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56节

  允禟大乐,再没想到请罪,还请出个大好消息来。

  让他笑得见牙不见眼,当即跪地,好一番地表忠心。言说但凡皇上不弃,他就一定将海贸事做到底。

  雍正微微颔首:“虎威说的对,虽然你不缺银子,根本不在意这些。但海上风高浪大,一不小心就……好好歹歹的,你这也是为咱们大清挣钱呢。”

  “虽人不在战场,但功劳赫赫,再不该给大清挣来江海般的银子,自己却连几个水花都捞不到。等奉皇阿玛入土为安后,你再行海贸时,可取每次净利润的半成作为你的提成。”

  允禟:!!!

  再没想到惊喜接踵而来,还有第二波。

  是,他确实不缺银子。可同样的,谁还嫌弃银子咬手呢?半成听着不多,但基数大呀。上一次,他率船队出航,一往一返之间就赚了小三百万两银。

  半成,那就是小十五万两呢,顶一个亲王十五年俸银!

  知道老四虽然小心眼,但向来说话算话。允禟也就不推辞,当即磕头谢恩:“皇上放心,为了自己和大清臣弟一定呕心沥血,争取最大程度上的双赢。”

  嗯。

  雍正点头:“出海的时候要加倍小心,注意好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别忘了自己是个大清亲王。做生意的同时,也别放松政治上的警惕性。”

  允禟:???

  有点迷迷糊糊,但雍正一提起李氏之事,他就悟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以往大清又是三藩之乱,又是郑氏,噶尔丹叔侄两个也像地鼠似的。打了一下又一下,打了叔叔换侄子。还有北边的沙俄跟着虎视眈眈,随时添油加醋,然后趁着朝廷与准噶尔如火如荼的时候,过来浑水摸鱼。

  只让大清不说左支右绌吧,也在没有余力往海外伸出触角。

  现在不同了啊!

  如今国内已平,兵强将广粮也多,因为两度灭国之功备受奖赏的士兵们热情高涨,皇上的武功之心也空前激烈着。

  自然而然也就越发容不得左近小国叫嚣了吧?

  疑问的句子,肯定的语气。同样喜欢自己背靠的国越发强盛,走到海外都无人敢惹的海亲王整个肩膀都一沉,顿时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于是乎,皇宫里出来之后,这位就有事儿没事儿沉浸于书房。

  不是研究地图,就在研究地图的过程中、间隙里。

  期间,老八找他品了回茶,然后也被传染了。哥俩一个看地图,一个疯狂看书。那个认真程度,让老十瞧了直摇头,说他们怕不是中了学习的毒。

  那个疯狂劲儿哟!

  啧啧,比当年在无逸斋的时候还要疯狂数倍。

  结果话音刚落,人就被叫去养心殿谈心。

  好家伙,他四哥开口就老戳人痛处了:“小的时候,我其实挺瞧不上你的。有那么强盛的外家,那么慈爱的额娘。偏偏你小子不是旷课,就是想法子旷课,从不将聪明劲儿用在学习上,不惦着为那么好的额娘争气。”

  允俄直接一个大无语,想说你知道什么啊,你就瞧不起爷?

  但为了以后长长久久的躺平富贵日子,他还是憨笑挠头。言说皇上误会了,术业有专攻。弟弟不是不想,是不能,根本……

  不是学习那块料的后话还没有说完,雍正就点头:“的确,后来年长些,我才想明白。不是你不争,是不敢争这口气。毕竟钮祜禄氏开国勋臣之后,著族大姓,根深叶茂。是你的后盾,也是你的禁锢。依着当时皇阿玛处处为二哥着想的劲儿,再不肯让你出头的。”

  “性子敦厚、学业稀烂且胸无大志,才是对你们母子都好的选择,所以你才韬光养晦。”

  允俄笑着摇头,连说没有没有,四哥你太高看弟弟了。没有什么韬光,在才学上,咱就是这么晦。

  雍正没有耐心与他争执这个,只认真地道,皇阿玛已逝,如今的大清是他的大清,也是他们所有兄弟的大清。

  大哥跟老八事不远,应该能够完全体现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

  不计前嫌,也不论之前诸子夺嫡时,各自到底是怎么个站队法。只要大家都收敛好原本那些不该有的小心思,一心一意地为了大清的发展建设而献计出力。

  那么他这个当皇帝的就必然能给兄弟们一块施展各自所学的平台。

  然后才双目灼灼,认认真真地看着允俄:“我容得下大哥和老八,能让姨父父子四个同居高位,自然也不会忌惮于你。保证不会因为你的优秀而去打压皇贵太妃,去牵连钮枯禄氏。如此,十弟可愿意展露自身风华与为兄齐心,咱们哥几个一道,将大清带进更高、更好的台阶了吗?”

  “我记得当年皇阿玛带诸皇子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你几度恳求,豁出去撒泼打滚也要跟随。说做梦都想身披战甲,当个威风赫赫的大将军。如今,这个梦想还在么?”

  那只要你肯点头,为兄就敢让你披甲上阵,完成当年所愿的鼓励眼神诶!

  直让允俄大呼遭不住,稀里糊涂之间就点了头。

  咸鱼躺平到死的坚持宣告破碎,人到中年的他开始积极练起拳脚、看起兵书来。就等着皇阿玛入土为安,北边沙俄那不长眼睛的再来挑衅。

  他也好跟着虎威、十四一道杀过去,做不成统帅,就当一个最勇猛无匹的先锋。

  嘿嘿。

  虽说他在文科上藏的够拙,甚至有草包十那么个诨号。可武艺一道,他可不逊于任何皇子阿哥。

  就连号称皇子中武力之最的大哥也被他撂倒过呢!

  他家福晋一边给他擦药酒,一边皱眉疑惑:“咱不都说好了,要躺得平平的、藏得拙拙的么。爷这好端端的,又在闹腾什么劲儿啊?”

  老十特别高傲地睨了她一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们爷我……哎哟……你这熊娘们轻着点,爷的老腰啊!”

  是夜,月朗星稀,蝉鸣阵阵,敦亲王府正院前的风微冷。

  一家之主敦亲王被福晋怒而赶到了院外,正瓮声瓮气地道着歉。没办法,谁让这女人生了他最爱的一双儿女,又与他最尊敬的七舅母与皇后娘娘都交情莫逆呢?

  连太后都因此之故对她高看一眼,皇上都愿意给她几分好颜色。

  若她上来那个胡搅蛮缠的劲儿,还真能让自己刚刚续上的将军梦就此了断,再也没有以后了。

  就在雍正这一番兄弟同心,共建大清的慷慨激昂下。

  所有成年皇子都意气风发,跃跃欲试。等着盼着皇阿玛快些入土为安,他们好大展拳脚。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盼到了礼成。

  结果所有人都落后一步,被渴盼激流勇退的阿大人抢了先。

  第280章 阿大人告老成功从十几岁到如今,三……

  这一回,阿大人心里可有底儿了。

  知道自家福晋已经做好了皇上的思想工作,只要他开口,就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所以,他也就不再绞尽脑汁地引经据典了。

  只特别朴实地那么一跪:“皇上明鉴,自从康熙五十五年,臣大病一场差点重回长生天怀抱那时起。就已经身体看似健硕,实则精神到底不济了。想想,老臣康熙九年生人,至今已经五十有四了,年岁不可说轻。”

  “九门提督事关系重大,事多且杂。亟需年轻精力强,又办案经验多的同僚。老臣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勉强为之,怕是会辜负先帝与皇上的信任和重托……”

  简直要把老了,干不动了几个大字刻在脑门子上。

  其余朝臣等:……

  就瞧着他那红光满面,精神奕奕,瞧着至多四十、不能更多了的俊脸疑惑:这家伙,把皇上当瞎子,也把他们当瞎子了吗?

  还是说他故意搞这么一出,想以先退带动后退。让他们这些个更老、精神更不济的也跟着闻弦歌而知雅意。赶紧的急流涌退,给好人腾地方呢!

  所有人狐疑,恨不得屏声静气,就看皇上这波要怎么办。

  是倾情演绎,再给他们来一回苦苦相留的戏码。还是终于厌烦,直接大手一挥允他挂冠离去呢?

  雍正其实强忍着,才没有在朝堂之上做出诸如扶额的不雅动作。

  只来了两字浮现在脑海。

  果然,前脚皇阿玛才入土为安,他家姨父就迫不及待了。

  还真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已经被姨母、武威弟弟等劝过,也知道自己注定留不住这老臣的雍正笑。亲自走下丹墀,双手扶起自家姨父:“皇阿玛在时,每与朕提及爱卿忠诚。言说九门提督事,事关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皇室与皇帝的生命安全,非常人可任。”

  “阿灵阿系出名门,忠正之后。虽与数名皇子有姻亲关系,却一直不偏不倚,只牢记皇考知遇之恩,忠于他老人家。九门提督之职一当数年,没有丝毫疏漏。经手案件上千,无半点营私舞弊处。人品上佳,能力出众,是不可多得的良臣,也是皇阿玛留给朕的宝贵财富……”

  要知道康熙晚年虽标榜一个仁字,但却守着太子之位犹如守着财宝的巨龙。

  轸念甚深,防备也甚深。

  虎毒不食子,他倒是舍不得弄死自己的崽儿呢。于是乎就把罪名悉数推到各位‘有大志’的皇子身边之人身上,言说是他们带坏了皇子。

  比如太子党头目索额图,那也是顺治爷托孤大臣的儿子,从擒鳌拜开始就一直为皇家呕心沥血的人。

  结果被拘禁下狱,活活饿死,定名为国朝第一罪人。

  凌普、托合齐、齐世武等。

  腰斩的腰斩,凌迟的凌迟,没活到凌迟的,还要挫骨扬灰以泄愤。公推太子那会子,所有推选八阿哥之人都被污蔑是瞧着八阿哥软糯可欺,所以打了立傀儡皇帝的好算盘。

  朝登天子堂,暮在刑部、宗人府大牢甚至天牢的倒霉蛋们串起来,至少能从乾清门到午门。

  如此重压之下,阿灵阿能得到如此夸奖,怎不羡慕的人眼珠子发红?

  连他自己都感动到热泪盈眶,满心激荡。

  差点控制不住,为表自己对先皇的感念与对今上的效忠而撤回请辞要求,当场表示愿意为大清继续进忠五十年。

  直到发落齿摇,老眼昏花,真正有心也无力为止。

  好在他是个善于自我控制的人。

  艰艰难难的,到底还是控制住了心里那股子不该奔涌的冲动。只连说谢谢,谢谢先帝爷的肯定与皇上看重。

  微臣本愚驽,承蒙先帝不弃,拣拔为一等侍卫,旋即袭一等公爵。

  使微臣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自是感念深恩。数十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托付不肖,伤了先帝英明。

  再未想过,区区奴才还能在先帝眼中有如此高评价。得此一句,做奴才的死而无憾。

  只可惜年老体衰,实在有心无力。

  不能按着他老人家之愿,继续辅佐皇上。不过老臣虽无能,爱妻却出类拔萃。所教养四子各有其才,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辅佐皇上,共襄盛世。

  雍正嘴角微抽,就想问问自家姨父到底是多怕他又出尔反尔,将他继续留在朝堂啊?

  居然还抬出姨母来威胁他啊。

  可恨的,雍正发现自己还真吃他这个威胁。

  毕竟如今朝堂人才济济,愿意当这个九门提督的人很多。多试几个,总能试着最佳人选。但姨母,对他如亲生般的姨母却只有一个。

  非关大清生死存亡的前提之下,他自然是愿意让姨母余生欢喜,每一日都幸幸福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