,太子妃当机立断,命上十二卫在京中布控,又下令城禁,全力缉拿潜伏在京中的北狄探子。”

  “局势已然控制,百姓无恙,留吁鹰和那些作乱的北狄人都已经被上十二卫拿下。”

  说着,龚磊对着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这一回,多亏太子妃杀伐果断,思虑周全,这才没酿成大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