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224节

  皇帝的不快显而易见的摆在了脸上,龚磊又不是瞎子。

  他觉得自己冤枉极了,明明已经禀过了,是皇帝让他“不用理”的啊!

  龚磊下意识地去看侍立在皇帝身边的梁铮,然而,梁铮一脸苦涩地向他摇了摇头,表情复杂无奈,欲言又止。

  龚磊心里“咯噔”一下,不由浮现了一个念头:

  莫不是皇帝的脑子不好使了?

  他家老祖父去世前的几年就是这样,记性很差,前面说过的话转瞬就忘得一干二净,在门口转悠两圈就能忘了回家的路,再到后来,连家里人都不认得了。病情随着年老每况愈下。

  龚磊越想越觉得就是如此,脑子里很乱,感觉到朝堂上一道道或打量或质疑的目光全都投在了自己身上。

  龚磊心一沉,觉得自己真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在短暂的寂静后,满朝文武又窸窸窣窣地骚动了起来,仿佛湖面荡起了阵阵涟漪,荡漾不止。

  朝堂上谁也不是蠢的,早在童谣传遍京城的时候,他们就大致知道,谢无端怕是要回来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谢无端会是这样无声无息地回来,会这样堂而皇之地迈入金銮殿。

  而且,他一回来,就当众给了皇帝一个重重的下马威。

  皇帝一手抓着龙椅的扶手,久久不语。

  僵硬的气氛持续着,仿佛要至天荒地老。

  终于,徐首辅清了清嗓子,拈须叹道:“谢少将军,你安然无恙真是太好了!”

  “老夫听闻谢少将军这次是扶灵回京,敢问谢元帅的棺椁呢?老夫改日定去他灵前上一炷香。”

  徐首辅开口试着缓和气氛,心里琢磨着只要谢无端接了话,那么,自己接下来就可以先劝着他去给谢元帅安葬,好歹今天就能顺顺堂堂地过去了。

  谢无端双手捧起了手上的木匣子,言辞简洁地吐出了两个字:

  “在此。”

  第127章

  金銮殿上的所有人都朝谢无端手上的那个木匣子望去。

  两尺左右的清漆木匣子,四四方方,样式简单至极,既没有雕刻,也没有描金,朴实无华。

  这种尺寸的匣子,放着的,莫非是——

  头颅。

  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每个人的心中。

  皇帝死死地盯着谢无端手里的木匣子,瞳孔剧烈地收缩了成了一个点,神情间显露出明显的慌张,仿佛这匣子里藏着什么妖魔鬼怪。

  胆子小的全都倒抽了一口冷气,无法直视谢无端手里的这个匣子。

  众人的表情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免想起了最近京城流传的那些关于谢无端的传闻,曾经有人觉得这是三人成虎,现在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传闻竟然是九分真,一分虚。

  “……”徐首辅神情尴尬地看着谢无端,本来想好的话,也接不下去了。

  父亲客死异乡,为人子者本该准备棺椁灵车,扶灵回京,谁又会想到谢无端竟只是用一个木匣子就装着谢以默的人头回了京。

  谢无端直视着脸色苍白、形容憔悴的皇帝,收敛了唇畔的笑容。

  当他不笑时,俊美苍白的面庞上就平添几分拒人千里的淡漠与冷肃。

  他轻而缓慢地说道:“皇上可要一观?”

  说话的同时,他的右手放在匣子的顶部,抬手欲开匣盖。

  “不!”皇帝直接喊出了声,整个人差点没失态地从龙椅上站起来。

  周围的不少文臣也是赶紧回避了目光,露出不赞同的表情。

  自古以来,汉人皆重身后事,所求不过“留个全尸、入土为安”而已,谢无端既已回京,首务当是赶紧为亡父操办丧事,可他反而带着元帅的头颅直闯金銮殿,这未免太过不孝。

  站在谢无端左后方的留吁鹰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了情绪,晦暗的目光自谢无端袍裾上的血渍移开,冷静了下来。

  他不仅熟读中原的兵书,同样也熟知中原文化,像谢无端这般带着头颅到君前,按中原说法,就是大不敬。

  可是,无论是大景皇帝,还是在场的这些大景朝臣,却没有一个人出言喝斥谢无端,就连御使言官也像是哑了一样。

  留吁鹰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在场所有人,将他们的的表情变化都收入眼内,他们有的人眼神闪烁,有的人面露思量,有的人慌张地回避了目光,亦有些冲动的武将难掩激动之色,还有的人则看着后方的顾非池,仿佛是在斟酌着什么。

  有意思。

  留吁鹰若有所思地捻动了两下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心头一凛。

  满朝文武中,应当也不乏保皇派,可竟然连一个敢出言呵斥的人都没有了。

  群臣各有心思,各有计较,几乎是分崩离析。

  这一切都是因为——

  他。

  留吁鹰的视线很快投向了背手而立的顾非池。

  那一身刺目的红嚣张倨傲。

  谢无端徐徐地又道:“当年,谢家先祖追随太祖起义,受□□之恩,恩重如山。”

  “当年北方方平,江南一带三分天下,匪乱丛生,太祖决意南征,统一南北。彼时,先祖曾对太祖言,让太祖尽管放开手脚南征,有我谢家在北境,会为太祖守住北境,绝不让长狄人越雷池一步,直到最后一人。”

  “如今谢家已经应了当初的誓言。”

  “祖父在战亡于二十一年前,死时身中二十几箭;二叔父和三叔父战亡于十六年前,还被北狄人五马分尸,尸骨不全;大堂兄和三堂弟在四年前力竭而亡,只留下年仅五岁的遗孤……”

  “去岁,先父也死了,浴火而亡。”

  “谢家男儿一个个地战死在了北境!”谢无端温润的嗓音中透着一丝暗哑。

  他每说一句话,皇帝的面色就难看一分,如疾风骤雨。

  他是皇帝,现在却仿佛被一个臣子当堂审判般。

  谢无端还在说着:“谢家被满门抄斩,连孩童、女眷也没有幸免于难。”

  一夕之间,所有人都死了。

  他的堂侄才九岁,谢家男儿多战死沙场,下一辈人丁单薄,可就算是如此,小堂侄依然是一心从武,说要和他父亲一样保家卫国。

  一种悲怆的气氛弥漫在金銮殿上。

  谢无端凝望着皇帝,心早就痛得麻木,从他得知父亲战死在青潼谷的那一刻,他心底那座名为信念的大厦就轰然倒塌了。

  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谢无端了!

  谢无端捧着那个匣子傲然而立,声音平稳地接着道:“如今,谢家只余无端一人。”

  “谢家已经应了对太祖的誓言,无愧于心,无愧于太祖。”

  “谢家无罪,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大景。

  顿了顿,谢无端笑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清瘦的面容上,照亮了他狭长的眸子,显得有几分肃杀。

  “皇上,您说呢?”

  他将手里的木匣子又举高了一寸,神情淡淡浅浅,可双眼却黑得深不可测。

  下方所有人全都望着皇帝,等待着皇帝的回应。

  皇帝心里憋着一口气,脸上板得如寒铁一块。

  谢无端方才这番话哪里是在为谢家陈情,分明是字字句句意有所指,在当堂指责自己这个天子呢。

  明明是他们谢家贪功恋战,才会导致北境多年战火不休,国库空虚……

  可现在,柳汌勾结北狄的事情已经天下皆知,绝无再翻案的可能。

  世人皆知谢家蒙冤,自己若再不有所表示,就势必为朝臣、为百姓所指摘。

  作为君主,可以被奸佞蒙蔽,却不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则,就会成为一个遗臭万年的昏君。

  心里知道归知道,皇帝心里还是觉得不甘,胸口怒意翻涌,却只能强自按下。

  两害择其轻。

  他艰难地从齿缝里挤出了声音:“谢家无罪。”

  “错在朕,被柳汌蒙蔽。”

  闻言,徐首辅高悬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

  只要皇帝肯对谢无端低头,那局面就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

  徐首辅的神情略略放松,迟疑着是否出言缓和一下气氛,总得有人给皇帝递个台阶下。

  更何况,这里还有北狄人在。

  让北狄人亲眼看着大景君臣不和,君弱臣强,怕只会对大景心生轻蔑之心。

  徐首辅沉吟着,正要开口,就听谢无端紧接着又道:“敢问皇上柳汌‘何时问斩’?”

  他在最后四个字上加重了一点音量。

  皇帝的脸色又是一僵,抿紧了唇,那股灼灼的心火又被这句话添了一把热油,猛地蹿了起来。

  皇后又哭又闹,皇帝便想着能拖就拖,本是打算等万寿节那日,先立太子,再大赦天下,免了柳家的死罪,最多流放三千里。他可以派人去官庄私下里传道口喻,照应柳家人,总会让他们衣食无忧。

  偏偏,谢无端不肯罢休。

  瞬间,那熊熊燃烧的心火直蹿到头顶,烧得皇帝额头一阵阵的抽痛,头痛欲裂。

  皇后在逼他。

  谢无端也在逼他。

  片刻后,皇帝才咬着后槽牙,干巴巴地勉强道:“柳汌已定罪。”

  满朝文武又起了一片骚动,众臣三三两两地交换着眼神。

  的确,皇帝只御批了柳家的勾结外敌之罪,满门抄斩,诛连三族。

  但柳家人到底何时问斩,何时流放,却迟迟未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