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5节

穿成庶女的庶子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5节

作者:明照万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18 15:55:55 来源:免费小说

  “那我就猜四十吧,看谁的准。”宋朗旭小心抹了一把汗。搅粥还真是个力气活,勺子一定要搅到底,不然会糊锅,那就成浪费粮食了,所以没一会儿他就热出汗了。

  赵管家想要过来帮手,被他拦住,“我亲自来,这才算是诚心诚意。”既然说好祈福,总不能全让仆人做吧?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宋朗月听了,非要挣扎着下地,她也要干活!宋朗旭只好说:“那这样,等起锅的时候,你来加野菜吧。”

  野菜粥再撒点淡盐,味道再好不过。

  又煮了一刻钟,米粒开了花,变成浓稠的米粥,宋朗旭开始给排队的人舀粥,他也不吝啬,每碗都舀到八成满,端着粥碗的人不住道谢说着吉利话,顾不上烫就狼吞虎咽的开始喝。

  “别急别急,后面还有呢!”赵管家忙在一边劝着,“我们东家是开米铺的,不缺米。”瞧着急慌慌的模样,他看了都不落忍。

  不过赵管家再怎么劝,也没能挡住领粥人的动作,毕竟吃进自己肚里的,才算踏实。

  宋朗旭眼看劝也劝不动,干脆让赵管家去寻把扇子来,一边扇风一边用勺子搅拌,热气翻滚下,粥就从滚烫变成刚适宜入口的温度,再舀给别人,也就不用担心烫。

  顿时现场又是一片念佛道谢声。

  在大街对面的茶铺子,有一老一少正在旁边歇脚,其中的老年衣着粗布,挽发的簪子都是树枝,偏偏留了一把银白发亮,修剪整齐的胡子,看着就让人羡慕。

  老者一捋胡须,懂变通,脑子活,还肯亲力亲为做事,是个人才呐。

  老者去打听这家施粥的是谁,茶铺老板回答,是城中一家宋记米铺的少东家,毕竟之前那句“乡土人乡土情”如雷贯耳,事情都快被传遍了。

  “原先那老板是真厚道啊,可惜厚道人没有好命喔~”茶铺老板这么感叹着

  这世上不如意者,十有**,老者摇着头,招呼自家孙儿喝完茶就走了。

  粥棚这边一直忙着,很快消耗了好几车大米。赵管家看着柴火见底,连忙去让人不要排队,粥棚要散了。

  等候的人群终于散开,他们才能离开。回家路上,特意选了米粮街,宋朗旭指着外头的招牌,“看,这就是我们家的米铺。”

  之前发生的事情,宋朗旭捡了结果说了,至于过程不重要,他总要保留一点哥哥的神秘感吧?

  宋朗月好奇的掀开帘子,她还真的没看过自家铺子,可惜兴奋的眼神撞上紧闭的铺门。

  当然是因为掌柜被抓,一部分伙计被辞退,店里暂时经营不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宋朗旭打算重新装修,让店铺看起来恍然一新。

  宋朗月歪着脑袋,连比带划出了个主意,他点头,“这可以,还能算是我们的招牌,叫起来还响亮。”

  宋朗月露出甜蜜蜜的笑容来。

  宋朗旭早就考虑过,米铺还是要继续经营的,因为本身有田地产出,卖给米商也是卖,自家还能多赚一笔,只是少一文的招牌打了出去,自家的生意肯定好了,别家恐怕要矛盾了。

  像现在,能看到好些人若有若无的觑着宋记的门口。

  自己吃肉也不能忘了给人留汤,宋朗旭想的是,以后店铺固定只卖几个品种,让别的店家也有生意做,同时适当增加一点品种,比如米粉跟米饼,简单好做,还能吸引更多客人。

  宋朗旭打定主意,就让赵管家去寻找合适的手艺人,把米粉研究出来。米粉以大米为原料,浸泡,研磨,压制,成型,不仅方便实用,口感弹滑,还有多种烹饪方式,口味丰富。

  赵管家亲口尝过米粉后,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这买卖,做的!

  又过了七八天,米粮街的宋记米铺终于重新开张了,撤掉一些种类,又新增来了两个品种,还是众人没见过的。

  客人踏进重新装修过的铺子,一水的新漆,整洁大方,而悬空的横梁上挂着一幅牌匾,上书“乡土人乡土情”六个大字。

  伙计们都穿着新制好的围裙,整整齐齐,热情招呼着来尝尝新鲜品种。

  隔壁铺子的老板进来查探敌情,见状松了口气,来对方还是懂人情世故的,没打算把生意全都抢了。

  但是这个米粉,又是什么东西?听起来好像是大米做的,好吃吗?伙计又送了一些试用装,

  众人回家一尝,口感的确不错!可鲜可辣,百味都在其中,加上几片青菜卧个鸡蛋,就是一顿好饭。

  因为真材实料,米粉极为受欢迎,慢慢的经营起来,回头客非常多。

  解决了这头,宋朗旭开始把精力安放到读书上,他在这些天已经认真考虑过了,以他这瘦胳膊瘦腿的模样,练武肯定没戏,商人地位低,亲爹已经把路铺了一半,继续读书这条路,肯定要好走些。

  哪怕是耗到四五十岁,也要考个功名出来。士农工商,阶级分明,读书人可以见官不跪,自称天子门生,免税,日子好过世上八成的人,投资性价比极高。

  但是,宋朗旭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学很难成材。一些字句书籍带有特定含义,没有先生释义,一般人根本弄不懂。

  以前还好,宋朗旭虽然笨,但是宋父还能充当先生,如今全靠自学,越学越困惑。

  宋朗旭把脑袋砸到桌面上,去找书院还是找先生呢?

  他去问了赵管家,赵管家沉吟后说道:“要说书院,整个清水县也就一家,而且教书先生也就是个秀才,学识还不怎么样。”

  “不至于吧?怎么说清水县人口也挺多的,书院才一个?”

  赵管家笑道:“那是二少爷你不知道清水县的特殊,我们挨着京城,而京城是什么地方,人才荟聚,一个石子砸出去,都能砸到七八个认字的。再说人往高处走,想要好先生不得去好地方吗?所以想读书的都挤到京城去了。所以清水县的书院,顶多是拿来启蒙的。”

  “唉!想深造就要搬到京城,背井离乡全无根基和人脉。”宋朗旭有气无力的摆手,“我在想想吧,说不定能寻到好先生呢。”

  现在可不比现代,高铁快速来回,交通基本靠马,距离太远了就是大问题。

  第九章

  梁园虽好,终不是久居之乡。宋家的根基和亲人都在这里,办事也更加方便,虽然京城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也更加麻烦,所以如非不得已,宋朗旭没打算搬家。

  所以,他只能先试着去寻个先生,哪怕多消耗时间和银钱也值得。

  说着宋朗旭拿出一沓白纸,开始练字。古人相信字如其人,有一笔好字是绝对的加分项。前世的宋朗旭写字顶多能算是中规中矩,端正,换到今生也不例外,没开窍的宋朗旭字也写的不怎么样。如今宋朗旭痛定思痛,花了大力气纠正自己的写法。

  不过如今他人小力气小,胳膊没力气,想要练好字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写完字,再把妹妹最近练的字拿出来,写的好的字,单独圈起来。

  “有事就进来!”宋朗旭突然扬声喊道。

  “那我进来了,少爷。”石头推门而去,他本来不想打扰二少爷,只是脚步声被耳尖的宋朗旭听到了。

  石头摸着后脑勺,还是犹犹豫豫的:“少爷,我发现一件事,关于大老爷家的,不知道该不该说。”

  “嗯?”

  “就是大老爷家的管家,被我好几次发现进出当铺,还联络人倒卖书画。”石头皱眉,“我觉得,是不是那管家偷东西啊!”

  “这事怎么会被你发现呢?”宋朗旭皱眉,大管家应该不至于这么不谨慎?

  “嘿嘿,我跟那家当铺的小子玩的好,找他玩刚好看见的。”石头笑的特别憨厚,他补充道:

  “我们发现了,要不要告诉大老爷捉贼啊!”

  “先别急,捉贼要拿赃,空口白牙的大伯也不会信。”宋朗旭放下笔,“那你的朋友,能带我悄悄看一眼抵押物吗?如果是特殊的物件,大伯心里肯定有数。”

  “看一眼肯定没问题,包我身上。”石头打了包票。

  于是两人悄悄去了一回当铺,从后门进的,两刻钟就看完出来了。

  留在当铺的抵押物不是别的,是好几副名家书画,价值不菲,宋朗旭能记得,还因为那是某年大伯寿辰有人送的礼物。

  “看看,我没扯谎吧!”石头等着二少爷的夸奖。

  宋朗旭夸奖了他心细能干,却产生了更深一层的疑惑,如果大管家想要偷些物件中饱私囊,凭他的手段,小件的玉石配饰钗环才是最佳目标,小巧不打眼,丢了也没人追究。反而是书画,太明显了!

  如果要把这事的逻辑理顺,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东西不是大管家拿来的,而是大伯自己用来典当的!这才解释的通。

  再结合以前的事情,难道大伯真缺钱了?不至于吧?

  宋朗旭满脑子想着这个问题,不知不觉走路速度慢了下来,石头看着二少爷在思索,就慢慢坠在后头,然后发现了什么,使劲扯了扯宋朗旭的衣角。

  “嗯?”宋朗旭回神。

  石头努努嘴,就说背后不要说人,一说人就出现。前面巷子口,躲躲闪闪的不就是宋大伯吗?

  一边下马车,一边四处打量,生怕被人看见。

  宋朗旭连忙躲到墙角,不敢冒头。倒是小石头露出半只眼睛,还给他实时转播。

  “有人出来接大老爷,是个夫人,长的挺好看的,哎哎哎,他们进去了!”

  宋朗旭赶忙也伸出脑袋来,总要看个分明才不白来一回。

  果然跟小石头说的一样,宋大伯跟一个美貌艳丽的女子互相搀扶着进门,前脚进去后脚关门。

  石头年纪小,有些事看不穿,而宋朗旭敢打包票说,如果宋大伯跟美貌女子没牵扯,狗都不信!

  没想到大伯一把子年纪了,还敢在外头养小?那就难怪缺钱了,想养外室可不是要花钱吗?

  宋朗旭摇着头,觉得大伯这是在自找麻烦,大伯母性子并不软弱可欺,而且好歹也替他生儿育女操持后院多年,一扭头另寻新人,岂不是太花心薄幸!闹起来就够大伯受的。

  不过这种腌臜事情,他作为晚辈可不好提醒。

  他跟石头再三强调了一定要保密今天的事情,石头虽然不解,还是点头应下。

  回家后,宋朗旭才发觉花嬷嬷在书房外等了他许久,一见着他连忙说道:“二少年,老奴来问问小姐大夫的事情。”

  “嗯?之前那个程大夫用的不好吗?”

  “吃过了五六幅药,一点起色都没有,老奴想着再换个大夫。”花嬷嬷满面忧色,又提出想要换大夫。

  “那花嬷嬷想换成哪家的大夫?”

  花嬷嬷在脑中在一转,一时语塞,她这才发现,这前前后后,清水县有点名气的大夫,已经被请了个遍,连个漏网之鱼都没有。

  但是花嬷嬷还是嘴硬说道:“隔壁清河县有个王大夫听说不错,要不然请他试试?”

  宋朗旭忍住没开口,他担心他开口,花嬷嬷觉得他居心不良,不打算继续朗月治病。

  “好,不过隔壁县城有些远,花嬷嬷还要多等两天。”

  “那当然,不过县城里的大夫总归只会治常见病,如果要治疑难杂症,还是京城大夫见多识广,医术了得,还有太医教出来的弟子,手段比一般大夫高明多了。”

  这下宋朗旭忍不了,“花嬷嬷,大夫的医术固然高明,但是他们也留下过一句话,叫做心病还需心药医,朗月的病就是这样,她需要多宽心,嬷嬷你也是,多放开心胸,多出去逛逛好过吃药。再说了,是药三分毒,天天吃药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花嬷嬷低头应是,但显然内心不以为然。

  如果可以,宋朗旭真心想把花嬷嬷调到其他岗位去,只可惜花嬷嬷资格老,还是嫡母当初陪嫁的嬷嬷,从小陪着朗月长大,贸然调开恐怕她不习惯,对病情更加不利。

  但是如果花嬷嬷这次还不消停,说的再难听他也必须制止了。

  宋朗旭想好这次怎么处理后,豁然开朗,也不再担心不已。

  时间缓缓流过,酷热的夏天已经进入尾声,秋收的季节慢慢到了。而庄子上也开始收割稻谷,

  晒干后收进仓库。

  宋朗旭看着面前满仓满谷的稻谷,本来十分满意,然后,赵管家告诉他一个晴天霹雳的坏消息。

  要!缴!税!

  宋朗旭就像仓鼠惊掉了自己的瓜子,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