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3节

穿成庶女的庶子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3节

作者:明照万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18 15:55:55 来源:免费小说

  轮到宋朗旭挑选了,他对着糕点挨个挨个一指,都来半斤!小二正在打包,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喊:“旭哥儿?”

  宋朗旭回头一瞧,竟然是自家大姐!笑意顿时攀上嘴角。

  宋朗雪打这条街经过,本来也是打算买点东西,不料竟然碰到弟弟,喜不自胜上去招呼,并且询问近况。

  宋朗雪挽着妇人发髻,戴着碧玉簪,年轻的面容平添了三分端庄,笑的如同春风柔和,“旭哥儿!最近怎么样?”

  “还不是老样子,一直在家读书,这次出来买了几本基础书。”宋朗旭举着手里的书册笑道。

  两姐弟站在路边,都是说不完的话,你问我在家如何,我问你在夫家过的好不好,恨不得时间走的再慢些。只是时间终究不受人控制,没一会儿旁边的车夫就催促起来,宋朗雪不得不收起话头,“好了,既然这样,如今就好好在家读书,过段日子我再去看你。”

  “嗯!”宋朗旭重重点头。

  他跟大姐岁数差的多,小时候大姐带着长大的,只可惜一旦嫁人,大姐就成了别家主妇,连出门回娘家都要受限制。之前处理宋父的葬礼事宜,宋朗雪顶着婆家的反对,硬是留到最后,回去不知道受了多少排揎。心知大姐出门很难,他也只能装出期待的样子。

  宋朗雪依依不舍的离开,走出老远还要掀开马车帘子回头看,直到弟弟的影子变成一个小黑点。

  宋朗雪放下帘子,长吁短叹。宋家三个孩子都不是同母,但是彼此感情不错,再说父母去世后,留在世上的血脉亲人,也就只有这三个,宋朗雪当然会多上心。

  宋朗旭追着马车多走了一段路,再抬头发现已经错过马车约定的地点,他抬头看路,原来他不知不觉走到了米粮街,正要找回去时,抬眼看街边招牌,宋记米铺的蓝色旗帜迎风招展,门口还摆着一筐筐白生生的大米面粉,二指宽的木招牌写着价格。

  宋朗旭看着宋记的价格,再看看旁边的价位,眼睛不由自主眯了起来。

  *

  宋朗雪的夫家距离集市不远,公爹姓刘,是曾经宋父的同窗,不过宋父考上举人,而刘公爹徘徊在秀才之位上,多年不得寸进,好在家业颇丰,还能支撑他继续上进。

  宋朗雪回了房间,正把糕饼拆开搭配着分好,刘家人口多,分东西也就有讲究,送礼如果送不好,光得罪人,效果比不送还差。

  正分着,刘大姐夫推门而入,看到摆放的糕点直接上手就吃,含糊道:“吉祥糕饼的?味道还真不赖!”

  宋朗雪一个不防,吓的胳膊一抖差点把茶壶扫下去,心脏砰砰直跳,好容易安定下来她才说:“对啊,我今儿去集市正好碰到旭哥儿,他硬要塞给我的,差点拿不了,正好分些给爹娘还有弟弟妹妹们。”

  刘大姐夫一边大嚼红枣酥,一边眼睛骨碌碌的转,热情的说:“那旭哥儿最近怎么样啊?也不知道他吃不吃得饱,穿不穿的暖,可怜见的。你是大姐,没事可以多回去转转,看看弟弟妹妹,毕竟都是一家子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宋朗雪狐疑:“你今儿转性了?之前我回娘家帮着做事,不过多留半天,你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今倒是劝我多回去?”

  “咳咳,以前那是我目光狭隘,脑子混沌,犯糊涂嘛!”刘大姐夫掩饰假咳,“被爹骂过了,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多照顾照顾都是应该,怎么说也是咱们孩儿的小舅舅嘛!”

  这话宋朗雪爱听,眼角眉梢挂上笑意,“这可是你说的!回头我真回娘家,不许再教训我。”

  “一定一定!”刘大姐夫指天发誓的,保证自己再也不犯糊涂。

  *

  话分两头,宋朗旭带着基础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翻看,而是把账本全都找了出来。

  前头说过,宋父名下有七间铺子,大小不等,一直都是租出去吃租子。但是后来田产增加,地里的米粮如果卖给米商,要被狠狠压价,寻思着反正也是要卖,不如自家开个铺子卖,反正东西都是现成的,于是就开了米铺。

  但是宋父厚道,当初就对铺子里做了规定,自家田里产的米粮,一概比市价便宜一文,以回馈乡邻。

  这些旧事还是最近赵管家想起来,就会告诉他的。宋朗旭看的出来,赵管家是打算慢慢把家中的人情来往,都交给宋朗旭。赵管家是一腔无私,而有些人就是,人走茶凉,心怀鬼胎了。

  宋朗旭想了想,又把赵管家叫了回来,问他要米铺本年的细账,赵管家眨眼,“米铺的细账还要等半月才能送来。”

  “好,到时候赵叔记得第一时间送来,还有,赵叔我给你瞧个东西。”宋朗旭把一张写满字迹的白纸挪到赵叔面前。

  第五章

  这些年风调雨顺,地里收成一直不错,不说年年增产,但至少没有跌过,再加上铺子跟米粮都是自家的,成本少,运输便利,怎么铺子赚的钱还是不多呢?

  赵管家再看纸上,把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的纯利润统计出来,就能清晰的看出来,利润其实是逐年减少的,先是少了五两十两,然后扩大到二十三十,最后变成五十上百。

  赵管家拿纸的手不停抖动,几欲把白纸撕破,一口郁气憋在心头不上不下.....

  “欺人太甚!”

  “赵叔先别急,我们手里也没有证据,做生意本来也是有赔有赚,谁能打包票说自己,一文钱都不亏?所以账本上的完全不能算是证据。”宋朗旭再重新把账本合拢,“所以,还有些证据,需要赵叔去收集。”

  赵管家一愣,不得不吞吞吐吐的说:“但是....现在米铺的掌柜,是大房夫人的表弟,沾了亲的。”事情要是闹大了,大房夫人再去求求情,摆摆长辈架子,作为晚辈的宋朗旭,自然只有吃亏理亏的份,可如果不闹大,对方能心甘情愿的把吃了的吐出来?

  明明发现了自家铺子的蛀虫,偏偏还要忍气吞声,这都算什么事儿啊!

  宋朗旭沉吟着,“这事我自有主张,赵叔先把证据收集完整,留在手里就算咱们最后不理,也要给对方一个教训。”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

  赵叔犹豫再三,终于还是离开。

  宋朗旭重新把书本拿到案几上,有些事看起来是劣势,说不定又是优势呢!

  *

  赵管家出了房门后,先是安排了几个面生的人去宋记米铺门口盯着,然后自个在屋里生闷气。

  他就想不明白了,这些人怎么不知道感恩呢!当初大房夫人的表弟,一家子穷的饭都吃不上,上门来打秋风,衣裳还带补丁呢!老爷正好撞上发了善心,见那人识文断字,才给安排了一个职位,再慢慢晋升成掌柜。

  如果不是老爷,那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喝西北风呢!

  赵管家生完闷气,突然又想起一事,一骨碌爬起来去问石头:“石头,衙门最近送文书过来了吗?”

  “最近官差没来过,要是来了我一准看的真真的。”石头回答。

  赵管家不由得皱起眉头,老爷去世后,按照《户令》应该准备好一应资料,然后把名下的田产地产都更成二少爷的名字,虽然衙门办事拖沓,但也没有拖了几个月没办好的道理啊!

  赵管家放心不下,于是悄默声的出门去,找了衙门里相熟的官差打听。尽管赵管家塞银子塞的爽快,对方说话还是支支吾吾的,不肯给个痛快话。

  可是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赵管家明白了,这中间有人搞事啊!可是到底是谁呢?

  这事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告知给二少爷的,宋朗旭听说后,只觉得果然如此。他放下笔,“我们在衙门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吗?”

  “这些人收银子爽快,办事可指望不上。”赵管家生气的说。

  宋朗旭一时也没想到办法,他对衙门的事情不熟,只能指望赵管家用银钱**开路,早点把契约办好。

  但是坐以待毙不是他的风格,他开始认真搜索记忆,寻找解决的办法。

  “......说起来,阿松兄弟前段时间倒是来找我托关系,想要在衙门谋个差事,不管干什么都行。我当时还说他总算想通了,先立身再谋求其他,说不准我以后还有求上门的时候呢!”

  一段画面出现在脑中,当时的宋父一边穿外袍一边偏头笑着,对宋母说这话,窗外雪花飞舞,室内烧着炭盆,温暖如春。

  宋朗旭抓住这缕思绪,迅速告诉赵管家,让他去找一找衙门最近有没有刚进去不久的,名字带松的人。

  赵管家一听还有这等关系人物,咧开嘴笑了:“不管这人在哪个部门,总归是咱们老爷托关系送进去的人,只要他在其中缓和关系,办契约的事情就不难。”

  “那可不一定。”宋朗旭淡淡的说,贫贱时相交的好友,在富贵后翻脸的数不胜数,因为对方见证了自己落魄的模样,成为永恒的黑历史。因为这事还要赵管家操办,所以宋朗旭耐心解释着:

  “米铺掌柜不就是个现成例子?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可不少见。”

  一提这个,赵管家也沉默了。

  宋朗旭轻声说:“赵叔,我能信任的也只有你了。”

  赵管家沉默,良久才回答:“好的,二少爷。”

  *

  清水县是个普通的县城,环山抱水,风景秀丽,更要紧的是,距离京城也才三百里,四舍五入就等于天子脚下,让居民也能吹嘘自己的出身。

  因为如此,清水县的衙门也修的不错,青砖黑瓦,端正肃穆,从里面进出的官差们,昂首挺胸,自带一股高傲感,毕竟能吃上公家饭,在时人眼中的确值得骄傲。

  陈松收拾好账册,再把桌面清理干净,跟同僚打过招呼后,打算出去用午饭,人刚走过墙角,突然撞见了一老一少正愁眉不展的在侧边小声说着什么。

  陈松不欲听别人的家事,正要换个方向走,抬眼看到一个熟悉的少年面孔,此时这张脸孔透出无助和惶恐,扯着老人的衣角低声道:“赵叔,他们要是还不肯改契约,我们怎么办啊?”

  “父去子继,天经地义的事儿!按照惯例也会办好的,不过最近衙门忙,多耽误几天而已。再说了,我们不是已经偷偷塞了银子吗?银子开路,总归能办好,旭少爷放宽心就好。”老人这么说。

  陈松心里一动,仔细看老人的脸,莫不是他?

  墙角,少年还是一副愁眉不展,格外担忧的样儿,他低低说了一句,“希望如此吧。”随即脸上表情转为庆幸和依赖,“爹爹去了,要不是赵叔你在,我都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

  “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要不是当初宋老太爷收留,我骨头都该化灰了!”老人肃然道,“旭少爷别客气,都是我该做的。”说着老人回头一看,陈松即刻躲到柱子后面,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躲这么快。

  老人又放缓声音,“这几天我没事就跑来衙门,多多督促,一旦办好契约,一定立刻告诉旭少爷。”

  少年回答了什么,声音渐行渐远,没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陈松长吁一口气,这才从柱子后转身出来,双目低垂不知道在想什么,忽而转身又回了班房。

  出了衙门口,宋朗旭跟赵管家一直走到街口,然后随意在外头寻了个馄饨摊子吃饭。

  宋朗旭难得在外头吃饭,十分新奇,小口小口的咬着,店家做生意也很良心,汤鲜味美,每一口都能咬到实在的肉,汤也是大骨头熬煮的,火候十足。

  赵管家捧着一碗汤有一搭没一搭的喝着,心里憋屈的很,想着从前,二少爷人虽笨但是心软,看见耕牛犁地都会可怜它辛苦,如今也不知道地,竟然生出这么多心眼来,连老爷的朋友也要试探,不肯直言寻求帮助。

  可是闷了一会儿,又觉得有米铺的前车之鉴,加上丧父的打击,寻常人都要多长些心思,迅速成熟起来。二少爷还有妹妹要养,肩上担子重,一夜成熟也是正常的。

  想通这一关节,赵管家又觉得可怜,就跟二少爷说过的,如今能信任的只有他了,他胆大充个长辈,以后定然要好生照顾二少爷跟三姑娘。

  赵管家想明白了,迅速开始用饭,他多长个眼睛,就能多替他们看一眼。

  第六章

  “这是太阳。”

  “这是月亮。”

  “这是拒绝,这是承认。”

  宋朗旭转动着手指,正在耐心教导宋朗月手语。宋朗月一点就透,很快就学的像模像样,把他的那点子手语存货全都掏了个干净。

  宋朗旭也就上过两堂手语课,能记住一些基础就算不错了,仅有的库存被掏干了,他干脆跟妹妹约定,两个人重新琢磨一些手语出来,以后就这么比划。

  好在语言本身的作用就是沟通,只要说话者跟听话者能懂,外在样式反而不重要,所以宋朗月兴致勃勃的,准备搞一些花俏复杂,外人都看不懂的样式出来,还专门订了一本册子用来记录,免得后来忘了。

  “够了够了,别画那些复杂的样式,容易记不住。”宋朗旭连忙劝阻,画的太多,他都要记不住了。

  宋朗月歪头,眼睛扑闪扑闪的,让他能很容易读出其他的含义,妹妹在说这些东西超简单的!怎么会记不住?

  宋朗旭忍不住笑:“你当然能记住啦,可是手语最终还是要花嬷嬷,叶嬷嬷读懂才算啊,你看两个嬷嬷是不是都晕头了?”

  叶嬷嬷上前凑趣:“老奴是有些记不住,姑娘受累,容老奴多花点时间来记。”

  宋朗月再次眨着眼睛,这次的意思是好吧,她决定把手语改的简单些。哥哥说得对,嬷嬷们读不懂又有什么意思?

  见妹妹改了主意,宋朗旭很欣慰,他又给朗月布置了五篇写大字的作业,让她慢慢练字,这才离开后院。

  叶嬷嬷陪着写字,一边缓缓给三姑娘打着扇子,三姑娘现在性子沉得住,枯燥无趣的练字也不喊哭不喊累,半路也不叫停,非要等写完才肯休息。写完之后,二少爷还要抽空圈红,说那些写得好,鼓励姑娘继续练字。

  叶嬷嬷好生羡慕,她没有识字的机会,能看着跟着学点,就受用不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