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28节

  夸得胤禛差点憋不住乐,难为他们戴着个赝品还夸得那么情真意切。他们那香囊虽做工精美,繁复华丽,但绝不是那人的活计。因为……

  胤禛勾唇,因为他那生母名玛琭,意为大酒瓶。那位与她姐妹情深,自认小酒瓶,所以在每件绣品的隐蔽处都会留个精致的小酒瓶图样。

  皇阿玛跟三位哥哥的香囊他都瞧过了,根本没有!!!

  阿灵阿哪想到才几岁的妻外甥就心细如发到这种程度了?

  他只尽力帮自家福晋表功,先说淑宁晕车晕到浑浑噩噩不知今夕何夕却还心心念念着要为皇上、太子跟三位皇阿哥做几餐饭,助几位稍减途中劳累疲倦的用心。

  再说她撑着软面条似的身子爬上马背,一直随军驰骋的决心。

  就等着晚膳奉上后,皇上用得龙心大悦时。再想起这段前因来,更感动加倍,派太医、送车架地,极力保证厨子安全。

  淑宁虽不知他这番打算,却也知打响头一炮的重要性。

  一到头一日驻跸所在的北古口城内,淑宁就开始忙活起来。想着圣驾奔波一日,天色也渐晚。不管是胃口,还是今上颇通养生之道的层面上,都不大适合油腻大荤之物。

  所以,淑宁只用蛋清和面,擀了几碗细如丝、白如银,柔软滑爽还有韧性的银丝面。

  再配上火山飘雪、黄瓜拌粉皮、白切鸡,还有道清炒玉兰片。

  知道皇上又与太子跟三位阿哥在一处,阿灵阿索性带人把食盒们直接搬到了皇上行辕。

  一排五个,都是六层高的超大款。

  只往那一摆,阵仗就特别大。大阿哥愣:“短短不到一个时辰,一等公福晋竟做出了这许多菜色?”

  该不是十几个厨子齐出力,最后冠她的名吧。

  若是那样,她可错打了算盘。皇阿玛不喜奢靡浪费,更容不了弄虚作假。她这一波啊,很可能马屁拍在马蹄子上。

  阿灵阿恭敬行礼:“回大阿哥的话,您别瞧着食盒多,但其实每个里面都不过一面一饭四道菜而已。是福晋想着皇上慈爱,定舍不得自己独享美食。是以多准备了几份,既是她的孝心,也免得皇上奔波一日再用不好。”

  这个答案倒是大阿哥万万没想到的了。

  但前头德妃娘娘产女,阿大人福晋留在宫中伺候时,其擅厨的美名就传遍了朝野。

  大阿哥早就心生向往了!

  如今有这番意外之喜,自然心情欢悦,忙道了声福晋有心。接着就欲帮皇阿玛打开食盒,却无奈落后一步,只能眼瞧着太子专美于前,皇阿玛夸奖不断。

  父慈子孝到让大阿哥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为不使自己妒忌满溢到让皇阿玛察觉,胤禔只能把目光都聚焦在食盒的内容上。

  红润润不知什么果子上撒着如雪的霜糖,碧绿的黄瓜拌着如水晶般透明的条状物,清炒玉兰片。连那唯一一道的荤菜,也都只简单水煮过。

  瞧着就素,特别的素。

  让素来无肉不欢的胤禔大失所望,甚至怀疑起淑宁盛名之下的水分来。

  倒是康熙曾品味过多次,深谙淑宁这简单之中现绝味儿的精髓。不但没有不满,还颇为期待。太监试过毒之后一尝,果然,瞧着简简单单的面条细如丝却不糊不烂,柔软爽滑还不

  失韧劲儿,连汤汁都鲜香无比。

  玉兰片炒得恰到好处,白切鸡的火候也妙到毫巅。

  火山飘雪酸甜适中,黄瓜拌粉皮清凉爽口。

  只饶是他富有四海,自诩见识渊博也这没瞧出来火山是什么果子、粉皮又是什么粉。

  问阿灵阿,他又是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于是刚做好了饭,沐浴更衣过的淑宁就被唤到了御前做相关讲解。

  走过层层护卫,终于到了皇上行辕。

  福身行礼的时候,淑宁分明注意到了两道带着安抚味道的视线。

  其一,这是她家夫君阿大人。另一道么……

  淑宁心中安乐,当没见着某小孩儿迅速移开的目光。只是,她这当大人的都配合不拆穿了,你那小脸儿怎么还更冷了呢?

  第32章 傲娇

  不过等等,他那小手里捏的,是她之前绣的香囊吧?

  淑宁莞尔。

  遥想当初,夫君代送香囊的时候。太子等人便心中再如何不以为然,面上也都礼貌谢过。唯四阿哥不必,不缺,不妥,拒绝三连。连男女授受不亲的嗑儿都唠出来了,直让皇上大乐,她们家阿大人黑脸。

  回来后很跟她嘀咕了一遍,直说别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外甥不近乎不还有侄儿?

  实在不成自己努努力,多生几个小子。保准个个活泼灵动又孝顺,围着你喊额娘。要是不?阿大人眸光一狠,从牙口缝里迸出来句:“你千辛万苦生出来的孩子,若敢不孝,老子生撕了他们!”

  为了让他成为她们姨甥之间的助力而非绊脚石,淑宁也是付出了很多。

  不想大外甥还是个小别扭。

  嘴上说不要,实际上却贴身携带着。那刚刚,他也是心中关切,面上却端着咯?

  生于大清,长于大清的淑宁不知道傲娇这个词儿,只觉得大外甥口是心非的小样儿太可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姨甥相得,顺利rua上一把。

  许是她的目光有些专注吧?

  竟惹太子含笑相问:“一等公福晋这般瞧着孤四弟,可有何缘故么?”

  齿白唇红,鼻若悬胆。

  剑眉之下,一双爱新觉罗家标志的丹凤眼。才虚十三岁的太子胤礽不但长得如画中美少年,还通身威仪,满目的自信骄傲。有子如此,怪道皇上频频赞誉,常言有太子如此,是他之幸,大清之幸,天下之幸。

  只可惜前有储秀宫妃,后有法喀家那个瓜婆娘,以至于太子殿下可能会对她多少有那么一点不友好。

  生怕他趁机给两位姨母报仇的淑宁赶紧低眉顺眼行礼:“回太子爷的话,臣妇临行前曾往宫中探望德妃娘娘。皇贵妃爱子心切,特地传了臣妇过去。嘱臣妇多多照顾四阿哥,免他头一遭随扈诸多不适。又因过于孝顺故,不肯轻易开口让皇上担忧。”

  同样的话,嫡姐私下里也嘱咐过。

  只她不欲让外人知,淑宁又听她家阿大人分析过。此番自然风雨不透,只把皇贵妃那随口说说当成了山岳之托,给自己如今跟日后关心大外甥找个由头。

  也拉大旗作虎皮,扯皇贵妃娘娘与她做靠。

  太子还待说什么,康熙就先笑着接过了话头:“果然儿行千里母担忧啊!皇贵妃身子不虞,还惦着你呢,你小子日后可得好生孝顺她。”

  言语间,他还提及了几件胤禛小时候的患病,皇贵妃悉心照顾的事儿。

  把胤禛给感动得眼眶微红,当即撩起袍子跪下:“皇额娘对儿子有抚养之恩,教导之德。儿子铭感五内,片刻不敢忘。日后定好生学习,遵从她的嘱咐。与您分忧,与太子二哥兄友弟恭,如您与裕亲王伯、恭亲王叔。”

  康熙满意点头,太子亲手将人扶起。

  看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场景里,淑宁却只看出大外甥笑容之下的疲惫与无奈。到底是多少打磨历练,才让小小的孩童成熟至斯?

  从语气、神情到应对,全无丝毫破绽。

  比言说三个兄长都在座,四弟只与你太子二哥兄友弟恭的大阿哥还老练些。

  略过这段小插曲后,康熙终于想起把淑宁唤过来所为何事:“据朕所知,这银丝面是常州小吃,白切鸡则属于粤菜。你年纪轻轻,怎就会这许多名菜?”

  淑宁微笑行礼,又把心念亲恩常思报效,却因女子之身未能考科举、也不能上阵杀敌地给二老争光添彩。

  只有在孝之一道上多下功夫。

  于是广翻菜谱,认真仔细学习。便天资愚钝,也好歹熟能生巧。

  “哟,那可真够熟的。”三阿哥轻笑:“毕竟爷瞧着,这菜色虽瞧着素淡,却一点也不简单。光这个银丝面的刀工,就不弱于御膳房积年的老厨子。”

  淑宁行礼,态度恭谨极了:“三阿哥抬举了,臣妇不过是有几分天赋的野路子,哪敢与御厨相比?只按图索骥罢了,照葫芦画瓢而已。若真能耐,也是先人智慧……”

  说着她还列举了几本美食典籍,用来佐证自己所言的真实性。

  再就是对那些个误打误撞的报告。

  “什么?”太子拍案而起:“乌雅氏,你放肆!你竟敢……孤回头再跟你算账,来人啊,传太医!”

  发作完,他还一脸忧心地瞧着康熙:“皇阿玛安心,儿子唤了太医。这就与您诊脉,定保您安全无虞。但您有丁点不妥,儿子便让乌雅氏血溅五步……”

  淑宁:???

  我怀疑你挟怨报复,觊觎本福晋这条小命。

  “太子爷多虑了。”阿灵阿单膝跪地:“奴才全家上下皆可证明熟透的狼桃非但没毒,还口感酸甜适中,并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是入夏以来,奴才家里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但为保万无一失,奴才也还是请了几位艺术精湛的老太医。让他们细细查验,确定东西的安全性。否则又哪敢擅自用来路不明的东西给皇上做饭……”

  洋洋洒洒一大堆,中心思想就是:咱为了报答皇上,不是请杀!

  是的,报答。

  阿大人理直气壮地道:“奴才三哥法喀无状,皇上夺他爵位自然无可厚非。但夺完之后未必与奴才,到底阿玛共有七子,而奴才是老小。在很多人眼里年少气盛,不堪重用。”

  “唯皇上不嫌弃奴才愚笨,不但选了奴才承爵,委以重任,还给赐了个这么好的婚。奴才自然铭感五内,时刻念着报效,一辈子忠于皇上,盼着皇上真能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得一朝君子一朝臣。

  这话说来僭越,但阿灵阿相信康熙能懂。

  结果不但康熙懂了,太子也懂了。并当即红了俊脸,对阿灵阿长长一揖:“对不住,此事确实是孤欠考量了。只想着那狼桃有毒,皇上一身安危关乎着江山社稷。所以想着召御医过来瞧瞧,以防万一,绝不是怀疑阿大人跟尊夫人忠心的意思。”

  阿灵阿赶紧闪身避过:“太子爷折煞奴才了。”

  余下的话什么都不说,只等着御医检查过,再次确定狼桃好处时再诉委屈。甭管太子爷是有意给两个姨母出气,还是就势演一场人间至孝。横竖他都会努力为自家福晋撑腰的,便讨不回公道,至少也卸了这个苦差。

  太医诊过脉,亲尝过狼桃味道后。确定这所谓的狼桃非但无毒,常食还能有所补益,比如润肠通便、利尿消肿、美容养颜等。

  对其推崇备至。

  态度热烈的,仿佛是个阿灵阿夫妇雇来的托儿。

  被质疑的老太医捋了捋胡子:“皇上有所不知,非是老臣信口开河。而是这些个功用,都是老臣一点点亲身实践所得。这知狼桃可食者虽少,但也不是没有。据老臣所知,城南那家名为好再来的饭庄就偶有少量相关菜肴售卖。”

  吃好了您再来,当年淑宁信手给自家饭铺子取的名儿。

  没想到还在这儿遇着老客了。

  如此权威的证人证词一出,淑宁可不就没有过只有功了么?

  终于放心了的太子长舒一口气,接着就对淑宁施了一礼。吓得淑宁火速避开,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太子爷至纯直孝,哪有丝毫过错?是臣妇敝帚自珍,有点稀罕物就想让皇上跟四阿哥尝尝。好在只虚惊一场,但这是错,得改。臣妇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

  身边御厨无数,八大菜系应有尽有,只格外喜欢这份

  新巧的康熙:!!!

  第一次觉得儿子太谨小慎微了也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